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纪念高考制度恢复40周年 通过那一场考试 他们改变了命运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7-06-06 07:05:44报料热线:81850000

  当每一个喜爱读书的人有了一张安稳的书桌,生活就变得大不相同。高考,已走过了风雨40载,明天,又有千万学子将走进考场。与40年前一样,高考不仅意味着考生个人与家庭命运的转折,也是一个国家未来人才的积淀。

  40年,有无数的高考“过来人”。岁月的磨砺,令他们拥有更深的感悟。他们坚信,知识改变命运,高考的意义与价值,“宛若初见”。

  A无臂教授王争:成为大学教师曾是他不敢轻言的梦想

  那年高考,他在“隧道”里看到了光

  1991年4月,年仅9岁的王争因为触电意外失去了双臂。这一变故,让这个北仑小男孩整整哭了3天,一口饭也没吃。学会生活自理,学会用脚写字打字,“不要放弃”成为他唯一的选择。

  2001年,王争以600分(文科)的优异成绩考入浙江大学。2008年,他赴英留学深造,2012年学成返甬,在宁波诺丁汉大学担任经济学助理教授一年。如今,他在英国德蒙福特大学(De Montfort University)执教,教授的是国际贸易课程。

  早年的梦想已然实现。回想当年高考,王争依然能感受到那份超常的紧张与压力。

  高一起就一直被大学“拒绝”

  6月3日晚,记者联系上了正在英国德蒙福特大学办公室的王争。当地时间周六中午,他用电脑打开skype软件,远程接受记者采访。

  “高中的基调是灰色的,那是我和家人比较迷茫的阶段。”王争讲得很沉稳,似乎以第三者身份旁白那段回忆。

  1997年进入北仑中学念高中。当其他同学一门心思为了读书考试而努力的时候,王争忐忑不安地给北京大学写了一封信,询问北大有没有可能录取一名身体有障碍的学生。

  按照政策,北京大学客观又残酷地拒绝了。“当头一棒吧。”王争说,在自己看来,北京大学是人文社科类大学的标杆、自由开放的代表,如果连北大都不行,其他学校还能怎样?挥之不去的阴影盘踞在王争的心头:高考会不会变成“竹篮打水一场空”?

  在整个高中阶段,王争都尝试着联络大学。到了高三的下半年,父亲王相朝更是精心整理了王争的资料,一包包地寄往国内有点名气的大学。王争已记不清父亲寄了多少资料,有的如石沉大海,有的给了回复明确拒绝。有时候,父亲索性不知会王争,免得影响他的情绪。一直捱到高考,王争都没收到一个好消息。“压力很大,有很多顾虑。”王争说,支撑自己走下去的信念是,将自己唯一能做好的那部分做到最好。

  高考时的紧张,至今还记得

  进入高中阶段,王争已明确自己喜欢人文社科类专业。因受身体方面的限制,他对高考产生了超常的期待,这也给他带去了难以想象的重压。

  “不能开车,也不能从事体育运动,我只能做力所能及的事。”王争回忆说,自己失去了双臂,只有在学习上超过别人,才有可能弥补人生的缺憾。

  2001年,高考是在闷热的7月举行的,考场教室后边放了一盆盆冰块。王争享受的唯一“特殊待遇”是:允许带一条白色小毛巾进考场。

  首场考语文,写名字的时候,王争写了两遍才写好。考数学时,他觉得自己处于一种机械答题的状态。考试期间,或许身体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他甚至出现了腹泻症状。

  回想起来,王争对当时的高考成绩并不满意。他觉得,紧张和压力终究干扰了自己的发挥。不过,600分已是十分优异的成绩。然而因为体检不合格,他的档案被挂了起来。

  为了能让儿子上大学,父亲王相朝多次找到省、市残联及高招办等有关领导,并7次到浙江大学请求学校录取。一次偶然的机会,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潘云鹤看到了王争的自述材料,破格录取了他。当大学录取通知书送到家中时,母亲唐惠珍喜极而泣。

