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网友说事
“献血大王”钱国钿:21年献出46个成人的血量
稿源: 现代金报   2019-04-10 07:33:05报料热线:81850000

  钱国钿在献血

  墙上贴满了献血证书

  今年51岁的钱国钿是鄞州区钟公庙街道宁广社区居民。他沉默寡言,甚至看起来有些木讷,但一说起献血,他的脸上立刻神采飞扬,整个人仿佛发着光。

  从1998年5月第一次走上献血车到现在,21年,他累计献血274次,总量达21万毫升,相当于46个成人的血量,是全省献血次数最多的志愿者。

  这几年,他先后荣获全国无偿献血特别奉献奖金奖、银奖,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终身成就奖(浙江仅7位),浙江省无偿献血特别奉献奖,宁波市无偿献血特别奉献奖以及中国好人、浙江好人、最美宁波人等诸多荣誉。

  “想做好事,可以去献血”

  朋友的建议,老钱开启献血之路

  “这是最近几年的无偿献血证,慈溪老家还有一部分,全部加起来起码有上百本。”走进钱国钿的家,最显眼的就是一面贴着各种无偿献血荣誉证书的墙壁。

  这些献血证书,是他的宝贝。21年献血生涯,光《无偿献血证》就塞了整整一抽屉。

  钱国钿21岁时父亲过世,26岁时妻子离家,31岁时母亲过世,命运似乎总是和他开玩笑,但他从没有向生活低过头。

  年轻时,钱国钿放过牛、扛过沙袋。1988年开始当起“破烂王”,靠收废品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一晃就是整整10年。

  1997年底,正在收废品的钱国钿遇到一位从外地来宁波的寻亲老人,他陪老人从海曙找到江北,但都一无所获。最后将老人送进救助站,整夜陪着她。老人握着他的手,抹着泪说:“你真是一个好人。”

  “其实,我只是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老人却一直念叨着。”钱国钿第一次尝到了助人为乐的快乐。第二天,他和一位医生朋友聊起来,说起自己的想法,“我就想做件好事”。医生建议,“要做好事,可以去献血。”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1998年的春天,他路过阳光广场时看到一辆献血车,没有丝毫犹豫就上去了,第一次献血200毫升。打那以后,钱国钿开启了长达21年的献血之路。

  “我没钱可以捐,就来献血”

  21年献血274次,总量达21万毫升

  “老钱,你又来献血了?最近怎么样?”昨天,钱国钿刚走进宁波市中心血站,大家都熟络地和他打招呼。工作人员透露,前几年血站库存量告急,只要通知钱国钿,他都会风雨无阻地赶来。

  “这里就是我最熟悉的‘家’,他们就像是我的家人。”一走进血站,钱国钿脸上的表情变得丰富起来。

  21年的献血历程,有过很多酸甜苦辣。刚开始献血时,身边朋友对无偿献血有所误解,总觉得多献血影响身体。有一位远方亲戚看到他隔段时间去献血,甚至以为他“卖血为生”。

  钱国钿从事的大多是体力活儿,找工作时,有些用人单位听说他要定期去献血,就婉拒了。“我们很敬佩你的奉献精神,但会影响到身体,我们无法聘用你。”每每听到这样的话,他都百口莫辩。

  但这些都没有动摇钱国钿的意志,他的想法很简单:“有钱的老板,可以捐钱帮别人。我没钱,就来献血吧。一袋血可能拯救一个生命,没有什么比这更有意义了。”

  最初的几年,他习惯每三个月献一次血。慢慢地,他觉得三个月的周期太长,他想要帮助更多的人。2003年开始,他改变献血方式,由捐献全血改为捐献成分血,这样一个月能捐献两次,最多一年能献血24次。2008年,他成为全市“献血冠军”,至今累计献血274次,总量达21万毫升,相当于46个成年人的血液总量。

  不知不觉中,献血成了老钱的一种生活方式,甚至出门旅游都不忘“老本行”。2015年,他去北京旅游,在景区看到一辆献血车,他就习惯性地走上去。这几年来,他已在北京、上海、绍兴等地献过血。用他自己的话说,“每次看到献血车,就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

