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有银行被爆理财产品造假 记者带您体验怎样买才靠谱
稿源: 东南商报   2017-04-24 07:43:08报料热线:81850000

  漫画严勇杰

  4月13日,民生银行北京航天桥支行行长张颖被警方带走,事由是这位“80后”女行长涉嫌伪造理财产品,销售给高端个人客户,涉案金额或高达30亿元。

  这一事件在上周经媒体披露后引爆了整个投资圈,投资者一片哗然。不少人至今仍心有余悸——由银行支行行长推荐且加盖了银行公章的理财产品,竟然是“假产品”。

  那么,银行在向普通投资者推介理财产品的过程中,怎么做才是合规流程?作为投资者,怎样才能躲过理财陷阱?记者上周进行了体验。

  防飞单四步骤

  1查询产品编码

  银行理财产品的编码一般是以字母“C”开头的14位编码,投资者可登陆“中国理财网”进行查询,以验证真假。

  2看产品发行方及管理人

  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方和管理人都是银行,如果投资者在产品合同上看到发行方或管理人是保险公司等,那就要提高警惕了。

  3看合同公章

  银行卖的如果是自家的理财产品,那在合同上是有银行公章的。

  4看“双录”机制

  如果没有“双录”,投资者就不能轻信对方的宣传,更不能轻信对方的口头承诺。

  A记者体验怎么买银行理财产品才靠谱?

  上周末,记者向工行宁波市分行营业部大堂经理表示,想了解和购买工行理财产品,大堂经理第一时间便将记者引导到了一个“理财专区”。

  接待记者的是工行的理财经理吴姿健,吴经理的座位前除了电脑和一张客户座椅外,最为醒目的就是桌上的高清摄像头和面向客户摆放的风险提示牌了。

  记者注意到,风险提示牌上写有投资者所购的银行自有产品和代销产品信息的查询渠道、该行具有理财及基金销售资格的理财经理名单、银行的咨询举报电话。

  对话前,吴经理首先提示记者阅读桌上的风险提示牌,然后告知:“我们的对话全程都会进行录音录像,以确保合规、合法。”

  与过去不同的是,理财经理并没有急于向记者展示和推荐该行的产品,而是从学历、职业、个人收入、家庭收入、投资构成、投资经历等,对记者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了解和询问。大约15分钟后,吴经理递上了一份该行“个人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估问卷”,她告诉记者:“所有首次在工行购买自有理财产品、基金以及证券、保险公司及其资产管理子公司等机构通过本行代销产品的客户,都需要填写这份问卷,并于每年进行重新评估,一来便于我们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投资经验以及风险承受能力,从而为客户匹配不同风险收益比的产品;二来也让客户对自身状况有所了解,对风险进一步加以知悉。”

  这份风险测评问卷填起来不难,但信息量不少,具体涉及了投资者年龄、家庭年收入等。

  根据填写结果,理财经理当即计算得出记者为平衡型投资者。

  至此,吴经理才亮出该行理财产品名录,名录末尾还不忘提醒投资者: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据记者了解,每家银行都会有一份供客户参考的风险评级说明,银行根据产品的本金、收益及流动性状况,对产品进行了低、中、高,甚至是更为细致的分级,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测评结果,对应选择合适的产品。

  产品选定后,记者拿到了一份厚达10页的对应产品说明书。“您即将购买的是一款工行发行的个人理财产品,产品代码为AXTL1635,本产品不是储蓄存款,这款产品的风险等级是PR3级,本产品的封闭期为372天,封闭期内不能提前赎回……”吴经理娴熟地用专业话术道出产品的主要信息。而最后填写“个人理财产品申请书”以及交易的过程,记者需到柜台完成。

  事后,理财经理告诉记者:“这段录音录像信息将会第一时间由主机直接上传到总行,我们连看也看不了,更别说涂改、删除了,而我们内外审计检查结果和客户有效投诉举报等情况也都被纳入到了绩效考核体系中。”

  在整个体验过程中,记者了解到这一套合规的流程至少包括:介绍产品的查询渠道、在销售过程中同步进行录单录像、进行风险测评、对应风险测评结果选定对应的理财产品等。

  B告别“飞单”可上中国理财网验证真假

  与“假理财”相比,近年来,银行飞单事件频频发生,涉及金额往往不小,银行或银行员工违规销售理财产品,给投资者埋下了巨大的投资风险。所谓飞单,即是由某个机构发行,但不是银行代销的,而是客户经理卖“私货”。高收益和“杀熟”是这类事件的共性。

  那么,究竟如何避免“飞单”呢?

