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小山村村民做“模特” 老手艺这样“活”起来
稿源: 绍兴网-绍兴晚报   2018-02-12 11:17:53 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2018年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

  “我们打算在村里建一个民俗博物馆,在这个博物馆里,不仅仅展出老物件,而且要让老手艺在这里真正‘活’起来。”昨天下午,在新昌县儒岙镇南山村“悠见南山”民宿里,该村党总支书记王良君正和民宿负责人梁柏林商量村里的文化建设事宜,民俗文化、老手艺等内容在两人谈话中频繁出现。

  走进南山村,在错落有致的老台门中穿行,偶尔还能碰到正在做草鞋、绣荷包的老人,很容易就联想到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

  但令人想不到的是,南山村曾是儒岙镇有名的胶囊专业村,胶囊产业让这个位于天姥山麓的小山村迅速致富,但随着胶囊企业的搬离,这个小山村开始日渐沉寂。

  几年前,南山村将民俗文化和摄影特色旅游相结合,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就在去年,南山村成功创建了新昌县2A级景区村,同时因为村里对民俗文化的重视和挖掘,南山村还成功创建了浙江省第一批传统村落、非遗旅游村、民俗文化示范村。

  曾因胶囊成镇里首个“亿元村”

  “我记得在我10多岁时,村里就有人办起了胶囊厂,那时候还是家庭作坊式的小工厂。”王良君今年63岁,他说南山村的胶囊生产历史可以追溯到50多年前。

  之后,南山村的胶囊厂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最多的时候,南山村聚集了大大小小31家胶囊厂。当时的胶囊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但南山村村民在村里就实现了就业,附近村子也有不少村民赶到南山村上班。

  胶囊产业的发展也让这个距离新昌县城20多公里,几乎没有区位优势的小山村实现了大发展。“我们是儒岙镇首个‘亿元村’。”王良君告诉记者。

  南山村发展之路在2002年遭遇了大挑战。那年,新昌县对儒岙镇的胶囊行业进行了整治。官方数字显示,该镇胶囊企业从整治前的327家,锐减至2003年底的32家。

  “2002年开始,胶囊企业开始向镇里的工业园区集聚,到2004年,所有的胶囊厂都从南山村搬走了。”王良君回忆,那时南山村一共有600多户,1700多人,其中三分之二的人口常住村里。胶囊产业之后,南山村急需找到第二次发展机会。

  小山村发展摄影特色旅游

  就在南山村寻找“二次创业”之时,新昌的摄影发烧友梁柏林正在寻找摄影创作基地。

  梁柏林是儒岙人,在从事摄影的30多年里,他走遍了新昌的山山水水,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摄影作品。

  梁柏林的想法和南山村村干部想实现绿色发展之路不谋而合,该村的“二次创业”之路由此起步。

  2014年8月,梁柏林开始筹资建设“悠见南山”民宿。两年后,一个集住宿、摄影(影视)艺术创作、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基地在南山村落成。

  “悠见南山”开建时,南山村开展了“五水共治”“三治一提升”等整治活动,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随后村里又建起了停车场、旅游公厕等配套设施,几个老台门的修缮也提上了日程。

  小山村建起摄影为主题的民宿后,吸引了不少“发烧友”。去年,该村接待游客10万人次,一度沉寂的南山村再次焕发活力。

  让民俗文化真正“活”起来

  在南山村,梁柏林发现拥有千年历史的古村里“散落”着不少传统老手艺,比如今年94岁的华秋婆绣的荷包特别漂亮,又如村里很多老人都会做草鞋……同时,他还发现南山村古建筑、文化遗产众多。“老手艺、民俗文化都是摄影者最喜欢的创作内容。”梁柏林说。

  于是,南山村在浙江省重点历史文化名村保护项目实施时,结合了摄影师的眼光,在修缮古建筑的同时,将编草鞋、磨豆浆、榨油、纺线、捣麻糍等10多项老手艺进行了重现。“将来,我们计划重现30多项老手艺。”梁柏林告诉记者。

  很快,一些村民成为“模特”,在他们手中,老手艺真正“活”起来了。“我们会给老人一定的报酬,这样一来,大家的获得感会增强。”梁柏林表示,我们也希望村民一起开民宿,大家抱团发展,把这个以摄影为特色的旅游村做强做大。

  摄影基地的成功也让南山村坚定了走绿色发展之路的想法:在南山村千坑自然村,20多幢老房子正在被打造成高档民宿,一条长5公里的游步道正在筹建。“我们计划用游步道将南山村的4个自然村连接起来,南山、千坑有民宿,沙地有禹王庙,还保留了200多年的禹祭文化,王渡溪有大面积的冰川遗迹,这4个村连在一起,游客就有的看、有的玩了。”在说到未来的打算时,王良君告诉记者。

