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逐“绿”前行的宁波实践
稿源: 宁波日报   2017-08-21 17:19:00 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改革攻坚勇探索

  ——我市扎实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美丽如画的四明山周公宅水库。(记者仇九鼎摄)

  本报记者冯瑄

  “8月19日,沿江路,阳光普照,可见蓝天白云……”翻看随身携带的环保民情日记本,镇海绿丝带环保志愿者总队队长郁振伟十分感慨:“这些年,镇海的蓝天越来越多,空气中的异味也一年比一年小了。”在全省煤炭吞吐量最大的港口镇海港,这样的“蓝天日记”,郁振伟和“小伙伴”们一记就是9年。

  绿丝带“蓝天日记”是宁波5年来全民全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建设“美丽之城”的生动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5年来,按照省委的要求,宁波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争创绿色发展新优势,力争到2020年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监测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市大气、水环境质量持续提高。今年上半年,空气优良率达到87.3%,比2013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我市地表水水质优良率为65%,比2013年上升28.7个百分点,提升幅度位居全省前列。

  随着越来越多的“蓝天”“绿水”回归人们的生活,如今在宁波,生态文明建设从顶层设计萌芽,根系已达每一位居民。

  从顶层设计到全面部署,“美丽”改革“绿”字为先

  这5年,从顶层设计到全面部署,从最严格的制度到更严厉的法治,一批批有力度、有分量的“美丽”改革,一系列范围广、时间久的“绿色”行动,席卷宁波大地。

  2010年和2013年,我市先后作出《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和《关于加快发展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宁波的决定》,努力构建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社会四大体系。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纳入我市“六化协同”战略布局,作为推进“名城名都”建设的重要支撑。

  与此同时,我市制订完成《宁波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宁波市党政领导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等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文件,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形成;《宁波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获批,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全面铺开。

  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随着《宁波市生态保护红线规划》颁布实施,在9784平方公里的市域范围内,一条摸不着的红线正在生长,它决定着未来宁波“山、水、城”的生态格局。

  以红线为界,宁波重点区域生态保护迎来“加速跑”:四明山区域、象山港区域保护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生态保护补偿制度逐步建立。

  针对大气污染违法行为,去年7月1日起,《宁波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正式实施,惩治力度和范围“史上最严”;配合国家“水十条”的《宁波水污染防治方案》完成……宁波坚持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打造“环境执法最严城市”。

  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我市累计处罚违法违规企业6458家,罚金3.4亿元;移送公安部门行政案件91件,85人实施行政拘留;移送涉嫌环境犯罪案件242件,361人实施刑事拘留,其中288人因环境犯罪被刑事制裁,执法力度居全省前列。

  从舍弃“黑色GDP”到全域治污,消除百姓“心肺之患”

  如今,镇海电厂已从城区整体搬迁至围垦地块。搬迁后,预计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年排放量可分别削减2000吨、3000吨以上,每发1千瓦时电能耗下降约10%。这是5年来宁波执着绿色发展,敢于向“黑色GDP”说“不”的缩影。

  不惜牺牲数亿元产值,镇海将九龙湖镇40多家紧固件企业的酸洗废液集中处理,实现了行业集群发展;拿出超过五分之一的年财政收入,杭州湾新区关停漂印染园区,发展新兴产业……宁波各地持续打响舍弃“黑色GDP”攻坚战。

  “节能减排是实现绿色发展的根本,更是加快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的关键。”市经信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说,宁波坚持利用价格杠杆倒逼产业转型,在全省率先实施不锈钢和铸造行业差别电价,加快打造绿色发展新优势。

  统计显示,截至“十二五”末,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8.7%,超额完成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其中二氧化硫削减比例全省最高,氮氧化物削减比例全国最高。1795家企业完成落后产能(设备)淘汰,1852家重污染企业完成整治提升。

  水是生命之源。5年来,宁波以“五水共治”为契机,全面治理480条“垃圾河”“黑臭河”,开展剿灭劣Ⅴ类水攻坚行动,实现12121条河道和小微水体“河长制”全覆盖。截至目前,安排治水项目1568个,投入资金285亿元。县控以上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今年年底前将全面剿灭小微劣Ⅴ类水体。

