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各地新闻
一体化交通体系怎么建?长三角示范区要这样布局
稿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2019-12-08 13:19:50报料热线:81850000

西塘祥符荡。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施力维摄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一体化发展的试验田,对于这片2300平方公里的“世界级料子”来说,交通是基础和保障。那么,示范区的交通如何“示范”?

  这两天,在杭州举行的第二届长三角综合交通发展大会上,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薛美根,结合前期调研的成果,介绍了示范区综合交通体系的构建思路。

  不同于一般新城大规模建设、高密度开发的模式,示范区交通规划布局将着眼于探索绿色交通发展新模式。薛美根认为:对外,示范区可以通过高铁、城际轨道实现“快进快出”;对内,则采用“窄路密网”的方式实现内部高品质的连通;管理上,则更加注重智慧交通集成运用,实现高效管理。

论坛现场。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施力维摄

  绿色高效:对外以轨道交通为主,内部以公交、慢行、共享出行为主

  生态绿色的定位,决定了示范区的交通布局,必须全方位体现生态绿色的理念。“交通纯粹要绿色很简单,高效也容易做到,但要同时做到绿色、高效,这个要求就很高。”薛美根说这样的交通规划布局,可以说“前无古人”。

  按照设想,在以绿色为主导的交通模式中,示范区对外以轨道交通为主,公共交通出行占比要达到70%;内部以公交、慢行、共享出行为主,绿色交通要占到90%。围绕这两个指标,示范区需要建设完善的对外轨交系统和内部通达的公路网。

  对外交通上,示范区已规划有沪苏湖和通苏嘉高铁两条大动脉,两条高铁在示范区内形成十字交叉。示范区在快速连接虹桥枢纽的同时,融入长三角高铁网,连接全国乃至全球。

  示范区的范围虽然只有2300平方公里,但交通规划放眼这远不止着2300平方公里。薛美根建议在高铁十字线的基础上,可以建设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强化青浦、吴江、嘉善间的联系,形成高铁、城际轨道交通的双十字,满足2300平方公里范围内和范围外的交通需求,形成“快进快出”的示范区对外交通。

  而在示范区内部,按照《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既要有较高的蓝绿空间比,同时原则上不增加建设用地。在土地、生态双控的情况下,注定了示范区内部交通的建设,不能像其他新城一样造更多的高速公路和宽阔的大马路。

  窄路密网:能“快进快出”,不要大马路,建游憩风景道

  “窄路密网”是针对示范区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空间组织形式,提出的一种新的内部路网建设理念。从规划来看,示范区人口仍将保持在中密度,但高层次人才会大幅增加。对科研院所和创新经济来说,大马路既无必要也不实用。

  薛美根此前曾在一些科研机构较多的高新区做过调研,生活工作在其中的居民有两大需求,第一是到示范区能“快进快出”,第二在环境较好的示范区建成后,不需要宽马路,而是更加宜居、宜业的环境。

  为此,在示范区内部,将更多利用、完善原有的街区道路,加密路网,并因地制宜的运用小半径环岛和路口缩窄等道路“静化”措施,既四通八达又不对整体环境造成破坏。此外,示范区还有众多的美丽乡村,其中的乡村道路将通过慢行改造,建成风景道。“让示范区形成‘交游融合、快进慢游’的游憩交通体系,满足个人的多样化需求。”薛美根说。

  智慧交通:引入智慧公路、智慧公交、智慧停车,实现信息共享

  作为创新经济的新高地,示范区交通中将更多注入智慧的元素。示范区内将更多引入智慧公路、智慧公交、智慧停车等项目,提高交通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三地间建立交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青嘉吴三地间的信息共享,并通过大数据支撑共同作出决策。

  当然,一体化仍处于探索阶段,薛美根坦言,“还有许多问题没有想明白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比如,青嘉吴三地间如何真正做到决策协调的一体化、交通布局如何更加绿色、效率、品质统一、规划实施如何做到2025年和2035年远近结合的等问题。这都需要在实践中推动解决,从而为长三角交通一体化,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一体化交通体系怎么建?长三角示范区要这样布局

稿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2019-12-08 13:19:50

西塘祥符荡。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施力维摄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一体化发展的试验田,对于这片2300平方公里的“世界级料子”来说,交通是基础和保障。那么,示范区的交通如何“示范”?

