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离开高原看看外面的世界 10名藏族大学生来甬求取"创业经"
稿源: 现代金报   2018-10-23 07:21:43 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我的扶贫日记

  和“师傅”学做奶茶

  “长了知识,更长了见识!”“希望下次还能来看看!”上个周末,10名未就业藏族大学毕业生结束了在宁波为期10天的“向东取经”,踏上回家路。

  这群年轻人全部来自宁波对口支援的西藏自治区那曲市比如县。他们在援藏干部的带领下,来到宁波博创盛联实业有限公司职业见习,最后一天还参观了“宁波电商经济创新园区”和“亚虎大学生创业园”、“涌上外婆桥”、“正和创新工场”等地,与部分公司董事长互动交流。

  据悉,这是比如县第一次开展的未就业大学生对外见习活动,大学生们倍加珍惜机会。他们感叹:“尽管时间短暂,但走出高原开阔眼界,更新自己的思维观念,相信对将来创业就业也有帮助。”□记者樊莹文/摄

  第一次离开高原看外面的世界

  “这里的年轻人不拘泥于条条框框”

  位于江北的宁波博创盛联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企业管理咨询、市场推广策划、餐饮商业模式研发、餐饮品牌孵化为一体的大型集团公司。10名藏族大学毕业生,两两一组,分别被安排到五个部门。

  今年26岁的多杰旺秋是见习队伍中年纪最大的一个。大学毕业两三年了,没有找到工作,一直呆在家里。这是他第一次离开了家、离开西藏高原,来看看外面的世界。

  在宁波见习的这10天,多杰旺秋明显感受到不同于家乡的工作氛围——就业环境相对宽松自由,特别是面对大学毕业生。

  “这次,我被分到公司的飞鱼事业部,岗位是加盟服务经理。每天,跟着带教老师学习如何跟客户打交道,接触到不同的人和事,视野渐渐打开。”多杰旺秋发现,这里的年轻人很拼、很有活力,他们并不拘泥于条条框框。

  由此,他萌生了个念头,见习结束后,回县里开一家虫草店,收购的就是乡邻的虫草。

  原来,地处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之间的比如县,是虫草采集大县,虫草采集一直以来是全县农牧民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按照传统方式,当地农牧民以较低价格卖给中间商,辐射范围非常有限。如果能融入互联网,线上线下推广家乡的虫草,销往宁波等沿海城市,渠道会变得更广。

  这个点子,和见习团另一位大学生曲珠交流后,两人一拍即合。不过,在县里很多上了年纪的人看不起商人,看不起做买卖的。创业这事,要想得到家人的认可,还是要做出一番成绩来,两人准备回去后好好计划一下。

  趁着休息时间大学生们聚在一起分享交流

  考公务员不一定就是唯一的路

  渴望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

  “记住,加铁观音茶时要用力摇杯子,新学的至少二三十下哦。”

  “手法很好,比刚开始熟练多了。”

  在奶茶制作区,“师傅”正在手把手地教两位藏族大学生制作铁观音厚奶。其中一位女孩扎西拉措爱喝奶茶,打算在县里自主创业开一家正宗奶茶店。这几天,她都在不停练习手法,回顾学过的知识,得意的作品还不忘分享给见习团的其他藏族大学生。

  在隔壁资源管理中心见习网络编辑岗位的多嘎,也在拼命向带队的老师学习知识。大眼睛、留着一头微微波浪卷的她,是今年刚毕业的大学生,也考过一次公务员没考上。

  “我大学是在甘肃酒泉读的,当时周围不少同学有前卫的创业就业意识,也不觉得考公务员就是唯一的出路。这次来宁波见习,就是想多看看多学学,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多嘎说。

  起初她被分到网络编辑岗位,还有些不以为然,总觉得工作比较轻松。没想到几天下来,她基本都是跟着老师面对电脑不停地打字,办公室没有人在闲聊,只能听到键盘敲打的声音。

  “越努力,才越有回报。”作为刚走出校门的青年,多嘎也认识到,只有脚踏实地一步步来,多积累多学习,才能有机会成功。现在的努力,是在拼搏自己的未来。

  比如县委组织部工作人员格桑罗布告诉记者,此次见习团10位未就业藏族大学毕业生,是经过层层筛选确定的,年纪最小的19岁,最大的26岁。

  在电脑前努力熟悉业务

  当地2012年至2016年毕业的400多位大学生

  未就业的人数仍有四分之一

  这次见习活动之所以能成行,背后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就是2016年7月赴比如县的宁波“第八批援藏干部”盛悠。

  现在他的身份是比如县委常务副书记,一直和各族干部群众共谋当地新发展,其中大学生就业难成了一个棘手问题。

  “来了两年多,我发现这里真正‘走出去’的大学生寥寥,即便是在外省读完大学,第一反应也是回到高原,而不是寻找机会留在当地。”盛悠说。

  他用一组数据来佐证:比如县2012年至2016年大学生毕业总数413人,至今仍未就业的人数超过四分之一,达136人。到了这两年,情况更加严峻,就拿2018年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毕业242人,未就业192人。

