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鄞州塘溪97岁老校长的临终遗愿:捐款2万元助学
稿源: 现代金报   2017-02-22 06:39:33报料热线:81850000

  童中方老先生曾参加村中的开学启蒙礼,为孩子点上“聪明记” 资料图片

  童中方老先生用过的书桌

  几天前,塘溪镇中心小学收到一笔特殊的捐款,数额不算大,2万元。捐款者是镇上童村97岁的退休教师童中方,2月16日,老先生病逝,把这笔钱捐给学校,是他最后的一个遗愿。

  昨天下午,记者赶往童村,见到了老人的家人。

  童村,位于鄞州区塘溪镇堇山脚下,村子山多地少,梅溪水源从中穿过,风景秀丽。

  村子虽小,却是远近闻名的“教授村”,先后涌现出“生物克隆先驱”童第周、中国山水画大师童中焘等70多位教授和高级工程师。浓厚的文化底蕴,使得村子重教氛围浓厚。

  提起童中方,村民无不敬重,不仅因为老人是村子里最年长的老者,更因为他终身都在为教育事业而奉献。

  这几天,老人临终捐钱给学校一事在村子里被传开。

  最早得知这消息的,是童村村委会妇女主任周再平。

  周再平告诉记者,老人是2月16日去世的,第二天也就是2月17日,老人的大儿子来村委会办火化证明。

  “他儿子在我这里没提到捐钱的事情,办完手续后就说要去趟银行取钱。”说来也巧,过了一会,周再平在银行门口碰到老人儿子刚取完钱出来,“他嘴里说,把钱捐出去也就了却了一桩大事。”

  到底是什么样的事让老人家属如此上心,周再平“八卦”了一下才得知,原来这钱是刚去世的童中方老人打算捐给塘溪镇中心小学的。

  周再平回忆说,老人在世时,平日里见面她都喊一声伯伯,在她的印象里,童中方老人十分和蔼可亲,从不大声说话,老人的去世已经让她感到十分惋惜,当得知老人儿子取钱缘由后,她备受感触,“伯伯不是第一次捐钱了,几年前看到村子里老年活动室缺少娱乐设施,他主动拿了1000元出来,这回没想到临终遗愿竟还是捐款。”

  在周再平指引下,记者来到老人的小女儿童君英家里。

  刚忙完父亲的丧事,66岁的童君英精神状况并不是特别好,喉咙哑了几天,直到昨天才略有好转。

  童君英告诉记者,父亲童中方有四个儿女,她在家排行老三,前面有哥哥姐姐,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如今三个儿女都已经不在村里居住,父亲去年得病前,就一直住在童君英家。随后她带记者看了父亲的屋子,房间不大十分简洁,家具无非一张床、一张书桌而已,桌上放了四五本书籍。

  童君英说,在外人看来,父亲是德高望重,备受尊敬,这些她都不否认。但作为子女,提起父亲往事,她说:我挺“恨”他的。

  小时候,童君英学习不错,从19岁开始,她断断续续当了8年乡村代课教师,起初她也希望和父亲一样一直做下去,可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转正机会。

  父亲当时是学校校长,只要他开口说一句话推荐转正,童君英从代课教师转为正式教师并非没有可能,可就这一句话的事儿,作为女儿的她却一直没能等来。就这样,童君英最终没能当上老师,做了十多年会计,后来办了家小五金厂。

  童君英告诉记者,父亲没有为四个子女开过“后门”。也就因为如此,她一直都抱有“怨言”。

  不过,这怨言也就嘴巴说说,童君英明白,父亲虽然没有给子女铺路,也没留下什么财产,但无形中留下的一种精神被传承下来,用她的话来说:这就是家风。

  也正因为如此,老人的临终遗愿,子女们不仅没有反对,反而都表示赞同。在童君英看来,这些其实都是意料之中的事,因为,父亲一辈子心心念念的都是教育事业。

  受捐方是塘溪镇中心小学,17日从老人儿子手里拿到这笔钱的,是学校副校长周妙亚。

  2月17日那天,校方得知童中方老人去世的消息后,委派周妙亚和另外两名老师前去吊唁。在老人家中,周妙亚从家属手中收到了2万元现金,“开始我十分惊讶,丝毫没有准备。”在家属转达了老人遗愿后,她立即向校方作了汇报。

  经过校方考虑决定,这笔钱将用于学校的旗杆改建,“我们将会把老人的名字刻在旗台上。”周妙亚说,之所以不直接把钱作为奖学金发放给学生,是因为学校已经有了相关奖学基金,老人的钱虽不多,但他们更希望可以把老人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等到旗杆改建完工,我们将举行一次落成典礼,到时会邀请老人家属前来参加,让孩子们和教职工能够学习老人的精神。”周妙亚说。

  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家族

  一家三代人,已出了十位教师

  用书香世家来形容童中方全家,是丝毫不为过。

  童中方是穷苦出身,8岁那年被父亲送到村中私塾学习,1945年,报名参加了当时鄞县联合中学师资培训班,一年学业完成后,辗转塘溪镇和咸祥镇的多个山村小学任教。宁波解放后,童中方成了新中国第一批校长。1949年,他出任塘溪镇童村赤堇小学校长,1950年秋,调任塘溪小学任校长……平日里,老人节衣缩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

  对于父亲的大公无私,后辈们嘴上不说,但早已深入骨髓,并在日常工作中牢牢遵守,丝毫不敢逾越。

  从童中方这辈算起,家族直系三代人中已出了十位教师,有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以及从小学到高中段的语文、数学、科学、音乐等科目的教师,其中第三代教师,个个都有高级职称。(记者方磊 摄影记者高远)

