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县市区  >  鄞州
把“根”留住 鄞州发掘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08-31 09:06:48报料热线:81850000

  全国首个“中国海丝文化之乡”“中国博物馆文化之乡”“中国龙舟文化之乡”“《三字经》的故乡”……这些具有鄞州文化特色的品牌,市民都耳熟能详。

  这两年,鄞州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遗余力。东吴镇的九月半“太白庙天童镴会”已成为一场民俗盛事;而云龙镇的“端午看云龙”已举办11年,成了村民翘首以盼的活动。把“根”留住,让传统文化在新时期重焕新生,助推乡村振兴,鄞州走出了自己的路。

  弘扬慈孝文化,把“根”留住

  在东吴镇,有一个与千年古刹天童寺紧密相连的山村——三塘村,因寺而兴,几百年来生生不息。三塘村崇文重教,慈孝文化更是深入人心,每个村民都会说上一段“杜孝子传说”。明崇祯年间,天童庶民传承孝道,兴建太白庙。

  天童人民为纪念他,在每年农历九月十六举行传统的“天童镴会”。旧时,庙会活动持续3天。行会时,用24只镴制大盘供丰盛祭品,各种花篮、灯具、茶具等都用镴铸,还有镴铸的青龙刀、吴钩、蛇矛等古代兵器,无不体现“天童镴会”的民间地方特色。

  2013年,中断了64年的“天童镴会”恢复了。巡游队伍绵延数公里,现场吹吹打打,笙歌悠悠,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庙会期间,太白庙、顺娘庙都有社戏演出。三塘村的农户还户户备酒菜两三桌,供行会人员和过往客人进餐。庙会从准备到结束持续半月之久,正式活动从农历十四日五更起至十七日下午,持续3天。

  2014年,“天童镴会”被列入鄞州区非遗名录。九月半“太白庙天童镴会”已延续了数百年,已是约定俗成的一项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民间民俗活动,每年吸引几万游客从四面八方赶来看热闹。

  “慈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命脉。如果把传统文化比作一颗大树的话,慈孝就是这棵大树的‘根’。根是树的存在之本。我们一定要把根留住,使中华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地浇水施肥,使其焕发出勃勃生机。”东吴镇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10月,东吴将继续推出“天童鑞会”祈福会,现场发布“游老街天童赏山水古刹”主题旅游路线,“文化”+“旅游”会吸引更多的人气。

  传承龙舟文化,打造“端午小镇”

  8月25日,云龙镇首届“商会杯”龙舟联赛精彩上演,12支参赛龙舟队竞逐长山江,吸引了很多市民驻足观看。

  “往年,只有在端午节能看到这么大型的龙舟赛。今年我们镇里举办的龙舟联赛,可以连着看好几个月,总算是过足瘾了。”云龙镇居民张曙栋是龙舟赛爱好者,今年龙舟赛从8月持续到10月,他至今一场都没落下。

  1976年,甲村石秃山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战国时期的“羽人竞渡纹铜钺”,是至今全国发现的最早的龙舟竞渡文物。据史料记载,宁波地区在2000多年前的宋朝就盛行龙舟竞渡。民国时期,云龙庙会的龙舟竞渡影响非常大。

  2009年,云龙镇“龙舟竞渡”项目被列入鄞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前后陈村居民水春华成为云龙镇“龙舟竞渡”项目的非遗传承人。2013年6月,云龙镇被命名为浙江省民间文艺传承基地(龙舟竞渡)和宁波市优秀民间文艺传承基地(龙舟竞渡)。2014年,云龙镇正式成为“中国龙舟文化之乡”。

  这几年,云龙镇不断推动“特色龙舟”向“品牌龙舟”升级。2009年至今,云龙镇已连续11年在端午期间举办“端午看云龙”大型民俗活动,赛龙舟更是其中的重头戏。11年来,云龙龙舟村从2个发展到12个,龙舟竞赛队伍从3支发展到20余支,云龙镇“龙舟竞渡”活动的影响力早就走出宁波,走向全国。这几天,一支由学霸组成的浙大龙舟队慕名来云龙取经,他们看中的就是这片土地的龙舟文化和专业人才。

  “通过一场场龙舟赛,让大家感受云龙特有的龙舟文化,让这项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云龙镇党委书记洪峰说,他们将继续做大做强这个独具地方色彩的龙舟文化,打响“端午小镇”品牌,助推乡村振兴。

