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这位来宁波打工的理发师何以成就浙江工匠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1-23 06:57:39报料热线:81850000

  正在为顾客服务的郑仕平。受访者供图

  “其实,我的故事很简单,很早就出来打工,后来学了美发……像我这样的人有很多,特别感恩宁波这座城市让我实现梦想。”1月20日,在文景街一家理发店里,郑仕平一边忙着给顾客做头发,一边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

  今年40来岁的郑仕平来自福建,2003年到宁波打工,从一名美发师做起,现在是鄞州非凡发型设计室技术总监。与普通美发师不一样的是,他的身上有不少“光环”令人刮目相看。

  靠打拼,才能过上好日子

  郑仕平的老家在福建山区,小时候家里生活条件不是太好,“我的父亲是一名盖房子的泥水匠,家里的房子是用泥搭的墙,房顶是用瓦片盖的。我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每年遇到台风严重的天气,父母就带着我们去隔壁邻居家躲避。有一年,家里的房子被台风刮塌了。看到父母伤心的样子,我就暗暗立志以后要把自己家的房子修成砖房,能够给一家人遮风挡雨。”郑仕平说。

  郑仕平告诉记者,他小时候比较贪玩,学习成绩也一般。后来,家人对他说,再这样下去,一辈子都不会有出息了,他才想到学一门安身立命的技术。

  1997年郑仕平在老家跟人学起了理发,经过三年学艺,终于学成出师。200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来到宁波一家理发店打工。此时,他遇到了人生一次重大变故。

  郑仕平说,他到宁波刚刚两个月,就接到哥哥的通知,父亲病危。他向老板请了假,急着往家赶。当他到家时,父亲已经不行了。看着伤心欲绝的母亲,他说一定会好好孝敬,赚钱让母亲过上好生活。

  后来郑仕平又回到宁波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他明白,父亲这个家中的顶梁柱走了后,以后只有靠自己打拼才能过上好的生活,好好孝敬母亲。

  看到顾客开心,特别有成就感

  美发行业每天上班时间比较长,每天的工作量也比较大,像春节前这段时间,每天站立工作的时间都在10个小时以上。但每当给顾客设计出美美的发型、看到顾客非常开心的样子,郑仕平会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郑仕平告诉记者,刚入行做学徒的第一天,他的师傅就对他说,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一门手艺,一项事业,一种信仰,更是一种精神力量。正是秉承了这一宗旨,他认为:作为一名美发师不能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做一些损害顾客的事情,这样会失去诚信。

  在日常工作中,他经常会碰到好几位顾客排队等候设计发型。不管等的人有多少,他始终全神贯注地做好每一款发型。在他看来,“工匠精神”是一种追求精益求精的意识,他对每个消费者都一视同仁,每件作品都力求精心制作,要对每一位顾客负责。他以细致专业的技能、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展示美业人优质服务的面貌,用行动履行自己的职责,以真诚感动着客户。正是这种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驱动着他成长。

  “我喜欢这一行,因为可以给人带来美。”这是郑仕平常说的一句话,他更执着于美发技术与整体形象设计美学,舍得花很多时间去韩国、日本学习专业美发技术、人物美学、色彩物理学等,同时也经常在互联网中学习专业领域的知识,提高专业水平,开阔思维视野。近些年来,他更加注重专业技术的创新,成立了郑仕平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主要创新头发烫染的方法与运用,提高作品的质量,在不断创新中解决问题,从而研发出自己独特的烫染技术,只有不断地学习,进取,钻研,探索,不断地创新,才能让自己喜欢的事业发出光和热。

  几年前,郑仕平参加了亚洲时尚艺术盛会中国浙江(国际)美发美容技能大赛,最终荣获大赛女子剪吹冠军。

  郑仕平带领公益团队在养老机构为老人免费理发。受访者供图

  公益服务,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执着于做公益也是郑仕平一直坚持的方向。多年前,他发现在一些山区和敬老院,由于种种原因,老人理发成了难题,于是,走进敬老院和山区为老人理发,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从2012年至今,郑仕平和他创立的宁波市美业志愿者服务队连续8年给四明山区老人送去温暖。四明山低坪村85岁的严阿婆告诉记者,郑仕平他们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来一趟,给老人们理发、修剪指甲,还经常带来一些日用品和大米、食用油等。村里基本上是老年人,以前理发要乘公交车到镇里。8年前,这些志愿者和老人结对后,老人理发就再也不用跑远路了。