  这两天,在杭州举行的第二届长三角综合交通发展大会上,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薛美根,结合前期调研的成果,介绍了示范区综合交通体系的构建思路。

  不同于一般新城大规模建设、高密度开发的模式,示范区交通规划布局将着眼于探索绿色交通发展新模式。薛美根认为:对外,示范区可以通过高铁、城际轨道实现“快进快出”;对内,则采用“窄路密网”的方式实现内部高品质的连通;管理上,则更加注重智慧交通集成运用,实现高效管理。

论坛现场。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施力维摄

  绿色高效:对外以轨道交通为主,内部以公交、慢行、共享出行为主

  生态绿色的定位,决定了示范区的交通布局,必须全方位体现生态绿色的理念。“交通纯粹要绿色很简单,高效也容易做到,但要同时做到绿色、高效,这个要求就很高。”薛美根说这样的交通规划布局,可以说“前无古人”。

  按照设想,在以绿色为主导的交通模式中,示范区对外以轨道交通为主,公共交通出行占比要达到70%;内部以公交、慢行、共享出行为主,绿色交通要占到90%。围绕这两个指标,示范区需要建设完善的对外轨交系统和内部通达的公路网。

  对外交通上,示范区已规划有沪苏湖和通苏嘉高铁两条大动脉,两条高铁在示范区内形成十字交叉。示范区在快速连接虹桥枢纽的同时,融入长三角高铁网,连接全国乃至全球。

  示范区的范围虽然只有2300平方公里,但交通规划放眼这远不止着2300平方公里。薛美根建议在高铁十字线的基础上,可以建设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强化青浦、吴江、嘉善间的联系,形成高铁、城际轨道交通的双十字,满足2300平方公里范围内和范围外的交通需求,形成“快进快出”的示范区对外交通。

  而在示范区内部,按照《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既要有较高的蓝绿空间比,同时原则上不增加建设用地。在土地、生态双控的情况下,注定了示范区内部交通的建设,不能像其他新城一样造更多的高速公路和宽阔的大马路。

  窄路密网:能“快进快出”,不要大马路,建游憩风景道

  “窄路密网”是针对示范区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空间组织形式,提出的一种新的内部路网建设理念。从规划来看,示范区人口仍将保持在中密度,但高层次人才会大幅增加。对科研院所和创新经济来说,大马路既无必要也不实用。

  薛美根此前曾在一些科研机构较多的高新区做过调研,生活工作在其中的居民有两大需求,第一是到示范区能“快进快出”,第二在环境较好的示范区建成后,不需要宽马路,而是更加宜居、宜业的环境。

  为此,在示范区内部,将更多利用、完善原有的街区道路,加密路网,并因地制宜的运用小半径环岛和路口缩窄等道路“静化”措施,既四通八达又不对整体环境造成破坏。此外,示范区还有众多的美丽乡村,其中的乡村道路将通过慢行改造,建成风景道。“让示范区形成‘交游融合、快进慢游’的游憩交通体系,满足个人的多样化需求。”薛美根说。

  智慧交通:引入智慧公路、智慧公交、智慧停车,实现信息共享

  作为创新经济的新高地,示范区交通中将更多注入智慧的元素。示范区内将更多引入智慧公路、智慧公交、智慧停车等项目,提高交通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三地间建立交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青嘉吴三地间的信息共享,并通过大数据支撑共同作出决策。

  当然,一体化仍处于探索阶段,薛美根坦言,“还有许多问题没有想明白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比如,青嘉吴三地间如何真正做到决策协调的一体化、交通布局如何更加绿色、效率、品质统一、规划实施如何做到2025年和2035年远近结合的等问题。这都需要在实践中推动解决,从而为长三角交通一体化,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