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各地新闻
“乐清失联男孩”事件大起底 她何以导演如此天大闹剧
稿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2019-04-29 20:42:26报料热线:81850000

  图片来源: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没有工作、女儿生病、夫妻不和睦……一个女人的自我救赎之路,最终演变成了一场荒唐的闹剧,不仅伤害了大众感情,更深深地伤害了自己。

  今天(4月29日)上午,乐清市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乐清失联男孩”母亲陈某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一案,并当庭判处陈某有期徒刑1年3个月。

  2018年11月30日下午,陈某将11岁的儿子藏起来,谎称失联。为了搜救陈某的儿子,公安出警600余人次,出动了搜救艇、搜救犬,多家公益组 织参与。此事不断发酵,引发全国关注,相关报道排在百度搜索榜第七名,新浪微博2.1亿阅读,热搜榜第一。法院认为,陈某因一己之私,损害社会诚信和良 知,损耗社会公共资源,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

  没有哪个母亲会轻易拿自己的儿子当筹码。这起事件背后到底有怎样的隐情?又给了我们怎样的思考?

  【三问隐情】(法庭上陈某回答公诉人、辩护人提问)

  1.为什么要把儿子藏起来?

  陈某:我老公平时在家每星期有三四天在外喝酒。老公对孩子没有耐心,厌烦(生病的)女儿,经常动手打她,以至于他一抬手,我女儿就会吓得蹲下。

  老公出轨多年,我吵过、闹过、离家出走过,闹过离婚,老公一次次保证会回归家庭,我一次次隐忍。事发前一晚,婆婆给我的钱被女儿扔到阳台下遗失,儿 子的同学用我儿子的手机在拼多多上买东西。我打电话让老公向婆婆解释,让他教育儿子。换来的却是老公对我的指责,所以萌生藏匿儿子的想法。

  我一开始跟儿子说玩捉迷藏游戏,想通过报警,把老公叫来,气他,让他紧张一下,再找一个理由,让儿子自己出来。

  图片来源: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2.为什么要转移藏匿地点?

  陈某:我们曾接到诈骗电话,说我儿子在他手上,我联系儿子,却怎么也联系不上。我以为是真的,紧张,晕倒、抽筋,后来才知是虚惊一场。因为担心儿子之后的安全,就把儿子转移到云岭村老家,希望能被孩子的爷爷奶奶发现。

  3.为什么不制止事态扩大?

  陈某:我没想到这么严重,害怕受到家人指责,得不到谅解,所以不知道如何收场,不敢说出来。

  【亲属心声】陈某到底为啥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我女儿不是十恶不赦的人!”在乐清市城东街道龙山头村,一脸沧桑的老陈对着镜头说。

  龙山头村是陈某从小长大的地方,一栋几十年的老房子至今没啥变化。老陈年轻的时候在采石场腿被石头砸伤,干不了重活,至今还在当清洁工维持生计。当女儿被抓的消息传到他耳朵里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是“丢死人了”。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老陈说,女儿基本不跟他们老俩口提家里的事。他只是后悔,当初不该把女儿嫁给黄某。“他戴个眼镜,摘掉就什么都看不清楚了,不知道女儿喜欢他什么。”

  但他更生气的,是亲情的淡漠。女儿结婚十几年了,女婿很少来丈人家。“就结婚头两年来过,这几年都没来。我给他打电话,他就说忙。”老陈说。

  女儿女婿的感情,老俩口一直无从知晓。“后来都是女儿一个人回来,回来她也不说,我也没问。”

  “闹剧”发生至今已经4个多月,期间老陈想去看看外孙的状况,但没见着,他甚至不知道小豪现在在哪里上学。“我给黄某打过电话,他都不接。”老陈说。

  陈某娘家

  【众说纷纭】事发后这一家人如何面对社会?