  低坪村村委会文书严再妃说,志愿者每次来,忙完就走,中饭都是自己带泡面解决。

  据统计,郑仕平和他的志愿团队8年来为四明山区的老人义务理发、修指甲、摄影等共8000多人次。除了四明山区的服务点外,鄞州三塘村、东山村,奉化升纲村,慈城布韬益寿院等都是他们公益服务过的地方。

  “看到这些老人,我就想到了自己的父母。人都有老的那一天,我们希望用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人参与进来,创造更加浓厚的尊老爱老环境。”郑仕平说。

  2014年,郑仕平春节回福建老家过年,看到儿时玩耍的那座小桥依旧那么破旧,听说之前还出过好几次老人小孩掉到河里的事故,他心里一紧:村里这样的事故不能再发生了。于是他找了一位村里的好朋友一起牵头,带领大家把原来的桥梁拓宽改造,还建了一个老人儿童活动广场,同时把村里的路灯全部换上了现代的路灯。能为生他养他的家乡做点事情,他从心底感到由衷的幸福。

  心无旁骛,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采访中记者发现,在郑仕平身上,自始至终贯穿工匠精神,他说:“工匠们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才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郑仕平作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国家美发高级技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徒成为美业的优秀人才,他们中有的获得了宁波市技术能手,有的成为宁波市首席工人,有的在各项专业比赛中获得大奖。郑仕平说,在我国,千百年来,一个人要想掌握一门技艺,都要拜师学艺。即使在现代化飞速发展的今天,瑞士传统的手表制造业仍然历久弥新,靠的就是手把手的自然传承。师傅带徒弟,传道授业解惑,在传授手艺的同时,一种可贵的“工匠精神”入心入髓。名师出高徒,严师出巧匠。

  郑仕平经常担任宁波市各类美发美容技能大赛的评委,也经常应邀走进宁波市多所职业高中,为同学们讲解与展现专业美发技术、整体形象设计专业知识与技巧。近年来,郑仕平先后获得了宁波市志愿者优秀团队队长、宁波市美发大师、宁波市首席工人、宁波市港城工匠、宁波市劳动模范,浙江省美发大师、浙江省美业杰出人才、浙江工匠、浙江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如今的郑仕平事业有成,在宁波实现了有房有车的梦想,家庭和美。“宁波是一个实现梦想的地方,这一生到宁波发展是最正确的选择。”他说。

  宁波晚报记者边城雨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这位来宁波打工的理发师何以成就浙江工匠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1-23 06:57:39

  正在为顾客服务的郑仕平。受访者供图

  “其实,我的故事很简单,很早就出来打工,后来学了美发……像我这样的人有很多,特别感恩宁波这座城市让我实现梦想。”1月20日,在文景街一家理发店里,郑仕平一边忙着给顾客做头发,一边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

  今年40来岁的郑仕平来自福建,2003年到宁波打工,从一名美发师做起,现在是鄞州非凡发型设计室技术总监。与普通美发师不一样的是,他的身上有不少“光环”令人刮目相看。

  靠打拼,才能过上好日子

  郑仕平的老家在福建山区,小时候家里生活条件不是太好,“我的父亲是一名盖房子的泥水匠,家里的房子是用泥搭的墙,房顶是用瓦片盖的。我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每年遇到台风严重的天气,父母就带着我们去隔壁邻居家躲避。有一年,家里的房子被台风刮塌了。看到父母伤心的样子,我就暗暗立志以后要把自己家的房子修成砖房,能够给一家人遮风挡雨。”郑仕平说。

  郑仕平告诉记者,他小时候比较贪玩,学习成绩也一般。后来,家人对他说,再这样下去,一辈子都不会有出息了,他才想到学一门安身立命的技术。

  1997年郑仕平在老家跟人学起了理发,经过三年学艺,终于学成出师。200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来到宁波一家理发店打工。此时,他遇到了人生一次重大变故。

  郑仕平说,他到宁波刚刚两个月,就接到哥哥的通知,父亲病危。他向老板请了假,急着往家赶。当他到家时,父亲已经不行了。看着伤心欲绝的母亲,他说一定会好好孝敬,赚钱让母亲过上好生活。

  后来郑仕平又回到宁波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他明白,父亲这个家中的顶梁柱走了后,以后只有靠自己打拼才能过上好的生活,好好孝敬母亲。

  看到顾客开心,特别有成就感

  美发行业每天上班时间比较长,每天的工作量也比较大,像春节前这段时间,每天站立工作的时间都在10个小时以上。但每当给顾客设计出美美的发型、看到顾客非常开心的样子,郑仕平会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郑仕平告诉记者,刚入行做学徒的第一天,他的师傅就对他说,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一门手艺,一项事业,一种信仰,更是一种精神力量。正是秉承了这一宗旨,他认为:作为一名美发师不能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做一些损害顾客的事情,这样会失去诚信。