  正如王争在自述材料中“承诺”的那样,只要能上大学,自己不会要求任何特殊照顾。大学期间,他曾多次拿到奖学金,并朝着“大学老师”的梦想一步步前进。

  实现不敢“轻言”的梦想

  辗转联系上王争,靠的是网络,微信和skype,他都用得很熟络。手机触屏比较小,记者想象不了他如何使用。王争笑着告诉记者:“可以用电容笔呀。”

  在王争执教的大学里,每一届都有身体有障碍的学生。比起当年,王争觉得现在的自己更多了一份磨砺之后的从容。经历了高考,进入到一个新的平台,一切似乎变得容易多了。

  王争说,如果高考落败了,他还是会坚定不移地朝着考取文凭的方向努力,或许是自考,绝对不会放弃。“但是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给了我一个崭新的平台,丰富多元的学习资源,言传身教的老师,热心友善的同学,这些都是通过啃书本自学不可能拥有的珍贵东西。”

  王争认为,高考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对自己而言尤其如此。倘若没有高考,没有进入大学,王争觉得自己不会去“奢望”年少时的梦想——当一名大学教师。那曾是他不敢轻言的梦想。“高考之后的每一个阶段,都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也有不少运气的成分,才有了现在的自己。”王争说,熬过了高中那一段时光,经历了高考,就像人长时间在隧道中行走,突然见到了光。

  高考过后,无论在什么阶段,他都会有意识地去关注与残障学生相关的高考政策。2003年以后,大学招生对身体要求的限制放宽了,有更多的残障学生圆了大学梦。王争希望他们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顺畅。

  现在,王争已成为英国著名大学的教师,和家人一起在国外打拼。他对现状表示满意:物质上不会太富有,但思想自由度大,可以尽情地探究社会、经济的规律。提到未来,他笑着说:“把眼下做到最好,未来谁知道呢?”

  B党校教师张力娜:

  “高考改变命运信念决定成败”

  6月4日,曾经的“学霸”张力娜又收获了一本证书——退休证。她在党校的讲坛上耕耘了36年,“收割”了一大堆证书,现在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休闲时间。

  1977年12月参加高考,次年2月进入安徽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安徽巢湖地委党校工作了近12年,1993年来到北仑区委党校工作。在宁波的24年岁月中,张力娜除了在党校任教外,还承担了很多社会工作,并利用业余时间自学获得婚姻咨询师、心理咨询师等资格证书,在担任北仑区心理中心副主任等职务期间,为企业、社区、基层、社会特殊人员等进行过数场心理辅导,从事过很多社会公益活动,2011年被评为“北仑好人”,2012年5月入选“中国好人榜”。

  1977年,她和舅舅一起参加了高考

  “高考改变命运,信念决定成败。”张力娜在与记者聊天时笑着说,当初的高考机会虽然难得,却没有“范进中举”的狂喜,若干年后突然“开了窍”,才悟出高考的重要意味。

  张力娜祖籍安徽省无为县,1957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74年高中毕业,因左下肢残疾免于下放农村,之后进入无为县粮食机械厂当工人,干起了维修粮食机械的技术活,车、钳、焊、铣样样都会。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在那个年代,技术工足以让人羡慕,我当初没想过要参加高考。”张力娜回忆说,热心的高中老师第一时间找到她家里,跟她父母商量了这事。父母都念过私塾,觉得读书肯定是件好事,就极力主张张力娜参加高考,而报考的专业则是这位老师认为“很好”的哲学系。

  于是,张力娜开始了白天上班、晚上复习的日子。这样的日子只持续了一个多月,她主攻了数学,就迎来了考试的日子。那一年,她和大自己12岁的舅舅一起参加了高考。当年的录取率非常低,大浪淘沙后按1:2.5的名额进入预选,然后还要根据政治、家庭、身体等诸多原因在5个预选考生中正式录取2名。

