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浙沪苏皖区域创新能力哪家强?来看看背后有什么门道
稿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2017-09-19 19:29:56 报料热线:81850000

  2014年,习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长三角要实现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这是中国现阶段在更高层次、在更大范围谋求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

  浙江省是“以上海为龙头,江浙为两翼”长三角经济区的重要一翼,是长三角经济重要的增长极。进入新世纪的十多年,浙江省发挥体制机制优势、民营经济优势、信息经济优势,有力地支撑了长三角“世界第五大城市群”的崛起。当前,浙江已经进入中国区域经济的第一方阵,但是如何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要求,再创区域经济的新优势,继续走在中国区域经济版图的前列,需要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沪苏皖地区创新驱动的经验。

  通过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比较研究,认真借鉴沪苏皖的创新发展经验,加快我省创新驱动发展,对落实“八八战略”,“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浙沪苏皖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

  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将新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其核心是促进创新机构之间的互动和联系,表现为对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贡献能力,现已逐渐成为区域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之一,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浙沪苏皖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分析

  具体地说,可以从创新环境、创新资源、创新成果以及创新效益这四个方面来测度区域创新能力。通过对浙沪苏皖四省市的创新能力开展综合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表:浙沪苏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结果

  ?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海市的创新环境得分明显高于其他三省,表明上海市在创新环境的营造方面投入了较多的资源,具有良好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新版上海城市形象片《上海,创新之城》

  ?创新资源

  在创新资源方面,江苏省得分位列第一,表明江苏省政府和企业注重创新资源投入,政府对企业的扶持作用较大,敢于“用大手笔迎来大创新”。

  位于江苏的中国传感网国际创新园

  ?创新成果

  创新成果更多地反映了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发明专利产出和论文发表数量。从这一指标来看,上海市由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相对较多、高新技术企业相对较强、区域人口分布相对较少等优势,得分明显高于其他三省,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力。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创新效益

  创新效益反映了创新成果产业化的结果。上海市和江苏省分别得分2.69和2.80,差距不大。但是,浙江省的创新效益得分仅为1.72,远低于上海和江苏。结合创新成果的得分可以看出,在创新成果优于江苏省的背景下,浙江的创新效益却大幅落后于江苏,科技成果转化环节已经成为制约浙江省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短板”。

  从综合得分来看,上海稳居四省市第一的位置,主要得益于创新环境和创新成果两方面的突出表现。江苏虽屈居第二,但在创新资源和创新效益方面有明显优势。浙江排名第三,各项指标得分均不凸显,且在创新效益方面存在明显短板,与上海、江苏差距较大。

  此外,虽然安徽排名第四,各项指标得分都不高,但是省会合肥的创新能力却独树一帜。2015年,经国家科技部论证,合肥高新区在115个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第8名。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合肥注重大平台的支撑作用和大项目的拉动作用。自2006年以来,合肥市委市政府每年遴选40个以上投资体量大、带动性强的重大工业项目,专项调度,重点服务,如: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研究院、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等大平台,京东方8.5代线、长安汽车、TCL冰洗、合肥联想、中国南车、广银铝业等大项目纷纷落户合肥。

  (二)沪苏皖创新能力“长板”

  长三角一市三省面积虽占全国的2.2%,但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其战略和支撑地位越来越突出,发挥的示范、引领、先行、先导作用越来越显著。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23.4%,出口占全国的52.19%。通过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分析,可以看到沪苏皖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都拥有符合地方发展特色的“长板”。

  总体上看,沪苏皖都非常重视基础研究,高度关注未来产业,通过持续投入、不断积累,在量子技术、通信、核能、航空航天、纳米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孕育出一大批具有战略性、引领性、革命性的产业。

  ?具体来看,上海市的“长板”体现在创新环境和创新成果,表现为制度供给效果显著。例如,上海自贸区协调推进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和政府监督制度、创新制度框架基本形成,累计10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自贸区仅2016年就新增企业4万家,超过挂牌前20多年的总和。

  ?江苏省的“长板”体现在创新资源,表现为大平台建设。近年来,江苏省大力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未来网络实验室设施、纳米真空互联试验站等国家科技平台建设。这些大平台的建设,吸引了全球范围创新资源在江苏不断叠加,支撑江苏成为区域经济的高地。如苏州工业园吸引了92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全国高新技术园区中排名第一。