  在盛悠看来,比如县基础教育并不差,从幼儿园、小学再到中学的教学资源优质,家长也愿意送孩子到周边省份如四川、湖北等上大学。照理说,毕业后这群大学生应有更多就业机会,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这里,依旧有老观念,认为考公务员才是正儿八经的工作,很少有大学生会主动进企业工作,或者自主创业。”盛悠谈到,高不成低不就,是比如县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当地第二产业相对薄弱,没有那么多优质企业吸收大学生,同时建筑公司、农牧民合作组织等太累太辛苦的工作,大学生又看不上没人愿意干,就造成了就业难的困局。

  到企业、到园区参观学习

  帮助藏族孩子们更新思维观念

  感受不一样的就业创业氛围

  为了解决这一现状,比如县政府做过许多尝试,包括邀请宁波在内的内陆企业来设招聘摊位,但由于岗位条件要求高,且收入待遇比想象中的低,主动应聘的当地大学生少之又少,坚持下去的更是凤毛麟角。

  这时,盛悠结合自己在宁波的工作经验有个大胆想法——让比如县大学生来宁波职业见习。

  “有别于传统意义的就业实习,这次活动的目的是帮助藏族孩子增长见识、更新思维观念,感受不一样的就业创业氛围。”盛悠记得,刚下飞机的第一天,孩子们一脸新鲜感。

  随后在企业,你一句、我一言,见习团大学生不停地向“师傅”们问这问那,看着他们用心学习、专心取经的美丽画面,心里也很欣慰。

  “我们希望把今天的所学转化为创业前进的动力,积极总结归纳见习经验,创新探索创业方法,力争为比如发展建设贡献力量。”盛悠期盼。

  但他也坦言,这项工作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放眼长远探索,至于未来还会不会组织类似见习活动,还要看此次效果如何。感谢宁波很多热心的企业及企业家参与这次的活动。

  记者打听到,下步,这10名大学生见习结束后回到比如县,将专门开个座谈会聊聊心得体会。其中有自主创业想法的大学生,该县考虑帮助他们降低创业成本、给予一定的创业指导等,通过这批年轻人带个好头,争取早日带领其他大学生走出等待就业的误区。

原标题:离开高原 看看外面的世界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离开高原看看外面的世界 10名藏族大学生来甬求取"创业经"

稿源: 现代金报 2018-10-23 07:21:43

  和“师傅”学做奶茶

  “长了知识,更长了见识!”“希望下次还能来看看!”上个周末,10名未就业藏族大学毕业生结束了在宁波为期10天的“向东取经”,踏上回家路。

  这群年轻人全部来自宁波对口支援的西藏自治区那曲市比如县。他们在援藏干部的带领下,来到宁波博创盛联实业有限公司职业见习,最后一天还参观了“宁波电商经济创新园区”和“亚虎大学生创业园”、“涌上外婆桥”、“正和创新工场”等地,与部分公司董事长互动交流。

  据悉,这是比如县第一次开展的未就业大学生对外见习活动,大学生们倍加珍惜机会。他们感叹:“尽管时间短暂,但走出高原开阔眼界,更新自己的思维观念,相信对将来创业就业也有帮助。”□记者樊莹文/摄

  第一次离开高原看外面的世界

  “这里的年轻人不拘泥于条条框框”

  位于江北的宁波博创盛联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企业管理咨询、市场推广策划、餐饮商业模式研发、餐饮品牌孵化为一体的大型集团公司。10名藏族大学毕业生,两两一组,分别被安排到五个部门。

  今年26岁的多杰旺秋是见习队伍中年纪最大的一个。大学毕业两三年了,没有找到工作,一直呆在家里。这是他第一次离开了家、离开西藏高原,来看看外面的世界。

  在宁波见习的这10天,多杰旺秋明显感受到不同于家乡的工作氛围——就业环境相对宽松自由,特别是面对大学毕业生。

  “这次,我被分到公司的飞鱼事业部,岗位是加盟服务经理。每天,跟着带教老师学习如何跟客户打交道,接触到不同的人和事,视野渐渐打开。”多杰旺秋发现,这里的年轻人很拼、很有活力,他们并不拘泥于条条框框。

  由此,他萌生了个念头,见习结束后,回县里开一家虫草店,收购的就是乡邻的虫草。

  原来,地处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之间的比如县,是虫草采集大县,虫草采集一直以来是全县农牧民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按照传统方式,当地农牧民以较低价格卖给中间商,辐射范围非常有限。如果能融入互联网,线上线下推广家乡的虫草,销往宁波等沿海城市,渠道会变得更广。