  “陆陆续续,有人收到了通知书。因为身体原因,我没抱被录取的希望。”张力娜说,后来她收到了一封信,通知她去省立医院进行身体复检。通过复检后,她幸运地走进了高校。由于当时录取考生并不公布分数,入学后,张力娜才知道自己如此幸运的原因:高考总分和数学单科成绩都是高分,在省城接待她参加身体复检的大学老师经过面谈对她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左腿残疾并没有成为她入学的障碍。

  高考的转折,让她拥有全新的人生价值观

  张力娜说,一直到大学毕业,自己都没能喜欢上哲学。工作8年后,她才突然意识到:因为高考进入大学,学到了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思维方式。因为高考的转折,让自己拥有了全新的人生价值观。

  “尽管自己向来乐观,但人生总会碰到一些低谷。”张力娜说,从哲学中领悟到的点点滴滴,支撑着自己顺利地走到现在,并且证明自己能比很多人做得更好。她给记者讲了一段经历,来说明这个“转折”的重要性。

  2012年,张力娜原本健康的右腿突然出现状况,最后发展到只能坐在轮椅上。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她觉得掉进了万丈深渊:原本美好的工作生活全部乱套了,就连生活自理也出现了问题。去上海接受治疗时,医生给出的结论是:能稳定病情、维持坐轮椅的现状已是万幸了。

  了解自己的情况后,张力娜一边接受治疗,一边调整心态,慢慢地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她说,是所学的专业让自己获得了重生。“哲学使人聪明、心理学使人智慧”,这两句话在张力娜的命运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她在与记者聊天时反复强调的是:“我从不相信自己会永远坐在轮椅上,信念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相信自己不会倒下,你就永远不会。”整整四年,她专注于六个字:心态、营养、运动,同时还兼顾着工作,“我的腿不能走路,可是还有能讲课的口”。于是,从轮椅到双拐、从双拐到单拐,最后终于康复,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从这个角度讲,高考一直都在改变着我的命运。”张力娜很“哲学”地说。

  C文史专家戴松岳:

  “我的1977高考,经历了三次考试”

  他著有《风流千古说慈城》《怅望千秋家国梦》《清初甬上诗社和诗人研究》《穿越历史的目光》等多部著作;他主编或负责编辑了《鄞州人文读本》《慈城:中国古县城标本》《蒙学之冠》等20余部书;他的百余篇文章发表于各种报刊,其中《姚江是一个奇迹》被选入宁波市中学教材,并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传播宁波文化。

  他是我市知名文史专家、地域文化学者戴松岳。

  曾在乡村小店卖大饼油条

  “正是40年前的那场考试,完全改变了我的人生!”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起1977年的那个冬季,戴松岳记忆犹新。

  戴松岳出生在慈城,酷爱读书,20岁高中毕业,被分配到了离家十多公里的乡村小店——乍山公社三勤大队代销店工作,卖黄鱼、带鱼、酱油、老酒,也卖过大饼油条。“每天凌晨两三点钟就要起床,生炉子、和面、做准备,等上午卖完大饼油条后,还要劈柴干活。”这样的生活让年轻人感到迷茫。

  除夕之夜,戴松岳在店内值班,在楼梯间的简陋住处,昏暗灯光下,他拿起王伯祥选注的《史记传》开始阅读。山村已静,无数壮士豪杰的人生际遇争相迭现:张良功成身退的旷达,荆柯易水诀别的悲壮……而他年轻的灵魂也不觉自问:“难道我的一生就将如此度过吗?”

