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庞氏骗局变形记:每年都有宁波人为追求超高收益赴汤蹈火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7-07-24 07:15:00 报料热线:81850000

  P2P网贷的泡沫,贵金属的非法交易,原始股的骗局……金融骗局打着不同的名头,玩着不同的花样。但相似之处都是许诺给予投资者非常高的收益,瞄准的正是人性的贪婪。

  但在种种反面教材面前,每年都会有人为追求高得离谱的收益赴汤蹈火。有关部门提醒广大市民,一定要远离各种非法金融的诱惑。

  同样的套路,不同的桥段

  近半个月来,“90后美女卷300亿元跑路”的消息被广泛传播。

  此前,IGOFX的外汇交易平台被媒体曝光,其打着“躺着赚美元”的口号,加上每周派息及“人拉人,获奖励”的金字塔系统,IGOFX在进入中国仅半年左右,疯狂发展下线40余万人。近期突然宣布崩盘,受害人总计被骗金额达5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00多亿元。其中国代理张雪娇为一90后,被指卷款300亿元巨资逃往国外投奔马来西亚籍丈夫。

  刚刚被警方破获的亚欧币骗局,也是用只涨不跌的高额回报来吸引投资者。据警方披露的信息:亚欧币内盘初始发行价为0.5元/币,每10天固定涨价一次,每次涨幅价格为0.05元~0.1元。例如,会员投资1万元,以涨幅0.05元为例,250天解冻完毕后,连本带息可达到2.25万元,净利润1.25万元。外盘市场价格不固定,跨亚欧公司则通过人为操作来控制价格,以上升趋势来吸引更多的人来投资。

  这一类骗局通常都被称为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是对金融领域投资诈骗的称呼,金字塔骗局(Pyramid scheme)的始祖,很多非法的传销集团就是用这一招聚敛钱财的。庞氏骗局在中国又称“拆东墙补西墙”“空手套白狼”。简言之就是利用新投资人的钱来向老投资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以制造赚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的投资人。

  而今,在国内的互联网金融领域,同样的套路,不同的桥段,衍生出了种种“变形记”。

  “只赚不赔”骗了一拨又一拨

  不要以为IGOFX离我们很远,其实类似的骗局在我们身边也多有出现。

  有一个投资者告诉记者,一个亲戚向她介绍一个同样在马来西亚的网上投资平台,同样以虚拟货币为卖点,宣称只赚不赔。她心有疑虑,质疑高收益从何而来。但亲戚说已经赚到钱了,比赚工资容易多了。

  “购买理财产品就会有高额回报,介绍他人成为会员就有提成,下线发展业务上线还能奖励。这种特征的平台很危险。”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记者在网上查找关于这个投资平台的信息时,发现有不少人留言有家人投了几十万元进去,苦劝不听,执意“发财”。

  在虚高的收益面前,很多有经验的投资人都会丧失理智。

  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庞氏骗局持续时间近20年,席卷了华尔街顶级投资人数百亿美元,直至上一轮金融危机才被引爆。前纳斯达克董事会主席麦道夫深谙投资者心理,他以每月1%~2%的收益设了一个圈套,不论市场如何变化,投资者每年都能拿到12%~24%的回报。直至2008年的一天,有个机构要求赎回70亿美元……只赚不赔的“完美投资”就此崩塌。

  事实上,目前爆光的各类骗局,其投资收益远比麦道夫承诺的要高许多。

  此前席卷涉及全国90多万投资者,被指非法集资500亿元的e租宝,也采取了这一方式。据公开信息显示,从2014年7月“e租宝”上线至2015年12月被查封,相关犯罪嫌疑人以高额利息为诱饵,虚构融资租赁项目,持续采用借新还旧、自我担保等方式大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累计交易发生额达700多亿元。

  与IGOFX一样,在问题爆发出来以后,众多投资者才如梦初醒,从高收益的憧憬中跌落到血本无归的现实。但在问题没有暴露之前,被高收益吸引的投资者往往是争相飞蛾扑火。

  打着“帮人”的旗号,以一个月可以获取30%的收益为卖点,被四部门多次发布风险提示的MMM金融互助平台,使不少投资人被骗。银监会的风险提示中称“此类运作模式违背价值规律,资金运转难以长期维系,一旦资金链断裂,投资者将面临严重损失”。

  但记者在百度搜“MMM”的官网,至今仍能正常打开。据百度经验里的MMM操作提示,在官网上还能看到更新到最新日期的投资者感言,称其得到了奖金或收益。也有指导文章称,“拥有一个MMM账号相当于有了一个印钞机。”

