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踹门救人可能引火烧身?躲卫生间可避火? 宁波消防员释疑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7-02-23 07:29:00报料热线:81850000

  生活中或者新闻里,常能听闻这样的事:房间起火了,有路人见义勇为,一脚猛踹开房门,将被困人员救了出来。不过,最近朋友圈的一则热文“房间着火,这样踹门可能会致命”,说这种办法可能引火烧身,是救火时一种“错误的示范”,有误导之嫌。真是这样吗?昨天,记者采访了一名消防指挥员和防火参谋。他们肯定地说:踹门救人是门技术活,不能光靠勇敢和激情,不然真有可能置自己于险地。

  踹门救人会引火烧身吗?

  昨天,记者在百度搜索起火和踹门2个关键词,很快搜出许多相关新闻:“家中无人微波炉起火,邻家爹爹踹门救火”“清晨踹门救火牵出十五年赡养情”“嫁女燃放烟花高楼起火,理发师踹门救火”……

  这些新闻里,都讲述了他人见义勇为,勇救危险市民的故事,结果也是皆大欢喜:救人者、被救者安然无恙或是受了小伤,没有造成大的伤亡。

  然而,踹门救人真的这么容易吗?在热传的网文里,指出了贸然踹门的危险:起火以后,房间的温度急剧上升,空气压强也骤升,如果突然外门打开,会引起爆燃。

  “能否直接踹门,得看室内火势情况,如果都烧到门了,肯定不行。”这一点,得到江北消防中队指导员刘慧明的认可。他解释,在专业术语里,爆燃应该叫做“轰燃”。它必须满足的条件是,在密闭空间里有大量阴燃和高温烟气,一旦补充到大量新鲜空气就会发生轰燃,进入猛烈燃烧。

  刘慧明表示,即便是消防队员,处置室内起火,在破门前,必须做好四项“规定动作”:水枪掩护、藏身门后、手背试探和缓慢开启。“如果门不烫的话,踹门的风险也相对较小。为了安全起见,进去之前,必须从侧面先将门推开一点缝隙,让空气慢慢贯通,切忌正面突入。”刘慧明说,火场里温度急剧上升,空气压强也骤升,如果突然外门打开,大火迎面扑来,肯定会伤人的。

  可想而知,如果是普通市民,贸然灭火,将面临多大的自身危险。“别看有贸然踹门成功自救的案例,但因此而出事的也不少。”江北消防大队防火参谋吴立军举例,2010年7月22日,福建省福州市金诺大厦起火,保安情急之下踹门救人,瞬间发生轰燃,造成1死6伤的惨剧。

  该不该躲进卫生间避火?

  在与“踹门救人”相关的讨论里,“能否躲进卫生间避火”的话题,也引来许多网友关注。媒体曾多次报道过有市民躲进卫生间成功获救的案例,比如,2013年06月21日,镇海一对母子躲在卫生间里,采用浇水、堵门、排烟等方式成功自救并逃生,被消防部门赞为“堪称教科书式自救典范”。

  尽管如此,民间、网络上仍对卫生间避火抱有一定的疑义,认为躲避在卫生间是消极的苦等救援策略,不是自救的好办法,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去用,否则有可能置自己于险地。

  这一点,用这则新闻可以佐证:2010年上海胶州路高层建筑火灾中,一名女高中生躲到卫生间,最后却不幸遇难。实际上,在起火2小时后,3名消防队员还从大楼上层成功疏散了11名居民。

  那到底能不能躲进卫生间避火?对此,消防部门认为:没有一种可保万全的自救或逃生的方式,只能因势利导选择最合适的办法。拿卫生间来说,能否躲避,得看所处的位置和结构等因素。

  “作为紧急避火场所,卫生间是有优点的,比如有充足的水源,可以放水降温,也可以制作湿毛巾等逃生的辅助物,门比较密闭不易透烟。”江北消防中队指导员刘慧明说。

  然而,卫生间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刘慧明分析,很多家庭的卫生间都比较隐蔽,有的远离大门,有的就在卧室里,这就会导致救援时没法第一时间搜索到,延误了获救时间。还有最致命的一点,有的卫生间窗户太小,甚至是个没有窗户的极度封闭空间,连向窗外呼吸和呼救都没有办法。