  经历三次考试

  在当时,能在高中毕业后分配工作已属幸运。但更幸运的是,1977年9月21日,戴松岳接到母校慈湖中学老师的通知,让他回校参加一个座谈会。他到那一看,来的20多个校友都是历届毕业生中的佼佼者。座谈会时间并不长,让大家意外的是,老师来了个突然“袭击”,当场发下语文、数学考卷,让大家现场做题。后来他才知道,这场考试是省里选了几所重点学校进行摸底,为高考做准备。

  10月以后,有消息传来,国家将恢复高考了。但是怎么考、考些什么,大家一无所知,只是说按文理科考。戴松岳喜欢文科,尤其喜欢历史,所以毫不犹豫选择了文科。文科将考语文、数学、史地、政治四门课,戴松岳的备考也颇有意思,他分析了自己的情况,觉得语文、数学基础还好,可以不复习,但地理从来没开过课,因此把重点放在了相对较弱的地理科目上,“非常感谢我的初中班主任管佩玲老师,她是杭大地理系毕业的,听说我在备考后,专门送来了地理课本和资料,我就按照这个做了些准备。”

  正式高考分成两场,一场是11月20日举行的带有摸底性质的宁波地区文化水平审核考核,刷下来一大批考生,戴松岳考得不错。12月15、16日,他与浙江省37万考生一起,走进了“文革”后的首次高考试场,“当时感觉答题挺顺利的。”

  “所以,我的高考和别人有点不同,我经历了三次考试。”戴松岳向记者介绍说。

  考后,他填的三个志愿分别是杭大历史系、杭大中文系、北大古典文献专业,“完全是按兴趣而填的,根本没有考虑学校名气大小、重点与否。”他告诉记者。

  走上热爱的文史研究之路

  1978年2月26日那天,几个同去考试的好友陆续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戴松岳闻讯后不禁有点忐忑。第二天,他接到上级供销社的电话,让他到宁波市商业局去领大学录取通知书。“我正上着班,挂了电话就急急忙忙赶到市里,一看是被第一志愿杭州大学历史系录取,那个心花怒放啊!”多年以后,看到通知书那一刻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当年3月7日,戴松岳赶赴杭州大学报到。在被称为“中国历史系现象”的策源地——杭大历史系,与一批才气逼人的同学开始了4年的大学生活,也开启了全新的人生历程,走上了热爱的文史研究之路。

  宁波晚报记者李臻文/摄 记者徐叶照片由王争本人提供

原标题:通过那一场考试,他们改变了命运

编辑: 杜寅

纪念高考制度恢复40周年 通过那一场考试 他们改变了命运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7-06-06 07:05:44

  当每一个喜爱读书的人有了一张安稳的书桌,生活就变得大不相同。高考,已走过了风雨40载,明天,又有千万学子将走进考场。与40年前一样,高考不仅意味着考生个人与家庭命运的转折,也是一个国家未来人才的积淀。

  40年,有无数的高考“过来人”。岁月的磨砺,令他们拥有更深的感悟。他们坚信,知识改变命运,高考的意义与价值,“宛若初见”。

  A无臂教授王争:成为大学教师曾是他不敢轻言的梦想

  那年高考,他在“隧道”里看到了光

  1991年4月,年仅9岁的王争因为触电意外失去了双臂。这一变故,让这个北仑小男孩整整哭了3天,一口饭也没吃。学会生活自理,学会用脚写字打字,“不要放弃”成为他唯一的选择。

  2001年,王争以600分(文科)的优异成绩考入浙江大学。2008年,他赴英留学深造,2012年学成返甬,在宁波诺丁汉大学担任经济学助理教授一年。如今,他在英国德蒙福特大学(De Montfort University)执教,教授的是国际贸易课程。

  早年的梦想已然实现。回想当年高考,王争依然能感受到那份超常的紧张与压力。

  高一起就一直被大学“拒绝”

  6月3日晚,记者联系上了正在英国德蒙福特大学办公室的王争。当地时间周六中午,他用电脑打开skype软件,远程接受记者采访。

  “高中的基调是灰色的,那是我和家人比较迷茫的阶段。”王争讲得很沉稳,似乎以第三者身份旁白那段回忆。

  1997年进入北仑中学念高中。当其他同学一门心思为了读书考试而努力的时候,王争忐忑不安地给北京大学写了一封信,询问北大有没有可能录取一名身体有障碍的学生。

  按照政策,北京大学客观又残酷地拒绝了。“当头一棒吧。”王争说,在自己看来,北京大学是人文社科类大学的标杆、自由开放的代表,如果连北大都不行,其他学校还能怎样?挥之不去的阴影盘踞在王争的心头:高考会不会变成“竹篮打水一场空”?