原标题:鄞州塘溪97岁老校长的临终遗愿:捐款2万元助学

编辑: 陈奉凤

鄞州塘溪97岁老校长的临终遗愿:捐款2万元助学

稿源: 现代金报 2017-02-22 06:39:33

  童中方老先生曾参加村中的开学启蒙礼,为孩子点上“聪明记” 资料图片

  童中方老先生用过的书桌

  几天前,塘溪镇中心小学收到一笔特殊的捐款,数额不算大,2万元。捐款者是镇上童村97岁的退休教师童中方,2月16日,老先生病逝,把这笔钱捐给学校,是他最后的一个遗愿。

  昨天下午,记者赶往童村,见到了老人的家人。

  童村,位于鄞州区塘溪镇堇山脚下,村子山多地少,梅溪水源从中穿过,风景秀丽。

  村子虽小,却是远近闻名的“教授村”,先后涌现出“生物克隆先驱”童第周、中国山水画大师童中焘等70多位教授和高级工程师。浓厚的文化底蕴,使得村子重教氛围浓厚。

  提起童中方,村民无不敬重,不仅因为老人是村子里最年长的老者,更因为他终身都在为教育事业而奉献。

  这几天,老人临终捐钱给学校一事在村子里被传开。

  最早得知这消息的,是童村村委会妇女主任周再平。

  周再平告诉记者,老人是2月16日去世的,第二天也就是2月17日,老人的大儿子来村委会办火化证明。

  “他儿子在我这里没提到捐钱的事情,办完手续后就说要去趟银行取钱。”说来也巧,过了一会,周再平在银行门口碰到老人儿子刚取完钱出来,“他嘴里说,把钱捐出去也就了却了一桩大事。”

  到底是什么样的事让老人家属如此上心,周再平“八卦”了一下才得知,原来这钱是刚去世的童中方老人打算捐给塘溪镇中心小学的。

  周再平回忆说,老人在世时,平日里见面她都喊一声伯伯,在她的印象里,童中方老人十分和蔼可亲,从不大声说话,老人的去世已经让她感到十分惋惜,当得知老人儿子取钱缘由后,她备受感触,“伯伯不是第一次捐钱了,几年前看到村子里老年活动室缺少娱乐设施,他主动拿了1000元出来,这回没想到临终遗愿竟还是捐款。”

  在周再平指引下,记者来到老人的小女儿童君英家里。

  刚忙完父亲的丧事,66岁的童君英精神状况并不是特别好,喉咙哑了几天,直到昨天才略有好转。

  童君英告诉记者,父亲童中方有四个儿女,她在家排行老三,前面有哥哥姐姐,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如今三个儿女都已经不在村里居住,父亲去年得病前,就一直住在童君英家。随后她带记者看了父亲的屋子,房间不大十分简洁,家具无非一张床、一张书桌而已,桌上放了四五本书籍。

  童君英说,在外人看来,父亲是德高望重,备受尊敬,这些她都不否认。但作为子女,提起父亲往事,她说:我挺“恨”他的。

  小时候,童君英学习不错,从19岁开始,她断断续续当了8年乡村代课教师,起初她也希望和父亲一样一直做下去,可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转正机会。

  父亲当时是学校校长,只要他开口说一句话推荐转正,童君英从代课教师转为正式教师并非没有可能,可就这一句话的事儿,作为女儿的她却一直没能等来。就这样,童君英最终没能当上老师,做了十多年会计,后来办了家小五金厂。

  童君英告诉记者,父亲没有为四个子女开过“后门”。也就因为如此,她一直都抱有“怨言”。

  不过,这怨言也就嘴巴说说,童君英明白,父亲虽然没有给子女铺路,也没留下什么财产,但无形中留下的一种精神被传承下来,用她的话来说:这就是家风。

  也正因为如此,老人的临终遗愿,子女们不仅没有反对,反而都表示赞同。在童君英看来,这些其实都是意料之中的事,因为,父亲一辈子心心念念的都是教育事业。

  受捐方是塘溪镇中心小学,17日从老人儿子手里拿到这笔钱的,是学校副校长周妙亚。

  2月17日那天,校方得知童中方老人去世的消息后,委派周妙亚和另外两名老师前去吊唁。在老人家中,周妙亚从家属手中收到了2万元现金,“开始我十分惊讶,丝毫没有准备。”在家属转达了老人遗愿后,她立即向校方作了汇报。

  经过校方考虑决定,这笔钱将用于学校的旗杆改建,“我们将会把老人的名字刻在旗台上。”周妙亚说,之所以不直接把钱作为奖学金发放给学生,是因为学校已经有了相关奖学基金,老人的钱虽不多,但他们更希望可以把老人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等到旗杆改建完工,我们将举行一次落成典礼,到时会邀请老人家属前来参加,让孩子们和教职工能够学习老人的精神。”周妙亚说。

  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家族

  一家三代人,已出了十位教师

  用书香世家来形容童中方全家,是丝毫不为过。

  童中方是穷苦出身,8岁那年被父亲送到村中私塾学习,1945年,报名参加了当时鄞县联合中学师资培训班,一年学业完成后,辗转塘溪镇和咸祥镇的多个山村小学任教。宁波解放后,童中方成了新中国第一批校长。1949年,他出任塘溪镇童村赤堇小学校长,1950年秋,调任塘溪小学任校长……平日里,老人节衣缩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

  对于父亲的大公无私,后辈们嘴上不说,但早已深入骨髓,并在日常工作中牢牢遵守,丝毫不敢逾越。

  从童中方这辈算起,家族直系三代人中已出了十位教师,有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以及从小学到高中段的语文、数学、科学、音乐等科目的教师,其中第三代教师,个个都有高级职称。(记者方磊 摄影记者高远)

原标题:鄞州塘溪97岁老校长的临终遗愿:捐款2万元助学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