  ?安徽省的“长板”体现在集中优势打造“创新强市”合肥。当前,合肥已经是除北京外,国家大科学装置最密集的城市之一,也是继上海张江之后又一个国家批准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汇聚了一批中国最顶尖的研发机构和创新团队,有一些领域代表了全球一流水平,在基础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方面的成绩令人刮目相看。

  沪苏皖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通过对长三角一市三省的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和“长板”分析,可以看出沪苏皖在提升创新能力方面有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浙江学习借鉴。综合来看,沪苏皖在构建“高效政府”、共跨“死亡之谷”、聚焦“未来产业”等方面的积极尝试,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对我省探索实践“八八战略”的新载体和新路径都有着直接的借鉴意义。

  (一)安徽经验:聚焦“未来产业”,着眼长远大胆布局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安徽省的发展水平并不比江苏、浙江、上海这三个省市高,经济实力也并不比这三个省市强。但近年来,安徽省牢牢把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新型显示、智能语音、机器人等24个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并取得明显成效。2016年基地总产值达5000亿元。安徽经验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聚焦‘未来产业’,着眼长远大胆布局”。

  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是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

  安徽拥有一批代表我国最高端、最前沿的创新平台,尤其是省会城市合肥具有较好的生产力布局,拥有包括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研究院、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北航合肥科学城、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合肥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究机构,使得合肥的科技成果转化既“远水长运能解近渴”,又“近水楼台仍先得月”。

  为了保持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今年5月,安徽省又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技术和产业创新体系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用于奖励科研人员和团队的比例不低于70%,为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供了政策支持。该实施意见对创新驱动发展力道之大、范围之广、领域之宽,是国内具有代表意义的重大政策和制度创新。

  ?二是大力布局和发展未来产业。

  数据、互联网+、尖端生命科技等都是推动未来全球经济社会变迁的关键产业。安徽对未来产业的重视和把握程度高,具有转型发展和创新引领的先进经验。近年来,安徽省积极培育和发展未来产业,密切关注“千人科技”,构建“未来科技+创新资本”的产业体系,加快生产力成果的转化,布局新兴产业,量子通信卫星、量子计算机、人造小太阳等成果领先世界。

  (二)江苏经验:共跨“死亡之谷”,支持企业大步创新

  江苏的综合经济实力一直处于全国前列,近年来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发展较快,未来网络、5G通信技术领跑全国。江苏经验主要体现在“有为政府、善为政府”,敢于“用大手笔迎来大创新”,发挥政府对企业的扶持作用,支持企业大胆创新,共同跨越“死亡之谷”[1]。

  ?一是聚力打造优势产业新高地。

  江苏具有厚实的制造业基础,一贯具有“工业大省”的头衔。同时政府高度重视,把创新摆到第一要位。近年来政府着力做大做强江苏优势产业,推动江苏整体产业水平向世界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江苏现有省级以上各类开发区131家,其中16家国家级高新区以不到全省4%的土地面积,创造了超过全省1/5的地区生产总值、1/4的工业总产值和1/3的出口总额。各级各类开发区是江苏经济发展最大的亮点,吸引了全省3/4的实际使用外资,开发区经济总量占全省半壁江山,也有力地支撑了江苏全国“工业大省”的地位。

  江苏工业发展水平领跑全国

  ?二是全力打造科研创新新平台。

  江苏科教资源丰富,连续7年科教创新能力居全国省区首位。截至目前,江苏拥有高校242家,比浙江省多171家;其中211大学,江苏有11家,浙江仅有浙大1家;科研院所江苏有114家,浙江只有86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有25家,浙江13家。整体来看,江苏围绕产业布局,打造了一批具有激发自主研发潜能、吸引和集聚国内外高端创新要素的创新平台载体,实现江苏从创新资源被整合者到创新资源整合者的角色转变,推动了江苏经济从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创新引领型的转变。

  (三)上海经验:构建“高效政府”,提供营商大好服务

  在制造业领域,上海的产业定位是瞄准高端制造业,如新下线的国产C919干线客机、新下水的国产最新万吨级驱逐舰。为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企业来上海发展高端制造业,优质的营商环境必不可少。目前累计落户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已达580家。2016年,上海合同利用外资再次突破500亿美元,连续17年实现增长,规模位居全国首位。这主要得益于近几年上海通过行政审批改革,提供高效政府服务,打造了具有“国际范”的优质营商环境。

