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各地新闻
高校"网红课"火爆密码 浙大"吃货课"老师这样解读
稿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2019-10-22 20:17:57报料热线:81850000

  又到周二,傍晚的复旦大学校园里再次上演一景。“似是而非”选修课开堂,H3409教室座无虚席,连墙边都挤满站着听课的学生。

  “似是而非”,课名很特别,内容也挺新奇,集结了文、理、工、医不同学科12位教授,专“怼”伪科学,例如“基因能够算命吗”“手机辐射有危害吗”“比特币是技术革命还是旁氏骗局”等等。在课程容量仅为258人的情况下,“似是而非”选课人数超过了1000。经媒体报道更是上了热搜,成了“网红课”。

  座无虚席的教室。图片来源于复旦青年

  记者搜索发现,近年来从宠物驯养课、减肥瘦身课,到“爱情观”养成课、海岛野外求生课、电子游戏培训课,中国高校里的特色课程“层出不穷”,引发一波又一波选课热潮。

  “网红课”因何而红?热度能持续多久?我们邀请了被网友戏称为 “吃货课”的授课教师、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教授任大喜进行解读。

  “网红课”长啥样?

  酸奶、奶酪、东坡肉、腊肠、烤鸡翅、卤鸡爪、咸鸭蛋……浙江大学的“动物产品加工实验”自上线开始,就人气不断,还一路“火”出校园。

  据任大喜介绍,这是面向食品工业的一门实验课,按照乳、肉、蛋分类,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对食物的加工实验,“即使是没下过厨的同学,上一两次课后,也能做出卖相不错的红烧肉,我想这可能是吸引学生兴趣的一个原因”。

  浙大学生张洁净上完课,忍不住写下“真香”的评价。走进教室乍一看,以为是个高大上的厨房。实验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各种机器,比如冰淇淋机、烤箱、灌肠机、奶酪槽、酸奶发酵机等,甚至连包装酸奶的封口机都一应俱全。老师给出配方,学生与食材“亲密接触”,甚至还能“脑洞大开”,做出全新料理,结束后按照色、香、味打个专业分,让人大呼“过瘾”。

  当然,制作食物过程中,牛奶蛋白的结构与性质、咸蛋黄流油的秘密等食品加工原理,也不可或缺。课程作业更是花样百出,比如从盐水鸭、叉烧肉、培根、酱牛肉和骨肉相连串中选一个,介绍产品特点、加工原理、发展趋势,又比如对液态奶、酸乳、干酪、乳粉、乳饮料和冰淇淋进行品牌调研等,理论与实践完美配搭。

  “听起来有趣、学起来实用、考起来多样,这是一堂‘网红课’的基本特质。” 任大喜告诉记者,畜牧以及食品工业等相对比较“冷门”,因此他们尽量在内容涉及、教学形式等环节“不拘一格”,贴近日常生活和学生“口味”,没想到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正常是30人左右小班上课,但因为申请学生太多,名额供不应求,现在已经扩到了两个班。”

  浙大“吃货课”。图片来源于新蓝网

  与“吃货课”相比,此次复旦“似是而非”课走红,却似乎不太让人意外。

  看起来“噱头”的标题,针对的是一个个在生活中传播的“伪科学”。上课也不是只给学生一个简单的答案,而是分析过程,找出逻辑推理中谬误,帮助提高科学素养。学生和网友的强烈反应,也恰恰说明当今社会迫切需要这样的科普课程来答疑解惑。

  有趣又有料,或许正是“网红课”能走红的秘诀了。

  能持续走红吗?

  人红是非多。伴随着“似是而非”课走红, “水课”的质疑也不绝于耳。

  开课以来,学生感受不大相同。一名材料科学系本科生直言“第二节课讲化学,听得有点无聊”;有同学却在课程反馈中写道,“昨天的化学课好难”。甚至有学生直接退了课,“内容不能深入,对建立批判性思维帮助不大”……

  “似是而非”课网络评论。

  事实上,关于浙江大学“吃货课”,也有网友认为“是不是太小儿科”。

  “‘吃货课’本身就是拒绝传统、寓教于乐授课方式的一种尝试,只要能吸引学生兴趣,产生一些科研、产业成果,我们的目的也达到了。”任大喜说,如同他们课程的内容、形式因贴合现代生活需求而引起学生共鸣一样,越来越多高校特色课“走红”,正是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表达方式越来越个性化的表现。

  今天,90后、00后,已经成为各大高校学生的主体。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他们接触的社会更加开放、物质更加丰富、沟通更加便捷,也使得他们对新事物、新思想更加敏锐,更具有怀疑、反叛精神,对生活品质有着更高的追求。

  社会学家郑杭生在《快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一文中提到,多样多变的社会思潮是不可避免、不可回避、也不必大惊小怪的,但同时又不能听之任之、放弃引领,而是必须引领的。问题是如何引领。

  “网红课”出现,以年青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新知,不失为一种引领的好方式。

  采访中,“似是而非”课的组织者、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楼红卫自认这门课并不高端,重在 “通识”,“希望课程本身的架构能变得更加合理,内容更加完善,教师队伍更完整,未来希望有更多的学校开设类似的课程”。

  “网红课”会不会昙花一现?或许,随着更多高校特色课程出现,新鲜有趣的教学方式成为常态,这样的“网红”现象只会越来越少。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高校"网红课"火爆密码 浙大"吃货课"老师这样解读

