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宁波日报复刊40周年座谈会发言采撷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6-03 07:02:07报料热线:81850000

  编者按

  昨日上午,市委召开宁波日报复刊40周年座谈会。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站在复刊40周年的新起点,总结地方党报守正创新砥砺奋进的新经验,着眼打造一流新型主流媒体的新目标,谋划“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新篇章,展现新时代市委机关报的新担当。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李丹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米博华分别致辞,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李浙闽汇报了宁波日报复刊40年发展情况,雅戈尔集团董事长李如成作为读者代表发言。宁波日报今日刊发座谈会发言采撷。

  记者张昊整理

  始终忠诚于党和人民 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李浙闽(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宁波日报社社长)

  《宁波日报》前身是《甬江日报》,创刊于1949年8月8日,后更名为《宁波报》,1961年停刊。1980年6月《宁波报》复刊,3年后更名为《宁波日报》。《宁波日报》复刊40年来,立足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始终与宁波市委同心同向,始终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见证宁波从商埠小城向国际港口名城的历史性跨越,书写四明大地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巨大变迁,讴歌甬城儿女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豪情壮志,描绘“六争攻坚、三年攀高”的成功实践,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谱写了一曲曲雄壮嘹亮的地方党报振兴发展之歌。

  40年来,《宁波日报》始终忠诚履行党委机关报的职责使命,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紧紧围绕中央决策、省委部署和市委中心工作,大力唱响主旋律,广泛传播正能量,为宁波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九大,从全国两会到省市两会……《宁波日报》记者始终在线;从泱泱东方大港到巍巍四明山麓,从三江口走向全国走向“一带一路”国家……《宁波日报》记者步履坚定;从台风肆虐的最前线到洪水滔滔的最深处,从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到复工复产的最前沿……《宁波日报》记者无畏奔赴。“蓝帽子”现象大讨论、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拥抱地铁时代、世界第一大港成长、改革开放40周年、“四知精神”、新中国成立70周年、总书记考察浙江、宁波等等,《宁波日报》将时代印迹一一化为铅字、传向远方;屠呦呦、徐亚芬、颜志定、张祖安、李如成、陈淑芳、周秀芳、胡朝霞、陈霞娜、竺士杰、顺其自然等等,《宁波日报》让时代典型一一跃然纸上、广为弘扬;“工地围而不建”“垃圾围城”“公共服务机构只开半扇门”等等,《宁波日报》让群众反映强烈问题一一曝光亮相并促成解决。牵头组建浙东新闻联盟、联手组建长三角新媒体联盟、深化与互联网巨头的合作,《宁波日报》在加强宁波对外宣传、扩大宁波网络正能量传播上始终不遗余力。

  40年来,我们始终坚定走在创新改革的康庄大道。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复刊,流淌着改革开放的血脉,一直以领跑的姿势不懈探索、创新、实践,始终在发展的进程中敢为人先。从四开黑白小报到对开彩色大报,《宁波日报》不仅仅限于版面数量的增加、印刷色彩的变化,而是更加注重内容、气质的提升。一轮轮的改(扩)版,尤其是2019年10月的改版,报纸向新闻版面“深度化”、各版头条“新闻化”、理论评论“锐度化”、重大报道“提要化”、整体布局“板块化”、内容呈现“可视化”方向发展,让主流媒体既有意义也有意思,既显权威又更好看,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更加紧密,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有效,新闻舆论的“四力”(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更加强大。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宁波日报》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率先开展媒体改革和融合发展,坚持导向为魂、一体为重、移动为先、内容为王、人才为基,打造提升宁波第一主流新媒体——甬派客户端、稳步发展唯一拥有互联网新闻资质的门户网站——中国宁波网,从而充分整合放大党媒的优势。40年来,报业集团从《宁波日报》一张报纸,到拥有《宁波晚报》《现代金报》《东南商报》及4份县市报等共8份报纸和《宁波通讯》等3份杂志,以及甬派、甬上等一批新媒体矩阵。集团还拥有宁波出版社、宁波新华书店、浙江明派文化传媒等国有文化传媒单位,全力服务“书香宁波”和文化大市建设。今年以来,遵循“应融尽融”“移动优先”“做优新闻”“做强服务”“放大特色”“积极稳妥”原则,持续深入改革完善报网端一体化的新闻生产运行体制和机制,进一步构建“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融媒体发展格局,不断提升党报、党网、党端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40年来,我们始终不懈追求卓尔不凡的新闻理想。广大新闻工作者秉持崇高的价值追求,以孜孜不倦的职业精神,做好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不断追求创优的广度、深度和高度,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宁波日报报业集团连续13年共获29项中国新闻奖,其间曾连续三年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共获得浙江省新闻奖一等奖128项。多位同志获得“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浙江飘萍奖”及“中国报业杰出报人奖”等荣誉称号。2019年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宁波日报》坚定不移实施精品报刊工程。自2003年中国报协设立“精品级报纸”以来,连续17年获全国报纸印刷质量最高奖——“精品级报纸奖”殊荣。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授予“全国百强报刊”,荣获“中国报业融合发展创新单位”和“改革开放40年·报业经营管理先进单位”等称号。