  在整个高中阶段,王争都尝试着联络大学。到了高三的下半年,父亲王相朝更是精心整理了王争的资料,一包包地寄往国内有点名气的大学。王争已记不清父亲寄了多少资料,有的如石沉大海,有的给了回复明确拒绝。有时候,父亲索性不知会王争,免得影响他的情绪。一直捱到高考,王争都没收到一个好消息。“压力很大,有很多顾虑。”王争说,支撑自己走下去的信念是,将自己唯一能做好的那部分做到最好。

  高考时的紧张,至今还记得

  进入高中阶段,王争已明确自己喜欢人文社科类专业。因受身体方面的限制,他对高考产生了超常的期待,这也给他带去了难以想象的重压。

  “不能开车,也不能从事体育运动,我只能做力所能及的事。”王争回忆说,自己失去了双臂,只有在学习上超过别人,才有可能弥补人生的缺憾。

  2001年,高考是在闷热的7月举行的,考场教室后边放了一盆盆冰块。王争享受的唯一“特殊待遇”是:允许带一条白色小毛巾进考场。

  首场考语文,写名字的时候,王争写了两遍才写好。考数学时,他觉得自己处于一种机械答题的状态。考试期间,或许身体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他甚至出现了腹泻症状。

  回想起来,王争对当时的高考成绩并不满意。他觉得,紧张和压力终究干扰了自己的发挥。不过,600分已是十分优异的成绩。然而因为体检不合格,他的档案被挂了起来。

  为了能让儿子上大学,父亲王相朝多次找到省、市残联及高招办等有关领导,并7次到浙江大学请求学校录取。一次偶然的机会,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潘云鹤看到了王争的自述材料,破格录取了他。当大学录取通知书送到家中时,母亲唐惠珍喜极而泣。

  正如王争在自述材料中“承诺”的那样,只要能上大学,自己不会要求任何特殊照顾。大学期间,他曾多次拿到奖学金,并朝着“大学老师”的梦想一步步前进。

  实现不敢“轻言”的梦想

  辗转联系上王争,靠的是网络,微信和skype,他都用得很熟络。手机触屏比较小,记者想象不了他如何使用。王争笑着告诉记者:“可以用电容笔呀。”

  在王争执教的大学里,每一届都有身体有障碍的学生。比起当年,王争觉得现在的自己更多了一份磨砺之后的从容。经历了高考,进入到一个新的平台,一切似乎变得容易多了。

  王争说,如果高考落败了,他还是会坚定不移地朝着考取文凭的方向努力,或许是自考,绝对不会放弃。“但是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给了我一个崭新的平台,丰富多元的学习资源,言传身教的老师,热心友善的同学,这些都是通过啃书本自学不可能拥有的珍贵东西。”

  王争认为,高考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对自己而言尤其如此。倘若没有高考,没有进入大学,王争觉得自己不会去“奢望”年少时的梦想——当一名大学教师。那曾是他不敢轻言的梦想。“高考之后的每一个阶段,都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也有不少运气的成分,才有了现在的自己。”王争说,熬过了高中那一段时光,经历了高考,就像人长时间在隧道中行走,突然见到了光。

  高考过后,无论在什么阶段,他都会有意识地去关注与残障学生相关的高考政策。2003年以后,大学招生对身体要求的限制放宽了,有更多的残障学生圆了大学梦。王争希望他们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顺畅。

  现在,王争已成为英国著名大学的教师,和家人一起在国外打拼。他对现状表示满意:物质上不会太富有,但思想自由度大,可以尽情地探究社会、经济的规律。提到未来,他笑着说:“把眼下做到最好,未来谁知道呢?”

