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喜报!浙江两位科学家当选中科院院士 他们是谁?
稿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2019-11-22 10:19:00报料热线:81850000

  中国科学院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22日上午公布。我省两位科学家当选。他们是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研究员和浙江大学叶志镇教授。

  下附2019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

002.jpg

  【更多新闻+】

  钱前  

  男,1962年3月出生,安徽安庆人。现任中国水稻研究所副所长、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1979年至1983年就读于南开大学遗传专业,获学士学位。1983年至1997年历任中国水稻研究所遗传育种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 员。其间,1986年至1989年赴日本北海道大学遗传育种专业留学,获硕士学位;1992年至1995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遗传育种专业读研究 生,获博士学位。1997年至1998年在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做高级访问学者。1998年至2002年历任中国水稻研究所生物工程系副研究员、研究员。 2002年至2003年赴日本冈山大学生物资源所做高级访问学者。2003年至2004年任农业部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5年至今任水稻生物 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其间,2007年6月至9月赴日本冈山大学生物资源所做访问教授;2008年1月至3月赴日本名古屋大学做访问教授。2013年至 今任中国水稻研究所副所长长。其间,2013年至2017年兼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所长。

  他长期从事作物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研究,先后获浙江 省特级专家、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3项成果获国家级科技奖励、7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 励及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中国农科院杰出人才一级岗位人选。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及 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资助,发表 SCI 收录论文120余篇,发明专利30余项,主编专著3本,充分发挥水稻生物学多学科合作的优势,将生物技术和遗传资源渗透到水稻育种领域中,形成鲜明研究特 色。

  叶志镇

  男,浙江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导,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大教师发展委员会主任,浙江省特级专家,浙大求是特聘教授。兼任中 国电子学会理事,电子材料分会副主任,半导体与集成技术分会委员,中国能源学会常务理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主编和《半导体学报》编委等。

  1981年1月获浙江大学电机系学士学位,1984年10月获浙大光仪系硕士学位,1987年12月获浙大光仪系博士学位;1988年1月进入浙大 材料系工作;1990~1992年留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1994年晋升为教授;1996年选为博导。曾任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97-09),浙大材料与化工学院副院长(99-09)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主任(09-13)。

  主要研究为氧化物半导体薄膜制备、物性调控与LED应用等。先后承担国家“973”课题2项、国家自然基金10项(重点项目3项)、省部科研项目 30多项。在ZnO p型掺杂技术与LED发光器件,ZnO透明导电薄膜与透明电子器件,纳米材料可控制备及环境、传感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项,省科技一等奖4项,省部科技二等奖4项。中国发明专利98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出版学术著作3本,参编4本。发表SCI论文500多篇。

  1994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国先进工作者并获“金牛奖”;1995年选为浙江省首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996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 人才”;1997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同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6年被聘为浙大首批求是特聘教授;2007年选为浙江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 家;2008年被评为浙江省特级专家,获浙江省优秀回国人员称号;2008年、2010年获中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指导教师;2012年评为浙江省 “三育人”先进个人、浙大教书育人标兵、全国宝钢优秀教师;2013年评为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2014年评为全国优秀教师、省优秀共产党员,获浙江省高 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016年评为浙大永平教学贡献提名奖。

  研究领域:长期从事宽禁带半导体氧化锌等无机光电材料及关键技术研究

  学术贡献:在ZnO p型掺杂技术与LED发光器件,ZnO透明导电薄膜与透明电子器件,纳米材料可控制备及环境、传感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创建的p型二元共掺杂 理论获国际同行广泛采用,二元共掺技术与电致发光工作居国际前沿;发展n型高导电掺杂技术,突破无铟透明导电材料难题,技术被LED芯片企业采用,企业产 出重大效益;是国际光电氧化锌领域的主要引领者。发表学术论文6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2本,参编2本,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11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

编辑: 崔燕纠错:171964650@qq.com

喜报!浙江两位科学家当选中科院院士 他们是谁?

稿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2019-11-22 10:19:00

  中国科学院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22日上午公布。我省两位科学家当选。他们是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研究员和浙江大学叶志镇教授。

  下附2019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

002.jpg

  【更多新闻+】

  钱前  

  男,1962年3月出生,安徽安庆人。现任中国水稻研究所副所长、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1979年至1983年就读于南开大学遗传专业,获学士学位。1983年至1997年历任中国水稻研究所遗传育种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 员。其间,1986年至1989年赴日本北海道大学遗传育种专业留学,获硕士学位;1992年至1995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遗传育种专业读研究 生,获博士学位。1997年至1998年在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做高级访问学者。1998年至2002年历任中国水稻研究所生物工程系副研究员、研究员。 2002年至2003年赴日本冈山大学生物资源所做高级访问学者。2003年至2004年任农业部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5年至今任水稻生物 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其间,2007年6月至9月赴日本冈山大学生物资源所做访问教授;2008年1月至3月赴日本名古屋大学做访问教授。2013年至 今任中国水稻研究所副所长长。其间,2013年至2017年兼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所长。

  他长期从事作物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研究,先后获浙江 省特级专家、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3项成果获国家级科技奖励、7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 励及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中国农科院杰出人才一级岗位人选。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及 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资助,发表 SCI 收录论文120余篇,发明专利30余项,主编专著3本,充分发挥水稻生物学多学科合作的优势,将生物技术和遗传资源渗透到水稻育种领域中,形成鲜明研究特 色。

  叶志镇

  男,浙江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导,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大教师发展委员会主任,浙江省特级专家,浙大求是特聘教授。兼任中 国电子学会理事,电子材料分会副主任,半导体与集成技术分会委员,中国能源学会常务理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主编和《半导体学报》编委等。

  1981年1月获浙江大学电机系学士学位,1984年10月获浙大光仪系硕士学位,1987年12月获浙大光仪系博士学位;1988年1月进入浙大 材料系工作;1990~1992年留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1994年晋升为教授;1996年选为博导。曾任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97-09),浙大材料与化工学院副院长(99-09)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主任(09-13)。

  主要研究为氧化物半导体薄膜制备、物性调控与LED应用等。先后承担国家“973”课题2项、国家自然基金10项(重点项目3项)、省部科研项目 30多项。在ZnO p型掺杂技术与LED发光器件,ZnO透明导电薄膜与透明电子器件,纳米材料可控制备及环境、传感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项,省科技一等奖4项,省部科技二等奖4项。中国发明专利98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出版学术著作3本,参编4本。发表SCI论文500多篇。

  1994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国先进工作者并获“金牛奖”;1995年选为浙江省首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996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 人才”;1997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同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6年被聘为浙大首批求是特聘教授;2007年选为浙江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 家;2008年被评为浙江省特级专家,获浙江省优秀回国人员称号;2008年、2010年获中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指导教师;2012年评为浙江省 “三育人”先进个人、浙大教书育人标兵、全国宝钢优秀教师;2013年评为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2014年评为全国优秀教师、省优秀共产党员,获浙江省高 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016年评为浙大永平教学贡献提名奖。

  研究领域:长期从事宽禁带半导体氧化锌等无机光电材料及关键技术研究

  学术贡献:在ZnO p型掺杂技术与LED发光器件,ZnO透明导电薄膜与透明电子器件,纳米材料可控制备及环境、传感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创建的p型二元共掺杂 理论获国际同行广泛采用,二元共掺技术与电致发光工作居国际前沿;发展n型高导电掺杂技术,突破无铟透明导电材料难题,技术被LED芯片企业采用,企业产 出重大效益;是国际光电氧化锌领域的主要引领者。发表学术论文6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2本,参编2本,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11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崔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