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新春走基层】萧山溪头村:八旬老人的非遗梦
稿源:   2018-02-19 13:36:00 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2018年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2月19日讯(记者余丽燕)“又有龙灯又有会,还有马灯来凑对!”在杭州萧山河上镇一带,至今流传着这句古老的谚语,说的就是河上龙灯胜会。每逢新春佳节,河上龙灯盛会开光大典和出灯仪式都会在萧山溪头村广场上热闹开场。

  龙灯盛会(资料图)

  龙灯盛会上,最出名的就是板龙舞,这是国家非遗项目。“板凳龙”的龙身是用普通的板凳,再由类似榫铆结构连接,下部穿出一根木棍当把手。板凳上装饰着半圆形的龙身,另外还有不少诸如元宝、鲜花、动物等表示吉祥的饰物。最抓人眼球的是高高耸起的龙头,上面缀满五颜六色的亮片,真是栩栩如生。

  今年春节,有150多人参与到板凳龙灯的舞龙队伍中,2.1米的龙头需要6个人才能舞起来。整个气势,真是把记者看得热血沸腾!

  龙灯盛会(资料图)

  对于村民们来说,看到舞龙,这年才过得充实。而在这份热闹的背后,是几位老人的辛苦付出。在这个春节前后,记者就走近了他们。

  八旬老人带着“巨龙”过了二十多个年

  这条“巨龙”是由溪头村制作,而它的主要制作者是一位82岁的老人——傅叶茂。

  板凳龙制作者傅叶茂向记者展示龙珠

  傅叶茂告诉记者,他制作板凳龙灯已经有二十多年了,今年的这条龙是他和十多位村民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制作完成的。“年纪最小的也有56岁,现在没有年轻人愿意做了。”傅叶茂摸着龙头上的“胡须”,有些感慨。二十多年前,凭着“喜欢”两个字,他开始学习制作板凳龙灯,现在已经是村里手艺最好的老师傅。

  “你看龙身上的这些花纹,都是傅大伯一个一个凿出来的。”72岁的村民傅全保向记者介绍起了板凳龙的制作,“我们就给他当助手,这龙身上的鳞片,是我们一片一片粘上去的。”

  板凳龙身的花纹

  制作好的板凳龙龙身

  整条龙身上有多少鳞片?恐怕数也数不过来。72条板凳,每条板凳一截龙身,上面都布满了金色的鳞片。

  傅全保的手上都是制作板凳龙留下的裂口

  “现在技术进步了,都是我们设计好,拿到打印店打出来,以前我们都是手工剪出来的。”傅全保拿着鳞片的手,都是裂开的口子,是被竹篾给扎的。“这龙的架子都是竹篾,师傅给我们劈好,我们自己扎的,被扎破是常事了。”

  傅全保向记者介绍龙头内部的竹编结构

  板凳龙的制作工艺复杂,除了外面色彩丰富的装饰之外,内部还有复杂的竹编工艺,而这些全都靠这十几位平均年龄六十岁的老人来完成,整个制作过程都需要站立着完成。

  板凳龙的三位制作者

  “巨龙”聚起了全村的人心再累也值得

  过年舞板凳龙在溪头村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正月初出灯,正月十五舞灯,正月十七化灯,祈福来年丰调雨顺,所以每年的板凳龙都要重新制作。一年一度的板凳龙制作也成了村里的头等大事,也是一个重要仪式。

  “这是聚人心的一件大事。”傅保全这样解释板凳龙制作的重要性。“以前经济条件不好,制作板凳龙的材料都是村民们你一点我一点凑起来的,就是为了在新年的时候有个好彩头。现在做这个龙,还是全村总动员,开心热闹。”

  传承——让孩子们也舞起来

  2014年,河上龙灯胜会被正式列入国家非遗项目,作为龙灯胜会最重要的板凳龙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现在条件已经好很多了,以前我们做龙都是义务的,现在是国家非遗了,每天还有80块钱的补贴。”现在,村里一些年轻人也会来帮忙,跟傅大伯学一学。

  “只要肯来学,我都会把自己知道的教给他们,我希望大家都来做。”最让傅叶茂开心的是河上镇还制订了传承人保护计划,并在镇中心学校建立传承基地,让孩子们从小汲取民俗文化的精华,让板凳龙可以舞得更远。