  住宅楼火灾最为多发

  记者了解到,2016年全市消防部门共接报火灾3637起,平均每天有10起火灾,共造成16人遇难。其中,住宅楼火灾最为多发。

  昨天,记者采访了江北消防大队防火参谋吴立军,他列举了常见的三点安全误区,可供市民朋友们在处置时参考应用。

  第一,煤气瓶起火。煤气瓶在初期稳定燃烧时,因为是竖立的,阀门和起火口在上方,是不会有爆炸危险的。但有的市民在慌乱中将煤气瓶拎了出去,随意横放地上。那么,瓶内压力发生变化,在燃烧过程中极易发生爆炸。

  第二,火场中奔走呼救。火场里都是浓烟,不要到处奔走及呼喊“救命”,这样不仅浪费时间和体力,还会吸入浓烟,导致呼吸道灼伤,甚至危及生命。如果是白天,可以在窗边用鲜艳的毛巾或床单引起注意,晚上可以用手电筒等发出光线。

  第三,车头起火。发现冒烟后,一些驾驶员惊慌失措,第一反应就是打开引擎盖。这不仅导致氧气涌入而助长火势,还会因高温及水蒸气灼伤自己。正确的办法,是携带灭火器具,拉开一条缝隙,对准火苗灭火。

  “生活中类似的误区还有很多,比如楼道起火后,随着众人往下冲或者往上跑,有时候还不如躲在家中固守待援好。”有着丰富一线救援经验的江北消防中队指导员刘慧明说,再如盲目跳楼,二楼以下尚可考虑,再高就行不通了。

  消防部门表示,火灾防控工作是防为主,消为次。在面对火灾时,等待消防人员到来尚需一段时间,因此掌握一定的科学自救方式,以及在家中、车内配备基本的逃生工具极其重要。同时,救人亦须量力而行,科学处置。

  宁波晚报记者马涛通讯员何润才

原标题:

编辑: 陈奉凤

踹门救人可能引火烧身?躲卫生间可避火? 宁波消防员释疑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7-02-23 07:29:00

  生活中或者新闻里,常能听闻这样的事:房间起火了,有路人见义勇为,一脚猛踹开房门,将被困人员救了出来。不过,最近朋友圈的一则热文“房间着火,这样踹门可能会致命”,说这种办法可能引火烧身,是救火时一种“错误的示范”,有误导之嫌。真是这样吗?昨天,记者采访了一名消防指挥员和防火参谋。他们肯定地说:踹门救人是门技术活,不能光靠勇敢和激情,不然真有可能置自己于险地。

  踹门救人会引火烧身吗?

  昨天,记者在百度搜索起火和踹门2个关键词,很快搜出许多相关新闻:“家中无人微波炉起火,邻家爹爹踹门救火”“清晨踹门救火牵出十五年赡养情”“嫁女燃放烟花高楼起火,理发师踹门救火”……

  这些新闻里,都讲述了他人见义勇为,勇救危险市民的故事,结果也是皆大欢喜:救人者、被救者安然无恙或是受了小伤,没有造成大的伤亡。

  然而,踹门救人真的这么容易吗?在热传的网文里,指出了贸然踹门的危险:起火以后,房间的温度急剧上升,空气压强也骤升,如果突然外门打开,会引起爆燃。

  “能否直接踹门,得看室内火势情况,如果都烧到门了,肯定不行。”这一点,得到江北消防中队指导员刘慧明的认可。他解释,在专业术语里,爆燃应该叫做“轰燃”。它必须满足的条件是,在密闭空间里有大量阴燃和高温烟气,一旦补充到大量新鲜空气就会发生轰燃,进入猛烈燃烧。

  刘慧明表示,即便是消防队员,处置室内起火,在破门前,必须做好四项“规定动作”:水枪掩护、藏身门后、手背试探和缓慢开启。“如果门不烫的话,踹门的风险也相对较小。为了安全起见,进去之前,必须从侧面先将门推开一点缝隙,让空气慢慢贯通,切忌正面突入。”刘慧明说,火场里温度急剧上升,空气压强也骤升,如果突然外门打开,大火迎面扑来,肯定会伤人的。

  可想而知,如果是普通市民,贸然灭火,将面临多大的自身危险。“别看有贸然踹门成功自救的案例,但因此而出事的也不少。”江北消防大队防火参谋吴立军举例,2010年7月22日,福建省福州市金诺大厦起火,保安情急之下踹门救人,瞬间发生轰燃,造成1死6伤的惨剧。

  该不该躲进卫生间避火?

