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网络媒体走转改】安徽祁门:新春佳节话家风 家家递代代传
稿源: 人民网-安徽频道   2017-02-02 20:48:51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网络媒体走转改

  祠祭之后,持续一个多小时的黄梅戏下乡活动吸引了不少村民驻足观看。林坚摄影

  人民网黄山2月2日电(汪瑞华)“父母生来有此身,一身吃尽二亲亲”“贵贱尊卑自有论,明明令典恪当遵”“有好子孙方是福,无多田地不为贫”……农历正月初四,在黄山市祁门县闪里镇的文堂村,一场祠堂祭祀活动吸引了不少远道而来的客人,其间被传诵的文堂家训诗选更是与当天祠祭的主题相得益彰。

  按照古老仪式,礼生们穿戴礼服,读祭文、讲古辞、奏古乐、诵家风,全村长幼共聚永锡堂,重温祖训:尊敬长上、孝顺父母、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家风家训虽看似简约浅显,但在年过七旬的文堂村族长陈普滋看来,这既是警示人、约束人的规矩标尺,也是激励人、教育人的乡约家法。“家风家训从娃娃抓起、从老人做起,对于下一代是教育,对于我们老一辈是责任。”操着一口当地乡音的陈普滋如是说。

  年过七旬的文堂村族长陈普滋正在给先人敬香。林坚摄影

  身为一族之长,陈普滋除了以身作则向子孙言传身教之外,还通过宣讲研读把家风家训传递给更多的人,在他看来,即便现在条件好了,也不能忘记过去祖辈留下来的治家处世之道。

  立家规、树家训、正家风,文堂村形成了淳朴的乡风民风,成为远近闻名的历史文化名村。家风家训是传统文化的积淀,是家国情感的根基,只有让更多家庭传承好家风,才能支撑起社会的好风气。

  作为选派干部下来的文堂村第一书记,周莉对村里近年来的变化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她告诉记者,村里居民多以外出务工为主,春节回来接受传统文化教育,让大家熟知乡约家法,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哪些事该做,哪些事又不该做,通过祠堂祭祀的形式,寓教于乐。

  挂职期间,让周莉感受颇深的是,村民通情达理、纯洁朴实,日常评低保、拆违建、征田地,大家都非常配合,不仅没有吵过架、红过脸,有的甚至还主动让利于邻里。谁家有困难、谁家办婚丧,也都尽量搭手帮一把,少去了过去的纷争、多出了现在的和睦。

  在文堂村的永锡堂,一副“永居仁里祖德一脉贻古今,锡科孝品宗礼九门召后世”的楹联令不少人驻足沉思。前来参观祠祭活动的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馆长、徽学专家陈琪告诉记者,优良的家风家训,是传统美德的凝练与传承,是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也是推进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基础。

  “徽州祠祭已于2014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祠堂聚会的形式传习家风家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既是约束和警醒,也是鼓励和教诲。”陈琪说,以家训促家风,以家风带民风,以民风扬社风,才能更好地让家风家家递代代传。

编辑: 陈奉凤

【网络媒体走转改】安徽祁门:新春佳节话家风 家家递代代传

稿源: 人民网-安徽频道 2017-02-02 20:48:51

  祠祭之后,持续一个多小时的黄梅戏下乡活动吸引了不少村民驻足观看。林坚摄影

  人民网黄山2月2日电(汪瑞华)“父母生来有此身,一身吃尽二亲亲”“贵贱尊卑自有论,明明令典恪当遵”“有好子孙方是福,无多田地不为贫”……农历正月初四,在黄山市祁门县闪里镇的文堂村,一场祠堂祭祀活动吸引了不少远道而来的客人,其间被传诵的文堂家训诗选更是与当天祠祭的主题相得益彰。

  按照古老仪式,礼生们穿戴礼服,读祭文、讲古辞、奏古乐、诵家风,全村长幼共聚永锡堂,重温祖训:尊敬长上、孝顺父母、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家风家训虽看似简约浅显,但在年过七旬的文堂村族长陈普滋看来,这既是警示人、约束人的规矩标尺,也是激励人、教育人的乡约家法。“家风家训从娃娃抓起、从老人做起,对于下一代是教育,对于我们老一辈是责任。”操着一口当地乡音的陈普滋如是说。

  年过七旬的文堂村族长陈普滋正在给先人敬香。林坚摄影

  身为一族之长,陈普滋除了以身作则向子孙言传身教之外,还通过宣讲研读把家风家训传递给更多的人,在他看来,即便现在条件好了,也不能忘记过去祖辈留下来的治家处世之道。

  立家规、树家训、正家风,文堂村形成了淳朴的乡风民风,成为远近闻名的历史文化名村。家风家训是传统文化的积淀,是家国情感的根基,只有让更多家庭传承好家风,才能支撑起社会的好风气。

  作为选派干部下来的文堂村第一书记,周莉对村里近年来的变化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她告诉记者,村里居民多以外出务工为主,春节回来接受传统文化教育,让大家熟知乡约家法,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哪些事该做,哪些事又不该做,通过祠堂祭祀的形式,寓教于乐。

  挂职期间,让周莉感受颇深的是,村民通情达理、纯洁朴实,日常评低保、拆违建、征田地,大家都非常配合,不仅没有吵过架、红过脸,有的甚至还主动让利于邻里。谁家有困难、谁家办婚丧,也都尽量搭手帮一把,少去了过去的纷争、多出了现在的和睦。

  在文堂村的永锡堂,一副“永居仁里祖德一脉贻古今,锡科孝品宗礼九门召后世”的楹联令不少人驻足沉思。前来参观祠祭活动的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馆长、徽学专家陈琪告诉记者,优良的家风家训,是传统美德的凝练与传承,是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也是推进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基础。

  “徽州祠祭已于2014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祠堂聚会的形式传习家风家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既是约束和警醒,也是鼓励和教诲。”陈琪说,以家训促家风,以家风带民风,以民风扬社风,才能更好地让家风家家递代代传。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