  重点风险领域要见招拆招

  除了上述这些庞氏骗局特征的金融骗局外,还有一些非法金融比较活跃的区域需要投资者警惕。

  首先是投资理财领域。一些以投资理财咨询为名从事各类金融业务活动的公司,如投资咨询、非融资性担保、第三方理财、财富管理等,常常打着“投资理财”的旗号,承诺无风险、高收益,公开向社会发售理财产品吸收公众资金,甚至虚构投资项目或借款人直接进行集资诈骗。监管部门提醒说,投资理财时要认真查看公司的营业执照和其他许可证明材料,了解公司的合法经营范围,查看其是否具有从事相关业务的资质;要树立风险意识,理性看待过高的收益宣传,认真评估和判断理财产品或投资项目的基本情况,选择与自身投资能力及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投资方式。

  P2P在一波平台倒闭潮后,投资人已对其心生警惕。P2P网络借贷属于信息中介机构,只能进行“点对点”“个人对个人”的交易撮合,不能充当信用中介,不能形成“资金池”,投资者签订借款合同的对象不能是平台本身;P2P网络借贷本质上是向陌生人出借自己的资金,属于较高风险类的投资,需要投资者具备相应的风险意识、投资管理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要警惕“担保”“保证收益”类的宣传,警惕一些通过论坛、网帖甚至街头路边等线下渠道以P2P网络借贷名义招揽客户的机构组织和人员。

  还有一种是贵金属、邮币卡、石油、农产品等的非法交易。以交易所、交易中心、投资咨询公司、代理公司等名义,搭建所谓的“交易平台”,承诺高额收益,通过各类代理机构吸引风险承受能力不强的群众参与。业内人士认为,非专业人士和没有产业背景的投资者回避此类交易,特别要当心打着“现货”旗号实质上并没有实物交割的“电子盘”交易。

  此外,据相关部门提示,以“原始股”为诱饵的非法集资暗潮汹涌,投资者需引起警惕。我市曾有多起案件涉及到原始股的非法集资。此前,市金融办曾发出投资提醒:市民务必警惕“高回报”的原始股投资陷阱,尽量避免参与公开叫卖的各类“原始股”。

  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一些社会机构以公司上市、新三板挂牌、股权众筹等名义,引诱投资者购买非法“原始股”。据介绍,原始股是公司上市之前发行的股票。而所谓的“新三板原始股”,大多数是指准备挂牌新三板的公司,在股改前(有限公司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前)公司因缺少资金而引进投资者,从而利用投资人的钱来充实公司资本,其实就是“增资扩股”或“股权融资”,公司即使后来成功在“新三板”挂牌,也还不属于“上市”。更有甚者,把在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包装成上市,骗取投资者信任。普通投资者不仅面临如何遴选优秀企业的难题,还要面对企业能否顺利挂牌的问题。听取中介机构推销后,如果不对目标公司进行实地考察,也没有进行相应的尽职调查,对所投资的行业也没有足够的了解,完全听从中介机构的安排进行投资,将面临巨大风险。记者周静

  案例

  还有傍银行的骗局,让你防不胜防

  在生活中,除了傍互联网、傍高科技等的骗局之外,还有傍银行的骗局,让你防不胜防。

  即使是被看作安全系数极高的银行理财,也存在不少骗局。

  不要看到“银行”两个字就觉得安全

  提起假银行,可能很多人会不相信,银行还会有假的,还真有。前两年,南京宣判的“假银行案”中,从建筑外部的银行门面,到内部的LED显示屏、叫号机,甚至柜面上都有穿着“制服”的“银行职员”在处理业务,和真银行一样。该假银行运营期间共向443人吸收资金4.23亿余元,实际造成131人损失1.49亿余元。

  还有一种情况是,叫“银行”的不一定是银行,北京银监局就曾为此发过声明,称有单位、个人申请取得含有“银行”“Bank”字样的商标或预核准单位名称,并将其通过广告牌、互联网等方式进行宣传。为防止类似信息引发公众误解,银监部门提示消费者注意风险。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正规银行网点都会在营业大厅显著位置公示中国银监会统一颁发的《金融许可证》,“开办银行须经过银监会审批,不是随便一家企业在工商部门注册就可以开展银行业务的。”

