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故人、故事、故园心——访美国COS乐团团长马友乘女士
稿源: 宁波日报   2018-09-04 09:26:07 报料热线:81850000

马友乘女士

咸祥小友友大提琴社团学员在马友友祖居表演(一木photographer摄)

  叶向群

  【找到失散多年的五叔和婶婶】

  8月30日,COS乐团副董事冯文君女士在微信上发出一条喜讯:“意外惊喜。通过宁波鄞州政府的大力帮助,我们团长马姐姐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叔叔表弟表妹们。我有幸一起见证了这个家庭激动、喜悦的相聚。聆听了他们许多过去的回忆。”

  记者事后了解到,帮助马友乘找到五叔的热心人,是鄞州区文化馆馆长周蓉华。

  “马老师的五叔名叫蔡继寿,今年已经83岁了。”周蓉华说,帮助寻找五叔的过程是既偶然又曲折。30日,马老师与五叔、五婶以及表弟表妹一家人在华光城的家中见面之后,又兴高采烈地去酒店欢聚。酒席进行到一半,出现了令人感动的一幕:马友乘放下筷子,打开琴匣,捧出小提琴,提出要为年长的叔叔婶婶演奏一曲。

  弓杆擦过琴弦,旋律缓缓响起。这是父亲马孝骏先生在女儿5岁那年改编的《孟姜女哭长城》。马友乘说,当时她花了一年时间学会了它。

  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亲情,确实很“马友乘”。

  “这是故乡之行带给我的意外惊喜。”马友乘告诉记者,她人生的足迹跨越了中、欧、美,最近20多年来,她一直在尽力寻找自己生命中的重要人物,老师、朋友、亲戚。“时光在流失,不晓得有什么事情会发生。”

  【送给老家的特别礼物】

  “妈妈去年去世后,我整理她的遗物,意外发现了我和弟弟小时候的两张‘画作’。”马友乘翻出手机里的图片,示意记者看。尽管是两张幼稚的儿童画,但反映出姐弟俩截然不同的性格:马友友画面上有埃菲尔铁塔、教堂、凯旋门,还有小马在跑来跑去,不光内容丰富,色彩也浓烈,充分体现了他自由奔放的性格。“我呢,属于乖乖女那种,画得规规矩矩、安安静静的。我根本不晓得啊,我妈妈悄悄地留下了我和弟弟读小学时的作品。”

  “这次我把两幅画和父亲的音乐手稿一同带来了,我想祖居是安放它们的理想之所。”

  【我和弟弟的学琴经历】

  “我是2岁半学小提琴,3岁学钢琴,我认为孩子能正确认识颜色的时候,就可以学习音乐了。”马友乘说,他的父亲马孝骏早年毕业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后在巴黎索邦大学获得音乐学博士学位,并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和音乐创作。

  马友乘和弟弟马友友都是在家里接受了最初的人生教育,“爸爸是一个非常严厉的人。每天早晨练完了琴,我们才能吃早饭。”

  姐弟俩并不觉得学琴有多难。因为马孝骏有一套好的教育方法,总是循循善诱。“他会把一首曲子分成几个部分,让我们‘一粒一粒’去学。一天学不会,第二天再温习。把难的东西拆分成小小的一点点攻克,这就是他的窍门。”

  父亲期待儿女天天有所进步。“他经常指着一棵树对我说:看,它天天都在长大。我说,当然了,只要浇水它就会长大。爸爸就说,如果你不进步的话,连植物都不如了。我一听就觉得:那样的话好惨呢!”

  “我和弟弟自然也有厌学的时候。爸爸就会‘骗’我们说:啊,今天有什么新的花样呢,我们去试试吧。我有时说,爸爸,我昨天已经练过琴了,今天不想练了。爸爸说:好吧,你把琴放下来。吃饭的时候,我肚子饿了,爸爸就会严肃地说:你昨天不是已经吃过饭了吗?如果音乐通不过,爸爸不会打我们屁股,但会‘罚’我们写毛笔字。”

  【弟弟是天才吗】

  马友友至今已经拿了18次格莱美奖。我问马友乘:您一定觉得弟弟是音乐天才吧!

  “他当然很有天赋。人们总是说,一个人的成功5%靠天赋,95%靠努力。我觉得我弟弟的天分有50%。但即使这样,他还得加油,不努力什么都没有用。中国不是有句老话,叫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吗?”