  在日常工作中,他经常会碰到好几位顾客排队等候设计发型。不管等的人有多少,他始终全神贯注地做好每一款发型。在他看来,“工匠精神”是一种追求精益求精的意识,他对每个消费者都一视同仁,每件作品都力求精心制作,要对每一位顾客负责。他以细致专业的技能、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展示美业人优质服务的面貌,用行动履行自己的职责,以真诚感动着客户。正是这种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驱动着他成长。

  “我喜欢这一行,因为可以给人带来美。”这是郑仕平常说的一句话,他更执着于美发技术与整体形象设计美学,舍得花很多时间去韩国、日本学习专业美发技术、人物美学、色彩物理学等,同时也经常在互联网中学习专业领域的知识,提高专业水平,开阔思维视野。近些年来,他更加注重专业技术的创新,成立了郑仕平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主要创新头发烫染的方法与运用,提高作品的质量,在不断创新中解决问题,从而研发出自己独特的烫染技术,只有不断地学习,进取,钻研,探索,不断地创新,才能让自己喜欢的事业发出光和热。

  几年前,郑仕平参加了亚洲时尚艺术盛会中国浙江(国际)美发美容技能大赛,最终荣获大赛女子剪吹冠军。

  郑仕平带领公益团队在养老机构为老人免费理发。受访者供图

  公益服务,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执着于做公益也是郑仕平一直坚持的方向。多年前,他发现在一些山区和敬老院,由于种种原因,老人理发成了难题,于是,走进敬老院和山区为老人理发,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从2012年至今,郑仕平和他创立的宁波市美业志愿者服务队连续8年给四明山区老人送去温暖。四明山低坪村85岁的严阿婆告诉记者,郑仕平他们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来一趟,给老人们理发、修剪指甲,还经常带来一些日用品和大米、食用油等。村里基本上是老年人,以前理发要乘公交车到镇里。8年前,这些志愿者和老人结对后,老人理发就再也不用跑远路了。

  低坪村村委会文书严再妃说,志愿者每次来,忙完就走,中饭都是自己带泡面解决。

  据统计,郑仕平和他的志愿团队8年来为四明山区的老人义务理发、修指甲、摄影等共8000多人次。除了四明山区的服务点外,鄞州三塘村、东山村,奉化升纲村,慈城布韬益寿院等都是他们公益服务过的地方。

  “看到这些老人,我就想到了自己的父母。人都有老的那一天,我们希望用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人参与进来,创造更加浓厚的尊老爱老环境。”郑仕平说。

  2014年,郑仕平春节回福建老家过年,看到儿时玩耍的那座小桥依旧那么破旧,听说之前还出过好几次老人小孩掉到河里的事故,他心里一紧:村里这样的事故不能再发生了。于是他找了一位村里的好朋友一起牵头,带领大家把原来的桥梁拓宽改造,还建了一个老人儿童活动广场,同时把村里的路灯全部换上了现代的路灯。能为生他养他的家乡做点事情,他从心底感到由衷的幸福。

  心无旁骛,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采访中记者发现,在郑仕平身上,自始至终贯穿工匠精神,他说:“工匠们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才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郑仕平作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国家美发高级技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徒成为美业的优秀人才,他们中有的获得了宁波市技术能手,有的成为宁波市首席工人,有的在各项专业比赛中获得大奖。郑仕平说,在我国,千百年来,一个人要想掌握一门技艺,都要拜师学艺。即使在现代化飞速发展的今天,瑞士传统的手表制造业仍然历久弥新,靠的就是手把手的自然传承。师傅带徒弟,传道授业解惑,在传授手艺的同时,一种可贵的“工匠精神”入心入髓。名师出高徒,严师出巧匠。

  郑仕平经常担任宁波市各类美发美容技能大赛的评委,也经常应邀走进宁波市多所职业高中,为同学们讲解与展现专业美发技术、整体形象设计专业知识与技巧。近年来,郑仕平先后获得了宁波市志愿者优秀团队队长、宁波市美发大师、宁波市首席工人、宁波市港城工匠、宁波市劳动模范,浙江省美发大师、浙江省美业杰出人才、浙江工匠、浙江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如今的郑仕平事业有成,在宁波实现了有房有车的梦想,家庭和美。“宁波是一个实现梦想的地方,这一生到宁波发展是最正确的选择。”他说。

  宁波晚报记者边城雨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