  所以,随着银行越来越多,不要看到“银行”两个字就觉得安全有保障,没听说过的银行一定要谨慎对待,尽量选择熟悉知名的银行去理财。如果碰到名字陌生的银行,不妨联系当地的监管部门问一问,是不是真的银行。当然也可以通过查验金融许可证、企业营业执照等证书、查询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官方网站等途径,判断有关单位是否具有吸收公众存款等商业银行业务资格。

  买银行理财产品应登录其官网查实

  相比假银行,假银行理财出现的概率更大。在5月底,浙商银行宁波分行还打出一则公告,称某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向客户宣称与浙商银行存在业务合作关系,曾代理销售浙商银行一款名为“瑞金”的理财产品。经浙商银行宁波分行调查,这是该公司的虚构代销行为。为此,浙商银行宁波分行还郑重声明,“我分行从未与任何类似财富公司开展代理销售理财产品的合作”,提醒客户不要上当。

  还有一种的隐蔽性更好,银行“内鬼”作假。今年4月,民生银行北京航天桥支行30亿元假理财案能轰动全国。假理财被揭缘于一位民生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拍了一张该理财产品的照片,发给他在民生银行北京管理部的熟人,询问这款又保本收益又高的理财产品,在其他支行或渠道能否买到。

  还有一种银行理财“飞单”也得小心。银行员工被投资公司的高佣金所吸引,私自与其他投资公司“勾结”,以银行的名义出售投资公司的理财产品,并过分夸大收益加以蒙骗,导致投资者上当。这些理财产品,很有可能是高风险的基金甚至是私募产品,利息会比普通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高很多,理财经理还会向你承诺很安全,但是要求你保密。一旦出事,这种情况银行是不会赔你钱的。

  业内人士表示,这类案件都有着一定共性,如高收益、客户经理服务多年投资者已经异常信任等。因此,在银行买理财产品时,除了要搞清这是银行自己的产品还是代销的产品之外,还可以登录其官网,或者拨打官方服务电话咨询查实的方式,来给自己加一道保险。

  提示

  警惕高息,远离骗局

  骗局反复重演,很大程度上不是骗子多高明,而是我们被自身的弱点俘虏了。

  纵观宠氏骗局的各种版本,都有一个相似点,就是高息。月利30%,日息1%……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我们投资理财,当然追求收益,但是碰到低风险高收益这种违背投资规律的产品,必须心生警惕。远离金融骗局首先要控制自己的贪念,对异于正常范围的超低价、超高收益保持警惕,避免盲目追求高回报。

  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需了解自己的能力和专长,以及风险承受能力。在自己熟悉的行业领域或地域范围内投资、消费。自己搞不懂的投资产品,就等自己搞懂了再去碰吧。只要本金在,机会永远存在。

  加强学习金融知识以及提升防骗辨识能力也同样十分必要。比如以下几点。

  有担保≠真担责

  “我们所有的借款项目都有担保公司担保,所以您可以放心,到期后,本金、利息一分钱都不会少。”乍一听,多好啊,不仅收益高,还能有担保公司兜底,自然不怕风险了。但事实上大部分平台采用的只是“一般责任保”而非“连带责任保”,前者只是有限责任,若担保金额超出担保公司的能力,其完全可以申请破产、拒绝代偿,兜底的不是它,而是投资者。

  有抵押≠有权处置

  更多人愿意相信有抵押物的借款项目,可是,房屋抵押借款并非万无一失。比如,当房屋先于抵押存在司法或者行政限制的时候,此房屋是不具有被抵押的权利的,与之相对应的平台就不具备处理这类房屋的权利了。平台房屋抵押贷款业务当中,有时会出现抵押房屋存在尚未还清其他贷款的情况,再融资属于二次抵押。在法律上,二次抵押是合法的,但风险不可小觑,当借款人因某种原因不能履行还款义务的时候,处置房屋之后,平台出借人没有优先受偿权,从而可能得不到或者不能全得到赔偿。如果借款人抵押的房屋是借款人唯一的一套房屋,而且面积较小的话,风险也比较大。

  包装的背景不可轻信

  骗子不包装自己,怎么能令你上当呢?一些金融骗局就是打着海外投资公司背景,或者高大上的政府部门“认证”。如果说高收益平台以利益诱人,那这些高大上的招牌则打的是“安心牌”,但实际上,很多平台的资质都是伪造的,海外背景也有夸大的成分,甚至捏造。投资者要小心辨别。