稿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2019-10-22 20:17:57

  又到周二,傍晚的复旦大学校园里再次上演一景。“似是而非”选修课开堂,H3409教室座无虚席,连墙边都挤满站着听课的学生。

  “似是而非”,课名很特别,内容也挺新奇,集结了文、理、工、医不同学科12位教授,专“怼”伪科学,例如“基因能够算命吗”“手机辐射有危害吗”“比特币是技术革命还是旁氏骗局”等等。在课程容量仅为258人的情况下,“似是而非”选课人数超过了1000。经媒体报道更是上了热搜,成了“网红课”。

  座无虚席的教室。图片来源于复旦青年

  记者搜索发现,近年来从宠物驯养课、减肥瘦身课,到“爱情观”养成课、海岛野外求生课、电子游戏培训课,中国高校里的特色课程“层出不穷”,引发一波又一波选课热潮。

  “网红课”因何而红?热度能持续多久?我们邀请了被网友戏称为 “吃货课”的授课教师、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教授任大喜进行解读。

  “网红课”长啥样?

  酸奶、奶酪、东坡肉、腊肠、烤鸡翅、卤鸡爪、咸鸭蛋……浙江大学的“动物产品加工实验”自上线开始,就人气不断,还一路“火”出校园。

  据任大喜介绍,这是面向食品工业的一门实验课,按照乳、肉、蛋分类,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对食物的加工实验,“即使是没下过厨的同学,上一两次课后,也能做出卖相不错的红烧肉,我想这可能是吸引学生兴趣的一个原因”。

  浙大学生张洁净上完课,忍不住写下“真香”的评价。走进教室乍一看,以为是个高大上的厨房。实验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各种机器,比如冰淇淋机、烤箱、灌肠机、奶酪槽、酸奶发酵机等,甚至连包装酸奶的封口机都一应俱全。老师给出配方,学生与食材“亲密接触”,甚至还能“脑洞大开”,做出全新料理,结束后按照色、香、味打个专业分,让人大呼“过瘾”。

  当然,制作食物过程中,牛奶蛋白的结构与性质、咸蛋黄流油的秘密等食品加工原理,也不可或缺。课程作业更是花样百出,比如从盐水鸭、叉烧肉、培根、酱牛肉和骨肉相连串中选一个,介绍产品特点、加工原理、发展趋势,又比如对液态奶、酸乳、干酪、乳粉、乳饮料和冰淇淋进行品牌调研等,理论与实践完美配搭。

  “听起来有趣、学起来实用、考起来多样,这是一堂‘网红课’的基本特质。” 任大喜告诉记者,畜牧以及食品工业等相对比较“冷门”,因此他们尽量在内容涉及、教学形式等环节“不拘一格”,贴近日常生活和学生“口味”,没想到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正常是30人左右小班上课,但因为申请学生太多,名额供不应求,现在已经扩到了两个班。”

  浙大“吃货课”。图片来源于新蓝网

  与“吃货课”相比,此次复旦“似是而非”课走红,却似乎不太让人意外。

  看起来“噱头”的标题,针对的是一个个在生活中传播的“伪科学”。上课也不是只给学生一个简单的答案,而是分析过程,找出逻辑推理中谬误,帮助提高科学素养。学生和网友的强烈反应,也恰恰说明当今社会迫切需要这样的科普课程来答疑解惑。

  有趣又有料,或许正是“网红课”能走红的秘诀了。

  能持续走红吗?

  人红是非多。伴随着“似是而非”课走红, “水课”的质疑也不绝于耳。

  开课以来,学生感受不大相同。一名材料科学系本科生直言“第二节课讲化学,听得有点无聊”;有同学却在课程反馈中写道,“昨天的化学课好难”。甚至有学生直接退了课,“内容不能深入,对建立批判性思维帮助不大”……

  “似是而非”课网络评论。

  事实上,关于浙江大学“吃货课”,也有网友认为“是不是太小儿科”。

  “‘吃货课’本身就是拒绝传统、寓教于乐授课方式的一种尝试,只要能吸引学生兴趣,产生一些科研、产业成果,我们的目的也达到了。”任大喜说,如同他们课程的内容、形式因贴合现代生活需求而引起学生共鸣一样,越来越多高校特色课“走红”,正是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表达方式越来越个性化的表现。

  今天,90后、00后,已经成为各大高校学生的主体。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他们接触的社会更加开放、物质更加丰富、沟通更加便捷,也使得他们对新事物、新思想更加敏锐,更具有怀疑、反叛精神,对生活品质有着更高的追求。

  社会学家郑杭生在《快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一文中提到,多样多变的社会思潮是不可避免、不可回避、也不必大惊小怪的,但同时又不能听之任之、放弃引领,而是必须引领的。问题是如何引领。

  “网红课”出现,以年青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新知,不失为一种引领的好方式。

  采访中,“似是而非”课的组织者、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楼红卫自认这门课并不高端,重在 “通识”,“希望课程本身的架构能变得更加合理,内容更加完善,教师队伍更完整,未来希望有更多的学校开设类似的课程”。

  “网红课”会不会昙花一现?或许,随着更多高校特色课程出现,新鲜有趣的教学方式成为常态,这样的“网红”现象只会越来越少。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