  十几年前,陈某离开龙山头村,经人介绍,嫁到了相对繁华的城东街道云岭村。她的人生轨迹很简单:在乐清虹桥镇的菜场开鱼丸店。此前,鱼丸店一直是夫妻两人打理。直到2018年年初,黄某去上海做水产生意。

  “失联”事件发生前,小豪、母亲陈某和姑姑黄女士租住在虹桥镇振兴小区。找到陈某的出租房很容易,一提“失联”事件大家就能准确地告诉你楼栋门牌号。

  如今,出租房里已经住进了另一户家庭。2018年12月5日,乐清警方公布案情,当天凌晨小豪的姑姑连夜搬离,回到了老家云岭村。

  出租房空置了一段时间,直到今年春节后,现在的这家人才搬了进来。小豪一家再没回来过,“听说房租直到现在还没结清”,新租户告诉记者。这里年租金17000元,2018年2月份住进来时,黄家仅付了一万元,说好年底给尾款,事情发生后便没了消息。

  鱼丸店也已转让给他人,出面办理转让手续的是黄某的母亲。

  在云岭村黄家,一排三层半的落地房,每个门口都挂着红绳。当天,记者没有碰到一位黄家人。据周边邻居介绍,现在只有黄某的父亲在家,黄某的母亲去了上海照顾患病的孙女,其余人也都在外地。“小豪还在原来的学校念书,平时都托管在别人家。”一位邻居说。

  庭审在即,记者拨通了远在上海的黄某电话:“陈某要开庭的事情,你知道吗?”

  “这个你不要问我,你去问法院。”

  “开庭的时候,你会回来吗?”记者还未说完,黄某就挂断了电话。

  如今,这一切都回不到从前了。

  陈某夫家

  【法官警示】善良应是我们永远坚守的底线

  本案主审法官说,本案是一起由夫妻信任缺失引发的案件,由于被告人在婚姻家庭中缺少安全感,竟然利用儿子去测试丈夫的感情,被告人的动机在很多人看 来不可理喻,但在生活当中受到类似问题困扰的人还有多少,他们有什么途径去缓解这样的情绪,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救赎自己,值得深思。

  不论个人的处境如何,任意突破行为边界和底线,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都将受到惩处。被告人今天在这法庭上,以自由为代价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也是 基于此。通过个案裁判,明晰行为界限,引领社会价值取向,从而让社会遵从、敬畏法律,保持行为的边界和底线,最终有效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希望今天的审判 能让以身犯险者警醒。

  在事件的搜救过程中,我们也看到社会各界人士和群众的爱心、热心以及满满的正能量,也看到了政府迅速的应急、应对措施,以及信息的高速传播带来的效应,虽然案件的结局让参与其中的人意外,但公众的善良和对公益的追求,理应成为我们永远坚守的底线。

  【记者手记】错误的方式最终惩罚的是自己

  跟踪采访“乐清失联男孩”事件,随着信息一点点掌握,我的心情也不断起伏:从焦急、愤怒、不解,再到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五味杂陈。

  黄某某失联后,我看到了一个母亲无助的痛哭。大家都在焦急地寻找孩子,每一次报道信息的更新,我都揪着一颗心,担心孩子会遭遇不测。结果出乎意料之 外,我和所有人一样,都深感被愚弄了。陈某因一己之私,造成了宝贵的社会公共资源浪费,伤害了公众情感,透支了社会信任,上演了一幕现代版“狼来了”,我 既愤怒又不解。

  作为母亲,怎么会拿自己的孩子开玩笑?我想解开这个谜团,采访也随之深入:1985年出生的陈某,仅有初中文化,说是家徒四壁也不为过。嫁人后,陈 某无业,生活日用全靠丈夫。除了11岁的儿子外,陈某还有一个6岁的女儿,患有自闭症,吃垃圾、大小便不会自理、光脚踩在碎玻璃上也没痛感……这些都让没 有经济来源的陈某操碎了心,一步也不敢稍离。此时,丈夫给她带来的困扰,像一座大山压在了她脆弱的神经上。

  一个没有独立经济能力的女人,一个被家庭束缚的女人,她挣扎过、吵过架、闹过离婚,也求助于公公婆婆,无济于事。也许是为了女儿,也许是对这段婚姻 仍存有幻想,陈某最终采取了一种“自毁”的方式,用一个错误的方式,企图去挽救这段感情,结果事情脱离了她的“控制”,深深地伤害了社会,也毁了自己。直 到今天,陈某被判刑,她的丈夫并没有出现。一个寄希望于他人的救赎,最后却狠狠地给了自己“一刀”。陈某的“不可理喻”背后,也警示了我们,在情绪困扰 中,我们更应该学会理性的自我救赎。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乐清失联男孩”事件大起底 她何以导演如此天大闹剧