  东南商报记者周静

原标题:庞氏骗局变形记

编辑: 杨丹

庞氏骗局变形记:每年都有宁波人为追求超高收益赴汤蹈火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7-07-24 07:15:00

  P2P网贷的泡沫,贵金属的非法交易,原始股的骗局……金融骗局打着不同的名头,玩着不同的花样。但相似之处都是许诺给予投资者非常高的收益,瞄准的正是人性的贪婪。

  但在种种反面教材面前,每年都会有人为追求高得离谱的收益赴汤蹈火。有关部门提醒广大市民,一定要远离各种非法金融的诱惑。

  同样的套路,不同的桥段

  近半个月来,“90后美女卷300亿元跑路”的消息被广泛传播。

  此前,IGOFX的外汇交易平台被媒体曝光,其打着“躺着赚美元”的口号,加上每周派息及“人拉人,获奖励”的金字塔系统,IGOFX在进入中国仅半年左右,疯狂发展下线40余万人。近期突然宣布崩盘,受害人总计被骗金额达5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00多亿元。其中国代理张雪娇为一90后,被指卷款300亿元巨资逃往国外投奔马来西亚籍丈夫。

  刚刚被警方破获的亚欧币骗局,也是用只涨不跌的高额回报来吸引投资者。据警方披露的信息:亚欧币内盘初始发行价为0.5元/币,每10天固定涨价一次,每次涨幅价格为0.05元~0.1元。例如,会员投资1万元,以涨幅0.05元为例,250天解冻完毕后,连本带息可达到2.25万元,净利润1.25万元。外盘市场价格不固定,跨亚欧公司则通过人为操作来控制价格,以上升趋势来吸引更多的人来投资。

  这一类骗局通常都被称为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是对金融领域投资诈骗的称呼,金字塔骗局(Pyramid scheme)的始祖,很多非法的传销集团就是用这一招聚敛钱财的。庞氏骗局在中国又称“拆东墙补西墙”“空手套白狼”。简言之就是利用新投资人的钱来向老投资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以制造赚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的投资人。

  而今,在国内的互联网金融领域,同样的套路,不同的桥段,衍生出了种种“变形记”。

  “只赚不赔”骗了一拨又一拨

  不要以为IGOFX离我们很远,其实类似的骗局在我们身边也多有出现。

  有一个投资者告诉记者,一个亲戚向她介绍一个同样在马来西亚的网上投资平台,同样以虚拟货币为卖点,宣称只赚不赔。她心有疑虑,质疑高收益从何而来。但亲戚说已经赚到钱了,比赚工资容易多了。

  “购买理财产品就会有高额回报,介绍他人成为会员就有提成,下线发展业务上线还能奖励。这种特征的平台很危险。”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记者在网上查找关于这个投资平台的信息时,发现有不少人留言有家人投了几十万元进去,苦劝不听,执意“发财”。

  在虚高的收益面前,很多有经验的投资人都会丧失理智。

  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庞氏骗局持续时间近20年,席卷了华尔街顶级投资人数百亿美元,直至上一轮金融危机才被引爆。前纳斯达克董事会主席麦道夫深谙投资者心理,他以每月1%~2%的收益设了一个圈套,不论市场如何变化,投资者每年都能拿到12%~24%的回报。直至2008年的一天,有个机构要求赎回70亿美元……只赚不赔的“完美投资”就此崩塌。

  事实上,目前爆光的各类骗局,其投资收益远比麦道夫承诺的要高许多。

  此前席卷涉及全国90多万投资者,被指非法集资500亿元的e租宝,也采取了这一方式。据公开信息显示,从2014年7月“e租宝”上线至2015年12月被查封,相关犯罪嫌疑人以高额利息为诱饵,虚构融资租赁项目,持续采用借新还旧、自我担保等方式大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累计交易发生额达700多亿元。

  与IGOFX一样,在问题爆发出来以后,众多投资者才如梦初醒,从高收益的憧憬中跌落到血本无归的现实。但在问题没有暴露之前,被高收益吸引的投资者往往是争相飞蛾扑火。

  打着“帮人”的旗号,以一个月可以获取30%的收益为卖点,被四部门多次发布风险提示的MMM金融互助平台,使不少投资人被骗。银监会的风险提示中称“此类运作模式违背价值规律,资金运转难以长期维系,一旦资金链断裂,投资者将面临严重损失”。

  但记者在百度搜“MMM”的官网,至今仍能正常打开。据百度经验里的MMM操作提示,在官网上还能看到更新到最新日期的投资者感言,称其得到了奖金或收益。也有指导文章称,“拥有一个MMM账号相当于有了一个印钞机。”