  “减煤、控车、抑尘、禁燃、增绿”,5年间,我市加快推进“五气共治”,打响“蓝天保卫战”:全面推进燃煤发电和热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在全省率先启动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建成“禁燃区”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淘汰黄标车11.16万辆,数量居全省第一;宁波森林覆盖率达48.7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5平方米以上……

  5年间,一系列“真金白银”的举措,旨在消除百姓的“心肺之患”。

  如今,宁波的“美丽乡村”如繁星洒落在四明大地。我市已累计建成国家级生态区县(市)5个,省级生态区县(市)实现全覆盖。

  从探路低碳到共享生态成果之甜,绿色融入城市生活

  眼下,在杭州湾新区,已有58家企业的光伏发电项目建成投运,年均发电量达1.58亿千瓦时,光伏发电输出功率已达新区用电总负荷的20%。换句话说,“杭州湾新区每十千瓦时电里,有两千瓦时来自光伏发电”。

  加快发展新能源,推进能源结构绿色化,是宁波探索低碳发展新路,打造“绿色GDP”的必然选择。

  5年间,宁波加快产业结构低碳化步伐,3个国家级开发区跻身“国字号”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行列,形成12类40多条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链;新能源发展迈入“快车道”,全市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74.72万千瓦。积极推进低碳港口、低碳机场、低碳物流等项目建设,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宁波舟山港率先建成船舶排放控制区。

  宁波探路低碳,对“绿色GDP”的不懈追求更体现在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等更加低耗高效的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逐步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主导和支撑。

  不负“青山”,方得“金山”。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56.5亿元,同比增长7.8%,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工业转型升级快速推进。上半年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753.9亿元,同比增长13.8%,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649.2亿元,同比增长11.0%,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416.9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

  “绿色学校”“绿色家庭”……在宁波,随着民间环保活动日益丰富,百姓对环境问题关注的热情愈发高涨。城市数以万计的居民自觉开展家庭垃圾分类,越来越多的村民践行垃圾分类及资源利用,人与自然的和谐篇章由此开启。

原标题:逐“绿”前行的宁波实践 ——我市扎实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编辑: 崔燕纠错:171964650@qq.com

逐“绿”前行的宁波实践

稿源: 宁波日报 2017-08-21 17:19:00

  ——我市扎实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美丽如画的四明山周公宅水库。(记者仇九鼎摄)

  本报记者冯瑄

  “8月19日,沿江路,阳光普照,可见蓝天白云……”翻看随身携带的环保民情日记本,镇海绿丝带环保志愿者总队队长郁振伟十分感慨:“这些年,镇海的蓝天越来越多,空气中的异味也一年比一年小了。”在全省煤炭吞吐量最大的港口镇海港,这样的“蓝天日记”,郁振伟和“小伙伴”们一记就是9年。

  绿丝带“蓝天日记”是宁波5年来全民全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建设“美丽之城”的生动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5年来,按照省委的要求,宁波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争创绿色发展新优势,力争到2020年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监测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市大气、水环境质量持续提高。今年上半年,空气优良率达到87.3%,比2013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我市地表水水质优良率为65%,比2013年上升28.7个百分点,提升幅度位居全省前列。

  随着越来越多的“蓝天”“绿水”回归人们的生活,如今在宁波,生态文明建设从顶层设计萌芽,根系已达每一位居民。

  从顶层设计到全面部署,“美丽”改革“绿”字为先

  这5年,从顶层设计到全面部署,从最严格的制度到更严厉的法治,一批批有力度、有分量的“美丽”改革,一系列范围广、时间久的“绿色”行动,席卷宁波大地。

  2010年和2013年,我市先后作出《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和《关于加快发展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宁波的决定》,努力构建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社会四大体系。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纳入我市“六化协同”战略布局,作为推进“名城名都”建设的重要支撑。

  与此同时,我市制订完成《宁波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宁波市党政领导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等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文件,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形成;《宁波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获批,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全面铺开。

  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随着《宁波市生态保护红线规划》颁布实施,在9784平方公里的市域范围内,一条摸不着的红线正在生长,它决定着未来宁波“山、水、城”的生态格局。

  以红线为界,宁波重点区域生态保护迎来“加速跑”:四明山区域、象山港区域保护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生态保护补偿制度逐步建立。