  8月28日,国务院国资委、上海市政府共同举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推进会。

  ?一是转变政府服务指导思想,对新事物持开放和主动的态度。

  2015年8月,上海浦东新区推出了“只说Yes不说No”的“O&K”窗口服务快速反应机制。具体而言,就是“三对三不”——对不属于本部门事项的,不设路障设路标;对不符合申请条件的,不打回票打清单;对法律法规不明确的,不给否决给路径。“只说yes不说no”提高了政府对审批事项的自适应性和主动作为,表现了政府服务从被动转为主动,对新生事物,用一种肯定为主导的态度和做法,是对创新的一种大程度接纳。

  ?二是加强政府服务能力建设,提升政府服务的技术含量。

  提高地方政府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只说yes不说no”的工作背后,不仅仅是政府服务理念的转变,更是服务水平的提升。

  上海市政府通过云计算、大数据让服务人员的办事效率有了最直观的监督和评价,还可以对办事大厅的人流量进行实时监控,当某项业务的待办人数超过一定限值时,网格化平台就会自动发出提醒,增加办事窗口;反之,如果人数减少,则适当关闭服务窗口。通过智能分析,最及时地提高运转效率,让办事人员等候的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之内。这种双向之间的信息互动,努力做到了让前来办事的企业“只等十分钟”,结果导向显著,百姓获得感超强。可以说,政府服务到位了,优质的营商环境也就应运而生了,经济发展也就有了保障。

  目前长三角城市群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以构建“高效政府、大好服务”为核心的上海经验值得浙江学习,更是对政府自身能力建设的一种科学探索和实践。

  沪苏皖创新发展对我省转型升级的思考

  我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做好传统产业改造,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充分发挥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机制,对转型升级起到了较好的促进和推进作用。我省要实现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战略目标,须学习借鉴沪苏皖的经验和做法,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取长补短,在产业与经济转型这篇文章上做深做透、做大做强,为经济和社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一)以超常规思维强有力手段,谋划一流产业大平台

  苏南的发展之所以快,就在于苏州工业园、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常州生物医药产业园等大平台的有力支撑,这些平台规模大、水平高、发展快、后劲强。我省的工业平台必须结合新常态,以超常规的思维,强有力的手段,谋划一流的产业大平台。杭州湾经济区、义甬舟大通道要有更加精准定位的产业创新发展大平台,并通过平台集聚全球创新要素,转化创新成果。如杭州下沙高教园区,高等学校密集、产业基础较好、国际化程度较高,建议省委省政府像重视建设城西科创大走廊一样,规划建设下沙高教园区,把下沙高教园区也建成高水平的产业创新平台,推动杭州的城市发展向两极发展,向东打造城东智能制造大走廊,向西打造城西科创大走廊,形成“东西互动”双轴驱动。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规划图

  (二)着眼于长远发展战略,谋划创新新载体

  我省要借鉴安徽经验,加快谋划国家级创新载体,杭州、宁波、嘉兴等市在创新引领上要发挥更大作用。杭州的数字经济、宁波的智能制造要规划更大更高的创新平台,支撑互联网经济和智能经济的发展。嘉兴要依托G60科创走廊,推动嘉兴和松江、杭州深化全方位、紧密型的科创合作和产业对接,实现科创要素的自由流动,为未来经济的发展奠定更好的政企研、产学研合作的新平台。到“十三五”末,全省要努力引进10个以上类似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这样的国际国内一流创新研发平台落户我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用大平台支撑大创新,用大创新支持大发展。

  沪嘉杭G60科技创新大走廊

  必须把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作为着眼于长远发展战略的突出环节来落实,根据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技术发展水平和区域发展需求,全面把握载体要素、优化设计载体功能,进一步发挥载体创新辐射效应。建议省委省政府围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未来产业培育面临的共性难题,完善顶层设计,集中政府资源,强化示范引领,分步推进实施,省市政府联动,政企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切实把100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落实到主导产业和主要区域中去。

  (三)着力补齐创新短板,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我省已经获批建设全国首个全省域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要以此为契机,长远布局,精准施策,出台更加有效的政策,加快促进科技成果向经济和社会转移转化,充分释放存留于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活力和潜力。