原标题:【新春走基层·“浙”村,这年】萧山溪头村:八旬老人的非遗梦

编辑: 孙研纠错:171964650@qq.com

【新春走基层】萧山溪头村:八旬老人的非遗梦

稿源: 2018-02-19 13:36:00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2月19日讯(记者余丽燕)“又有龙灯又有会,还有马灯来凑对!”在杭州萧山河上镇一带,至今流传着这句古老的谚语,说的就是河上龙灯胜会。每逢新春佳节,河上龙灯盛会开光大典和出灯仪式都会在萧山溪头村广场上热闹开场。

  龙灯盛会(资料图)

  龙灯盛会上,最出名的就是板龙舞,这是国家非遗项目。“板凳龙”的龙身是用普通的板凳,再由类似榫铆结构连接,下部穿出一根木棍当把手。板凳上装饰着半圆形的龙身,另外还有不少诸如元宝、鲜花、动物等表示吉祥的饰物。最抓人眼球的是高高耸起的龙头,上面缀满五颜六色的亮片,真是栩栩如生。

  今年春节,有150多人参与到板凳龙灯的舞龙队伍中,2.1米的龙头需要6个人才能舞起来。整个气势,真是把记者看得热血沸腾!

  龙灯盛会(资料图)

  对于村民们来说,看到舞龙,这年才过得充实。而在这份热闹的背后,是几位老人的辛苦付出。在这个春节前后,记者就走近了他们。

  八旬老人带着“巨龙”过了二十多个年

  这条“巨龙”是由溪头村制作,而它的主要制作者是一位82岁的老人——傅叶茂。

  板凳龙制作者傅叶茂向记者展示龙珠

  傅叶茂告诉记者,他制作板凳龙灯已经有二十多年了,今年的这条龙是他和十多位村民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制作完成的。“年纪最小的也有56岁,现在没有年轻人愿意做了。”傅叶茂摸着龙头上的“胡须”,有些感慨。二十多年前,凭着“喜欢”两个字,他开始学习制作板凳龙灯,现在已经是村里手艺最好的老师傅。

  “你看龙身上的这些花纹,都是傅大伯一个一个凿出来的。”72岁的村民傅全保向记者介绍起了板凳龙的制作,“我们就给他当助手,这龙身上的鳞片,是我们一片一片粘上去的。”

  板凳龙身的花纹

  制作好的板凳龙龙身

  整条龙身上有多少鳞片?恐怕数也数不过来。72条板凳,每条板凳一截龙身,上面都布满了金色的鳞片。

  傅全保的手上都是制作板凳龙留下的裂口

  “现在技术进步了,都是我们设计好,拿到打印店打出来,以前我们都是手工剪出来的。”傅全保拿着鳞片的手,都是裂开的口子,是被竹篾给扎的。“这龙的架子都是竹篾,师傅给我们劈好,我们自己扎的,被扎破是常事了。”

  傅全保向记者介绍龙头内部的竹编结构

  板凳龙的制作工艺复杂,除了外面色彩丰富的装饰之外,内部还有复杂的竹编工艺,而这些全都靠这十几位平均年龄六十岁的老人来完成,整个制作过程都需要站立着完成。

  板凳龙的三位制作者

  “巨龙”聚起了全村的人心再累也值得

  过年舞板凳龙在溪头村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正月初出灯,正月十五舞灯,正月十七化灯,祈福来年丰调雨顺,所以每年的板凳龙都要重新制作。一年一度的板凳龙制作也成了村里的头等大事,也是一个重要仪式。

  “这是聚人心的一件大事。”傅保全这样解释板凳龙制作的重要性。“以前经济条件不好,制作板凳龙的材料都是村民们你一点我一点凑起来的,就是为了在新年的时候有个好彩头。现在做这个龙,还是全村总动员,开心热闹。”

  传承——让孩子们也舞起来

  2014年,河上龙灯胜会被正式列入国家非遗项目,作为龙灯胜会最重要的板凳龙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现在条件已经好很多了,以前我们做龙都是义务的,现在是国家非遗了,每天还有80块钱的补贴。”现在,村里一些年轻人也会来帮忙,跟傅大伯学一学。

  “只要肯来学,我都会把自己知道的教给他们,我希望大家都来做。”最让傅叶茂开心的是河上镇还制订了传承人保护计划,并在镇中心学校建立传承基地,让孩子们从小汲取民俗文化的精华,让板凳龙可以舞得更远。

原标题:【新春走基层·“浙”村,这年】萧山溪头村:八旬老人的非遗梦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