  马友乘向记者坦言,同样的问题许多人也问过她爸爸。“我爸爸总是这样回答道:只有不好的父亲才能‘养’出天才。我是很好的父亲,所以我的孩子不是天才。”“爸爸的用意其实要我们永远保持谦虚,自己的孩子虽然会弹琴,但也不能把他们抬举得那么高。另外,他未必要求我们成名成家,做一个好人,有进取心,就OK了。”

  马友乘还说起弟弟马友友的一桩童年趣事。在爸爸眼里,除了音乐,做其他事情比如洗头发呀什么的,都是浪费时间。“他也不喜欢我们花很多的时间跟朋友电话聊天。弟弟性格好,大家都非常喜欢他。他怕朋友打电话进来被爸爸骂,于是就把邻居一户洗衣服人家的电话号码告诉了朋友。这样一来,弟弟既能接到朋友的电话,又不至于挨爸爸的骂。”

  后来他们全家从法国搬到了美国。父亲经常提醒姐弟俩:我们是外国人,我们必须比人家好上三四倍,才有机会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家里只允许说中国话】

  “我爸爸是宁波人,他很会做菜,比如咸菜、鱼香肉丝。我妈妈是广东人,我和弟弟则在法国出生、美国长大。但我们家里只说国语。我现在会讲中国话,也是爸爸的功劳。

  “我和弟弟虽然会说法语、英语,但在家里爸爸只允许我们说中国话,除非是做功课。

  “记得小时候我和弟弟偶尔用英文交流,被爸爸听到了,弟弟一看不妙,马上就骗爸爸说:我们在做数学呢。

  “我上大学的时候,爸爸对我讲,你虽然会三个国家的语言,但是给家里写信,我只看中文。

  “在这方面我们就不如父亲做得好。我们的孩子小时候也会说国语,但是现在差不多已经忘记了。”

  【我愿意把爸爸的那套教育方法,传授给家乡的老师孩子】

  这几年,鄞州区咸祥镇通过马友友先生的影响力,努力打造“大提琴小镇”。大提琴巨大的共鸣腔,使它拥有了男人般深沉的气质,因而被描述为“最接近人声的乐器”。滨海小镇咸祥,向东是大海——我想至少在地域性格上,它与大提琴的音色是相似的:浑厚、丰满,抒情、开朗。

  “他们已经花了九牛二虎之力。”马友乘欣赏咸祥镇重视音乐教育,“我听过‘小友友’大提琴社团孩子们的演出,他们进步很大,发展也很快,从最初的20人,现在已经有60多人。”“鼓励孩子们学习音乐,总归是有好处的,他们将来不一定要成为音乐家、演奏家,可以成为医生、律师或任何职业。我看到现在有些父母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这样做很危险。父母应该做的是,尽量给孩子们创造好的学习环境,比如找个好老师,并给予他们鼓励。”

  马友乘对咸祥打造大提琴小镇有自己的看法:“我给过他们建议。除了大提琴,还需要配一些其他的乐器。比方做菜,你不能老是吃肉啊。”

  马友乘立志将父亲的音乐教育理念传承下去。“假如有机会的话,我很愿意进行交流,把父亲的一些学习方法传授给家乡喜爱音乐的孩子。父亲当年就是用这种方法培育我们姐弟长大的。父亲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打好扎实的基础。只有基础扎实了,房子才可以造得比较高。”

  这是马友乘第三次来到故乡宁波。她非常忙碌:率领她的纽约COS乐团参加首届全国青少年大提琴艺术周活动;以观察员身份观摩第七届青少年大提琴比赛;出席鄞州咸祥镇举办的CELLO TOWN(大提琴小镇)主题日活动。她还参加了“咸祥友友音乐剧院”奠基仪式、大提琴教学论坛,与“小友友”大提琴社团、鄞州中学蓝青青少年交响乐团交流互动……

  如果说一年前她来宁波时,人们关注她多半还是因为她是享誉世界的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的胞姐,如今家乡人民已经牢牢记住了她本人——一位哈佛医学院毕业的全职医生,一位优秀小提琴演奏家,一位心系故园的文化使者。

  初次见面,你或许会觉得她是个性格内向甚至带点忧郁气质的人。但随着谈话的深入。她的友善、睿智和幽默感就释放出来了。

原标题:故人、故事、故园心 ——访美国COS乐团团长马友乘女士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故人、故事、故园心——访美国COS乐团团长马友乘女士

