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宁波攀登下个"万亿"高峰 工业如何发力?市经信局答记者问
稿源: 甬派   2019-07-31 14:23:00报料热线:81850000

  (发布会现场)

  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宁波工业经济运行如何?

  “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下一步有何举措?

  宁波工业企业利润多少,盈利能力还有空间吗?

  制造业单项冠军、“小巨人”如何培育、提升?

  ……

  站在GDP破万亿元的新起点上,宁波要登上下一个“万亿”高峰,显然离不开“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工业的继续发力。在今天上午举行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宁波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题,记者们提出各自关心的问题。

  市经信委方面如何作答?一起来看看——

  (记者提问)

  问:请介绍一下“246”产业集群建设的主要思路和下一步的举措。

  (张世方)

  宁波市经信局局长张世方:“246”产业集群建设是当前宁波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下步,按照市委、市政府“六争攻坚、三年攀高”的决策部署,重点做好“抓项目、提平台、强创新、优生态、推改革”五方面的工作。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实施“十百亿”工程,开展“三联三促”等专项行动,重点服务推进13个十亿元以上项目和95个百亿级项目建设。深化智能化改造“三年全覆盖”。强化产业链招商,制定产业链招商地图,市县两级共同推进落地一批优势产业链项目。

  全力提升工业平台。加快推进前湾新区、南湾新区等重大平台布局汽车、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进一步打通产业链重点项目布局。创新提升宁波石化经开区、大榭开发区等国家级开发区,打造支撑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产业基地。选择1-2个细分产业聚焦发展,打造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细分领域优势平台。

  全力强化创新驱动。全力规划建设甬江科创大走廊,布局新材料、智能制造等甬江实验室,推进建设上海交大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

  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组织实施智能器件、先进材料等一批示范带动强的“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加快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创新中心建设,推进智能成型、石墨烯、稀土磁性材料等创新中心协同企业加大科研投入,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培育发展伺服电机等10条“四基”产业链,力争在产业链核心环节形成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单项冠军企业。

  全力优化发展生态。推动产融对接,引导金融资金投向制造业,进一步制定研究地方产品、自主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和装备首台(套)、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保险补偿机制。

  深化产教融合,在调整优化本地高校的学科专业的同时,主动招引一批知名理工科院校,合作共建研究院,实现“246”产业每个产业都有高水平研究院所支撑。创新土地供给方式,积极推广各类弹性土地出台方式。

  全力推动改革突破。建立市级统筹、区县(市)协同推进“246”产业集群工作机制。推动政府部门、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多主体联合共建产业集群发展促进机构,支持产业集群市场化运作。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全面整治提升亩均税收1万元以下低效企业。

  (发布会现场)

  问:请问近期宁波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如何?

  市经信局副局长童鸿根:今年以来,面对一系列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国内外宏观形势,全市工业经济在压力中前行,总体运行平稳。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特点体现在“稳、快、升”。

  工业生产总体平稳。生产规模平稳。月度产值规模保持在1450亿元左右、增加值保持在330亿元左右,均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多数行业增长平稳。35个工业大类行业中,增加值正增长的29个,增长面82.9%。用电增长平稳。全市制造业用电量增长4.1%,增速高于全省3.7个百分点。

  新动能培育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加快。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4%,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增长14.3%。软件业营业收入增长21.9%。重点企业发展加快。千亿级龙头(宁波地区)制造业产值增长6.5%,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值增长11.3%。

  工业投资企稳回升。上半年全市工业投资增长5.6%,增速2018年提高5.9个百分点,扭转了负增长局面。企业创新投入保持持续较快增长。规上企业技术研发费同比增长14.8%,占主营业务营业收入的1.8%,比上年同期继续提高0.2个百分点。

  (记者提问)

  问:请介绍一下宁波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的情况。

  市经信局副局长方巍:2016年工信部专门部署实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我市也按照要求启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工作,并出台《宁波市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工程三年攻坚行动计划(2017-2019年)》,已有233家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五的企业列入宁波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范围。其中位居全国第一位的企业数量有149家,占比达63.95%,位居全球第一的企业也有36家。

  233家单项冠军培育企业中,主要集中于关键基础件、专用装备、汽车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五大产业领域。企业数量占全市规上工业数量比重为3.08%,却创造了全市规上20.59%的主营业务收入和31.89%的企业利润。

  近几年,通过与大企业大集团培育相结合、与行业骨干企业培育相结合、与高成长企业培育相结合、与各类示范企业培育相结合、与“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相结合,大力实施单项冠军培育工程,引导企业走“专特优精”发展道路。

  (记者提问)

  问:请问宁波企业效益如何?