  重点风险领域要见招拆招

  除了上述这些庞氏骗局特征的金融骗局外,还有一些非法金融比较活跃的区域需要投资者警惕。

  首先是投资理财领域。一些以投资理财咨询为名从事各类金融业务活动的公司,如投资咨询、非融资性担保、第三方理财、财富管理等,常常打着“投资理财”的旗号,承诺无风险、高收益,公开向社会发售理财产品吸收公众资金,甚至虚构投资项目或借款人直接进行集资诈骗。监管部门提醒说,投资理财时要认真查看公司的营业执照和其他许可证明材料,了解公司的合法经营范围,查看其是否具有从事相关业务的资质;要树立风险意识,理性看待过高的收益宣传,认真评估和判断理财产品或投资项目的基本情况,选择与自身投资能力及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投资方式。

  P2P在一波平台倒闭潮后,投资人已对其心生警惕。P2P网络借贷属于信息中介机构,只能进行“点对点”“个人对个人”的交易撮合,不能充当信用中介,不能形成“资金池”,投资者签订借款合同的对象不能是平台本身;P2P网络借贷本质上是向陌生人出借自己的资金,属于较高风险类的投资,需要投资者具备相应的风险意识、投资管理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要警惕“担保”“保证收益”类的宣传,警惕一些通过论坛、网帖甚至街头路边等线下渠道以P2P网络借贷名义招揽客户的机构组织和人员。

  还有一种是贵金属、邮币卡、石油、农产品等的非法交易。以交易所、交易中心、投资咨询公司、代理公司等名义,搭建所谓的“交易平台”,承诺高额收益,通过各类代理机构吸引风险承受能力不强的群众参与。业内人士认为,非专业人士和没有产业背景的投资者回避此类交易,特别要当心打着“现货”旗号实质上并没有实物交割的“电子盘”交易。

  此外,据相关部门提示,以“原始股”为诱饵的非法集资暗潮汹涌,投资者需引起警惕。我市曾有多起案件涉及到原始股的非法集资。此前,市金融办曾发出投资提醒:市民务必警惕“高回报”的原始股投资陷阱,尽量避免参与公开叫卖的各类“原始股”。

  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一些社会机构以公司上市、新三板挂牌、股权众筹等名义,引诱投资者购买非法“原始股”。据介绍,原始股是公司上市之前发行的股票。而所谓的“新三板原始股”,大多数是指准备挂牌新三板的公司,在股改前(有限公司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前)公司因缺少资金而引进投资者,从而利用投资人的钱来充实公司资本,其实就是“增资扩股”或“股权融资”,公司即使后来成功在“新三板”挂牌,也还不属于“上市”。更有甚者,把在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包装成上市,骗取投资者信任。普通投资者不仅面临如何遴选优秀企业的难题,还要面对企业能否顺利挂牌的问题。听取中介机构推销后,如果不对目标公司进行实地考察,也没有进行相应的尽职调查,对所投资的行业也没有足够的了解,完全听从中介机构的安排进行投资,将面临巨大风险。记者周静

  案例

  还有傍银行的骗局,让你防不胜防

  在生活中,除了傍互联网、傍高科技等的骗局之外,还有傍银行的骗局,让你防不胜防。

  即使是被看作安全系数极高的银行理财,也存在不少骗局。

  不要看到“银行”两个字就觉得安全

  提起假银行,可能很多人会不相信,银行还会有假的,还真有。前两年,南京宣判的“假银行案”中,从建筑外部的银行门面,到内部的LED显示屏、叫号机,甚至柜面上都有穿着“制服”的“银行职员”在处理业务,和真银行一样。该假银行运营期间共向443人吸收资金4.23亿余元,实际造成131人损失1.49亿余元。

  还有一种情况是,叫“银行”的不一定是银行,北京银监局就曾为此发过声明,称有单位、个人申请取得含有“银行”“Bank”字样的商标或预核准单位名称,并将其通过广告牌、互联网等方式进行宣传。为防止类似信息引发公众误解,银监部门提示消费者注意风险。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正规银行网点都会在营业大厅显著位置公示中国银监会统一颁发的《金融许可证》,“开办银行须经过银监会审批,不是随便一家企业在工商部门注册就可以开展银行业务的。”

