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各地新闻
气溶胶传播新冠病毒?专家:理论上有可能实际中待确证
稿源: 澎湃新闻   2020-02-08 23:09:00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宁波全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记者 陈斯斯

  2月8日,有报道称,目前可以确定的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显示,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

  其中“气溶胶”到底是什么?“气溶胶传播”又是如何实现的呢?公众在防疫方面又需要注意什么?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发现,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2月4日共同印发的最新一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明确,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中,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医务部主任、感染科主任医师沈银忠于8日晚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气溶胶”是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又称气体分散体系。

  “病毒一般是附着在飞沫上,理论上可能还可附着在气溶胶上,但新型冠状病毒是否可通过气溶胶传播以及在传播中到底有多大作用,这个还没有完全确定,仍需进一步研究和证实。”沈银忠说。

  “打个比方,气溶胶平时以一种液体或固态的状态存在,但随着温度升高或高速旋转或医学上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等情况下,它可能会在空气中形成一种胶状或雾状的东西,也就是形成气溶胶的状态,形成类似飞沫样的细小颗粒状物质,其颗粒可能比飞沫更小,理论上传播的距离更远。”沈银忠表示,但对于气溶胶是否引起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目前仍没定论。

  他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公众很少会碰到气溶胶,但在抽水马桶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气溶胶,“之前已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粪便中发现病毒,如果马桶水花喷溅,在冲刷粪便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水花高速旋转或摩擦,从而形成胶状、雾状的气溶胶,具有病毒感染的可能性,但这只是理论上存在这种感染的可能,具体是否病毒可能通过这种传播途径,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沈银忠表示,现实生活中普通老百姓无需过度担忧气溶胶传播,平时只要冲洗时用盖子盖住、定期消毒马桶、勤洗手,感染的可能性很小。

  “之所以最新一版诊疗方案中提到气溶胶这种传播途径,主要是随着我们对这一病毒的认识逐步加深,任何引起传播的途径我们都会更加注意,这也是为了便于我们做好防护措施。”沈银忠进一步表示,当前有些医院建议在没有做好防护的情况下暂停可能存在冠状病毒感染风险患者牙科手术,“在口腔治疗器械的旋转操作等情况下,会产生一定升温,从而导致气溶胶形成,但至于牙科手术是否会通过这种气溶胶形成感染他人,目前仍没有定论。”

  “医学上类似的情况还有,进行呼吸机治疗、雾化吸入治疗等情况均会产生气溶胶,这些情况下要注意防护气溶胶可能导致的病毒传播。”沈银忠说。

编辑: 赖小惠纠错:171964650@qq.com

气溶胶传播新冠病毒?专家:理论上有可能实际中待确证

稿源: 澎湃新闻 2020-02-08 23:09:00

  记者 陈斯斯

  2月8日,有报道称,目前可以确定的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显示,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

  其中“气溶胶”到底是什么?“气溶胶传播”又是如何实现的呢?公众在防疫方面又需要注意什么?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发现,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2月4日共同印发的最新一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明确,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中,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医务部主任、感染科主任医师沈银忠于8日晚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气溶胶”是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又称气体分散体系。

  “病毒一般是附着在飞沫上,理论上可能还可附着在气溶胶上,但新型冠状病毒是否可通过气溶胶传播以及在传播中到底有多大作用,这个还没有完全确定,仍需进一步研究和证实。”沈银忠说。

  “打个比方,气溶胶平时以一种液体或固态的状态存在,但随着温度升高或高速旋转或医学上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等情况下,它可能会在空气中形成一种胶状或雾状的东西,也就是形成气溶胶的状态,形成类似飞沫样的细小颗粒状物质,其颗粒可能比飞沫更小,理论上传播的距离更远。”沈银忠表示,但对于气溶胶是否引起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目前仍没定论。

  他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公众很少会碰到气溶胶,但在抽水马桶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气溶胶,“之前已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粪便中发现病毒,如果马桶水花喷溅,在冲刷粪便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水花高速旋转或摩擦,从而形成胶状、雾状的气溶胶,具有病毒感染的可能性,但这只是理论上存在这种感染的可能,具体是否病毒可能通过这种传播途径,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沈银忠表示,现实生活中普通老百姓无需过度担忧气溶胶传播,平时只要冲洗时用盖子盖住、定期消毒马桶、勤洗手,感染的可能性很小。

  “之所以最新一版诊疗方案中提到气溶胶这种传播途径,主要是随着我们对这一病毒的认识逐步加深,任何引起传播的途径我们都会更加注意,这也是为了便于我们做好防护措施。”沈银忠进一步表示,当前有些医院建议在没有做好防护的情况下暂停可能存在冠状病毒感染风险患者牙科手术,“在口腔治疗器械的旋转操作等情况下,会产生一定升温,从而导致气溶胶形成,但至于牙科手术是否会通过这种气溶胶形成感染他人,目前仍没有定论。”

  “医学上类似的情况还有,进行呼吸机治疗、雾化吸入治疗等情况均会产生气溶胶,这些情况下要注意防护气溶胶可能导致的病毒传播。”沈银忠说。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赖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