  宁波晚报记者薛曹盛通讯员杨磊杜元波鲍丹萍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把“根”留住 鄞州发掘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08-31 09:06:48

  全国首个“中国海丝文化之乡”“中国博物馆文化之乡”“中国龙舟文化之乡”“《三字经》的故乡”……这些具有鄞州文化特色的品牌,市民都耳熟能详。

  这两年,鄞州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遗余力。东吴镇的九月半“太白庙天童镴会”已成为一场民俗盛事;而云龙镇的“端午看云龙”已举办11年,成了村民翘首以盼的活动。把“根”留住,让传统文化在新时期重焕新生,助推乡村振兴,鄞州走出了自己的路。

  弘扬慈孝文化,把“根”留住

  在东吴镇,有一个与千年古刹天童寺紧密相连的山村——三塘村,因寺而兴,几百年来生生不息。三塘村崇文重教,慈孝文化更是深入人心,每个村民都会说上一段“杜孝子传说”。明崇祯年间,天童庶民传承孝道,兴建太白庙。

  天童人民为纪念他,在每年农历九月十六举行传统的“天童镴会”。旧时,庙会活动持续3天。行会时,用24只镴制大盘供丰盛祭品,各种花篮、灯具、茶具等都用镴铸,还有镴铸的青龙刀、吴钩、蛇矛等古代兵器,无不体现“天童镴会”的民间地方特色。

  2013年,中断了64年的“天童镴会”恢复了。巡游队伍绵延数公里,现场吹吹打打,笙歌悠悠,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庙会期间,太白庙、顺娘庙都有社戏演出。三塘村的农户还户户备酒菜两三桌,供行会人员和过往客人进餐。庙会从准备到结束持续半月之久,正式活动从农历十四日五更起至十七日下午,持续3天。

  2014年,“天童镴会”被列入鄞州区非遗名录。九月半“太白庙天童镴会”已延续了数百年,已是约定俗成的一项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民间民俗活动,每年吸引几万游客从四面八方赶来看热闹。

  “慈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命脉。如果把传统文化比作一颗大树的话,慈孝就是这棵大树的‘根’。根是树的存在之本。我们一定要把根留住,使中华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地浇水施肥,使其焕发出勃勃生机。”东吴镇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10月,东吴将继续推出“天童鑞会”祈福会,现场发布“游老街天童赏山水古刹”主题旅游路线,“文化”+“旅游”会吸引更多的人气。

  传承龙舟文化,打造“端午小镇”

  8月25日,云龙镇首届“商会杯”龙舟联赛精彩上演,12支参赛龙舟队竞逐长山江,吸引了很多市民驻足观看。

  “往年,只有在端午节能看到这么大型的龙舟赛。今年我们镇里举办的龙舟联赛,可以连着看好几个月,总算是过足瘾了。”云龙镇居民张曙栋是龙舟赛爱好者,今年龙舟赛从8月持续到10月,他至今一场都没落下。

  1976年,甲村石秃山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战国时期的“羽人竞渡纹铜钺”,是至今全国发现的最早的龙舟竞渡文物。据史料记载,宁波地区在2000多年前的宋朝就盛行龙舟竞渡。民国时期,云龙庙会的龙舟竞渡影响非常大。

  2009年,云龙镇“龙舟竞渡”项目被列入鄞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前后陈村居民水春华成为云龙镇“龙舟竞渡”项目的非遗传承人。2013年6月,云龙镇被命名为浙江省民间文艺传承基地(龙舟竞渡)和宁波市优秀民间文艺传承基地(龙舟竞渡)。2014年,云龙镇正式成为“中国龙舟文化之乡”。

  这几年,云龙镇不断推动“特色龙舟”向“品牌龙舟”升级。2009年至今,云龙镇已连续11年在端午期间举办“端午看云龙”大型民俗活动,赛龙舟更是其中的重头戏。11年来,云龙龙舟村从2个发展到12个,龙舟竞赛队伍从3支发展到20余支,云龙镇“龙舟竞渡”活动的影响力早就走出宁波,走向全国。这几天,一支由学霸组成的浙大龙舟队慕名来云龙取经,他们看中的就是这片土地的龙舟文化和专业人才。

  “通过一场场龙舟赛,让大家感受云龙特有的龙舟文化,让这项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云龙镇党委书记洪峰说,他们将继续做大做强这个独具地方色彩的龙舟文化,打响“端午小镇”品牌,助推乡村振兴。

  宁波晚报记者薛曹盛通讯员杨磊杜元波鲍丹萍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