  对于投资者,银行表示,一要在购买产品前查询和确认所购产品编码;二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三要重视合同或协议。

  据悉,早在2014年银监会下发的39号文里就明确指出,银行发售普通个人客户理财产品时,需要在宣传销售文本中公布所售产品在“全国银行业理财产品登记系统”的登记编码(登记编码一般是以大写字母“C”开头的14位编码(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未登记的银行理财产品一律不得销售,所以,银行发售的正经产品,应当可以在该行网上银行和中国理财网(www.china-wealth.cn)中查到对应信息。

  以记者购买的这款工银理财为例,记者在中国理财网主页的右边栏中输入C1010217000763,有关这款产品的收益类型、运作模式、风险等级、起售金额、投资期限、募集期、存续期等基本信息便出现在屏幕之上,并明确注有该款产品的发行机构。在工行官网个人业务的投资理财页面中,也能很快找到对应产品。而此次“民生飞单案”中销售的产品,无论在民生银行官网和中国理财网中都未能查到,这也成了此次风险爆发的源头。

  对于产品说明书,不少投资者不以为然,认为里面很多都是专业信息,看了也没用,其实不然。

  以记者购买的这款产品为例,除了位于最前端的“风险揭示书”外、产品风险评级说明外,记者看到,投资者可以在产品说明书中了解到产品概述、投资对象、投资管理人、理财收益计算及分配到风险揭示、收益情况分析、信息披露等所有有关该产品的详细信息。以投资对象为例,投资者或许更关注产品的预期收益,却不知,产品的投资标的直接关系到产品收益;如理财收益计算及分配,投资者亦可根据公式,预先计算一下该笔投资的到期收益。如有什么疑问,其间,客户经理会及时进行解答,就一些关键词用统一的话术标准加以提示。

  此外,购买理财产品需要签订书面购买合同或购买协议。银行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投资者购买前一定要仔细阅读有关内容,不能因为是银行出具的就轻易签订。虽然此次民生银行事件单看购买协议看不出太大问题,但现实中还有很多其他的飞单最后发现购买的是其他公司的理财产品,而非银行自己发行的理财产品。购买前一定要仔细阅读,看清条款和推销人员介绍和承诺的是否一致,投向是否合理,更不能出现先付款后拿到合同的情况。

  C加强监管监管部门开展专项评估检查

  随着各种“飞单风险”的爆出,投资者不安全感的滋生。眼下监管部门的一道道“紧箍咒”正让银行业加速进入“强监管”时代,以让银行和投资者双方都系上了更多保障。

  记者了解,就在“飞单”事件爆出一周前,银监会接连下发了多个文件,涉及同业市场、理财销售等多个领域。其中,对于误导销售、私售“飞单”等违法违规市场乱象,监管部门明确了建立产品查询平台,投诉纳入考核的规定,并对银行业金融机构销售专区“双录”(录音录像)实施情况开展专项评估检查。

  所谓“双录”,就是银行在销售理财和代销保单等金融产品时,同步录音录像。

  记者了解,眼下,甬城多数银行已在各个营业网点开设或正在加紧开设“理财专区”,相关理财人员除了要通过基金销售人员从业考试外,还要参加银行组织的理财销售培训、考试等。“专区”均匹配了软硬件设备,并就投资者购买银行自有理财与代销产品销售过程全程进行了“双录”。“双录”覆盖风险及关键信息提示、消费者确认及反馈等重要环节;录音录像资料保存到产品终止后6个月;如发生纠纷,需要出具公安或相关监管部门查案证向总行申请调阅。

