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原创话剧《守者无悔》7月亮相 讲述张人亚的故事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8-07-11 07:00:31 报料热线:81850000

  市话剧团演员们在紧张排练《守者无悔》。记者周建平摄

  “海定波宁,鱼米之乡,这就是我可爱的家乡宁波,我叫张人亚。喔,我还有许多名字:引川、静泉……”在大型原创话剧《守者无悔》紧锣密鼓的排练现场,演员在深情念白。作为全国首部讲述张人亚故事的剧目,《守者无悔》由宁波市演艺集团创排,将于7月22日彩排,25日、26日在天然舞台正式公演。

  张人亚是习总书记关心的宁波人

  7月9日晚10点,市演艺集团二楼排练厅灯火通明,《守者无悔》就在这里进行第一次连排。2个多小时内,宁波市话剧团的青年演员们随着剧情,进入了那个令人胆战心惊的时代,讲述着“守护党章”的故事。

  张人亚是习总书记关心的党章守护者。他1898年出生于镇海霞浦(今北仑区霞浦街道),1922年1月加入共产党,同年7月,张人亚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拿到了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此后,张人亚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去了上海闸北的商务印书馆工人合作社工作,从事工人运动,并承担党、团领导机关出版的书籍和报刊发行工作。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张人亚不顾个人安危,将党的重要书报文件秘密带回霞浦老家,交给父亲张爵谦保管。几天后,张爵谦向邻居假称儿子长期在外不归,恐已不在人世,给儿子立了一个衣冠冢,将文件用油纸精心包好,藏于空棺内,默默保守了这个秘密二十余年。

  《守者无悔》体现宁波精神

  宁波市演艺集团董事长邹建红介绍说,《守者无悔》在排练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来自戏剧性和真实性的平衡。该剧60%内容取材自真实的历史背景,但是戏剧的特性要求高于现实生活,同时要展现出镇海风采、宁波精神。怎样在真实的过程中表现矛盾的起承转合,如何体现镇海优秀的红色人文传统,这很考验导演和编剧的功底。“最后,我们定下来,这是一群宁波人共同守护党章的故事。”

  为了充分挖掘故事背景,邹建红还从当地的文史研究人员那里了解到张人亚的父亲和老师的故事。张人亚的父亲张爵谦虽是个普通百姓,但是生性耿直,深明大义,当听到孙中山先生号召推翻清王朝时,他主动剪掉了清朝男人的象征,成为“镇海剪辫子第一人”。

  张人亚的老师是其堂兄晚荷先生,字樵斋,信仰三民主义,是一位反帝反封建的学者,当年正是他看中了张人亚的聪慧,认为“孺子可教”,就劝说张爵谦送人亚到镇海县立中学深造。如今天一阁藏书三十余万册,樵斋藏书目录达六万三千余册,占到五分之一。

  除了从剧本中找寻灵感,主演们还在“七一”特意到张人亚故居参观祭奠,得到了更深的感触。

  因此,这个话剧所展现的张人亚故事有着鲜明的宁波符号,充分反映了宁波籍共产党员为民族复兴伟大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彰显了早期共产党人及其家人、同乡共同为完成一件有价值的事情所表现出的坚定信念。

  每一场戏都有很感人的部分

  排练结束已是凌晨1点,长时间精神高度集中的表演,让演员们有些疲惫,但因觉得剧情还不够感人,可以再制造些矛盾冲突,邹建红和导演李伯男仍然在不厌其烦地和演员们交流着,以求达到更加完美的效果。“编剧在现场随时完善剧本和台词,然后当天排练,这么高强度的排练她从来没有遇到过。所以编剧说现在一看到我就害怕。”邹建红笑着说。

  在这种精益求精的追求下,《守者无悔》的每一场戏都有很感人的部分。如1951年,80岁高龄的张爵谦接到村里通知只要签字就可以成为烈士家属,享受一定的荣誉和待遇,但是老人坚决表示:“我不签,我的儿子还活着!”周围所有人都无法理解老人的“神经质”,但是,只有老人自己知道,当时他是为了替儿子保护重要文件才谎称儿子已经死亡,并把机密文件藏在儿子的衣冠冢内。

  张爵谦一边把埋藏在坟冢里保护完好的文件拿出来,嘱托在上海的小儿子交给国家保存,一边叮嘱小儿子寻找二哥张人亚的消息。老人在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一定要找到张人亚。虽然最后抱憾离世,但怀抱着儿子一直活着的信念就像他冒死替儿子保存文件时候的那份坚定一样,令人动容。

  宁波晚报记者陈晓旻实习生胡心宁通讯员房炜

原标题:原创话剧《守者无悔》7月亮相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原创话剧《守者无悔》7月亮相 讲述张人亚的故事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8-07-11 07:00:31

