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江北湾头:从“潮答答”的落地房到宽敞明亮的电梯房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09-11 07:03:58报料热线:81850000

  江北区甬江街道湾头社区成立于2014年,由原湾头片的甄隘、下江、姚江三个行政村拆迁、合并而来,目前入住3041户,居民6037人。

  新中国成立前,贫穷的湾头曾一度被人叫做“讨饭窠”,民间甚至有“就算日日夜夜生女儿,也不嫁湾头人”的说法。上世纪80年代,作为宁波的蔬菜基地,湾头人以“拔了萝卜又种葱”的日夜劳作保证全市的蔬菜供应。如今,湾头人早已过上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

  发生在湾头这片土地上的巨变,是时代发展所驱,是城市化推进的结果,而以勤劳、质朴、乐于奉献为核心的“湾头精神”一直没变。

  居住环境之变

  从“潮答答”的落地房到宽敞明亮的电梯房

  湾头社区居民、84岁的甄来顺说:“我从来没想过有生之年,还能住进电梯房。”

  旧时,湾头人以种菜谋生,“扁担挑起卖菜,扁担放下讨饭”,唯有日日劳作才能勉强维持生计;买米不论斗升,用“帽子当米缸”,再想多买一些,便囊中羞涩……这里曾一度被人视为“讨饭窠”,民间甚至流传有类似“生女儿不嫁湾头人”的说法。

  在51岁的沈菊香的记忆中,她父母自建的那栋二层小楼永远都是“潮答答”,“印象很深,有一次见到家里的小猫一直在划拉地上的一根‘红绳’,走近一看,原来是条‘火赤链’(蛇)。”

  每年夏天最难熬,家里又热又潮。那时候,别提有空调了,家里有台“鸿运扇”就已经算是“富足”。

  即便是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湾头人也从未想过放弃。“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湾头成为宁波的蔬菜基地,机械铸造业也很突出,经济总量在江北区各乡镇中名列前茅。”75岁的黄来甫说。

  2008年,湾头启动拆迁。2014年,三水湾小区建成交付,甄来顺、黄来甫、沈菊香都住进了明亮、宽敞的高层电梯房。

  沈菊香热情地邀请记者到家中参观,进屋第一印象,家具、物品摆得整整齐齐,很明显能感受到主人对生活的用心和热情;整体的家居装修风格和印象中的“拆迁安置”扯不上关系,而是雍容华贵的欧式风格,设计灵感来源于沈菊香本人。

  湾头人的“幸福感”不仅仅来自于“屋里厢”。由甬江街道、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设立的社区医疗点就开在居民楼下,除了提供基础的医疗服务,每周还有医生过来坐诊。

  医院开到小区里,这样的生活,湾头人以前想都没有想过。

  绕着小区转了一圈,公交车站、三江超市、幼儿园都建在家门口,“十分钟生活圈”已然成型。

  生活品质之变

  从“拔出萝卜就种葱”到“有大把时间追求兴趣爱好”

  沈菊香进门的第一件事是泡咖啡招待记者,客厅茶几上放的是她新买的一套粉红色的咖啡杯。“我喜欢研究年轻人的爱好。”现在,沈菊香出门跟年轻人一样,通常只带一部手机。

  湾头人住进电梯房,得益于改革开放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全面推进。而湾头人获得全面的“幸福感”“满足感”,则离不开“自我增能”。

  沈菊香掰着手指给记者算了一下她每周的安排:除了周三,周一到周五,她要去江北区老年大学上课,她还在社区报了广场舞班、合唱班、朗诵班、木兰拳班和模特班。

  这是一种和上一辈湾头人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沈菊香的父亲今年79岁,在湾头拆迁前一直过着典型的湾头人生活,就像俚语中说的“湾头地,勿落空,拔出萝卜就种葱”,田间活四季不停、没有空闲。

  “现在我有更多时间来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沈菊香说,她喜欢唱歌,是社区合唱班的班长,每天在家一有空,就拿着iPad“练嗓子”。

  湾头社区目前有6037名居民,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了近三分之一。他们并没有“闲下来”,2017年江北区老年大学办到了社区里,开了10多个班,每个班都有七八十名学员,场面非常火爆。

  生活变得越来越忙,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思去想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沈菊香住在17幢,也是这幢楼的楼长,她感受最深的是,邻里之间纠纷少了,原来农村常见的婆媳纠纷也少了。

  沈菊香这代人的生活变化,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老一辈人。“像我爸爸妈妈,不像以前那么‘抠’了。不吃过夜菜,少吃腌制品……这些对他们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改变。”沈菊香说。

  精神面貌之变

  从“管好自家一亩三分地”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袁琦是土生土长的湾头人。大学毕业后回到社区当社工,对他来说,既意外又惊喜,因为“能够和大家一起共同见证湾头的发展”。

  在过去4年多的工作中,他感受最深的是:“农民市民化程度越来越高,自治意识越来越强,参与热情越来越高。”