原标题:小山村村民做“模特” 老手艺这样“活”起来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小山村村民做“模特” 老手艺这样“活”起来

稿源: 绍兴网-绍兴晚报 2018-02-12 11:17:53

  “我们打算在村里建一个民俗博物馆,在这个博物馆里,不仅仅展出老物件,而且要让老手艺在这里真正‘活’起来。”昨天下午,在新昌县儒岙镇南山村“悠见南山”民宿里,该村党总支书记王良君正和民宿负责人梁柏林商量村里的文化建设事宜,民俗文化、老手艺等内容在两人谈话中频繁出现。

  走进南山村,在错落有致的老台门中穿行,偶尔还能碰到正在做草鞋、绣荷包的老人,很容易就联想到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

  但令人想不到的是,南山村曾是儒岙镇有名的胶囊专业村,胶囊产业让这个位于天姥山麓的小山村迅速致富,但随着胶囊企业的搬离,这个小山村开始日渐沉寂。

  几年前,南山村将民俗文化和摄影特色旅游相结合,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就在去年,南山村成功创建了新昌县2A级景区村,同时因为村里对民俗文化的重视和挖掘,南山村还成功创建了浙江省第一批传统村落、非遗旅游村、民俗文化示范村。

  曾因胶囊成镇里首个“亿元村”

  “我记得在我10多岁时,村里就有人办起了胶囊厂,那时候还是家庭作坊式的小工厂。”王良君今年63岁,他说南山村的胶囊生产历史可以追溯到50多年前。

  之后,南山村的胶囊厂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最多的时候,南山村聚集了大大小小31家胶囊厂。当时的胶囊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但南山村村民在村里就实现了就业,附近村子也有不少村民赶到南山村上班。

  胶囊产业的发展也让这个距离新昌县城20多公里,几乎没有区位优势的小山村实现了大发展。“我们是儒岙镇首个‘亿元村’。”王良君告诉记者。

  南山村发展之路在2002年遭遇了大挑战。那年,新昌县对儒岙镇的胶囊行业进行了整治。官方数字显示,该镇胶囊企业从整治前的327家,锐减至2003年底的32家。

  “2002年开始,胶囊企业开始向镇里的工业园区集聚,到2004年,所有的胶囊厂都从南山村搬走了。”王良君回忆,那时南山村一共有600多户,1700多人,其中三分之二的人口常住村里。胶囊产业之后,南山村急需找到第二次发展机会。

  小山村发展摄影特色旅游

  就在南山村寻找“二次创业”之时,新昌的摄影发烧友梁柏林正在寻找摄影创作基地。

  梁柏林是儒岙人,在从事摄影的30多年里,他走遍了新昌的山山水水,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摄影作品。

  梁柏林的想法和南山村村干部想实现绿色发展之路不谋而合,该村的“二次创业”之路由此起步。

  2014年8月,梁柏林开始筹资建设“悠见南山”民宿。两年后,一个集住宿、摄影(影视)艺术创作、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基地在南山村落成。

  “悠见南山”开建时,南山村开展了“五水共治”“三治一提升”等整治活动,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随后村里又建起了停车场、旅游公厕等配套设施,几个老台门的修缮也提上了日程。

  小山村建起摄影为主题的民宿后,吸引了不少“发烧友”。去年,该村接待游客10万人次,一度沉寂的南山村再次焕发活力。

  让民俗文化真正“活”起来

  在南山村,梁柏林发现拥有千年历史的古村里“散落”着不少传统老手艺,比如今年94岁的华秋婆绣的荷包特别漂亮,又如村里很多老人都会做草鞋……同时,他还发现南山村古建筑、文化遗产众多。“老手艺、民俗文化都是摄影者最喜欢的创作内容。”梁柏林说。

  于是,南山村在浙江省重点历史文化名村保护项目实施时,结合了摄影师的眼光,在修缮古建筑的同时,将编草鞋、磨豆浆、榨油、纺线、捣麻糍等10多项老手艺进行了重现。“将来,我们计划重现30多项老手艺。”梁柏林告诉记者。

  很快,一些村民成为“模特”,在他们手中,老手艺真正“活”起来了。“我们会给老人一定的报酬,这样一来,大家的获得感会增强。”梁柏林表示,我们也希望村民一起开民宿,大家抱团发展,把这个以摄影为特色的旅游村做强做大。

  摄影基地的成功也让南山村坚定了走绿色发展之路的想法:在南山村千坑自然村,20多幢老房子正在被打造成高档民宿,一条长5公里的游步道正在筹建。“我们计划用游步道将南山村的4个自然村连接起来,南山、千坑有民宿,沙地有禹王庙,还保留了200多年的禹祭文化,王渡溪有大面积的冰川遗迹,这4个村连在一起,游客就有的看、有的玩了。”在说到未来的打算时,王良君告诉记者。

原标题:小山村村民做“模特” 老手艺这样“活”起来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