  “两三天不去,心里空落落的”

  当13年志愿者,还带动身边人献血

  现在,钱国钿是一名普通的配菜员,每天凌晨1点起床,2点赶到单位配菜,上午7点将配好的菜送到指定地点,上午9点左右就下班。虽然工作忙,但钱国钿每周都会抽空去血站当志愿者,今年已经是第13个年头了。

  “如果两三天不去,总感觉心里空落落的。”在血站,他接待着一个个献血者,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为初次献血的人进行舒缓讲解,为献完血的志愿者提供茶水和点心,跟着献血车到各地宣传无偿献血的相关知识。

  来自慈溪的献血者陈贤龙认识钱国钿十多年了,这是他第133次来献血。说起老钱,他一个劲夸赞。“老好人一个,经常看到他在血站帮忙,忙上忙下,搬运器材。反正脏活累活都是抢着干,从来没有半句怨言。”

  “我献血21年,从来没有得过一次感冒,没有高血压,没有糖尿病,身体好得很。”一说起和献血有关的事,钱国钿的脸上立刻神采飞扬,整个人仿佛发着光。在他的带动下,身边有十几位亲朋好友加入献血队伍。他们都打趣说,被老钱“忽悠”了。

  前两年,钱国钿再婚,但献血的事,他不敢和妻子透露半点,每次都是偷偷摸摸去的。妻子发现后,下了“最后通牒”:一个月献1次,她就住在宁波;一个献2次,她就回慈溪1个月;一个献3次血,她就不回家了。

  “保证以后少献点,少献点。”一边瞒着妻子,一边照样每个月去献血。一有空,他就给妻子普及献血知识。“献血以后,身体只会越来越好,你看我,啥病都没有。”

  2018年开始,妻子跟着他一起到血站献血,去年就献了三次血。“今年,她给自己定了目标,一年献血7次,她说要跟上我的步伐。”

  通讯员杨磊董磊艳谢幸庭 记者薛曹盛文/摄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献血大王”钱国钿:21年献出46个成人的血量

稿源: 现代金报 2019-04-10 07:33:05

  钱国钿在献血

  墙上贴满了献血证书

  今年51岁的钱国钿是鄞州区钟公庙街道宁广社区居民。他沉默寡言,甚至看起来有些木讷,但一说起献血,他的脸上立刻神采飞扬,整个人仿佛发着光。

  从1998年5月第一次走上献血车到现在,21年,他累计献血274次,总量达21万毫升,相当于46个成人的血量,是全省献血次数最多的志愿者。

  这几年,他先后荣获全国无偿献血特别奉献奖金奖、银奖,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终身成就奖(浙江仅7位),浙江省无偿献血特别奉献奖,宁波市无偿献血特别奉献奖以及中国好人、浙江好人、最美宁波人等诸多荣誉。

  “想做好事,可以去献血”

  朋友的建议,老钱开启献血之路

  “这是最近几年的无偿献血证,慈溪老家还有一部分,全部加起来起码有上百本。”走进钱国钿的家,最显眼的就是一面贴着各种无偿献血荣誉证书的墙壁。

  这些献血证书,是他的宝贝。21年献血生涯,光《无偿献血证》就塞了整整一抽屉。

  钱国钿21岁时父亲过世,26岁时妻子离家,31岁时母亲过世,命运似乎总是和他开玩笑,但他从没有向生活低过头。

  年轻时,钱国钿放过牛、扛过沙袋。1988年开始当起“破烂王”,靠收废品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一晃就是整整10年。

  1997年底,正在收废品的钱国钿遇到一位从外地来宁波的寻亲老人,他陪老人从海曙找到江北,但都一无所获。最后将老人送进救助站,整夜陪着她。老人握着他的手,抹着泪说:“你真是一个好人。”