  童鸿根:从近年情况看,宁波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持续领先全省、全国。从效益规模看,受中美贸易摩擦、人民币汇率、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自去年四季度,全市工业企业效益增速出现回落,但截至上半年,已呈现出平稳趋势。

  今年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27亿元、同比下降1.7%。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7.5%,分别高于全省、全国1.3个、1.6个百分点。每百元营业收入中成本为83.2元,与全省持平,低于全国1.1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26.2万元/人.年,同比增长9.2%。人均创造利润4.3万元,高于上年同期0.1万元,高于全省1万元。

  下步,将深入推进落实国家、省、市系列降本减负工作,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落地生效,强化精准服务、加大企业帮扶力度,助推企业稳步发展、效益持续向好。

  问:请问宁波如何推动制造业与工业设计融合发展?

  方巍:设计和制造是生产过程的两个重要环节,近年来,我局紧紧围绕全市“产业争先”核心工作,积极引导和推动制造业与工业设计融合发展,工业设计服务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工业设计机构品质得到了快速提升,制造业和工业设计融合度得到了有效增强。

  新一轮工业设计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已经启动。目前,行动计划通过座谈会和书面形式已经广泛征求了相关部门、企业意见,并咨询吸纳了潘云鹤、柳冠中等专家建议,现正在做发文前完善。

  我局现正在组织编制《宁波市新兴服务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19-2025年)》,《规划》中将“创新设计服务”和“研究开发服务”列为二个重点培育领域,提出了具体的培育措施,下步将以宁波市工强办名义正式印发。

  此外,正构建工业设计和制造业融合平台。

  记者张璟璟 殷聪 实习生林涵茜 通讯员储昭节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宁波攀登下个"万亿"高峰 工业如何发力?市经信局答记者问

稿源: 甬派 2019-07-31 14:23:00

  (发布会现场)

  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宁波工业经济运行如何?

  “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下一步有何举措?

  宁波工业企业利润多少,盈利能力还有空间吗?

  制造业单项冠军、“小巨人”如何培育、提升?

  ……

  站在GDP破万亿元的新起点上,宁波要登上下一个“万亿”高峰,显然离不开“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工业的继续发力。在今天上午举行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宁波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题,记者们提出各自关心的问题。

  市经信委方面如何作答?一起来看看——

  (记者提问)

  问:请介绍一下“246”产业集群建设的主要思路和下一步的举措。

  (张世方)

  宁波市经信局局长张世方:“246”产业集群建设是当前宁波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下步,按照市委、市政府“六争攻坚、三年攀高”的决策部署,重点做好“抓项目、提平台、强创新、优生态、推改革”五方面的工作。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实施“十百亿”工程,开展“三联三促”等专项行动,重点服务推进13个十亿元以上项目和95个百亿级项目建设。深化智能化改造“三年全覆盖”。强化产业链招商,制定产业链招商地图,市县两级共同推进落地一批优势产业链项目。

  全力提升工业平台。加快推进前湾新区、南湾新区等重大平台布局汽车、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进一步打通产业链重点项目布局。创新提升宁波石化经开区、大榭开发区等国家级开发区,打造支撑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产业基地。选择1-2个细分产业聚焦发展,打造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细分领域优势平台。

  全力强化创新驱动。全力规划建设甬江科创大走廊,布局新材料、智能制造等甬江实验室,推进建设上海交大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

  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组织实施智能器件、先进材料等一批示范带动强的“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加快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创新中心建设,推进智能成型、石墨烯、稀土磁性材料等创新中心协同企业加大科研投入,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培育发展伺服电机等10条“四基”产业链,力争在产业链核心环节形成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单项冠军企业。

  全力优化发展生态。推动产融对接,引导金融资金投向制造业,进一步制定研究地方产品、自主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和装备首台(套)、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保险补偿机制。

  深化产教融合,在调整优化本地高校的学科专业的同时,主动招引一批知名理工科院校,合作共建研究院,实现“246”产业每个产业都有高水平研究院所支撑。创新土地供给方式,积极推广各类弹性土地出台方式。

  全力推动改革突破。建立市级统筹、区县(市)协同推进“246”产业集群工作机制。推动政府部门、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多主体联合共建产业集群发展促进机构,支持产业集群市场化运作。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全面整治提升亩均税收1万元以下低效企业。

  (发布会现场)

  问:请问近期宁波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如何?