  记者崔凌琳

  相关新闻

  监管严查理财违规,股市债市短期面临阵痛

  民生银行暴露出的涉及销售“假理财”产品30亿元的风险事件,将关于银行业理财乱象的话题抛上风口浪尖。而银监会近期10天出台7个文件,密度和力度前所未有。

  有迹象表明,银行业“强监管”“强问责”风暴已宣告来临,标志着金融业尤其银行去杠杆提速。理财市场短期不可避免面临阵痛,但信息透明度则有望大幅提升。

  需警惕的不止“飞单”

  打着创新的名义,眼下一些金融产品结构复杂、链条过长、参与方众多,往往看不出底层资产的“庐山真面目”。你以为买的是理财产品,却不知资金又投入了基金公司的产品,最后钱将通过某个资管计划流向某个信托……银监会近期发的多个文件,把整治的矛头和重点指向了同业业务和理财业务,严控层层嵌套,并要求商业银行提高同业、理财、信托等产品和服务的透明度。

  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银行间争夺存款的竞争空前激烈。仅靠提高存款利息已经不管用,大量资金被引入到“银行理财”的领域。而各大银行的私人银行或理财部门,就成为一些资金掮客关注的焦点、追逐的对象。部分资金通过“飞单”的方式,在表外运作,其中的资金的差价,就被银行内鬼、资金掮客和用钱企业瓜分了。

  其它诸如误导销售、理财变保险、理财变贷款、甚至假理财,也使银行业受到诟病。

  业内人士认为,强监管后理财信息会更透明。长期而言,银行理财市场自此进入转折期,未来发展将进入一个更规范、健康、精细的阶段。

  对投资者来讲,理财信息透明度大幅提升。不少人购买理财产品,仅盯着收益率,却很少关心投资标的。眼下一些理财产品设计链条过长、结构复杂也是一个原因。银监会对同业和理财业务的规范整治,将提高同业、理财、信托等产品和服务的透明度。

  业内人士指出,金融产品越来越复杂的同时,金融交叉性风险也在加大。监管出重拳治理“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堵住一些有牌照依赖、惯于资金空转的中小金融机构,使其难再坐享其成。以后,令人眼花缭乱的理财产品名堂有望减少。

  股市债市也面临“双杀”

  强监管之下,短期各大银行出现了“委外业务”的集中赎回,不仅让此前各路借道杀入债市的银行委外资金伤痕累累,也波及到了股市。

  据国元证券初步测算,在未来不久的一段时间内,会有将近“万亿”规模的银行委外资金将被“收回”!

  债市是受冲击的主战场。近日,债券市场近乎恐慌性下跌,让此前各路借道银行系基金杀入债市的委外资金伤痕累累。

  业内人士表示,已出现银行委外资金赎回基金的情况,虽然规模尚小,但若债市继续走熊,不排除更大规模赎回的可能。

  兴业证券也认为,银行委外赎回节奏可能加快,导致流动性情绪相对紧张。

  据统计,在15家公布2016年业绩报告的A股上市银行中,大部分银行的债券投资规模已占到总资产规模的10%以上,其中中小银行较大行的占比更高。

  除了债券基金,对A股的冲击同样不可小觑。最近一周来,股市频频波动,A股上证指数从3280点左右下调至3180点上下,个股风险事件频发。

  有业内人士表示,近期一些频繁“闪崩”、被集中抛售的个股,不排除与那些“极少数”流入权益类资产的“委外”有关联,甚至近期整个股市的下跌都或多或少与部分银行收回委外资金有关,毕竟有些委外资金投向了打新基金和部分权益类产品。在委外资金回收下,部分基金专户持有的个股可能受到一定的冲击。

  据统计,上周银行间与交易所回购利率均缩量上涨,反映资金供给相对稀缺。兴业证券表示,这与委外赎回的传闻增强有关——银行加快赎回,一些券商资管、基金专户资产抛售导致股债双杀及资金面紧平衡。