  “其实,我只是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老人却一直念叨着。”钱国钿第一次尝到了助人为乐的快乐。第二天,他和一位医生朋友聊起来,说起自己的想法,“我就想做件好事”。医生建议,“要做好事,可以去献血。”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1998年的春天,他路过阳光广场时看到一辆献血车,没有丝毫犹豫就上去了,第一次献血200毫升。打那以后,钱国钿开启了长达21年的献血之路。

  “我没钱可以捐,就来献血”

  21年献血274次,总量达21万毫升

  “老钱,你又来献血了?最近怎么样?”昨天,钱国钿刚走进宁波市中心血站,大家都熟络地和他打招呼。工作人员透露,前几年血站库存量告急,只要通知钱国钿,他都会风雨无阻地赶来。

  “这里就是我最熟悉的‘家’,他们就像是我的家人。”一走进血站,钱国钿脸上的表情变得丰富起来。

  21年的献血历程,有过很多酸甜苦辣。刚开始献血时,身边朋友对无偿献血有所误解,总觉得多献血影响身体。有一位远方亲戚看到他隔段时间去献血,甚至以为他“卖血为生”。

  钱国钿从事的大多是体力活儿,找工作时,有些用人单位听说他要定期去献血,就婉拒了。“我们很敬佩你的奉献精神,但会影响到身体,我们无法聘用你。”每每听到这样的话,他都百口莫辩。

  但这些都没有动摇钱国钿的意志,他的想法很简单:“有钱的老板,可以捐钱帮别人。我没钱,就来献血吧。一袋血可能拯救一个生命,没有什么比这更有意义了。”

  最初的几年,他习惯每三个月献一次血。慢慢地,他觉得三个月的周期太长,他想要帮助更多的人。2003年开始,他改变献血方式,由捐献全血改为捐献成分血,这样一个月能捐献两次,最多一年能献血24次。2008年,他成为全市“献血冠军”,至今累计献血274次,总量达21万毫升,相当于46个成年人的血液总量。

  不知不觉中,献血成了老钱的一种生活方式,甚至出门旅游都不忘“老本行”。2015年,他去北京旅游,在景区看到一辆献血车,他就习惯性地走上去。这几年来,他已在北京、上海、绍兴等地献过血。用他自己的话说,“每次看到献血车,就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

  “两三天不去,心里空落落的”

  当13年志愿者,还带动身边人献血

  现在,钱国钿是一名普通的配菜员,每天凌晨1点起床,2点赶到单位配菜,上午7点将配好的菜送到指定地点,上午9点左右就下班。虽然工作忙,但钱国钿每周都会抽空去血站当志愿者,今年已经是第13个年头了。

  “如果两三天不去,总感觉心里空落落的。”在血站,他接待着一个个献血者,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为初次献血的人进行舒缓讲解,为献完血的志愿者提供茶水和点心,跟着献血车到各地宣传无偿献血的相关知识。

  来自慈溪的献血者陈贤龙认识钱国钿十多年了,这是他第133次来献血。说起老钱,他一个劲夸赞。“老好人一个,经常看到他在血站帮忙,忙上忙下,搬运器材。反正脏活累活都是抢着干,从来没有半句怨言。”

  “我献血21年,从来没有得过一次感冒,没有高血压,没有糖尿病,身体好得很。”一说起和献血有关的事,钱国钿的脸上立刻神采飞扬,整个人仿佛发着光。在他的带动下,身边有十几位亲朋好友加入献血队伍。他们都打趣说,被老钱“忽悠”了。

  前两年,钱国钿再婚,但献血的事,他不敢和妻子透露半点,每次都是偷偷摸摸去的。妻子发现后,下了“最后通牒”:一个月献1次,她就住在宁波;一个献2次,她就回慈溪1个月;一个献3次血,她就不回家了。

  “保证以后少献点,少献点。”一边瞒着妻子,一边照样每个月去献血。一有空,他就给妻子普及献血知识。“献血以后,身体只会越来越好,你看我,啥病都没有。”

  2018年开始,妻子跟着他一起到血站献血,去年就献了三次血。“今年,她给自己定了目标,一年献血7次,她说要跟上我的步伐。”

  通讯员杨磊董磊艳谢幸庭 记者薛曹盛文/摄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