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学雷锋日 记者走近宁波博物馆里的志愿者
稿源: 现代金报   2019-03-06 08:09:22报料热线:81850000

  袁兴光在讲解中丁悠初摄

  唐和兴与观众互动

  有这么一群志愿者,他们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投身到博物馆的志愿工作中,把一个个暖心的故事,通过展览向海内外观众讲述宁波的好故事。在学习雷锋纪念日,记者就见到了一群博物馆的志愿者,他们年龄不同,成长环境各异却都有着一颗做好博物馆志愿者的心。袁兴光、唐和兴就是其中的代表。

  □通讯员沈琳艳

  记者 朱立奇

  袁兴光

  把对家乡的爱

  融入到志愿服务中

  说起袁兴光,那可是宁波博物馆志愿者中的一位大名鼎鼎的“老前辈”。从宁波市博物馆,到宁波帮博物馆,还有位于北仑的中国港口博物馆,都有袁兴光身穿志愿者马甲,带着话筒为前来参观的市民进行现场讲解的身影。

  “首次成为博物馆志愿者是在2011年,那一年,我还没有退休。”说起自己成为博物馆志愿者的年份,袁兴光说他记得很清楚,是在报纸上看到宁波博物馆向全社会招募志愿者。当时已经57岁的袁兴光毅然报名参与其中,经过筛选成功成为宁波博物馆一名志愿者。2014年,又经过专业的培训,成为宁波帮博物馆的志愿者,2018年,在宁波帮杰出代表包玉刚诞辰100周年之际,包玉刚故居免费向公众开放,2019年春节刚过袁兴光又报名参加了服务包玉刚故居的志愿者。

  采访中,袁兴光一再提到,想要做好博物馆的志愿者,必须要多听多学。说起自己的志愿者生涯,袁兴光说曾经有外地游客对宁波帮博物馆内一幅清朝的宁波区域图产生了兴趣,这张与现代地区有着明显差异的图,袁兴光准确说出了杭州湾、上海方向、舟山群岛等具体方位,并指出了东南西北所在。在一面琢磨,一面学习中,袁兴光的志愿服务能力越来越强。

  袁兴光告诉记者,他家住骆驼街道,如果不下雨就骑自行车来往于家和博物馆间,单程一趟起码需要40分钟。如果下雨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无论刮风下雨,袁兴光从未缺席过一次志愿服务。

  作为一名老知青,退休数年的袁兴光对人生有着自己的总结:经过大半辈子酸甜苦辣的经历后,无论是今天还是将来,提高艺术水平和科学知识,是正确的人生选择。因此,我希望把追求文化知识与参加志愿服务的人生理想结合起来。把对家乡宁波的爱,融入到志愿服务中去。

  “今天是学习雷锋纪念日,从小我们就在要学雷锋的环境中成长,学习雷锋同志可不是口头说说的。就我个人而言,就是干好志愿者,通过认真的志愿服务,实践雷锋精神。”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持着袁兴光,在志愿者中成为佼佼者。

  唐和兴

  志愿服务

  让我收获使命感

  在包玉刚故居的采访中,记者还认识了一位志愿者:唐和兴,她表示,通过志愿服务,不仅参与了公益,更拓展了自己的人生,收获了更多。

  2015年年底,唐和兴在电台中听到宁波帮博物馆在招募志愿者,她欣然报名,经过培训和考核,2016年正式成为一名志愿者。“我人生中第一次志愿服务,记忆犹新,那天是实践考核的日子,在老师的指点下,我为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先生进行宁波帮博物馆的现场讲解。那一天,天气很冷,还飘着小雨,老先生顶着一把伞只身一人来到博物馆。面对我的讲解,老先生听得认真,还不停发问,这给了我巨大的信心,从那天起,我坚定了自己要努力干好一名志愿者的愿望。”

  从2015年到现在,唐和兴一直在宁波帮博物馆担任志愿者,2018年包玉刚故居与市民见面后,唐和兴也报名了故居的志愿者,她告诉记者:在担任志愿者后,虽然需要耗费大量的私人时间,但明显能感受到个人的生活圈扩大,认识了更多有学识有见识的老师,自己的人生态度也更乐观了。“最重要的是,通过志愿服务,让我收获了很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增强是显而易见的。”

  努力的付出,在自我获得的同时也被其他志愿者所认同,目前,唐和兴成为宁波帮博物馆志愿者协会的副秘书,她说:在志愿服务中,贡献自己的一分力,她感到很荣幸。

  新闻链接

  3月5日是学习雷锋纪念日,当天虽然大雨滂沱,但依旧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宁波帮博物馆、包玉刚故居参观。现场志愿者招募活动中,来自附近庄市街道,高教社区10多位志愿者来到现场报名。

  据现场负责人介绍,包玉刚故居开始志愿者招募后,现已有近40位热心市民填表,报名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报名截止后,博物馆会经过筛选,并专业培训,这些“新”志愿者将会走上志愿服务岗位。志愿服务,后继有人。