  市经信局副局长童鸿根:今年以来,面对一系列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国内外宏观形势,全市工业经济在压力中前行,总体运行平稳。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特点体现在“稳、快、升”。

  工业生产总体平稳。生产规模平稳。月度产值规模保持在1450亿元左右、增加值保持在330亿元左右,均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多数行业增长平稳。35个工业大类行业中,增加值正增长的29个,增长面82.9%。用电增长平稳。全市制造业用电量增长4.1%,增速高于全省3.7个百分点。

  新动能培育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加快。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4%,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增长14.3%。软件业营业收入增长21.9%。重点企业发展加快。千亿级龙头(宁波地区)制造业产值增长6.5%,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值增长11.3%。

  工业投资企稳回升。上半年全市工业投资增长5.6%,增速2018年提高5.9个百分点,扭转了负增长局面。企业创新投入保持持续较快增长。规上企业技术研发费同比增长14.8%,占主营业务营业收入的1.8%,比上年同期继续提高0.2个百分点。

  (记者提问)

  问:请介绍一下宁波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的情况。

  市经信局副局长方巍:2016年工信部专门部署实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我市也按照要求启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工作,并出台《宁波市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工程三年攻坚行动计划(2017-2019年)》,已有233家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五的企业列入宁波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范围。其中位居全国第一位的企业数量有149家,占比达63.95%,位居全球第一的企业也有36家。

  233家单项冠军培育企业中,主要集中于关键基础件、专用装备、汽车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五大产业领域。企业数量占全市规上工业数量比重为3.08%,却创造了全市规上20.59%的主营业务收入和31.89%的企业利润。

  近几年,通过与大企业大集团培育相结合、与行业骨干企业培育相结合、与高成长企业培育相结合、与各类示范企业培育相结合、与“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相结合,大力实施单项冠军培育工程,引导企业走“专特优精”发展道路。

  (记者提问)

  问:请问宁波企业效益如何?

  童鸿根:从近年情况看,宁波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持续领先全省、全国。从效益规模看,受中美贸易摩擦、人民币汇率、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自去年四季度,全市工业企业效益增速出现回落,但截至上半年,已呈现出平稳趋势。

  今年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27亿元、同比下降1.7%。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7.5%,分别高于全省、全国1.3个、1.6个百分点。每百元营业收入中成本为83.2元,与全省持平,低于全国1.1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26.2万元/人.年,同比增长9.2%。人均创造利润4.3万元,高于上年同期0.1万元,高于全省1万元。

  下步,将深入推进落实国家、省、市系列降本减负工作,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落地生效,强化精准服务、加大企业帮扶力度,助推企业稳步发展、效益持续向好。

  问:请问宁波如何推动制造业与工业设计融合发展?

  方巍:设计和制造是生产过程的两个重要环节,近年来,我局紧紧围绕全市“产业争先”核心工作,积极引导和推动制造业与工业设计融合发展,工业设计服务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工业设计机构品质得到了快速提升,制造业和工业设计融合度得到了有效增强。

  新一轮工业设计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已经启动。目前,行动计划通过座谈会和书面形式已经广泛征求了相关部门、企业意见,并咨询吸纳了潘云鹤、柳冠中等专家建议,现正在做发文前完善。

  我局现正在组织编制《宁波市新兴服务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19-2025年)》,《规划》中将“创新设计服务”和“研究开发服务”列为二个重点培育领域,提出了具体的培育措施,下步将以宁波市工强办名义正式印发。

  此外,正构建工业设计和制造业融合平台。

  记者张璟璟 殷聪 实习生林涵茜 通讯员储昭节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