稿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2019-04-29 20:42:26

  图片来源: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没有工作、女儿生病、夫妻不和睦……一个女人的自我救赎之路,最终演变成了一场荒唐的闹剧,不仅伤害了大众感情,更深深地伤害了自己。

  今天(4月29日)上午,乐清市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乐清失联男孩”母亲陈某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一案,并当庭判处陈某有期徒刑1年3个月。

  2018年11月30日下午,陈某将11岁的儿子藏起来,谎称失联。为了搜救陈某的儿子,公安出警600余人次,出动了搜救艇、搜救犬,多家公益组 织参与。此事不断发酵,引发全国关注,相关报道排在百度搜索榜第七名,新浪微博2.1亿阅读,热搜榜第一。法院认为,陈某因一己之私,损害社会诚信和良 知,损耗社会公共资源,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

  没有哪个母亲会轻易拿自己的儿子当筹码。这起事件背后到底有怎样的隐情?又给了我们怎样的思考?

  【三问隐情】(法庭上陈某回答公诉人、辩护人提问)

  1.为什么要把儿子藏起来?

  陈某:我老公平时在家每星期有三四天在外喝酒。老公对孩子没有耐心,厌烦(生病的)女儿,经常动手打她,以至于他一抬手,我女儿就会吓得蹲下。

  老公出轨多年,我吵过、闹过、离家出走过,闹过离婚,老公一次次保证会回归家庭,我一次次隐忍。事发前一晚,婆婆给我的钱被女儿扔到阳台下遗失,儿 子的同学用我儿子的手机在拼多多上买东西。我打电话让老公向婆婆解释,让他教育儿子。换来的却是老公对我的指责,所以萌生藏匿儿子的想法。

  我一开始跟儿子说玩捉迷藏游戏,想通过报警,把老公叫来,气他,让他紧张一下,再找一个理由,让儿子自己出来。

  图片来源: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2.为什么要转移藏匿地点?

  陈某:我们曾接到诈骗电话,说我儿子在他手上,我联系儿子,却怎么也联系不上。我以为是真的,紧张,晕倒、抽筋,后来才知是虚惊一场。因为担心儿子之后的安全,就把儿子转移到云岭村老家,希望能被孩子的爷爷奶奶发现。

  3.为什么不制止事态扩大?

  陈某:我没想到这么严重,害怕受到家人指责,得不到谅解,所以不知道如何收场,不敢说出来。

  【亲属心声】陈某到底为啥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我女儿不是十恶不赦的人!”在乐清市城东街道龙山头村,一脸沧桑的老陈对着镜头说。

  龙山头村是陈某从小长大的地方,一栋几十年的老房子至今没啥变化。老陈年轻的时候在采石场腿被石头砸伤,干不了重活,至今还在当清洁工维持生计。当女儿被抓的消息传到他耳朵里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是“丢死人了”。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老陈说,女儿基本不跟他们老俩口提家里的事。他只是后悔,当初不该把女儿嫁给黄某。“他戴个眼镜,摘掉就什么都看不清楚了,不知道女儿喜欢他什么。”

  但他更生气的,是亲情的淡漠。女儿结婚十几年了,女婿很少来丈人家。“就结婚头两年来过,这几年都没来。我给他打电话,他就说忙。”老陈说。

  女儿女婿的感情,老俩口一直无从知晓。“后来都是女儿一个人回来,回来她也不说,我也没问。”

  “闹剧”发生至今已经4个多月,期间老陈想去看看外孙的状况,但没见着,他甚至不知道小豪现在在哪里上学。“我给黄某打过电话,他都不接。”老陈说。

  陈某娘家

  【众说纷纭】事发后这一家人如何面对社会?