  宁波财经学院大学生

  7年帮扶“喜憨儿”

  他们无法正常地工作、生活,他们被亲切地称为“喜憨儿”。而宁波财经学院的大学生们与这群孩子结缘已经有7个年头了。

  喜憨儿圆梦项目是宁波财经学院已传承7年的志愿服务项目,主要围绕智力障碍的孩子们开展心理关爱、教育帮扶、阳光义卖、素质拓展等活动。7年来,该团队先后在白鹤街道等地帮扶了35位服务对象,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一开始,摆在“喜憨儿”和这个团队之间的不仅仅是年龄上的差距,还有交流问题,没有共同的话题。

  “喜憨儿”中的一位憨儿,连居住地的工作人员都说少接近,但是该团队成员没有放弃,坚持与他们“零距离”交流。在“喜憨儿”工作人员的穿针引线下,团队很快与“喜憨儿”打成一片,不仅解决了两者之间的交流,还对彼此之间有了一定的了解,为圆梦行动做了很好的基础。

  最让队员们感动的是“喜憨儿”竟然能够写出他们的名字,能够从一开始的陌生到最后一起和队员开心地作画、看电影、玩游戏。

  “这让我看到了爱的力量,只要你肯给予,它必定回报你。”该团队负责人这样说道。

  “我们想通过这样项目化的方式,把雷锋精神贯穿在育人的过程中,贯穿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让学雷锋不仅仅停留在口号和特定的时间段里。”该校团委书记张海峰说。(通讯员王轶群记者章萍)

  北仑志愿者

  亮相央视综艺频道

  3月5日是第56个学雷锋日,当晚7点30分,由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中国文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文明之光志愿中国——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宣传特别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艺频道(CCTV3)播出,北仑区“红领之家”社会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陈军浩在节目中亮相并接受采访。

  节目中,主持人问道:“老陈,党员志愿服务与普通人的志愿服务比起来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实践告诉我们,在党的引领下,在志愿服务的熏陶下,有时候负能量也能转变成正能量,为文明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面对主持人的问题,陈军浩回答道。

  据了解,陈军浩于2012年成立社会组织“红领之家”,从事志愿服务达18年,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认可。他先后荣获宁波市优秀志愿者、宁波市劳动模范、浙江省千名好支书、浙江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社区志愿者先进个人、全国最美志愿者、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等荣誉,其负责的北仑区红领之家党员志愿服务项目成功获评全国志愿服务100个最佳服务项目。(通讯员陈红陆东旭记者徐晨冰)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学雷锋日 记者走近宁波博物馆里的志愿者

稿源: 现代金报 2019-03-06 08:09:22

  袁兴光在讲解中丁悠初摄

  唐和兴与观众互动

  有这么一群志愿者,他们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投身到博物馆的志愿工作中,把一个个暖心的故事,通过展览向海内外观众讲述宁波的好故事。在学习雷锋纪念日,记者就见到了一群博物馆的志愿者,他们年龄不同,成长环境各异却都有着一颗做好博物馆志愿者的心。袁兴光、唐和兴就是其中的代表。

  □通讯员沈琳艳

  记者 朱立奇

  袁兴光

  把对家乡的爱

  融入到志愿服务中

  说起袁兴光,那可是宁波博物馆志愿者中的一位大名鼎鼎的“老前辈”。从宁波市博物馆,到宁波帮博物馆,还有位于北仑的中国港口博物馆,都有袁兴光身穿志愿者马甲,带着话筒为前来参观的市民进行现场讲解的身影。

  “首次成为博物馆志愿者是在2011年,那一年,我还没有退休。”说起自己成为博物馆志愿者的年份,袁兴光说他记得很清楚,是在报纸上看到宁波博物馆向全社会招募志愿者。当时已经57岁的袁兴光毅然报名参与其中,经过筛选成功成为宁波博物馆一名志愿者。2014年,又经过专业的培训,成为宁波帮博物馆的志愿者,2018年,在宁波帮杰出代表包玉刚诞辰100周年之际,包玉刚故居免费向公众开放,2019年春节刚过袁兴光又报名参加了服务包玉刚故居的志愿者。

  采访中,袁兴光一再提到,想要做好博物馆的志愿者,必须要多听多学。说起自己的志愿者生涯,袁兴光说曾经有外地游客对宁波帮博物馆内一幅清朝的宁波区域图产生了兴趣,这张与现代地区有着明显差异的图,袁兴光准确说出了杭州湾、上海方向、舟山群岛等具体方位,并指出了东南西北所在。在一面琢磨,一面学习中,袁兴光的志愿服务能力越来越强。

  袁兴光告诉记者,他家住骆驼街道,如果不下雨就骑自行车来往于家和博物馆间,单程一趟起码需要40分钟。如果下雨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无论刮风下雨,袁兴光从未缺席过一次志愿服务。