  在与“踹门救人”相关的讨论里,“能否躲进卫生间避火”的话题,也引来许多网友关注。媒体曾多次报道过有市民躲进卫生间成功获救的案例,比如,2013年06月21日,镇海一对母子躲在卫生间里,采用浇水、堵门、排烟等方式成功自救并逃生,被消防部门赞为“堪称教科书式自救典范”。

  尽管如此,民间、网络上仍对卫生间避火抱有一定的疑义,认为躲避在卫生间是消极的苦等救援策略,不是自救的好办法,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去用,否则有可能置自己于险地。

  这一点,用这则新闻可以佐证:2010年上海胶州路高层建筑火灾中,一名女高中生躲到卫生间,最后却不幸遇难。实际上,在起火2小时后,3名消防队员还从大楼上层成功疏散了11名居民。

  那到底能不能躲进卫生间避火?对此,消防部门认为:没有一种可保万全的自救或逃生的方式,只能因势利导选择最合适的办法。拿卫生间来说,能否躲避,得看所处的位置和结构等因素。

  “作为紧急避火场所,卫生间是有优点的,比如有充足的水源,可以放水降温,也可以制作湿毛巾等逃生的辅助物,门比较密闭不易透烟。”江北消防中队指导员刘慧明说。

  然而,卫生间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刘慧明分析,很多家庭的卫生间都比较隐蔽,有的远离大门,有的就在卧室里,这就会导致救援时没法第一时间搜索到,延误了获救时间。还有最致命的一点,有的卫生间窗户太小,甚至是个没有窗户的极度封闭空间,连向窗外呼吸和呼救都没有办法。

  住宅楼火灾最为多发

  记者了解到,2016年全市消防部门共接报火灾3637起,平均每天有10起火灾,共造成16人遇难。其中,住宅楼火灾最为多发。

  昨天,记者采访了江北消防大队防火参谋吴立军,他列举了常见的三点安全误区,可供市民朋友们在处置时参考应用。

  第一,煤气瓶起火。煤气瓶在初期稳定燃烧时,因为是竖立的,阀门和起火口在上方,是不会有爆炸危险的。但有的市民在慌乱中将煤气瓶拎了出去,随意横放地上。那么,瓶内压力发生变化,在燃烧过程中极易发生爆炸。

  第二,火场中奔走呼救。火场里都是浓烟,不要到处奔走及呼喊“救命”,这样不仅浪费时间和体力,还会吸入浓烟,导致呼吸道灼伤,甚至危及生命。如果是白天,可以在窗边用鲜艳的毛巾或床单引起注意,晚上可以用手电筒等发出光线。

  第三,车头起火。发现冒烟后,一些驾驶员惊慌失措,第一反应就是打开引擎盖。这不仅导致氧气涌入而助长火势,还会因高温及水蒸气灼伤自己。正确的办法,是携带灭火器具,拉开一条缝隙,对准火苗灭火。

  “生活中类似的误区还有很多,比如楼道起火后,随着众人往下冲或者往上跑,有时候还不如躲在家中固守待援好。”有着丰富一线救援经验的江北消防中队指导员刘慧明说,再如盲目跳楼,二楼以下尚可考虑,再高就行不通了。

  消防部门表示,火灾防控工作是防为主,消为次。在面对火灾时,等待消防人员到来尚需一段时间,因此掌握一定的科学自救方式,以及在家中、车内配备基本的逃生工具极其重要。同时,救人亦须量力而行,科学处置。

  宁波晚报记者马涛通讯员何润才

原标题: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