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县市区  >  象山
锁匠夫妻: 三十多年老手艺为民解困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8-03-21 08:43:39 报料热线:81850000

  潘丽珍在配钥匙。(沈孙晖摄)

  夫妻俩收藏的精美老锁。

  记者沈孙晖

  象山记者站陈光曙

  通讯员董小滋郑勤

  住在象山妇幼保健院附近的老宋最近有点烦,家里的门总是关不牢,有时风大些就能把门吹开。“你那老式司必林锁又不好用了?回头我让‘大胖阿中’去看看。”见老街坊上门求助,52岁锁匠潘丽珍爽朗地说。

  潘丽珍口中的“大胖阿中”,就是其丈夫施一中。她的配锁、修锁、开锁技艺也得自丈夫“真传”。夫妻俩都是象山人,以前在城区老街摆锁摊,后来在新华路开了一家锁行,还与当地警方合作,成了“御用”开锁师。“算起来吃这行饭已经30多年喽!”潘丽珍告诉笔者。

  说起这门老手艺,施一中想起了少年时下的苦功。他出生于一个铜匠家庭,从小跟着父亲接触手艺活,但最感兴趣的还是潜心研究锁头,“那时父亲店里请过一个修锁师傅,我跟着他学了一段时间修锁开锁技艺,很快出师了。”

  从过去的司必林锁、挂锁、自行车锁,到如今的十字锁、打孔锁、防盗门锁……这么多年来,夫妻俩已记不清“解剖”了多少种锁,配锁技术更如庖丁解牛般熟练。“看看容易,却是凭真本事吃饭。”潘丽珍说,配锁就是给锁打造一把钥匙,“以前大门使用的大多是老式挂锁、司必林锁,大家经济条件不好比较节省,所以钥匙丢了就会找我们配。”

  潘丽珍说,老式锁的锁芯一般上下各有5颗弹珠。配锁时,他们把钥匙坯一点点插进锁芯,根据遇到弹珠受阻的位置以及发出的声音,用锉刀在钥匙坯上打磨出相应的形状,“要锉多长、多深,就靠经验来判断。依据一颗颗弹珠位置依次打磨进去,最后配出一把钥匙需要半小时左右,特别讲究耐心和精准,千万急不得。”她说,20多年前配锁收费2元至5元不等,生意挺红火。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许多人遇到丢钥匙或锁坏了,直接选择换锁芯。施一中夫妻的“主营业务”也从配锁转向了开锁。从防盗门锁到汽车锁、保险箱锁、指纹锁等,各种开锁工具五花八门,但“靠技术吃饭”是锁匠这行永远不变的“信条”。“前几天,有位妈妈带孩子来妇幼保健院打针,把钥匙忘在轿车里,不知何故车子自动落锁了,急得团团转。”潘丽珍赶紧让女婿过去,用专业工具在锁芯里一边捣鼓一边“听声辨位”,最后成功打开了驾驶室车门,“开车门锁快的五六分钟,慢的半小时。”

  与其他行当不同,锁匠的“字典”里没有节假日这个概念。采访中,潘丽珍的电话犹如热线,不时有人打来求助。“365天随时‘待命’,平均一天要开锁10多趟。”她告诉笔者,客户有需要必须及时上门服务,所以夫妻俩从未结伴参加红白事宴席,从未相携看电影逛街,从未一起出门旅游。哪怕家里长辈住院,也只能轮流照顾。“一年下来聚在一起吃顿饭的次数屈指可数,春节每天都到处奔波,尤其是正月初二那天,从早上一直忙到次日凌晨2时。”潘丽珍说。

  如今,侄子、女婿“接住”了这门老手艺,并加入夫妻俩“麾下”。“我们家这辈子是与锁结下不解之缘了!”潘丽珍笑着打趣,手上锉出来的钥匙仿佛也融入了她的快乐……

原标题:锁匠夫妻: 三十多年老手艺为民解困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锁匠夫妻: 三十多年老手艺为民解困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8-03-21 08:43:39

