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浙江民间投资增长的背后(四):拆除“门槛” 拓展空间
稿源: 新蓝网   2018-12-07 11:12:40报料热线:81850000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12月6日讯(浙江卫视记者赵奕金亮许勤管晴川)近年来,依照国家相关规定,浙江持续打破阻碍民营企业进入的玻璃门、弹簧门,民资投向曾经的垄断领域,门槛不断降低。全新的发展空间面前,浙江民营企业的投资意愿如何?信心又从何而来?

  在全国首条民资控股高铁——杭绍台高铁项目池塘山一号隧道内,工程正以每天两次爆破的速度,加速施工;在舟山,由荣盛集团控股的全国最大炼化一体化项目——舟山绿色石化基地项目,即将在本月点火试生产;而在湖州,由民企总投资20亿元建成的湖州光伏发电站,已累计发电5亿多度。浙江贝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邱小永告诉记者,现在投资电站大概是每年8%——10%的回报率,作为光伏电站投资这一块是很有信心的。裕业集团江山第二福利院项目负责人余永辉表示,从市场的预订率和工程建设进度情况来看,对未来也是非常有信心的。

  在省发展规划研究院,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浙江民间资本已先后进入石油、电力、通信、军工、铁路、航空、金融等多个垄断领域。按照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450多家国有企业完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吸收1400多亿元社会资本进入;仅今年,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就达8207亿元,其中,三季度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高达1188.2%。据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柴贤龙介绍,总体来看成绩也是很明显的,很多项目缓解了财政的压力,走出了一种路径,这种探索是非常有益的。

  真金白银投入曾经的垄断领域,民资的动力从何而来?在国内首条民资控股的高铁项目——杭绍台高铁调查中,记者了解到,这个项目总投资409亿元,其中的51%,共205亿由8家民营企业共同出资。复星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集团CEO方建宏告诉记者,因为整个杭绍台是一个34年周期的项目,有4年建设期和30年的运营期,可能这个短期的回报不是很高。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丽春也表示,对上市公司来说,七八个点的收益,这种项目显然是不能满足的。

  投资周期长、回报慢,是什么留住了逐利的资本?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尽管看得见的收益不具吸引力,但企业算的是另一笔账。杭绍台铁路在推进过程中,沿线各级政府开了上百次协调会,专门为企业制定政策大礼包。据复星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集团CEO方建宏介绍,他们跟政府之间有关于后期运营对数的一个补贴,通过这些方式能够提高整个项目的一个收益率。

  不仅如此,等高铁建成后,运营阶段的大部分利益,都会让利给企业。台州市发改委副主任铁路办主任徐亦镇告诉记者,政府在方方面面,对于民营资本参与的政府性项目建设,都进行了一些政策扶持,都是想尽办法保证他们的基本收益。

  而在即将启动的全国第二条民资控股铁路项目——杭温铁路,撬动民资热情的政策保障更加有力。项目还没开工,企业就拿到了温州北站新城核心区的综合开发权。百盛联合杭温铁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克望表示,未来七个站场的综合开发,他们会和地方政府一起来发展,共同来开发,这样会有一定的收益。

  除了杭绍台、杭温这样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为了让民资进得来留得下也有钱赚,各领域的政策红利正在持续释放。在浙江自贸区,华信国际石油去年刚拿到了全国首批保税油经营资质。尽管一期投资还没有见效,企业还是决定继续扩大投资。华信国际(舟山)石油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帆告诉记者,之所以坚持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政府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不仅内锚拿出来提供给我们使用,同时还直接减免引航费用,节省了很大一笔经营的成本。

  眼下在浙江自贸区,民资不仅可以自由进入保税油、原油、炼化等原先的垄断领域,近万家民企在舟山注册,其中油品企业1535家,注册资本54亿元。近日,浙江还发布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扩大民营经济投资渠道,围绕“四大建设”、八大万亿产业、社会事业、军民融合等重点领域,让民企在重大项目中共享发展红利。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柴贤龙表示,接下来会聚焦到合适的领域,明确合理的回报机制,辅之以合理的政策支持,引进社会资本可以是稳定的,有潜力的。

编辑: 杜寅

浙江民间投资增长的背后(四):拆除“门槛” 拓展空间

稿源: 新蓝网 2018-12-07 11:12:40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12月6日讯(浙江卫视记者赵奕金亮许勤管晴川)近年来,依照国家相关规定,浙江持续打破阻碍民营企业进入的玻璃门、弹簧门,民资投向曾经的垄断领域,门槛不断降低。全新的发展空间面前,浙江民营企业的投资意愿如何?信心又从何而来?