  十几年前,陈某离开龙山头村,经人介绍,嫁到了相对繁华的城东街道云岭村。她的人生轨迹很简单:在乐清虹桥镇的菜场开鱼丸店。此前,鱼丸店一直是夫妻两人打理。直到2018年年初,黄某去上海做水产生意。

  “失联”事件发生前,小豪、母亲陈某和姑姑黄女士租住在虹桥镇振兴小区。找到陈某的出租房很容易,一提“失联”事件大家就能准确地告诉你楼栋门牌号。

  如今,出租房里已经住进了另一户家庭。2018年12月5日,乐清警方公布案情,当天凌晨小豪的姑姑连夜搬离,回到了老家云岭村。

  出租房空置了一段时间,直到今年春节后,现在的这家人才搬了进来。小豪一家再没回来过,“听说房租直到现在还没结清”,新租户告诉记者。这里年租金17000元,2018年2月份住进来时,黄家仅付了一万元,说好年底给尾款,事情发生后便没了消息。

  鱼丸店也已转让给他人,出面办理转让手续的是黄某的母亲。

  在云岭村黄家,一排三层半的落地房,每个门口都挂着红绳。当天,记者没有碰到一位黄家人。据周边邻居介绍,现在只有黄某的父亲在家,黄某的母亲去了上海照顾患病的孙女,其余人也都在外地。“小豪还在原来的学校念书,平时都托管在别人家。”一位邻居说。

  庭审在即,记者拨通了远在上海的黄某电话:“陈某要开庭的事情,你知道吗?”

  “这个你不要问我,你去问法院。”

  “开庭的时候,你会回来吗?”记者还未说完,黄某就挂断了电话。

  如今,这一切都回不到从前了。

  陈某夫家

  【法官警示】善良应是我们永远坚守的底线

  本案主审法官说,本案是一起由夫妻信任缺失引发的案件,由于被告人在婚姻家庭中缺少安全感,竟然利用儿子去测试丈夫的感情,被告人的动机在很多人看 来不可理喻,但在生活当中受到类似问题困扰的人还有多少,他们有什么途径去缓解这样的情绪,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救赎自己,值得深思。

  不论个人的处境如何,任意突破行为边界和底线,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都将受到惩处。被告人今天在这法庭上,以自由为代价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也是 基于此。通过个案裁判,明晰行为界限,引领社会价值取向,从而让社会遵从、敬畏法律,保持行为的边界和底线,最终有效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希望今天的审判 能让以身犯险者警醒。

  在事件的搜救过程中,我们也看到社会各界人士和群众的爱心、热心以及满满的正能量,也看到了政府迅速的应急、应对措施,以及信息的高速传播带来的效应,虽然案件的结局让参与其中的人意外,但公众的善良和对公益的追求,理应成为我们永远坚守的底线。

  【记者手记】错误的方式最终惩罚的是自己

  跟踪采访“乐清失联男孩”事件,随着信息一点点掌握,我的心情也不断起伏:从焦急、愤怒、不解,再到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五味杂陈。

  黄某某失联后,我看到了一个母亲无助的痛哭。大家都在焦急地寻找孩子,每一次报道信息的更新,我都揪着一颗心,担心孩子会遭遇不测。结果出乎意料之 外,我和所有人一样,都深感被愚弄了。陈某因一己之私,造成了宝贵的社会公共资源浪费,伤害了公众情感,透支了社会信任,上演了一幕现代版“狼来了”,我 既愤怒又不解。

  作为母亲,怎么会拿自己的孩子开玩笑?我想解开这个谜团,采访也随之深入:1985年出生的陈某,仅有初中文化,说是家徒四壁也不为过。嫁人后,陈 某无业,生活日用全靠丈夫。除了11岁的儿子外,陈某还有一个6岁的女儿,患有自闭症,吃垃圾、大小便不会自理、光脚踩在碎玻璃上也没痛感……这些都让没 有经济来源的陈某操碎了心,一步也不敢稍离。此时,丈夫给她带来的困扰,像一座大山压在了她脆弱的神经上。

  一个没有独立经济能力的女人,一个被家庭束缚的女人,她挣扎过、吵过架、闹过离婚,也求助于公公婆婆,无济于事。也许是为了女儿,也许是对这段婚姻 仍存有幻想,陈某最终采取了一种“自毁”的方式,用一个错误的方式,企图去挽救这段感情,结果事情脱离了她的“控制”,深深地伤害了社会,也毁了自己。直 到今天,陈某被判刑,她的丈夫并没有出现。一个寄希望于他人的救赎,最后却狠狠地给了自己“一刀”。陈某的“不可理喻”背后,也警示了我们,在情绪困扰 中,我们更应该学会理性的自我救赎。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