稿源: 宁波日报 2018-09-04 09:26:07

马友乘女士

咸祥小友友大提琴社团学员在马友友祖居表演(一木photographer摄)

  叶向群

  【找到失散多年的五叔和婶婶】

  8月30日,COS乐团副董事冯文君女士在微信上发出一条喜讯:“意外惊喜。通过宁波鄞州政府的大力帮助,我们团长马姐姐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叔叔表弟表妹们。我有幸一起见证了这个家庭激动、喜悦的相聚。聆听了他们许多过去的回忆。”

  记者事后了解到,帮助马友乘找到五叔的热心人,是鄞州区文化馆馆长周蓉华。

  “马老师的五叔名叫蔡继寿,今年已经83岁了。”周蓉华说,帮助寻找五叔的过程是既偶然又曲折。30日,马老师与五叔、五婶以及表弟表妹一家人在华光城的家中见面之后,又兴高采烈地去酒店欢聚。酒席进行到一半,出现了令人感动的一幕:马友乘放下筷子,打开琴匣,捧出小提琴,提出要为年长的叔叔婶婶演奏一曲。

  弓杆擦过琴弦,旋律缓缓响起。这是父亲马孝骏先生在女儿5岁那年改编的《孟姜女哭长城》。马友乘说,当时她花了一年时间学会了它。

  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亲情,确实很“马友乘”。

  “这是故乡之行带给我的意外惊喜。”马友乘告诉记者,她人生的足迹跨越了中、欧、美,最近20多年来,她一直在尽力寻找自己生命中的重要人物,老师、朋友、亲戚。“时光在流失,不晓得有什么事情会发生。”

  【送给老家的特别礼物】

  “妈妈去年去世后,我整理她的遗物,意外发现了我和弟弟小时候的两张‘画作’。”马友乘翻出手机里的图片,示意记者看。尽管是两张幼稚的儿童画,但反映出姐弟俩截然不同的性格:马友友画面上有埃菲尔铁塔、教堂、凯旋门,还有小马在跑来跑去,不光内容丰富,色彩也浓烈,充分体现了他自由奔放的性格。“我呢,属于乖乖女那种,画得规规矩矩、安安静静的。我根本不晓得啊,我妈妈悄悄地留下了我和弟弟读小学时的作品。”

  “这次我把两幅画和父亲的音乐手稿一同带来了,我想祖居是安放它们的理想之所。”

  【我和弟弟的学琴经历】

  “我是2岁半学小提琴,3岁学钢琴,我认为孩子能正确认识颜色的时候,就可以学习音乐了。”马友乘说,他的父亲马孝骏早年毕业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后在巴黎索邦大学获得音乐学博士学位,并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和音乐创作。

  马友乘和弟弟马友友都是在家里接受了最初的人生教育,“爸爸是一个非常严厉的人。每天早晨练完了琴,我们才能吃早饭。”

  姐弟俩并不觉得学琴有多难。因为马孝骏有一套好的教育方法,总是循循善诱。“他会把一首曲子分成几个部分,让我们‘一粒一粒’去学。一天学不会,第二天再温习。把难的东西拆分成小小的一点点攻克,这就是他的窍门。”

  父亲期待儿女天天有所进步。“他经常指着一棵树对我说:看,它天天都在长大。我说,当然了,只要浇水它就会长大。爸爸就说,如果你不进步的话,连植物都不如了。我一听就觉得:那样的话好惨呢!”

  “我和弟弟自然也有厌学的时候。爸爸就会‘骗’我们说:啊,今天有什么新的花样呢,我们去试试吧。我有时说,爸爸,我昨天已经练过琴了,今天不想练了。爸爸说:好吧,你把琴放下来。吃饭的时候,我肚子饿了,爸爸就会严肃地说:你昨天不是已经吃过饭了吗?如果音乐通不过,爸爸不会打我们屁股,但会‘罚’我们写毛笔字。”

  【弟弟是天才吗】

  马友友至今已经拿了18次格莱美奖。我问马友乘:您一定觉得弟弟是音乐天才吧!

  “他当然很有天赋。人们总是说,一个人的成功5%靠天赋,95%靠努力。我觉得我弟弟的天分有50%。但即使这样,他还得加油,不努力什么都没有用。中国不是有句老话,叫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吗?”

