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造了丝绸之路8部盛典 “敦煌三部曲”背后闪现浙商身影
  稿源: 甬派  2017年06月21日

  6月中旬的一个夜晚,敦煌大剧院,被称为“中国第一舞剧”的《丝路花雨》正在这里上演。这一出舞剧已经演了38年。

  最后一幕中,演员展示了经典的“反弹琵琶”造型,这个源于敦煌壁画的舞蹈动作,引发了观众席上长久的掌声……

  《丝路花雨》中的“反弹琵琶”舞蹈动作源自敦煌壁画

  如果今年你去敦煌旅行,除了《丝路花雨》,你还有机会看到另外两部大戏,分别是《敦煌盛典》《又见敦煌》,这三部戏被当地人俗称为“敦煌三部曲”。

  只是外界很少有人知道,其中两部戏是一位浙商投资的。

  早在2010年,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之前,来自温州的浙商林忠谊便沿着古丝绸之路打造“丝路盛典”系列,目前已经达到了8部,涉及新疆、甘肃、宁夏等地。

  内蒙古人李春慧是这家公司敦煌项目的负责人。

  “我们是沿着丝绸之路重要旅游目的地在做布局。”李春慧说,公司的第一个项目是在新疆吐鲁番,每个项目都以地名加盛典二字命名。

  对于城市的选择,他们经过深思熟虑:“一是旅游目的地,每年有百万游客;二是周边两三百公里没有直接竞争。”

  而敦煌正好契合了这一点。

  等待看《敦煌盛典》的观众,这只是其中一部分

  《敦煌盛典》演出场景在室外,演员骑着骆驼上场

  2015年7月,林忠谊的公司进军敦煌旅游市场,制作了《敦煌盛典》实景剧,总投资达到了1.8亿。

  1314人的观众席能跟着剧情360度原地旋转,这让人们充满了新鲜感。

  李春慧记得,去年上半年,整个敦煌只有一部《敦煌盛典》在上演,票价从198元至588元不等,一天两场演出仍供不应求。

  由于是实景演出,加上敦煌夜里通常要到9点左右才天黑,等第二场演出结束时已是凌晨1点。不过,这并没有妨碍人们的观看热情。

  去年底,他们又获得了《丝路花雨》版权方的授权,在时长和技术上做了些调整,做了一个敦煌旅游驻场版。

  《丝路花雨》是一部相当知名的大型民族舞剧,自1979年首演,以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和敦煌壁画为素材创作,被誉为“中国民族舞剧的典范”。

  尽管目前是旅游淡季,但来敦煌的游客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其中浙江人排在前列。

  尽管最近的上座率在节节攀升,但相比去年,市场竞争明显加剧了——这座总人口只有20万人口的小城,每晚有三部大戏同时开演,总座位数达到了3300多个。

  李春慧对此显得并不担心。“我们做过预计,业绩肯定会比去年好。这好比你去逛超市,当你选择多的时候,你总会选一个。如果只有一个选择,你要么接受,要么拒绝。”

  李春慧透露了一个数据,今年敦煌的旅游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从春节到现在,还没有低过30%。

  “来敦煌旅游的总人数在增长,‘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后,有一大波游客把旅游目的地转向了西北。”李春慧把近期敦煌旅游的火爆归功于“一带一路”,“对文化旅游企业来说,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敦煌当地夜市,生意相当火爆

  李春慧告诉采访组,两部演出演职人员达到了320多人。将从4月一直演到10月,其余时间休演。去年,公司8台演出的总营收是9000多万,未来三年的目标是,年营收达到2个亿,“除了演出,今年我们还准备做文创产品。”

  敦煌旅游局副局长贺雁鸿说,相关数据显示,演艺业带给当地的经济回报相当于演出投入的8倍,“我们也在丰富其他旅游产品,延长游客在敦煌的逗留时间。”

  采访组在敦煌浙江商会采访

  敦煌浙江商会会长姜国仓认为,敦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浙江特别是宁波文创产业强,双方可以实现有效的互补和对接。

  在敦煌浙江商会办公室,采访组注意到墙上挂的一张合影,照片摄于2015年初,当时,甘肃的浙商们聚在兰州,探讨国家“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新商业模式。

  “时代在变,我们也要变。”姜国仓说。(记者金波沈之蓥冯瑄吴冠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