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宁波呼唤更多"瞪羚企业"引共鸣 集聚资源培育更多高新企业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03-15 07:06:48报料热线:81850000

  上周,本版“经济走笔”栏目刊发的《科创板推出在即宁波呼唤更多“瞪羚企业”》,引起了我市科技界和创业投资等相关人士的共鸣。大家认为,低调务实是宁波企业家的优良传统,但在国际化加快和创新要素驱动的双重背景下,宁波企业更要具有前瞻眼光和国际视野,装上科技创新的引擎。在此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撬动也不可或缺,当前需要集聚资源培育更多高新技术企业。

  《宁波呼唤更多“瞪羚企业”》一文指出,2017年底宁波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排名全国城市第19位,只有杭州的一半,深圳的七分之一。市科技局相关人士指出,宁波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落后于同类城市有很多原因,包括企业家不够重视、产业结构以传统制造为主等,但财政政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据了解,目前青岛、南京、深圳等城市对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都有财政补助资金,如青岛今年一次性对1032家高新企业补助3亿多元,而宁波市本级对高新企业没有此项补助。

  当然,很多有识之士不建议以财政直接补助资金的方式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加。他们认为,在财政撬动的过程中,可以更多地借助平台和载体的力量,而非一定要直接补助给高新企业。比如南京市规定,在三年孵化期内每成功培育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含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给予载体运营机构20万元奖励。今年开始,南京将对初创期企业,普惠发放创新券,用于研发服务活动。2019年,该市要净增900家高新企业,到2020年总数突破5000家。

  在即将推出的科创板机遇面前,宁波如何继续保持目前同类城市的上市优势?蓝源投资集团执行总裁武军认为,尽管近几年资本市场“宁波军团”令人瞩目,但对于新生的科创板也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宁波籍大学生毕业回甬工作的比例不高,一个重要原因是宁波新兴产业不够发达,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少。”他认为,宁波要加快培育一大批“瞪羚企业”,为莘莘学子提供创业就业的土壤。

  事实上,2017年以来宁波创新赶超的速度不慢,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比例每年都在增加,2018年全市R&D投入强度为2.6%,较上年提高0.14个百分点,总额超过27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R&D投入强度要达到2.8%。2020年如果继续提高0.2个百分点,就可以如期完成“十三五”提出的3%目标。

  下一步,宁波如何培育更多“瞪羚企业”和高新企业?宁波科技创新的突破口在哪里?对这个问题有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加入我们专门组建的微信群参与互动交流(若不能扫码,可先加个人微信号nbyuzhenyan,再拉入群里)。

  记者俞永均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宁波呼唤更多"瞪羚企业"引共鸣 集聚资源培育更多高新企业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03-15 07:06:48

  上周,本版“经济走笔”栏目刊发的《科创板推出在即宁波呼唤更多“瞪羚企业”》,引起了我市科技界和创业投资等相关人士的共鸣。大家认为,低调务实是宁波企业家的优良传统,但在国际化加快和创新要素驱动的双重背景下,宁波企业更要具有前瞻眼光和国际视野,装上科技创新的引擎。在此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撬动也不可或缺,当前需要集聚资源培育更多高新技术企业。

  《宁波呼唤更多“瞪羚企业”》一文指出,2017年底宁波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排名全国城市第19位,只有杭州的一半,深圳的七分之一。市科技局相关人士指出,宁波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落后于同类城市有很多原因,包括企业家不够重视、产业结构以传统制造为主等,但财政政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据了解,目前青岛、南京、深圳等城市对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都有财政补助资金,如青岛今年一次性对1032家高新企业补助3亿多元,而宁波市本级对高新企业没有此项补助。

  当然,很多有识之士不建议以财政直接补助资金的方式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加。他们认为,在财政撬动的过程中,可以更多地借助平台和载体的力量,而非一定要直接补助给高新企业。比如南京市规定,在三年孵化期内每成功培育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含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给予载体运营机构20万元奖励。今年开始,南京将对初创期企业,普惠发放创新券,用于研发服务活动。2019年,该市要净增900家高新企业,到2020年总数突破5000家。

  在即将推出的科创板机遇面前,宁波如何继续保持目前同类城市的上市优势?蓝源投资集团执行总裁武军认为,尽管近几年资本市场“宁波军团”令人瞩目,但对于新生的科创板也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宁波籍大学生毕业回甬工作的比例不高,一个重要原因是宁波新兴产业不够发达,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少。”他认为,宁波要加快培育一大批“瞪羚企业”,为莘莘学子提供创业就业的土壤。

  事实上,2017年以来宁波创新赶超的速度不慢,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比例每年都在增加,2018年全市R&D投入强度为2.6%,较上年提高0.14个百分点,总额超过27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R&D投入强度要达到2.8%。2020年如果继续提高0.2个百分点,就可以如期完成“十三五”提出的3%目标。

  下一步,宁波如何培育更多“瞪羚企业”和高新企业?宁波科技创新的突破口在哪里?对这个问题有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加入我们专门组建的微信群参与互动交流(若不能扫码,可先加个人微信号nbyuzhenyan,再拉入群里)。

  记者俞永均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