  潘丽珍在配钥匙。(沈孙晖摄)

  夫妻俩收藏的精美老锁。

  记者沈孙晖

  象山记者站陈光曙

  通讯员董小滋郑勤

  住在象山妇幼保健院附近的老宋最近有点烦,家里的门总是关不牢,有时风大些就能把门吹开。“你那老式司必林锁又不好用了?回头我让‘大胖阿中’去看看。”见老街坊上门求助,52岁锁匠潘丽珍爽朗地说。

  潘丽珍口中的“大胖阿中”,就是其丈夫施一中。她的配锁、修锁、开锁技艺也得自丈夫“真传”。夫妻俩都是象山人,以前在城区老街摆锁摊,后来在新华路开了一家锁行,还与当地警方合作,成了“御用”开锁师。“算起来吃这行饭已经30多年喽!”潘丽珍告诉笔者。

  说起这门老手艺,施一中想起了少年时下的苦功。他出生于一个铜匠家庭,从小跟着父亲接触手艺活,但最感兴趣的还是潜心研究锁头,“那时父亲店里请过一个修锁师傅,我跟着他学了一段时间修锁开锁技艺,很快出师了。”

  从过去的司必林锁、挂锁、自行车锁,到如今的十字锁、打孔锁、防盗门锁……这么多年来,夫妻俩已记不清“解剖”了多少种锁,配锁技术更如庖丁解牛般熟练。“看看容易,却是凭真本事吃饭。”潘丽珍说,配锁就是给锁打造一把钥匙,“以前大门使用的大多是老式挂锁、司必林锁,大家经济条件不好比较节省,所以钥匙丢了就会找我们配。”

  潘丽珍说,老式锁的锁芯一般上下各有5颗弹珠。配锁时,他们把钥匙坯一点点插进锁芯,根据遇到弹珠受阻的位置以及发出的声音,用锉刀在钥匙坯上打磨出相应的形状,“要锉多长、多深,就靠经验来判断。依据一颗颗弹珠位置依次打磨进去,最后配出一把钥匙需要半小时左右,特别讲究耐心和精准,千万急不得。”她说,20多年前配锁收费2元至5元不等,生意挺红火。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许多人遇到丢钥匙或锁坏了,直接选择换锁芯。施一中夫妻的“主营业务”也从配锁转向了开锁。从防盗门锁到汽车锁、保险箱锁、指纹锁等,各种开锁工具五花八门,但“靠技术吃饭”是锁匠这行永远不变的“信条”。“前几天,有位妈妈带孩子来妇幼保健院打针,把钥匙忘在轿车里,不知何故车子自动落锁了,急得团团转。”潘丽珍赶紧让女婿过去,用专业工具在锁芯里一边捣鼓一边“听声辨位”,最后成功打开了驾驶室车门,“开车门锁快的五六分钟,慢的半小时。”

  与其他行当不同,锁匠的“字典”里没有节假日这个概念。采访中,潘丽珍的电话犹如热线,不时有人打来求助。“365天随时‘待命’,平均一天要开锁10多趟。”她告诉笔者,客户有需要必须及时上门服务,所以夫妻俩从未结伴参加红白事宴席,从未相携看电影逛街,从未一起出门旅游。哪怕家里长辈住院,也只能轮流照顾。“一年下来聚在一起吃顿饭的次数屈指可数,春节每天都到处奔波,尤其是正月初二那天,从早上一直忙到次日凌晨2时。”潘丽珍说。

  如今,侄子、女婿“接住”了这门老手艺,并加入夫妻俩“麾下”。“我们家这辈子是与锁结下不解之缘了!”潘丽珍笑着打趣,手上锉出来的钥匙仿佛也融入了她的快乐……

原标题:锁匠夫妻: 三十多年老手艺为民解困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