  记者周静

原标题:记者带您体验怎样买理财产品才靠谱

编辑: 赖小惠

有银行被爆理财产品造假 记者带您体验怎样买才靠谱

稿源: 东南商报 2017-04-24 07:43:08

  漫画严勇杰

  4月13日,民生银行北京航天桥支行行长张颖被警方带走,事由是这位“80后”女行长涉嫌伪造理财产品,销售给高端个人客户,涉案金额或高达30亿元。

  这一事件在上周经媒体披露后引爆了整个投资圈,投资者一片哗然。不少人至今仍心有余悸——由银行支行行长推荐且加盖了银行公章的理财产品,竟然是“假产品”。

  那么,银行在向普通投资者推介理财产品的过程中,怎么做才是合规流程?作为投资者,怎样才能躲过理财陷阱?记者上周进行了体验。

  防飞单四步骤

  1查询产品编码

  银行理财产品的编码一般是以字母“C”开头的14位编码,投资者可登陆“中国理财网”进行查询,以验证真假。

  2看产品发行方及管理人

  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方和管理人都是银行,如果投资者在产品合同上看到发行方或管理人是保险公司等,那就要提高警惕了。

  3看合同公章

  银行卖的如果是自家的理财产品,那在合同上是有银行公章的。

  4看“双录”机制

  如果没有“双录”,投资者就不能轻信对方的宣传,更不能轻信对方的口头承诺。

  A记者体验怎么买银行理财产品才靠谱?

  上周末,记者向工行宁波市分行营业部大堂经理表示,想了解和购买工行理财产品,大堂经理第一时间便将记者引导到了一个“理财专区”。

  接待记者的是工行的理财经理吴姿健,吴经理的座位前除了电脑和一张客户座椅外,最为醒目的就是桌上的高清摄像头和面向客户摆放的风险提示牌了。

  记者注意到,风险提示牌上写有投资者所购的银行自有产品和代销产品信息的查询渠道、该行具有理财及基金销售资格的理财经理名单、银行的咨询举报电话。

  对话前,吴经理首先提示记者阅读桌上的风险提示牌,然后告知:“我们的对话全程都会进行录音录像,以确保合规、合法。”

  与过去不同的是,理财经理并没有急于向记者展示和推荐该行的产品,而是从学历、职业、个人收入、家庭收入、投资构成、投资经历等,对记者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了解和询问。大约15分钟后,吴经理递上了一份该行“个人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估问卷”,她告诉记者:“所有首次在工行购买自有理财产品、基金以及证券、保险公司及其资产管理子公司等机构通过本行代销产品的客户,都需要填写这份问卷,并于每年进行重新评估,一来便于我们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投资经验以及风险承受能力,从而为客户匹配不同风险收益比的产品;二来也让客户对自身状况有所了解,对风险进一步加以知悉。”

  这份风险测评问卷填起来不难,但信息量不少,具体涉及了投资者年龄、家庭年收入等。

  根据填写结果,理财经理当即计算得出记者为平衡型投资者。

  至此,吴经理才亮出该行理财产品名录,名录末尾还不忘提醒投资者: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据记者了解,每家银行都会有一份供客户参考的风险评级说明,银行根据产品的本金、收益及流动性状况,对产品进行了低、中、高,甚至是更为细致的分级,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测评结果,对应选择合适的产品。

  产品选定后,记者拿到了一份厚达10页的对应产品说明书。“您即将购买的是一款工行发行的个人理财产品,产品代码为AXTL1635,本产品不是储蓄存款,这款产品的风险等级是PR3级,本产品的封闭期为372天,封闭期内不能提前赎回……”吴经理娴熟地用专业话术道出产品的主要信息。而最后填写“个人理财产品申请书”以及交易的过程,记者需到柜台完成。

  事后,理财经理告诉记者:“这段录音录像信息将会第一时间由主机直接上传到总行,我们连看也看不了,更别说涂改、删除了,而我们内外审计检查结果和客户有效投诉举报等情况也都被纳入到了绩效考核体系中。”

  在整个体验过程中,记者了解到这一套合规的流程至少包括:介绍产品的查询渠道、在销售过程中同步进行录单录像、进行风险测评、对应风险测评结果选定对应的理财产品等。

  B告别“飞单”可上中国理财网验证真假

  与“假理财”相比,近年来,银行飞单事件频频发生,涉及金额往往不小,银行或银行员工违规销售理财产品,给投资者埋下了巨大的投资风险。所谓飞单,即是由某个机构发行,但不是银行代销的,而是客户经理卖“私货”。高收益和“杀熟”是这类事件的共性。

  那么,究竟如何避免“飞单”呢?