  袁琦在社区负责综治工作。2018年,社区组建了一支由社工、社区党员、志愿者组成的巡逻队,周一到周五义务巡逻,“坚持至今已有一年半,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

  52岁的章静波每周四都会准时到三水湾小区9幢楼下的爱心理发室给老人免费理发。她是一名党员,早在1991年就开始从事志愿服务,至今已坚持了19个年头。

  除了理发,她眼下还在为社区居家养老工作而忙碌着,给10多位老人送餐,日托等各项服务也在推进中。

  退休后原本可以过上更加轻松、悠闲的生活,可章静波却仍选择坚持在志愿服务的岗位上。“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是在湾头出生长大的,能够为乡里乡亲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还蛮有成就感的。”

  章静波负责的爱心理发室只是湾头社区“益邻湾”志愿服务公益生态圈内容之一。这个公益生态圈由设在居民楼中的志愿服务点、设在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的志愿服务站以及设在三水湾小区东大门的“益邻湾”志愿服务广场三部分组成。

  志愿服务广场每月10日固定开展公益集市活动;志愿服务站每天有3名志愿者值班,负责志愿活动的协调安排以及志愿者的招募、登记、居民需求征集、对接爱心物资;志愿服务点则提供缝纫、维修、理发点、医疗等七个方面的免费服务。

  此外,湾头社区自2014年正式挂牌成立以来,已组建15支志愿者队伍,吸引近300名热心居民的参与。

  “让有一技之长的居民发挥余热,同时也能为有需要的左邻右舍提供帮助,一举两得。”湾头社区党委书记李丽说,和很多城市社区不同,拆迁安置小区中的退休教师、退休党政干部等群体较少,因此要从培育自益型组织入手,快速在居民中形成凝聚力。

  经过几年打磨,“益邻湾”志愿服务公益生态圈已经成为湾头社区的一块金字招牌,曾获得宁波市2017年度社区文明创建十佳创新品牌、江北区品质社区建设示范项目等荣誉。

  对此,李丽把功劳归于“湾头人”。“湾头地块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湾头人勤劳、质朴、乐于奉献的‘湾头精神’没有变,而是成为农民市民化过程中非常宝贵的一笔财富。”李丽说,“我们希望这种‘湾头精神’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仍能得到延续和发展。公益生态圈建设中取得的成效足以证明这一精神并未过时,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宁波晚报记者石承承/文记者崔引/摄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江北湾头:从“潮答答”的落地房到宽敞明亮的电梯房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09-11 07:03:58

  江北区甬江街道湾头社区成立于2014年,由原湾头片的甄隘、下江、姚江三个行政村拆迁、合并而来,目前入住3041户,居民6037人。

  新中国成立前,贫穷的湾头曾一度被人叫做“讨饭窠”,民间甚至有“就算日日夜夜生女儿,也不嫁湾头人”的说法。上世纪80年代,作为宁波的蔬菜基地,湾头人以“拔了萝卜又种葱”的日夜劳作保证全市的蔬菜供应。如今,湾头人早已过上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

  发生在湾头这片土地上的巨变,是时代发展所驱,是城市化推进的结果,而以勤劳、质朴、乐于奉献为核心的“湾头精神”一直没变。

  居住环境之变

  从“潮答答”的落地房到宽敞明亮的电梯房

  湾头社区居民、84岁的甄来顺说:“我从来没想过有生之年,还能住进电梯房。”

  旧时,湾头人以种菜谋生,“扁担挑起卖菜,扁担放下讨饭”,唯有日日劳作才能勉强维持生计;买米不论斗升,用“帽子当米缸”,再想多买一些,便囊中羞涩……这里曾一度被人视为“讨饭窠”,民间甚至流传有类似“生女儿不嫁湾头人”的说法。

  在51岁的沈菊香的记忆中,她父母自建的那栋二层小楼永远都是“潮答答”,“印象很深,有一次见到家里的小猫一直在划拉地上的一根‘红绳’,走近一看,原来是条‘火赤链’(蛇)。”

  每年夏天最难熬,家里又热又潮。那时候,别提有空调了,家里有台“鸿运扇”就已经算是“富足”。

  即便是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湾头人也从未想过放弃。“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湾头成为宁波的蔬菜基地,机械铸造业也很突出,经济总量在江北区各乡镇中名列前茅。”75岁的黄来甫说。

  2008年,湾头启动拆迁。2014年,三水湾小区建成交付,甄来顺、黄来甫、沈菊香都住进了明亮、宽敞的高层电梯房。

  沈菊香热情地邀请记者到家中参观,进屋第一印象,家具、物品摆得整整齐齐,很明显能感受到主人对生活的用心和热情;整体的家居装修风格和印象中的“拆迁安置”扯不上关系,而是雍容华贵的欧式风格,设计灵感来源于沈菊香本人。