  要建立基于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科技成果信息共享与发布平台,力求精准对接科技成果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为科技成果的传递、扩散、交流提供丰富完备的信息资源支持。要鼓励和支持一批市场化、专业化的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积极推动服务机构对科技成果信息的开发利用,挖掘有产业化前景的科技成果,对接能够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的科技人才,提供符合用户需求的精准服务。

  (四)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推动未来产业跨越式发展

  学习安徽经验,必须关注未来产业,创造当下竞争优势。如果说科大讯飞这样的公司赢在语音识别是因为有技术储备才有现在的产业基础和竞争优势,那么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未来千亿级产业培育,需要政企联动抓住技术变革新机遇。国际经验表明,创新需要跨越“死亡之谷”。推动未来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虽然以企业为主体,但政府的扶持是必不可少的。实践证明,在重大技术跨越、重大产业培育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是不可缺位的。

  譬如美国的“制造业复兴计划”和德国的“工业4.0”,重大技术、重大项目、重大活动均是政府强有力推动的结果。实质上,波音公司、空客公司都是国家意志体现的市场主体。我省已经开始进入航空制造产业、集成电路产业、生命健康产业等中国制造2025重大技术项目跨越期,政府不仅仅是引导员、裁判员,该当运动员时也要勇于担当,特别是要抓住国企混改、军民融合等重大战略,培育发展一批赢在未来,但须做在当下、需政府支持的重大产业。

  (五)创新人才政策,集聚全球高端创新人才

  国家和区域创新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必须重视集聚创新人才,大手笔、出重金,面向全球招揽“高精尖”创新科技人才,择天下英才而用之。面向全球招英才,战略上必须按需引进,重点引进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型人才和创新创业的领军人才。战术上必须完善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不拘一格选人才,为人才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让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我省已经具备较好的人才净流入的基础,特别是省会城市杭州已经成为全国人才净流入第一的城市,要出台更加有力的政策。要借鉴江苏省“人才新政26条”的政策,深圳市“从‘创新城’迈向‘人才城’”的做法,出台含金量更高、覆盖面更广、效用更好的浙江省创新人才政策,用人才新政有力地支撑我省两个“高水平”发展蓝图。

原标题:浙沪苏皖区域创新能力哪家强?来看看背后有什么门道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浙沪苏皖区域创新能力哪家强?来看看背后有什么门道

稿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2017-09-19 19:29:56

  2014年,习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长三角要实现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这是中国现阶段在更高层次、在更大范围谋求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

  浙江省是“以上海为龙头,江浙为两翼”长三角经济区的重要一翼,是长三角经济重要的增长极。进入新世纪的十多年,浙江省发挥体制机制优势、民营经济优势、信息经济优势,有力地支撑了长三角“世界第五大城市群”的崛起。当前,浙江已经进入中国区域经济的第一方阵,但是如何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要求,再创区域经济的新优势,继续走在中国区域经济版图的前列,需要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沪苏皖地区创新驱动的经验。

  通过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比较研究,认真借鉴沪苏皖的创新发展经验,加快我省创新驱动发展,对落实“八八战略”,“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浙沪苏皖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

  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将新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其核心是促进创新机构之间的互动和联系,表现为对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贡献能力,现已逐渐成为区域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之一,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浙沪苏皖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分析

  具体地说,可以从创新环境、创新资源、创新成果以及创新效益这四个方面来测度区域创新能力。通过对浙沪苏皖四省市的创新能力开展综合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表:浙沪苏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结果

  ?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海市的创新环境得分明显高于其他三省,表明上海市在创新环境的营造方面投入了较多的资源,具有良好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新版上海城市形象片《上海,创新之城》

  ?创新资源

  在创新资源方面,江苏省得分位列第一,表明江苏省政府和企业注重创新资源投入,政府对企业的扶持作用较大,敢于“用大手笔迎来大创新”。

  位于江苏的中国传感网国际创新园

  ?创新成果

  创新成果更多地反映了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发明专利产出和论文发表数量。从这一指标来看,上海市由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相对较多、高新技术企业相对较强、区域人口分布相对较少等优势,得分明显高于其他三省,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力。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创新效益

  创新效益反映了创新成果产业化的结果。上海市和江苏省分别得分2.69和2.80,差距不大。但是,浙江省的创新效益得分仅为1.72,远低于上海和江苏。结合创新成果的得分可以看出,在创新成果优于江苏省的背景下,浙江的创新效益却大幅落后于江苏,科技成果转化环节已经成为制约浙江省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短板”。