  对于投资者,银行表示,一要在购买产品前查询和确认所购产品编码;二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三要重视合同或协议。

  据悉,早在2014年银监会下发的39号文里就明确指出,银行发售普通个人客户理财产品时,需要在宣传销售文本中公布所售产品在“全国银行业理财产品登记系统”的登记编码(登记编码一般是以大写字母“C”开头的14位编码(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未登记的银行理财产品一律不得销售,所以,银行发售的正经产品,应当可以在该行网上银行和中国理财网(www.china-wealth.cn)中查到对应信息。

  以记者购买的这款工银理财为例,记者在中国理财网主页的右边栏中输入C1010217000763,有关这款产品的收益类型、运作模式、风险等级、起售金额、投资期限、募集期、存续期等基本信息便出现在屏幕之上,并明确注有该款产品的发行机构。在工行官网个人业务的投资理财页面中,也能很快找到对应产品。而此次“民生飞单案”中销售的产品,无论在民生银行官网和中国理财网中都未能查到,这也成了此次风险爆发的源头。

  对于产品说明书,不少投资者不以为然,认为里面很多都是专业信息,看了也没用,其实不然。

  以记者购买的这款产品为例,除了位于最前端的“风险揭示书”外、产品风险评级说明外,记者看到,投资者可以在产品说明书中了解到产品概述、投资对象、投资管理人、理财收益计算及分配到风险揭示、收益情况分析、信息披露等所有有关该产品的详细信息。以投资对象为例,投资者或许更关注产品的预期收益,却不知,产品的投资标的直接关系到产品收益;如理财收益计算及分配,投资者亦可根据公式,预先计算一下该笔投资的到期收益。如有什么疑问,其间,客户经理会及时进行解答,就一些关键词用统一的话术标准加以提示。

  此外,购买理财产品需要签订书面购买合同或购买协议。银行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投资者购买前一定要仔细阅读有关内容,不能因为是银行出具的就轻易签订。虽然此次民生银行事件单看购买协议看不出太大问题,但现实中还有很多其他的飞单最后发现购买的是其他公司的理财产品,而非银行自己发行的理财产品。购买前一定要仔细阅读,看清条款和推销人员介绍和承诺的是否一致,投向是否合理,更不能出现先付款后拿到合同的情况。

  C加强监管监管部门开展专项评估检查

  随着各种“飞单风险”的爆出,投资者不安全感的滋生。眼下监管部门的一道道“紧箍咒”正让银行业加速进入“强监管”时代,以让银行和投资者双方都系上了更多保障。

  记者了解,就在“飞单”事件爆出一周前,银监会接连下发了多个文件,涉及同业市场、理财销售等多个领域。其中,对于误导销售、私售“飞单”等违法违规市场乱象,监管部门明确了建立产品查询平台,投诉纳入考核的规定,并对银行业金融机构销售专区“双录”(录音录像)实施情况开展专项评估检查。

  所谓“双录”,就是银行在销售理财和代销保单等金融产品时,同步录音录像。

  记者了解,眼下,甬城多数银行已在各个营业网点开设或正在加紧开设“理财专区”,相关理财人员除了要通过基金销售人员从业考试外,还要参加银行组织的理财销售培训、考试等。“专区”均匹配了软硬件设备,并就投资者购买银行自有理财与代销产品销售过程全程进行了“双录”。“双录”覆盖风险及关键信息提示、消费者确认及反馈等重要环节;录音录像资料保存到产品终止后6个月;如发生纠纷,需要出具公安或相关监管部门查案证向总行申请调阅。