  湾头人的“幸福感”不仅仅来自于“屋里厢”。由甬江街道、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设立的社区医疗点就开在居民楼下,除了提供基础的医疗服务,每周还有医生过来坐诊。

  医院开到小区里,这样的生活,湾头人以前想都没有想过。

  绕着小区转了一圈,公交车站、三江超市、幼儿园都建在家门口,“十分钟生活圈”已然成型。

  生活品质之变

  从“拔出萝卜就种葱”到“有大把时间追求兴趣爱好”

  沈菊香进门的第一件事是泡咖啡招待记者,客厅茶几上放的是她新买的一套粉红色的咖啡杯。“我喜欢研究年轻人的爱好。”现在,沈菊香出门跟年轻人一样,通常只带一部手机。

  湾头人住进电梯房,得益于改革开放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全面推进。而湾头人获得全面的“幸福感”“满足感”,则离不开“自我增能”。

  沈菊香掰着手指给记者算了一下她每周的安排:除了周三,周一到周五,她要去江北区老年大学上课,她还在社区报了广场舞班、合唱班、朗诵班、木兰拳班和模特班。

  这是一种和上一辈湾头人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沈菊香的父亲今年79岁,在湾头拆迁前一直过着典型的湾头人生活,就像俚语中说的“湾头地,勿落空,拔出萝卜就种葱”,田间活四季不停、没有空闲。

  “现在我有更多时间来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沈菊香说,她喜欢唱歌,是社区合唱班的班长,每天在家一有空,就拿着iPad“练嗓子”。

  湾头社区目前有6037名居民,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了近三分之一。他们并没有“闲下来”,2017年江北区老年大学办到了社区里,开了10多个班,每个班都有七八十名学员,场面非常火爆。

  生活变得越来越忙,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思去想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沈菊香住在17幢,也是这幢楼的楼长,她感受最深的是,邻里之间纠纷少了,原来农村常见的婆媳纠纷也少了。

  沈菊香这代人的生活变化,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老一辈人。“像我爸爸妈妈,不像以前那么‘抠’了。不吃过夜菜,少吃腌制品……这些对他们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改变。”沈菊香说。

  精神面貌之变

  从“管好自家一亩三分地”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袁琦是土生土长的湾头人。大学毕业后回到社区当社工,对他来说,既意外又惊喜,因为“能够和大家一起共同见证湾头的发展”。

  在过去4年多的工作中,他感受最深的是:“农民市民化程度越来越高,自治意识越来越强,参与热情越来越高。”

  袁琦在社区负责综治工作。2018年,社区组建了一支由社工、社区党员、志愿者组成的巡逻队,周一到周五义务巡逻,“坚持至今已有一年半,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

  52岁的章静波每周四都会准时到三水湾小区9幢楼下的爱心理发室给老人免费理发。她是一名党员,早在1991年就开始从事志愿服务,至今已坚持了19个年头。

  除了理发,她眼下还在为社区居家养老工作而忙碌着,给10多位老人送餐,日托等各项服务也在推进中。

  退休后原本可以过上更加轻松、悠闲的生活,可章静波却仍选择坚持在志愿服务的岗位上。“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是在湾头出生长大的,能够为乡里乡亲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还蛮有成就感的。”

  章静波负责的爱心理发室只是湾头社区“益邻湾”志愿服务公益生态圈内容之一。这个公益生态圈由设在居民楼中的志愿服务点、设在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的志愿服务站以及设在三水湾小区东大门的“益邻湾”志愿服务广场三部分组成。

  志愿服务广场每月10日固定开展公益集市活动;志愿服务站每天有3名志愿者值班,负责志愿活动的协调安排以及志愿者的招募、登记、居民需求征集、对接爱心物资;志愿服务点则提供缝纫、维修、理发点、医疗等七个方面的免费服务。

  此外,湾头社区自2014年正式挂牌成立以来,已组建15支志愿者队伍,吸引近300名热心居民的参与。

  “让有一技之长的居民发挥余热,同时也能为有需要的左邻右舍提供帮助,一举两得。”湾头社区党委书记李丽说,和很多城市社区不同,拆迁安置小区中的退休教师、退休党政干部等群体较少,因此要从培育自益型组织入手,快速在居民中形成凝聚力。

  经过几年打磨,“益邻湾”志愿服务公益生态圈已经成为湾头社区的一块金字招牌,曾获得宁波市2017年度社区文明创建十佳创新品牌、江北区品质社区建设示范项目等荣誉。

  对此,李丽把功劳归于“湾头人”。“湾头地块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湾头人勤劳、质朴、乐于奉献的‘湾头精神’没有变,而是成为农民市民化过程中非常宝贵的一笔财富。”李丽说,“我们希望这种‘湾头精神’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仍能得到延续和发展。公益生态圈建设中取得的成效足以证明这一精神并未过时,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宁波晚报记者石承承/文记者崔引/摄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