  在全国首条民资控股高铁——杭绍台高铁项目池塘山一号隧道内,工程正以每天两次爆破的速度,加速施工;在舟山,由荣盛集团控股的全国最大炼化一体化项目——舟山绿色石化基地项目,即将在本月点火试生产;而在湖州,由民企总投资20亿元建成的湖州光伏发电站,已累计发电5亿多度。浙江贝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邱小永告诉记者,现在投资电站大概是每年8%——10%的回报率,作为光伏电站投资这一块是很有信心的。裕业集团江山第二福利院项目负责人余永辉表示,从市场的预订率和工程建设进度情况来看,对未来也是非常有信心的。

  在省发展规划研究院,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浙江民间资本已先后进入石油、电力、通信、军工、铁路、航空、金融等多个垄断领域。按照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450多家国有企业完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吸收1400多亿元社会资本进入;仅今年,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就达8207亿元,其中,三季度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高达1188.2%。据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柴贤龙介绍,总体来看成绩也是很明显的,很多项目缓解了财政的压力,走出了一种路径,这种探索是非常有益的。

  真金白银投入曾经的垄断领域,民资的动力从何而来?在国内首条民资控股的高铁项目——杭绍台高铁调查中,记者了解到,这个项目总投资409亿元,其中的51%,共205亿由8家民营企业共同出资。复星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集团CEO方建宏告诉记者,因为整个杭绍台是一个34年周期的项目,有4年建设期和30年的运营期,可能这个短期的回报不是很高。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丽春也表示,对上市公司来说,七八个点的收益,这种项目显然是不能满足的。

  投资周期长、回报慢,是什么留住了逐利的资本?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尽管看得见的收益不具吸引力,但企业算的是另一笔账。杭绍台铁路在推进过程中,沿线各级政府开了上百次协调会,专门为企业制定政策大礼包。据复星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集团CEO方建宏介绍,他们跟政府之间有关于后期运营对数的一个补贴,通过这些方式能够提高整个项目的一个收益率。

  不仅如此,等高铁建成后,运营阶段的大部分利益,都会让利给企业。台州市发改委副主任铁路办主任徐亦镇告诉记者,政府在方方面面,对于民营资本参与的政府性项目建设,都进行了一些政策扶持,都是想尽办法保证他们的基本收益。

  而在即将启动的全国第二条民资控股铁路项目——杭温铁路,撬动民资热情的政策保障更加有力。项目还没开工,企业就拿到了温州北站新城核心区的综合开发权。百盛联合杭温铁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克望表示,未来七个站场的综合开发,他们会和地方政府一起来发展,共同来开发,这样会有一定的收益。

  除了杭绍台、杭温这样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为了让民资进得来留得下也有钱赚,各领域的政策红利正在持续释放。在浙江自贸区,华信国际石油去年刚拿到了全国首批保税油经营资质。尽管一期投资还没有见效,企业还是决定继续扩大投资。华信国际(舟山)石油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帆告诉记者,之所以坚持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政府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不仅内锚拿出来提供给我们使用,同时还直接减免引航费用,节省了很大一笔经营的成本。

  眼下在浙江自贸区,民资不仅可以自由进入保税油、原油、炼化等原先的垄断领域,近万家民企在舟山注册,其中油品企业1535家,注册资本54亿元。近日,浙江还发布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扩大民营经济投资渠道,围绕“四大建设”、八大万亿产业、社会事业、军民融合等重点领域,让民企在重大项目中共享发展红利。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柴贤龙表示,接下来会聚焦到合适的领域,明确合理的回报机制,辅之以合理的政策支持,引进社会资本可以是稳定的,有潜力的。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