  从综合得分来看,上海稳居四省市第一的位置,主要得益于创新环境和创新成果两方面的突出表现。江苏虽屈居第二,但在创新资源和创新效益方面有明显优势。浙江排名第三,各项指标得分均不凸显,且在创新效益方面存在明显短板,与上海、江苏差距较大。

  此外,虽然安徽排名第四,各项指标得分都不高,但是省会合肥的创新能力却独树一帜。2015年,经国家科技部论证,合肥高新区在115个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第8名。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合肥注重大平台的支撑作用和大项目的拉动作用。自2006年以来,合肥市委市政府每年遴选40个以上投资体量大、带动性强的重大工业项目,专项调度,重点服务,如: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研究院、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等大平台,京东方8.5代线、长安汽车、TCL冰洗、合肥联想、中国南车、广银铝业等大项目纷纷落户合肥。

  (二)沪苏皖创新能力“长板”

  长三角一市三省面积虽占全国的2.2%,但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其战略和支撑地位越来越突出,发挥的示范、引领、先行、先导作用越来越显著。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23.4%,出口占全国的52.19%。通过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分析,可以看到沪苏皖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都拥有符合地方发展特色的“长板”。

  总体上看,沪苏皖都非常重视基础研究,高度关注未来产业,通过持续投入、不断积累,在量子技术、通信、核能、航空航天、纳米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孕育出一大批具有战略性、引领性、革命性的产业。

  ?具体来看,上海市的“长板”体现在创新环境和创新成果,表现为制度供给效果显著。例如,上海自贸区协调推进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和政府监督制度、创新制度框架基本形成,累计10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自贸区仅2016年就新增企业4万家,超过挂牌前20多年的总和。

  ?江苏省的“长板”体现在创新资源,表现为大平台建设。近年来,江苏省大力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未来网络实验室设施、纳米真空互联试验站等国家科技平台建设。这些大平台的建设,吸引了全球范围创新资源在江苏不断叠加,支撑江苏成为区域经济的高地。如苏州工业园吸引了92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全国高新技术园区中排名第一。

  ?安徽省的“长板”体现在集中优势打造“创新强市”合肥。当前,合肥已经是除北京外,国家大科学装置最密集的城市之一,也是继上海张江之后又一个国家批准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汇聚了一批中国最顶尖的研发机构和创新团队,有一些领域代表了全球一流水平,在基础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方面的成绩令人刮目相看。

  沪苏皖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通过对长三角一市三省的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和“长板”分析,可以看出沪苏皖在提升创新能力方面有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浙江学习借鉴。综合来看,沪苏皖在构建“高效政府”、共跨“死亡之谷”、聚焦“未来产业”等方面的积极尝试,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对我省探索实践“八八战略”的新载体和新路径都有着直接的借鉴意义。

  (一)安徽经验:聚焦“未来产业”,着眼长远大胆布局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安徽省的发展水平并不比江苏、浙江、上海这三个省市高,经济实力也并不比这三个省市强。但近年来,安徽省牢牢把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新型显示、智能语音、机器人等24个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并取得明显成效。2016年基地总产值达5000亿元。安徽经验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聚焦‘未来产业’,着眼长远大胆布局”。

  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是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

  安徽拥有一批代表我国最高端、最前沿的创新平台,尤其是省会城市合肥具有较好的生产力布局,拥有包括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研究院、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北航合肥科学城、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合肥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究机构,使得合肥的科技成果转化既“远水长运能解近渴”,又“近水楼台仍先得月”。

  为了保持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今年5月,安徽省又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技术和产业创新体系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用于奖励科研人员和团队的比例不低于70%,为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供了政策支持。该实施意见对创新驱动发展力道之大、范围之广、领域之宽,是国内具有代表意义的重大政策和制度创新。

  ?二是大力布局和发展未来产业。

  数据、互联网+、尖端生命科技等都是推动未来全球经济社会变迁的关键产业。安徽对未来产业的重视和把握程度高,具有转型发展和创新引领的先进经验。近年来,安徽省积极培育和发展未来产业,密切关注“千人科技”,构建“未来科技+创新资本”的产业体系,加快生产力成果的转化,布局新兴产业,量子通信卫星、量子计算机、人造小太阳等成果领先世界。