  所以,随着银行越来越多,不要看到“银行”两个字就觉得安全有保障,没听说过的银行一定要谨慎对待,尽量选择熟悉知名的银行去理财。如果碰到名字陌生的银行,不妨联系当地的监管部门问一问,是不是真的银行。当然也可以通过查验金融许可证、企业营业执照等证书、查询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官方网站等途径,判断有关单位是否具有吸收公众存款等商业银行业务资格。

  买银行理财产品应登录其官网查实

  相比假银行,假银行理财出现的概率更大。在5月底,浙商银行宁波分行还打出一则公告,称某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向客户宣称与浙商银行存在业务合作关系,曾代理销售浙商银行一款名为“瑞金”的理财产品。经浙商银行宁波分行调查,这是该公司的虚构代销行为。为此,浙商银行宁波分行还郑重声明,“我分行从未与任何类似财富公司开展代理销售理财产品的合作”,提醒客户不要上当。

  还有一种的隐蔽性更好,银行“内鬼”作假。今年4月,民生银行北京航天桥支行30亿元假理财案能轰动全国。假理财被揭缘于一位民生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拍了一张该理财产品的照片,发给他在民生银行北京管理部的熟人,询问这款又保本收益又高的理财产品,在其他支行或渠道能否买到。

  还有一种银行理财“飞单”也得小心。银行员工被投资公司的高佣金所吸引,私自与其他投资公司“勾结”,以银行的名义出售投资公司的理财产品,并过分夸大收益加以蒙骗,导致投资者上当。这些理财产品,很有可能是高风险的基金甚至是私募产品,利息会比普通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高很多,理财经理还会向你承诺很安全,但是要求你保密。一旦出事,这种情况银行是不会赔你钱的。

  业内人士表示,这类案件都有着一定共性,如高收益、客户经理服务多年投资者已经异常信任等。因此,在银行买理财产品时,除了要搞清这是银行自己的产品还是代销的产品之外,还可以登录其官网,或者拨打官方服务电话咨询查实的方式,来给自己加一道保险。

  提示

  警惕高息,远离骗局

  骗局反复重演,很大程度上不是骗子多高明,而是我们被自身的弱点俘虏了。

  纵观宠氏骗局的各种版本,都有一个相似点,就是高息。月利30%,日息1%……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我们投资理财,当然追求收益,但是碰到低风险高收益这种违背投资规律的产品,必须心生警惕。远离金融骗局首先要控制自己的贪念,对异于正常范围的超低价、超高收益保持警惕,避免盲目追求高回报。

  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需了解自己的能力和专长,以及风险承受能力。在自己熟悉的行业领域或地域范围内投资、消费。自己搞不懂的投资产品,就等自己搞懂了再去碰吧。只要本金在,机会永远存在。

  加强学习金融知识以及提升防骗辨识能力也同样十分必要。比如以下几点。

  有担保≠真担责

  “我们所有的借款项目都有担保公司担保,所以您可以放心,到期后,本金、利息一分钱都不会少。”乍一听,多好啊,不仅收益高,还能有担保公司兜底,自然不怕风险了。但事实上大部分平台采用的只是“一般责任保”而非“连带责任保”,前者只是有限责任,若担保金额超出担保公司的能力,其完全可以申请破产、拒绝代偿,兜底的不是它,而是投资者。

  有抵押≠有权处置

  更多人愿意相信有抵押物的借款项目,可是,房屋抵押借款并非万无一失。比如,当房屋先于抵押存在司法或者行政限制的时候,此房屋是不具有被抵押的权利的,与之相对应的平台就不具备处理这类房屋的权利了。平台房屋抵押贷款业务当中,有时会出现抵押房屋存在尚未还清其他贷款的情况,再融资属于二次抵押。在法律上,二次抵押是合法的,但风险不可小觑,当借款人因某种原因不能履行还款义务的时候,处置房屋之后,平台出借人没有优先受偿权,从而可能得不到或者不能全得到赔偿。如果借款人抵押的房屋是借款人唯一的一套房屋,而且面积较小的话,风险也比较大。

  包装的背景不可轻信

  骗子不包装自己,怎么能令你上当呢?一些金融骗局就是打着海外投资公司背景,或者高大上的政府部门“认证”。如果说高收益平台以利益诱人,那这些高大上的招牌则打的是“安心牌”,但实际上,很多平台的资质都是伪造的,海外背景也有夸大的成分,甚至捏造。投资者要小心辨别。

  东南商报记者周静

原标题:庞氏骗局变形记

编辑: 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