  记者崔凌琳

  相关新闻

  监管严查理财违规,股市债市短期面临阵痛

  民生银行暴露出的涉及销售“假理财”产品30亿元的风险事件,将关于银行业理财乱象的话题抛上风口浪尖。而银监会近期10天出台7个文件,密度和力度前所未有。

  有迹象表明,银行业“强监管”“强问责”风暴已宣告来临,标志着金融业尤其银行去杠杆提速。理财市场短期不可避免面临阵痛,但信息透明度则有望大幅提升。

  需警惕的不止“飞单”

  打着创新的名义,眼下一些金融产品结构复杂、链条过长、参与方众多,往往看不出底层资产的“庐山真面目”。你以为买的是理财产品,却不知资金又投入了基金公司的产品,最后钱将通过某个资管计划流向某个信托……银监会近期发的多个文件,把整治的矛头和重点指向了同业业务和理财业务,严控层层嵌套,并要求商业银行提高同业、理财、信托等产品和服务的透明度。

  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银行间争夺存款的竞争空前激烈。仅靠提高存款利息已经不管用,大量资金被引入到“银行理财”的领域。而各大银行的私人银行或理财部门,就成为一些资金掮客关注的焦点、追逐的对象。部分资金通过“飞单”的方式,在表外运作,其中的资金的差价,就被银行内鬼、资金掮客和用钱企业瓜分了。

  其它诸如误导销售、理财变保险、理财变贷款、甚至假理财,也使银行业受到诟病。

  业内人士认为,强监管后理财信息会更透明。长期而言,银行理财市场自此进入转折期,未来发展将进入一个更规范、健康、精细的阶段。

  对投资者来讲,理财信息透明度大幅提升。不少人购买理财产品,仅盯着收益率,却很少关心投资标的。眼下一些理财产品设计链条过长、结构复杂也是一个原因。银监会对同业和理财业务的规范整治,将提高同业、理财、信托等产品和服务的透明度。

  业内人士指出,金融产品越来越复杂的同时,金融交叉性风险也在加大。监管出重拳治理“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堵住一些有牌照依赖、惯于资金空转的中小金融机构,使其难再坐享其成。以后,令人眼花缭乱的理财产品名堂有望减少。

  股市债市也面临“双杀”

  强监管之下,短期各大银行出现了“委外业务”的集中赎回,不仅让此前各路借道杀入债市的银行委外资金伤痕累累,也波及到了股市。

  据国元证券初步测算,在未来不久的一段时间内,会有将近“万亿”规模的银行委外资金将被“收回”!

  债市是受冲击的主战场。近日,债券市场近乎恐慌性下跌,让此前各路借道银行系基金杀入债市的委外资金伤痕累累。

  业内人士表示,已出现银行委外资金赎回基金的情况,虽然规模尚小,但若债市继续走熊,不排除更大规模赎回的可能。

  兴业证券也认为,银行委外赎回节奏可能加快,导致流动性情绪相对紧张。

  据统计,在15家公布2016年业绩报告的A股上市银行中,大部分银行的债券投资规模已占到总资产规模的10%以上,其中中小银行较大行的占比更高。

  除了债券基金,对A股的冲击同样不可小觑。最近一周来,股市频频波动,A股上证指数从3280点左右下调至3180点上下,个股风险事件频发。

  有业内人士表示,近期一些频繁“闪崩”、被集中抛售的个股,不排除与那些“极少数”流入权益类资产的“委外”有关联,甚至近期整个股市的下跌都或多或少与部分银行收回委外资金有关,毕竟有些委外资金投向了打新基金和部分权益类产品。在委外资金回收下,部分基金专户持有的个股可能受到一定的冲击。

  据统计,上周银行间与交易所回购利率均缩量上涨,反映资金供给相对稀缺。兴业证券表示,这与委外赎回的传闻增强有关——银行加快赎回,一些券商资管、基金专户资产抛售导致股债双杀及资金面紧平衡。

  记者周静

原标题:记者带您体验怎样买理财产品才靠谱

编辑: 赖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