  马友乘向记者坦言,同样的问题许多人也问过她爸爸。“我爸爸总是这样回答道:只有不好的父亲才能‘养’出天才。我是很好的父亲,所以我的孩子不是天才。”“爸爸的用意其实要我们永远保持谦虚,自己的孩子虽然会弹琴,但也不能把他们抬举得那么高。另外,他未必要求我们成名成家,做一个好人,有进取心,就OK了。”

  马友乘还说起弟弟马友友的一桩童年趣事。在爸爸眼里,除了音乐,做其他事情比如洗头发呀什么的,都是浪费时间。“他也不喜欢我们花很多的时间跟朋友电话聊天。弟弟性格好,大家都非常喜欢他。他怕朋友打电话进来被爸爸骂,于是就把邻居一户洗衣服人家的电话号码告诉了朋友。这样一来,弟弟既能接到朋友的电话,又不至于挨爸爸的骂。”

  后来他们全家从法国搬到了美国。父亲经常提醒姐弟俩:我们是外国人,我们必须比人家好上三四倍,才有机会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家里只允许说中国话】

  “我爸爸是宁波人,他很会做菜,比如咸菜、鱼香肉丝。我妈妈是广东人,我和弟弟则在法国出生、美国长大。但我们家里只说国语。我现在会讲中国话,也是爸爸的功劳。

  “我和弟弟虽然会说法语、英语,但在家里爸爸只允许我们说中国话,除非是做功课。

  “记得小时候我和弟弟偶尔用英文交流,被爸爸听到了,弟弟一看不妙,马上就骗爸爸说:我们在做数学呢。

  “我上大学的时候,爸爸对我讲,你虽然会三个国家的语言,但是给家里写信,我只看中文。

  “在这方面我们就不如父亲做得好。我们的孩子小时候也会说国语,但是现在差不多已经忘记了。”

  【我愿意把爸爸的那套教育方法,传授给家乡的老师孩子】

  这几年,鄞州区咸祥镇通过马友友先生的影响力,努力打造“大提琴小镇”。大提琴巨大的共鸣腔,使它拥有了男人般深沉的气质,因而被描述为“最接近人声的乐器”。滨海小镇咸祥,向东是大海——我想至少在地域性格上,它与大提琴的音色是相似的:浑厚、丰满,抒情、开朗。

  “他们已经花了九牛二虎之力。”马友乘欣赏咸祥镇重视音乐教育,“我听过‘小友友’大提琴社团孩子们的演出,他们进步很大,发展也很快,从最初的20人,现在已经有60多人。”“鼓励孩子们学习音乐,总归是有好处的,他们将来不一定要成为音乐家、演奏家,可以成为医生、律师或任何职业。我看到现在有些父母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这样做很危险。父母应该做的是,尽量给孩子们创造好的学习环境,比如找个好老师,并给予他们鼓励。”

  马友乘对咸祥打造大提琴小镇有自己的看法:“我给过他们建议。除了大提琴,还需要配一些其他的乐器。比方做菜,你不能老是吃肉啊。”

  马友乘立志将父亲的音乐教育理念传承下去。“假如有机会的话,我很愿意进行交流,把父亲的一些学习方法传授给家乡喜爱音乐的孩子。父亲当年就是用这种方法培育我们姐弟长大的。父亲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打好扎实的基础。只有基础扎实了,房子才可以造得比较高。”

  这是马友乘第三次来到故乡宁波。她非常忙碌:率领她的纽约COS乐团参加首届全国青少年大提琴艺术周活动;以观察员身份观摩第七届青少年大提琴比赛;出席鄞州咸祥镇举办的CELLO TOWN(大提琴小镇)主题日活动。她还参加了“咸祥友友音乐剧院”奠基仪式、大提琴教学论坛,与“小友友”大提琴社团、鄞州中学蓝青青少年交响乐团交流互动……

  如果说一年前她来宁波时,人们关注她多半还是因为她是享誉世界的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的胞姐,如今家乡人民已经牢牢记住了她本人——一位哈佛医学院毕业的全职医生,一位优秀小提琴演奏家,一位心系故园的文化使者。

  初次见面,你或许会觉得她是个性格内向甚至带点忧郁气质的人。但随着谈话的深入。她的友善、睿智和幽默感就释放出来了。

原标题:故人、故事、故园心 ——访美国COS乐团团长马友乘女士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