  这个点子,和见习团另一位大学生曲珠交流后,两人一拍即合。不过,在县里很多上了年纪的人看不起商人,看不起做买卖的。创业这事,要想得到家人的认可,还是要做出一番成绩来,两人准备回去后好好计划一下。

  趁着休息时间大学生们聚在一起分享交流

  考公务员不一定就是唯一的路

  渴望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

  “记住,加铁观音茶时要用力摇杯子,新学的至少二三十下哦。”

  “手法很好,比刚开始熟练多了。”

  在奶茶制作区,“师傅”正在手把手地教两位藏族大学生制作铁观音厚奶。其中一位女孩扎西拉措爱喝奶茶,打算在县里自主创业开一家正宗奶茶店。这几天,她都在不停练习手法,回顾学过的知识,得意的作品还不忘分享给见习团的其他藏族大学生。

  在隔壁资源管理中心见习网络编辑岗位的多嘎,也在拼命向带队的老师学习知识。大眼睛、留着一头微微波浪卷的她,是今年刚毕业的大学生,也考过一次公务员没考上。

  “我大学是在甘肃酒泉读的,当时周围不少同学有前卫的创业就业意识,也不觉得考公务员就是唯一的出路。这次来宁波见习,就是想多看看多学学,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多嘎说。

  起初她被分到网络编辑岗位,还有些不以为然,总觉得工作比较轻松。没想到几天下来,她基本都是跟着老师面对电脑不停地打字,办公室没有人在闲聊,只能听到键盘敲打的声音。

  “越努力,才越有回报。”作为刚走出校门的青年,多嘎也认识到,只有脚踏实地一步步来,多积累多学习,才能有机会成功。现在的努力,是在拼搏自己的未来。

  比如县委组织部工作人员格桑罗布告诉记者,此次见习团10位未就业藏族大学毕业生,是经过层层筛选确定的,年纪最小的19岁,最大的26岁。

  在电脑前努力熟悉业务

  当地2012年至2016年毕业的400多位大学生

  未就业的人数仍有四分之一

  这次见习活动之所以能成行,背后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就是2016年7月赴比如县的宁波“第八批援藏干部”盛悠。

  现在他的身份是比如县委常务副书记,一直和各族干部群众共谋当地新发展,其中大学生就业难成了一个棘手问题。

  “来了两年多,我发现这里真正‘走出去’的大学生寥寥,即便是在外省读完大学,第一反应也是回到高原,而不是寻找机会留在当地。”盛悠说。

  他用一组数据来佐证:比如县2012年至2016年大学生毕业总数413人,至今仍未就业的人数超过四分之一,达136人。到了这两年,情况更加严峻,就拿2018年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毕业242人,未就业192人。

  在盛悠看来,比如县基础教育并不差,从幼儿园、小学再到中学的教学资源优质,家长也愿意送孩子到周边省份如四川、湖北等上大学。照理说,毕业后这群大学生应有更多就业机会,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这里,依旧有老观念,认为考公务员才是正儿八经的工作,很少有大学生会主动进企业工作,或者自主创业。”盛悠谈到,高不成低不就,是比如县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当地第二产业相对薄弱,没有那么多优质企业吸收大学生,同时建筑公司、农牧民合作组织等太累太辛苦的工作,大学生又看不上没人愿意干,就造成了就业难的困局。

  到企业、到园区参观学习

  帮助藏族孩子们更新思维观念

  感受不一样的就业创业氛围

  为了解决这一现状,比如县政府做过许多尝试,包括邀请宁波在内的内陆企业来设招聘摊位,但由于岗位条件要求高,且收入待遇比想象中的低,主动应聘的当地大学生少之又少,坚持下去的更是凤毛麟角。

  这时,盛悠结合自己在宁波的工作经验有个大胆想法——让比如县大学生来宁波职业见习。

  “有别于传统意义的就业实习,这次活动的目的是帮助藏族孩子增长见识、更新思维观念,感受不一样的就业创业氛围。”盛悠记得,刚下飞机的第一天,孩子们一脸新鲜感。

  随后在企业,你一句、我一言,见习团大学生不停地向“师傅”们问这问那,看着他们用心学习、专心取经的美丽画面,心里也很欣慰。

  “我们希望把今天的所学转化为创业前进的动力,积极总结归纳见习经验,创新探索创业方法,力争为比如发展建设贡献力量。”盛悠期盼。

  但他也坦言,这项工作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放眼长远探索,至于未来还会不会组织类似见习活动,还要看此次效果如何。感谢宁波很多热心的企业及企业家参与这次的活动。

  记者打听到,下步,这10名大学生见习结束后回到比如县,将专门开个座谈会聊聊心得体会。其中有自主创业想法的大学生,该县考虑帮助他们降低创业成本、给予一定的创业指导等,通过这批年轻人带个好头,争取早日带领其他大学生走出等待就业的误区。

原标题:离开高原 看看外面的世界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