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圈画人生 李海峰当代艺术展开展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01-17 08:46:35报料热线:81850000

李海峰和作品《面具》

《傍晚》李海峰

《大象》李海峰

《风筝》李海峰

市民在参观李海峰当代艺术展。

  中国宁波网讯 只用“圆”、“圈”创作艺术作品是不是让人觉得很奇妙?1月12日下午,“圈画人生——李海峰当代艺术展”在宁波美术馆开展,展出的近70件作品采用的艺术语言就是“圆”和“圈”。

  而这个笔触的谜底,当代艺术家李海峰希望是批判、记录与预见。他说,从圆圈之中,每个人所见不同:事业的轮回、社会的轮回、生命的轮回。它既是解构,也是建构,它既是开始,也是终点,生生不息,永无止境。

  李海峰是生于上海的60后艺术家,1991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系,同年7月进入东华大学任教至今。2003年赴法国第戎国立美术学院进修,现任东华大学服装学院美术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出版多本艺术类书籍,数十次参加国内外联展及个展。李海峰作品主要以时事为创作对象,反映社会文明与传统的消解与忽视。

  此次“圈画人生”展,基本反映了李海峰的从艺之路。大概在1997年之前,他以“点”作画,那些密集的、蜿蜒向上的、排列有序而渐变的“点”,是他沉淀下来认真思考、作画的开始。

  十多年前,李海峰开始从“点”迈向“圈”的探索。他透露,其实最初是无意识的状态,“那时喜欢煲电话粥,不像现在流行用微信。一边打电话,一边我喜欢用另一只手握笔无意识地画圈。”

  李海峰告诉记者:“一开始,我将圆圈画得很大,随着一遍遍地叠加,这些圈越来越小,越来越密,它们由随心所欲的概念,逐渐缩紧成面面俱到的写实。”

  这次展览的作品,《面具》系列是形形色色的人物带着统一的防霾面具,情绪冰冷而疏离,带着工业城市的空茫。《傍晚》隐喻着一种沉寂与思考,司空见惯的泳池分隔出此岸与彼岸,人与人内心的距离随着时间渐行渐远,池畔的三条犬如人的潜意识一般若隐若现于画面中。钱币、诱惑等元素,都是频繁出现在李海峰笔下的意象,他试图表现出人的生存与精神、社会本质的诱惑与陷阱。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月25日。宁波晚报记者陈晓旻/文记者周建平/摄

编辑: 杜寅

圈画人生 李海峰当代艺术展开展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01-17 08:46:35

李海峰和作品《面具》

《傍晚》李海峰

《大象》李海峰

《风筝》李海峰

市民在参观李海峰当代艺术展。

  中国宁波网讯 只用“圆”、“圈”创作艺术作品是不是让人觉得很奇妙?1月12日下午,“圈画人生——李海峰当代艺术展”在宁波美术馆开展,展出的近70件作品采用的艺术语言就是“圆”和“圈”。

  而这个笔触的谜底,当代艺术家李海峰希望是批判、记录与预见。他说,从圆圈之中,每个人所见不同:事业的轮回、社会的轮回、生命的轮回。它既是解构,也是建构,它既是开始,也是终点,生生不息,永无止境。

  李海峰是生于上海的60后艺术家,1991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系,同年7月进入东华大学任教至今。2003年赴法国第戎国立美术学院进修,现任东华大学服装学院美术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出版多本艺术类书籍,数十次参加国内外联展及个展。李海峰作品主要以时事为创作对象,反映社会文明与传统的消解与忽视。

  此次“圈画人生”展,基本反映了李海峰的从艺之路。大概在1997年之前,他以“点”作画,那些密集的、蜿蜒向上的、排列有序而渐变的“点”,是他沉淀下来认真思考、作画的开始。

  十多年前,李海峰开始从“点”迈向“圈”的探索。他透露,其实最初是无意识的状态,“那时喜欢煲电话粥,不像现在流行用微信。一边打电话,一边我喜欢用另一只手握笔无意识地画圈。”

  李海峰告诉记者:“一开始,我将圆圈画得很大,随着一遍遍地叠加,这些圈越来越小,越来越密,它们由随心所欲的概念,逐渐缩紧成面面俱到的写实。”

  这次展览的作品,《面具》系列是形形色色的人物带着统一的防霾面具,情绪冰冷而疏离,带着工业城市的空茫。《傍晚》隐喻着一种沉寂与思考,司空见惯的泳池分隔出此岸与彼岸,人与人内心的距离随着时间渐行渐远,池畔的三条犬如人的潜意识一般若隐若现于画面中。钱币、诱惑等元素,都是频繁出现在李海峰笔下的意象,他试图表现出人的生存与精神、社会本质的诱惑与陷阱。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月25日。宁波晚报记者陈晓旻/文记者周建平/摄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