  市话剧团演员们在紧张排练《守者无悔》。记者周建平摄

  “海定波宁,鱼米之乡,这就是我可爱的家乡宁波,我叫张人亚。喔,我还有许多名字:引川、静泉……”在大型原创话剧《守者无悔》紧锣密鼓的排练现场,演员在深情念白。作为全国首部讲述张人亚故事的剧目,《守者无悔》由宁波市演艺集团创排,将于7月22日彩排,25日、26日在天然舞台正式公演。

  张人亚是习总书记关心的宁波人

  7月9日晚10点,市演艺集团二楼排练厅灯火通明,《守者无悔》就在这里进行第一次连排。2个多小时内,宁波市话剧团的青年演员们随着剧情,进入了那个令人胆战心惊的时代,讲述着“守护党章”的故事。

  张人亚是习总书记关心的党章守护者。他1898年出生于镇海霞浦(今北仑区霞浦街道),1922年1月加入共产党,同年7月,张人亚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拿到了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此后,张人亚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去了上海闸北的商务印书馆工人合作社工作,从事工人运动,并承担党、团领导机关出版的书籍和报刊发行工作。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张人亚不顾个人安危,将党的重要书报文件秘密带回霞浦老家,交给父亲张爵谦保管。几天后,张爵谦向邻居假称儿子长期在外不归,恐已不在人世,给儿子立了一个衣冠冢,将文件用油纸精心包好,藏于空棺内,默默保守了这个秘密二十余年。

  《守者无悔》体现宁波精神

  宁波市演艺集团董事长邹建红介绍说,《守者无悔》在排练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来自戏剧性和真实性的平衡。该剧60%内容取材自真实的历史背景,但是戏剧的特性要求高于现实生活,同时要展现出镇海风采、宁波精神。怎样在真实的过程中表现矛盾的起承转合,如何体现镇海优秀的红色人文传统,这很考验导演和编剧的功底。“最后,我们定下来,这是一群宁波人共同守护党章的故事。”

  为了充分挖掘故事背景,邹建红还从当地的文史研究人员那里了解到张人亚的父亲和老师的故事。张人亚的父亲张爵谦虽是个普通百姓,但是生性耿直,深明大义,当听到孙中山先生号召推翻清王朝时,他主动剪掉了清朝男人的象征,成为“镇海剪辫子第一人”。

  张人亚的老师是其堂兄晚荷先生,字樵斋,信仰三民主义,是一位反帝反封建的学者,当年正是他看中了张人亚的聪慧,认为“孺子可教”,就劝说张爵谦送人亚到镇海县立中学深造。如今天一阁藏书三十余万册,樵斋藏书目录达六万三千余册,占到五分之一。

  除了从剧本中找寻灵感,主演们还在“七一”特意到张人亚故居参观祭奠,得到了更深的感触。

  因此,这个话剧所展现的张人亚故事有着鲜明的宁波符号,充分反映了宁波籍共产党员为民族复兴伟大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彰显了早期共产党人及其家人、同乡共同为完成一件有价值的事情所表现出的坚定信念。

  每一场戏都有很感人的部分

  排练结束已是凌晨1点,长时间精神高度集中的表演,让演员们有些疲惫,但因觉得剧情还不够感人,可以再制造些矛盾冲突,邹建红和导演李伯男仍然在不厌其烦地和演员们交流着,以求达到更加完美的效果。“编剧在现场随时完善剧本和台词,然后当天排练,这么高强度的排练她从来没有遇到过。所以编剧说现在一看到我就害怕。”邹建红笑着说。

  在这种精益求精的追求下,《守者无悔》的每一场戏都有很感人的部分。如1951年,80岁高龄的张爵谦接到村里通知只要签字就可以成为烈士家属,享受一定的荣誉和待遇,但是老人坚决表示:“我不签,我的儿子还活着!”周围所有人都无法理解老人的“神经质”,但是,只有老人自己知道,当时他是为了替儿子保护重要文件才谎称儿子已经死亡,并把机密文件藏在儿子的衣冠冢内。

  张爵谦一边把埋藏在坟冢里保护完好的文件拿出来,嘱托在上海的小儿子交给国家保存,一边叮嘱小儿子寻找二哥张人亚的消息。老人在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一定要找到张人亚。虽然最后抱憾离世,但怀抱着儿子一直活着的信念就像他冒死替儿子保存文件时候的那份坚定一样,令人动容。

  宁波晚报记者陈晓旻实习生胡心宁通讯员房炜

原标题:原创话剧《守者无悔》7月亮相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