  B党校教师张力娜:

  “高考改变命运信念决定成败”

  6月4日,曾经的“学霸”张力娜又收获了一本证书——退休证。她在党校的讲坛上耕耘了36年,“收割”了一大堆证书,现在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休闲时间。

  1977年12月参加高考,次年2月进入安徽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安徽巢湖地委党校工作了近12年,1993年来到北仑区委党校工作。在宁波的24年岁月中,张力娜除了在党校任教外,还承担了很多社会工作,并利用业余时间自学获得婚姻咨询师、心理咨询师等资格证书,在担任北仑区心理中心副主任等职务期间,为企业、社区、基层、社会特殊人员等进行过数场心理辅导,从事过很多社会公益活动,2011年被评为“北仑好人”,2012年5月入选“中国好人榜”。

  1977年,她和舅舅一起参加了高考

  “高考改变命运,信念决定成败。”张力娜在与记者聊天时笑着说,当初的高考机会虽然难得,却没有“范进中举”的狂喜,若干年后突然“开了窍”,才悟出高考的重要意味。

  张力娜祖籍安徽省无为县,1957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74年高中毕业,因左下肢残疾免于下放农村,之后进入无为县粮食机械厂当工人,干起了维修粮食机械的技术活,车、钳、焊、铣样样都会。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在那个年代,技术工足以让人羡慕,我当初没想过要参加高考。”张力娜回忆说,热心的高中老师第一时间找到她家里,跟她父母商量了这事。父母都念过私塾,觉得读书肯定是件好事,就极力主张张力娜参加高考,而报考的专业则是这位老师认为“很好”的哲学系。

  于是,张力娜开始了白天上班、晚上复习的日子。这样的日子只持续了一个多月,她主攻了数学,就迎来了考试的日子。那一年,她和大自己12岁的舅舅一起参加了高考。当年的录取率非常低,大浪淘沙后按1:2.5的名额进入预选,然后还要根据政治、家庭、身体等诸多原因在5个预选考生中正式录取2名。

  “陆陆续续,有人收到了通知书。因为身体原因,我没抱被录取的希望。”张力娜说,后来她收到了一封信,通知她去省立医院进行身体复检。通过复检后,她幸运地走进了高校。由于当时录取考生并不公布分数,入学后,张力娜才知道自己如此幸运的原因:高考总分和数学单科成绩都是高分,在省城接待她参加身体复检的大学老师经过面谈对她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左腿残疾并没有成为她入学的障碍。

  高考的转折,让她拥有全新的人生价值观

  张力娜说,一直到大学毕业,自己都没能喜欢上哲学。工作8年后,她才突然意识到:因为高考进入大学,学到了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思维方式。因为高考的转折,让自己拥有了全新的人生价值观。

  “尽管自己向来乐观,但人生总会碰到一些低谷。”张力娜说,从哲学中领悟到的点点滴滴,支撑着自己顺利地走到现在,并且证明自己能比很多人做得更好。她给记者讲了一段经历,来说明这个“转折”的重要性。

  2012年,张力娜原本健康的右腿突然出现状况,最后发展到只能坐在轮椅上。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她觉得掉进了万丈深渊:原本美好的工作生活全部乱套了,就连生活自理也出现了问题。去上海接受治疗时,医生给出的结论是:能稳定病情、维持坐轮椅的现状已是万幸了。

  了解自己的情况后,张力娜一边接受治疗,一边调整心态,慢慢地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她说,是所学的专业让自己获得了重生。“哲学使人聪明、心理学使人智慧”,这两句话在张力娜的命运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她在与记者聊天时反复强调的是:“我从不相信自己会永远坐在轮椅上,信念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相信自己不会倒下,你就永远不会。”整整四年,她专注于六个字:心态、营养、运动,同时还兼顾着工作,“我的腿不能走路,可是还有能讲课的口”。于是,从轮椅到双拐、从双拐到单拐,最后终于康复,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从这个角度讲,高考一直都在改变着我的命运。”张力娜很“哲学”地说。

  C文史专家戴松岳:

  “我的1977高考,经历了三次考试”

  他著有《风流千古说慈城》《怅望千秋家国梦》《清初甬上诗社和诗人研究》《穿越历史的目光》等多部著作;他主编或负责编辑了《鄞州人文读本》《慈城:中国古县城标本》《蒙学之冠》等20余部书;他的百余篇文章发表于各种报刊,其中《姚江是一个奇迹》被选入宁波市中学教材,并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传播宁波文化。

  他是我市知名文史专家、地域文化学者戴松岳。

  曾在乡村小店卖大饼油条

  “正是40年前的那场考试,完全改变了我的人生!”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起1977年的那个冬季,戴松岳记忆犹新。

  戴松岳出生在慈城,酷爱读书,20岁高中毕业,被分配到了离家十多公里的乡村小店——乍山公社三勤大队代销店工作,卖黄鱼、带鱼、酱油、老酒,也卖过大饼油条。“每天凌晨两三点钟就要起床,生炉子、和面、做准备,等上午卖完大饼油条后,还要劈柴干活。”这样的生活让年轻人感到迷茫。

  除夕之夜,戴松岳在店内值班,在楼梯间的简陋住处,昏暗灯光下,他拿起王伯祥选注的《史记传》开始阅读。山村已静,无数壮士豪杰的人生际遇争相迭现:张良功成身退的旷达,荆柯易水诀别的悲壮……而他年轻的灵魂也不觉自问:“难道我的一生就将如此度过吗?”

  经历三次考试

  在当时,能在高中毕业后分配工作已属幸运。但更幸运的是,1977年9月21日,戴松岳接到母校慈湖中学老师的通知,让他回校参加一个座谈会。他到那一看,来的20多个校友都是历届毕业生中的佼佼者。座谈会时间并不长,让大家意外的是,老师来了个突然“袭击”,当场发下语文、数学考卷,让大家现场做题。后来他才知道,这场考试是省里选了几所重点学校进行摸底,为高考做准备。

  10月以后,有消息传来,国家将恢复高考了。但是怎么考、考些什么,大家一无所知,只是说按文理科考。戴松岳喜欢文科,尤其喜欢历史,所以毫不犹豫选择了文科。文科将考语文、数学、史地、政治四门课,戴松岳的备考也颇有意思,他分析了自己的情况,觉得语文、数学基础还好,可以不复习,但地理从来没开过课,因此把重点放在了相对较弱的地理科目上,“非常感谢我的初中班主任管佩玲老师,她是杭大地理系毕业的,听说我在备考后,专门送来了地理课本和资料,我就按照这个做了些准备。”

  正式高考分成两场,一场是11月20日举行的带有摸底性质的宁波地区文化水平审核考核,刷下来一大批考生,戴松岳考得不错。12月15、16日,他与浙江省37万考生一起,走进了“文革”后的首次高考试场,“当时感觉答题挺顺利的。”

  “所以,我的高考和别人有点不同,我经历了三次考试。”戴松岳向记者介绍说。

  考后,他填的三个志愿分别是杭大历史系、杭大中文系、北大古典文献专业,“完全是按兴趣而填的,根本没有考虑学校名气大小、重点与否。”他告诉记者。

  走上热爱的文史研究之路

  1978年2月26日那天,几个同去考试的好友陆续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戴松岳闻讯后不禁有点忐忑。第二天,他接到上级供销社的电话,让他到宁波市商业局去领大学录取通知书。“我正上着班,挂了电话就急急忙忙赶到市里,一看是被第一志愿杭州大学历史系录取,那个心花怒放啊!”多年以后,看到通知书那一刻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当年3月7日,戴松岳赶赴杭州大学报到。在被称为“中国历史系现象”的策源地——杭大历史系,与一批才气逼人的同学开始了4年的大学生活,也开启了全新的人生历程,走上了热爱的文史研究之路。

  宁波晚报记者李臻文/摄 记者徐叶照片由王争本人提供

原标题:通过那一场考试,他们改变了命运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