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咏归路、日新街、桃渡路…宁波这些地名竟出自古诗文
稿源: 甬派   2017-05-31 13:37:25报料热线:81850000

  走在宁波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大街小巷,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古老地名。据说有些竟然能上溯到千年,还跟古诗文息息相关,这不免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心。于是我们开始了寻找资料的过程。

  地名研究源远流长,历代关于地名研究的文献资料可谓汗牛充栋,我们发现了宁波这几处跟古诗文相关的地名,一起来看看都是哪里?

  咏归路

  语出《论语·先进》:“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句。因地近古西社坛,旧有咏归桥得名。

(咏归路)

  日新街

  语出《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鄞县通志》载:“日新街,北至东大路,西至东殿庙跟,东至崔衙街。”光绪《鄞县志》载:“日新街,本城守都司基。清道光二十五年善后案内变为民业,开设塵肆,中取一街,名以日新。”民国时,街两侧多商肆,以有汲绠斋、竞新书店、新学会社、文明学社、明星书店五大书店闻名。

(日新街)

  桃渡路

  有关桃花渡最早的记载,是在《思四明所居与桃红渡相对》一诗中,这首诗是北宋大观年间被贬到明州,任船场指挥监官的晁说之所写,诗云“今朝旅恨到何处,轩窗直到桃花渡。桃花渡上风吹雨,道人芒屩谁来去。”《鄞县通志》载:“旧名竹巷弄、傅家道头,以古桃花渡得名。”新江桥浮桥建立前,城区与江北人货来往,主要依靠桃花渡船渡。

(桃渡路)

  海曙楼和云霞路

  语出唐代诗人杜审言名诗《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海曙楼即鼓楼,位于宁波中心城区,登楼可俯瞰全城。海曙楼的基础是唐长庆元年(公元821年)所建的子城南城门,几经兴衰,几度易名。五代时,称“望海军门(楼),宋为“奉国军门(楼)”。到了元代,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拆城毁城,子城的南门——海曙楼自然也难逃劫难。元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又建城、楼,名“明远楼”,不久又被毁。明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太守黄永鼎重建。明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倾圮欲堕,太守蔡贵易重建,取唐诗“云霞出海曙”之句,更名为“海曙楼”,沈一贯作碑记,董大晟作赋。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及以后多次重修,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除赋碑外,其余均被毁。现存的建筑是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重建。海曙区区名即来自海曙楼。

(海曙楼)

  云霞路位于海曙区西部,现有地铁2号线同名路站。云霞路历史不长,2004年才建成,因地处海曙区而得名。

(云霞路地铁站)

  九佳巷

  《鄞县通志》载:“九佳巷,东至滨江路,西至濠河街。”为灵桥西岸第九条横街巷,《平水韵》韵目九为“佳”,故名。1981年地名普查并入濠河街,今已不存。

(《佩文诗韵释要》九佳条)

  十灰巷

  东起滨江路,西至濠河街。《鄞县通志》载:“十灰巷,旧名外濠河。”据民国《鄞县建设》载:为灵桥西堍第十条横巷,《平水韵》韵目十为“灰”,故名十灰巷。

(《佩文诗韵释要》十灰条)

  十一真巷

  西起濠河街,东至滨江路。《鄞县通志》载:“十一真巷,旧名外濠河。”为灵桥西堍第十一条横巷。《平水韵》韵目十一为“真”,故名。

《佩文诗韵释要》十一真条

  徐春伟注:《平水韵》据说由其刊行者宋末平水人刘渊而得名。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分为193韵。北宋陈彭年编纂的《广韵》在《切韵》的基础上又细分为206韵。但《切韵》《广韵》的分韵都过于琐细,后来有了“同用”的规定,允许人们把临近的韵合起来用。到了南宋,平水人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就把同用的韵合并,成107韵,同期山西平水官员金人王文郁著《平水新刊韵略》为106韵。《平水韵》日后成为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官韵。清代康熙年间编的《佩文韵府》把《平水韵》并为106个韵部,这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平水韵。今人所说的《平水韵》实际多指清朝的《佩文诗韵》。《佩文诗韵》是清代科举用的官方韵书,士子进考场作试帖诗,必须遵守这部标准韵书的规定,和宋代的《礼部韵略》的作用差不多。

(王文郁《新刊韵略(平水韵)》平声第一目录)

  历史无言,岁月无声。回望古城这些充满沧桑感的地名,我们仿佛是在历史长河里打捞起了颗颗明珠。愿明珠一直光彩熠熠,恒久流传;好比我们宁波的历史文化,终将世代承继,永远保持迷人的魅力。通讯员任天易万凡乐

原标题:宁波这些地名竟出自古诗文,有意思!