  针对大气污染违法行为,去年7月1日起,《宁波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正式实施,惩治力度和范围“史上最严”;配合国家“水十条”的《宁波水污染防治方案》完成……宁波坚持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打造“环境执法最严城市”。

  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我市累计处罚违法违规企业6458家,罚金3.4亿元;移送公安部门行政案件91件,85人实施行政拘留;移送涉嫌环境犯罪案件242件,361人实施刑事拘留,其中288人因环境犯罪被刑事制裁,执法力度居全省前列。

  从舍弃“黑色GDP”到全域治污,消除百姓“心肺之患”

  如今,镇海电厂已从城区整体搬迁至围垦地块。搬迁后,预计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年排放量可分别削减2000吨、3000吨以上,每发1千瓦时电能耗下降约10%。这是5年来宁波执着绿色发展,敢于向“黑色GDP”说“不”的缩影。

  不惜牺牲数亿元产值,镇海将九龙湖镇40多家紧固件企业的酸洗废液集中处理,实现了行业集群发展;拿出超过五分之一的年财政收入,杭州湾新区关停漂印染园区,发展新兴产业……宁波各地持续打响舍弃“黑色GDP”攻坚战。

  “节能减排是实现绿色发展的根本,更是加快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的关键。”市经信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说,宁波坚持利用价格杠杆倒逼产业转型,在全省率先实施不锈钢和铸造行业差别电价,加快打造绿色发展新优势。

  统计显示,截至“十二五”末,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8.7%,超额完成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其中二氧化硫削减比例全省最高,氮氧化物削减比例全国最高。1795家企业完成落后产能(设备)淘汰,1852家重污染企业完成整治提升。

  水是生命之源。5年来,宁波以“五水共治”为契机,全面治理480条“垃圾河”“黑臭河”,开展剿灭劣Ⅴ类水攻坚行动,实现12121条河道和小微水体“河长制”全覆盖。截至目前,安排治水项目1568个,投入资金285亿元。县控以上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今年年底前将全面剿灭小微劣Ⅴ类水体。

  “减煤、控车、抑尘、禁燃、增绿”,5年间,我市加快推进“五气共治”,打响“蓝天保卫战”:全面推进燃煤发电和热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在全省率先启动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建成“禁燃区”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淘汰黄标车11.16万辆,数量居全省第一;宁波森林覆盖率达48.7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5平方米以上……

  5年间,一系列“真金白银”的举措,旨在消除百姓的“心肺之患”。

  如今,宁波的“美丽乡村”如繁星洒落在四明大地。我市已累计建成国家级生态区县(市)5个,省级生态区县(市)实现全覆盖。

  从探路低碳到共享生态成果之甜,绿色融入城市生活

  眼下,在杭州湾新区,已有58家企业的光伏发电项目建成投运,年均发电量达1.58亿千瓦时,光伏发电输出功率已达新区用电总负荷的20%。换句话说,“杭州湾新区每十千瓦时电里,有两千瓦时来自光伏发电”。

  加快发展新能源,推进能源结构绿色化,是宁波探索低碳发展新路,打造“绿色GDP”的必然选择。

  5年间,宁波加快产业结构低碳化步伐,3个国家级开发区跻身“国字号”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行列,形成12类40多条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链;新能源发展迈入“快车道”,全市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74.72万千瓦。积极推进低碳港口、低碳机场、低碳物流等项目建设,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宁波舟山港率先建成船舶排放控制区。

  宁波探路低碳,对“绿色GDP”的不懈追求更体现在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等更加低耗高效的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逐步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主导和支撑。

  不负“青山”,方得“金山”。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56.5亿元,同比增长7.8%,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工业转型升级快速推进。上半年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753.9亿元,同比增长13.8%,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649.2亿元,同比增长11.0%,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416.9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

  “绿色学校”“绿色家庭”……在宁波,随着民间环保活动日益丰富,百姓对环境问题关注的热情愈发高涨。城市数以万计的居民自觉开展家庭垃圾分类,越来越多的村民践行垃圾分类及资源利用,人与自然的和谐篇章由此开启。

原标题:逐“绿”前行的宁波实践 ——我市扎实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崔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