  (二)江苏经验:共跨“死亡之谷”,支持企业大步创新

  江苏的综合经济实力一直处于全国前列,近年来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发展较快,未来网络、5G通信技术领跑全国。江苏经验主要体现在“有为政府、善为政府”,敢于“用大手笔迎来大创新”,发挥政府对企业的扶持作用,支持企业大胆创新,共同跨越“死亡之谷”[1]。

  ?一是聚力打造优势产业新高地。

  江苏具有厚实的制造业基础,一贯具有“工业大省”的头衔。同时政府高度重视,把创新摆到第一要位。近年来政府着力做大做强江苏优势产业,推动江苏整体产业水平向世界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江苏现有省级以上各类开发区131家,其中16家国家级高新区以不到全省4%的土地面积,创造了超过全省1/5的地区生产总值、1/4的工业总产值和1/3的出口总额。各级各类开发区是江苏经济发展最大的亮点,吸引了全省3/4的实际使用外资,开发区经济总量占全省半壁江山,也有力地支撑了江苏全国“工业大省”的地位。

  江苏工业发展水平领跑全国

  ?二是全力打造科研创新新平台。

  江苏科教资源丰富,连续7年科教创新能力居全国省区首位。截至目前,江苏拥有高校242家,比浙江省多171家;其中211大学,江苏有11家,浙江仅有浙大1家;科研院所江苏有114家,浙江只有86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有25家,浙江13家。整体来看,江苏围绕产业布局,打造了一批具有激发自主研发潜能、吸引和集聚国内外高端创新要素的创新平台载体,实现江苏从创新资源被整合者到创新资源整合者的角色转变,推动了江苏经济从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创新引领型的转变。

  (三)上海经验:构建“高效政府”,提供营商大好服务

  在制造业领域,上海的产业定位是瞄准高端制造业,如新下线的国产C919干线客机、新下水的国产最新万吨级驱逐舰。为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企业来上海发展高端制造业,优质的营商环境必不可少。目前累计落户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已达580家。2016年,上海合同利用外资再次突破500亿美元,连续17年实现增长,规模位居全国首位。这主要得益于近几年上海通过行政审批改革,提供高效政府服务,打造了具有“国际范”的优质营商环境。

  8月28日,国务院国资委、上海市政府共同举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推进会。

  ?一是转变政府服务指导思想,对新事物持开放和主动的态度。

  2015年8月,上海浦东新区推出了“只说Yes不说No”的“O&K”窗口服务快速反应机制。具体而言,就是“三对三不”——对不属于本部门事项的,不设路障设路标;对不符合申请条件的,不打回票打清单;对法律法规不明确的,不给否决给路径。“只说yes不说no”提高了政府对审批事项的自适应性和主动作为,表现了政府服务从被动转为主动,对新生事物,用一种肯定为主导的态度和做法,是对创新的一种大程度接纳。

  ?二是加强政府服务能力建设,提升政府服务的技术含量。

  提高地方政府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只说yes不说no”的工作背后,不仅仅是政府服务理念的转变,更是服务水平的提升。

  上海市政府通过云计算、大数据让服务人员的办事效率有了最直观的监督和评价,还可以对办事大厅的人流量进行实时监控,当某项业务的待办人数超过一定限值时,网格化平台就会自动发出提醒,增加办事窗口;反之,如果人数减少,则适当关闭服务窗口。通过智能分析,最及时地提高运转效率,让办事人员等候的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之内。这种双向之间的信息互动,努力做到了让前来办事的企业“只等十分钟”,结果导向显著,百姓获得感超强。可以说,政府服务到位了,优质的营商环境也就应运而生了,经济发展也就有了保障。

  目前长三角城市群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以构建“高效政府、大好服务”为核心的上海经验值得浙江学习,更是对政府自身能力建设的一种科学探索和实践。

  沪苏皖创新发展对我省转型升级的思考

  我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做好传统产业改造,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充分发挥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机制,对转型升级起到了较好的促进和推进作用。我省要实现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战略目标,须学习借鉴沪苏皖的经验和做法,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取长补短,在产业与经济转型这篇文章上做深做透、做大做强,为经济和社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一)以超常规思维强有力手段,谋划一流产业大平台