  作为一名老知青,退休数年的袁兴光对人生有着自己的总结:经过大半辈子酸甜苦辣的经历后,无论是今天还是将来,提高艺术水平和科学知识,是正确的人生选择。因此,我希望把追求文化知识与参加志愿服务的人生理想结合起来。把对家乡宁波的爱,融入到志愿服务中去。

  “今天是学习雷锋纪念日,从小我们就在要学雷锋的环境中成长,学习雷锋同志可不是口头说说的。就我个人而言,就是干好志愿者,通过认真的志愿服务,实践雷锋精神。”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持着袁兴光,在志愿者中成为佼佼者。

  唐和兴

  志愿服务

  让我收获使命感

  在包玉刚故居的采访中,记者还认识了一位志愿者:唐和兴,她表示,通过志愿服务,不仅参与了公益,更拓展了自己的人生,收获了更多。

  2015年年底,唐和兴在电台中听到宁波帮博物馆在招募志愿者,她欣然报名,经过培训和考核,2016年正式成为一名志愿者。“我人生中第一次志愿服务,记忆犹新,那天是实践考核的日子,在老师的指点下,我为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先生进行宁波帮博物馆的现场讲解。那一天,天气很冷,还飘着小雨,老先生顶着一把伞只身一人来到博物馆。面对我的讲解,老先生听得认真,还不停发问,这给了我巨大的信心,从那天起,我坚定了自己要努力干好一名志愿者的愿望。”

  从2015年到现在,唐和兴一直在宁波帮博物馆担任志愿者,2018年包玉刚故居与市民见面后,唐和兴也报名了故居的志愿者,她告诉记者:在担任志愿者后,虽然需要耗费大量的私人时间,但明显能感受到个人的生活圈扩大,认识了更多有学识有见识的老师,自己的人生态度也更乐观了。“最重要的是,通过志愿服务,让我收获了很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增强是显而易见的。”

  努力的付出,在自我获得的同时也被其他志愿者所认同,目前,唐和兴成为宁波帮博物馆志愿者协会的副秘书,她说:在志愿服务中,贡献自己的一分力,她感到很荣幸。

  新闻链接

  3月5日是学习雷锋纪念日,当天虽然大雨滂沱,但依旧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宁波帮博物馆、包玉刚故居参观。现场志愿者招募活动中,来自附近庄市街道,高教社区10多位志愿者来到现场报名。

  据现场负责人介绍,包玉刚故居开始志愿者招募后,现已有近40位热心市民填表,报名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报名截止后,博物馆会经过筛选,并专业培训,这些“新”志愿者将会走上志愿服务岗位。志愿服务,后继有人。

  宁波财经学院大学生

  7年帮扶“喜憨儿”

  他们无法正常地工作、生活,他们被亲切地称为“喜憨儿”。而宁波财经学院的大学生们与这群孩子结缘已经有7个年头了。

  喜憨儿圆梦项目是宁波财经学院已传承7年的志愿服务项目,主要围绕智力障碍的孩子们开展心理关爱、教育帮扶、阳光义卖、素质拓展等活动。7年来,该团队先后在白鹤街道等地帮扶了35位服务对象,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一开始,摆在“喜憨儿”和这个团队之间的不仅仅是年龄上的差距,还有交流问题,没有共同的话题。

  “喜憨儿”中的一位憨儿,连居住地的工作人员都说少接近,但是该团队成员没有放弃,坚持与他们“零距离”交流。在“喜憨儿”工作人员的穿针引线下,团队很快与“喜憨儿”打成一片,不仅解决了两者之间的交流,还对彼此之间有了一定的了解,为圆梦行动做了很好的基础。

  最让队员们感动的是“喜憨儿”竟然能够写出他们的名字,能够从一开始的陌生到最后一起和队员开心地作画、看电影、玩游戏。

  “这让我看到了爱的力量,只要你肯给予,它必定回报你。”该团队负责人这样说道。

  “我们想通过这样项目化的方式,把雷锋精神贯穿在育人的过程中,贯穿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让学雷锋不仅仅停留在口号和特定的时间段里。”该校团委书记张海峰说。(通讯员王轶群记者章萍)

  北仑志愿者

  亮相央视综艺频道

  3月5日是第56个学雷锋日,当晚7点30分,由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中国文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文明之光志愿中国——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宣传特别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艺频道(CCTV3)播出,北仑区“红领之家”社会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陈军浩在节目中亮相并接受采访。

  节目中,主持人问道:“老陈,党员志愿服务与普通人的志愿服务比起来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实践告诉我们,在党的引领下,在志愿服务的熏陶下,有时候负能量也能转变成正能量,为文明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面对主持人的问题,陈军浩回答道。

  据了解,陈军浩于2012年成立社会组织“红领之家”,从事志愿服务达18年,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认可。他先后荣获宁波市优秀志愿者、宁波市劳动模范、浙江省千名好支书、浙江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社区志愿者先进个人、全国最美志愿者、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等荣誉,其负责的北仑区红领之家党员志愿服务项目成功获评全国志愿服务100个最佳服务项目。(通讯员陈红陆东旭记者徐晨冰)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