编辑: 杜寅

咏归路、日新街、桃渡路…宁波这些地名竟出自古诗文

稿源: 甬派 2017-05-31 13:37:25

  走在宁波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大街小巷,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古老地名。据说有些竟然能上溯到千年,还跟古诗文息息相关,这不免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心。于是我们开始了寻找资料的过程。

  地名研究源远流长,历代关于地名研究的文献资料可谓汗牛充栋,我们发现了宁波这几处跟古诗文相关的地名,一起来看看都是哪里?

  咏归路

  语出《论语·先进》:“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句。因地近古西社坛,旧有咏归桥得名。

(咏归路)

  日新街

  语出《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鄞县通志》载:“日新街,北至东大路,西至东殿庙跟,东至崔衙街。”光绪《鄞县志》载:“日新街,本城守都司基。清道光二十五年善后案内变为民业,开设塵肆,中取一街,名以日新。”民国时,街两侧多商肆,以有汲绠斋、竞新书店、新学会社、文明学社、明星书店五大书店闻名。

(日新街)

  桃渡路

  有关桃花渡最早的记载,是在《思四明所居与桃红渡相对》一诗中,这首诗是北宋大观年间被贬到明州,任船场指挥监官的晁说之所写,诗云“今朝旅恨到何处,轩窗直到桃花渡。桃花渡上风吹雨,道人芒屩谁来去。”《鄞县通志》载:“旧名竹巷弄、傅家道头,以古桃花渡得名。”新江桥浮桥建立前,城区与江北人货来往,主要依靠桃花渡船渡。

(桃渡路)

  海曙楼和云霞路

  语出唐代诗人杜审言名诗《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海曙楼即鼓楼,位于宁波中心城区,登楼可俯瞰全城。海曙楼的基础是唐长庆元年(公元821年)所建的子城南城门,几经兴衰,几度易名。五代时,称“望海军门(楼),宋为“奉国军门(楼)”。到了元代,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拆城毁城,子城的南门——海曙楼自然也难逃劫难。元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又建城、楼,名“明远楼”,不久又被毁。明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太守黄永鼎重建。明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倾圮欲堕,太守蔡贵易重建,取唐诗“云霞出海曙”之句,更名为“海曙楼”,沈一贯作碑记,董大晟作赋。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及以后多次重修,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除赋碑外,其余均被毁。现存的建筑是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重建。海曙区区名即来自海曙楼。

(海曙楼)

  云霞路位于海曙区西部,现有地铁2号线同名路站。云霞路历史不长,2004年才建成,因地处海曙区而得名。

(云霞路地铁站)

  九佳巷

  《鄞县通志》载:“九佳巷,东至滨江路,西至濠河街。”为灵桥西岸第九条横街巷,《平水韵》韵目九为“佳”,故名。1981年地名普查并入濠河街,今已不存。

(《佩文诗韵释要》九佳条)

  十灰巷

  东起滨江路,西至濠河街。《鄞县通志》载:“十灰巷,旧名外濠河。”据民国《鄞县建设》载:为灵桥西堍第十条横巷,《平水韵》韵目十为“灰”,故名十灰巷。

(《佩文诗韵释要》十灰条)

  十一真巷

  西起濠河街,东至滨江路。《鄞县通志》载:“十一真巷,旧名外濠河。”为灵桥西堍第十一条横巷。《平水韵》韵目十一为“真”,故名。

《佩文诗韵释要》十一真条

  徐春伟注:《平水韵》据说由其刊行者宋末平水人刘渊而得名。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分为193韵。北宋陈彭年编纂的《广韵》在《切韵》的基础上又细分为206韵。但《切韵》《广韵》的分韵都过于琐细,后来有了“同用”的规定,允许人们把临近的韵合起来用。到了南宋,平水人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就把同用的韵合并,成107韵,同期山西平水官员金人王文郁著《平水新刊韵略》为106韵。《平水韵》日后成为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官韵。清代康熙年间编的《佩文韵府》把《平水韵》并为106个韵部,这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平水韵。今人所说的《平水韵》实际多指清朝的《佩文诗韵》。《佩文诗韵》是清代科举用的官方韵书,士子进考场作试帖诗,必须遵守这部标准韵书的规定,和宋代的《礼部韵略》的作用差不多。

(王文郁《新刊韵略(平水韵)》平声第一目录)

  历史无言,岁月无声。回望古城这些充满沧桑感的地名,我们仿佛是在历史长河里打捞起了颗颗明珠。愿明珠一直光彩熠熠,恒久流传;好比我们宁波的历史文化,终将世代承继,永远保持迷人的魅力。通讯员任天易万凡乐

原标题:宁波这些地名竟出自古诗文,有意思!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