  苏南的发展之所以快,就在于苏州工业园、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常州生物医药产业园等大平台的有力支撑,这些平台规模大、水平高、发展快、后劲强。我省的工业平台必须结合新常态,以超常规的思维,强有力的手段,谋划一流的产业大平台。杭州湾经济区、义甬舟大通道要有更加精准定位的产业创新发展大平台,并通过平台集聚全球创新要素,转化创新成果。如杭州下沙高教园区,高等学校密集、产业基础较好、国际化程度较高,建议省委省政府像重视建设城西科创大走廊一样,规划建设下沙高教园区,把下沙高教园区也建成高水平的产业创新平台,推动杭州的城市发展向两极发展,向东打造城东智能制造大走廊,向西打造城西科创大走廊,形成“东西互动”双轴驱动。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规划图

  (二)着眼于长远发展战略,谋划创新新载体

  我省要借鉴安徽经验,加快谋划国家级创新载体,杭州、宁波、嘉兴等市在创新引领上要发挥更大作用。杭州的数字经济、宁波的智能制造要规划更大更高的创新平台,支撑互联网经济和智能经济的发展。嘉兴要依托G60科创走廊,推动嘉兴和松江、杭州深化全方位、紧密型的科创合作和产业对接,实现科创要素的自由流动,为未来经济的发展奠定更好的政企研、产学研合作的新平台。到“十三五”末,全省要努力引进10个以上类似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这样的国际国内一流创新研发平台落户我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用大平台支撑大创新,用大创新支持大发展。

  沪嘉杭G60科技创新大走廊

  必须把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作为着眼于长远发展战略的突出环节来落实,根据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技术发展水平和区域发展需求,全面把握载体要素、优化设计载体功能,进一步发挥载体创新辐射效应。建议省委省政府围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未来产业培育面临的共性难题,完善顶层设计,集中政府资源,强化示范引领,分步推进实施,省市政府联动,政企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切实把100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落实到主导产业和主要区域中去。

  (三)着力补齐创新短板,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我省已经获批建设全国首个全省域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要以此为契机,长远布局,精准施策,出台更加有效的政策,加快促进科技成果向经济和社会转移转化,充分释放存留于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活力和潜力。

  要建立基于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科技成果信息共享与发布平台,力求精准对接科技成果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为科技成果的传递、扩散、交流提供丰富完备的信息资源支持。要鼓励和支持一批市场化、专业化的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积极推动服务机构对科技成果信息的开发利用,挖掘有产业化前景的科技成果,对接能够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的科技人才,提供符合用户需求的精准服务。

  (四)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推动未来产业跨越式发展

  学习安徽经验,必须关注未来产业,创造当下竞争优势。如果说科大讯飞这样的公司赢在语音识别是因为有技术储备才有现在的产业基础和竞争优势,那么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未来千亿级产业培育,需要政企联动抓住技术变革新机遇。国际经验表明,创新需要跨越“死亡之谷”。推动未来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虽然以企业为主体,但政府的扶持是必不可少的。实践证明,在重大技术跨越、重大产业培育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是不可缺位的。

  譬如美国的“制造业复兴计划”和德国的“工业4.0”,重大技术、重大项目、重大活动均是政府强有力推动的结果。实质上,波音公司、空客公司都是国家意志体现的市场主体。我省已经开始进入航空制造产业、集成电路产业、生命健康产业等中国制造2025重大技术项目跨越期,政府不仅仅是引导员、裁判员,该当运动员时也要勇于担当,特别是要抓住国企混改、军民融合等重大战略,培育发展一批赢在未来,但须做在当下、需政府支持的重大产业。

  (五)创新人才政策,集聚全球高端创新人才

  国家和区域创新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必须重视集聚创新人才,大手笔、出重金,面向全球招揽“高精尖”创新科技人才,择天下英才而用之。面向全球招英才,战略上必须按需引进,重点引进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型人才和创新创业的领军人才。战术上必须完善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不拘一格选人才,为人才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让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我省已经具备较好的人才净流入的基础,特别是省会城市杭州已经成为全国人才净流入第一的城市,要出台更加有力的政策。要借鉴江苏省“人才新政26条”的政策,深圳市“从‘创新城’迈向‘人才城’”的做法,出台含金量更高、覆盖面更广、效用更好的浙江省创新人才政策,用人才新政有力地支撑我省两个“高水平”发展蓝图。

原标题:浙沪苏皖区域创新能力哪家强?来看看背后有什么门道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