  《宁波日报》复刊40年来取得的所有成绩,得益于党中央改革开放政策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得益于历届宁波市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及各部门领导、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得益于一代代宁波日报人的不懈努力;得益于广大读者的不离不弃。

  40年来千山万水脚下过,40年后跋山涉水不停步。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责任与担当。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我们始终坚信新闻的力量。不管形势如何变化,我们始终坚守舆论的高地。栉风沐雨守初心,砥砺奋进担使命,守正创新谋突破,做强日报主阵地、做优都市报品牌、做精图书出版、做宽图书发行、做优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集团综合实力,重中之重是把《宁波日报》打造成始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报纸,不断奏响推动社会进步的强音,为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打造一流新型主流媒体和文化传媒集团注入更加澎湃的引擎动力,为宁波奋发有为当好“重要窗口”建设模范生凝聚更加磅礴的精神力量。

  党报更应凝聚 人民力量共克时艰

  米博华(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宁波是一座文化历史底蕴深厚、发展充满活力的城市。我在《人民日报》工作时,曾4次到宁波采访,见证了宁波从一个海防前线的城市发展成为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城市群。今天的宁波,繁荣、发达、开放、包容,综合实力雄厚,各项事业发达,人民安居乐业,老百姓生活殷实,生活质量不输任何一个一线城市。近1.2万亿元经济体量,与宁波港、宁波帮、宁波景、宁波装,展示了蔚为壮观的产业集群。古代先贤王阳明、黄宗羲、全祖望、万斯同,以及以童第周、屠呦呦为代表的近120名院士的国家级人才群体星光闪烁,构成了宁波在中华大地史诗般创业的伟大叙事。浙商文化以及宁波快速崛起,不仅是中国崛起的缩影,是为人们提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实践的样本。

  《宁波日报》复刊,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而发展进步壮大,服从改革开放大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推出很多优秀新闻报道,从四开四版的报纸发展成为拥有报、杂志、网站、手机报、两微客户端,以及多种经营的媒体集团,同时还培养和涌现出很多优秀新闻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在媒体技术革命性变革和传播格局深刻变化的情势下,报业集团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实现了平稳转身、持续发展。所有这些,与历届宁波市委的领导、支持是分不开的,更与一代代报社同仁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千方百计、千山万水、千辛万苦,是浙江精神生动比喻,报社同仁正是以这种精神诠释了40年自强不息、开疆拓土的出色业绩。我祝愿并期待报业集团在未来发展中书写更新更美篇章。

  具有90年历史和传承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是中国新闻教育的始创者和奠基者,是新中国新闻干部和各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复旦新闻学院与《宁波日报》历来有紧密关系和多方面合作。特别是在新闻学院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宁波日报》曾经给予多方面帮助支持,新闻学院也为《宁波日报》输送了不少人才。我们更期待,在新媒体快速发展情势下,进一步深化我们之间务实合作。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发生在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大家感到揪心、担心、焦心。这使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底线思维的深刻含义和居安思危的严峻现实,也更加强烈意识到,以党报为核心的主流媒体对于国家团结稳定,凝聚起人民力量共克时艰的极端重要性。尽管形势瞬息万变,任务无比艰巨,但挑战和风险无法回避。我们应该无所畏惧地为国坚守、主动自觉地为民担当。

  作为一个党的新闻工作者,深感与祖国同行,与百姓同心,与中心工作同步,是党的新闻工作的根基。不论我们身处何方,不论哪种类型媒体,也不论在什么岗位上工作,这些是我们必须遵循的正确方向,是新闻工作者的人生坐标。与40年前相比,时代在变,形势在变,但热爱祖国深厚感情、精忠报国的赤子之心不能变。我和伟大祖国一刻也不能分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不能变,保持恒心定力,走自己的路,追求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实现民族复兴的坚定决心不能变,勠力同心,风雨兼程,艰苦奋斗,我们的日子会一天更比一天好。

  牢记总书记的新嘱托 讲好宁波故事浙江故事

  李丹(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

  党的新闻事业是极端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窗口。一个城市的新闻事业发展水平,折射出这个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文化繁荣和区域治理的水平。这个城市的新闻舆论影响力也是整个城市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不仅需要现代化的产业、现代化的院校,还必须拥有现代化的新闻事业。

  《宁波日报》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应运而生。40年来,在宁波市委、市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下,《宁波日报》新闻工作者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为宁波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鼓与呼,为宁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倾情服务,佳作迭出,事业壮大,人才成长,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新闻界的一支有生力量。

  《宁波日报》和宁报集团广大从业人员忠诚党的新闻事业,自觉传播党的主张,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守望公平正义,传承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守正创新,砥砺前行。

  在浙江、宁波投身新闻事业是幸运的,这里有“三个地”的独特优势,有丰富的新闻资源,有深厚的人文滋养,是创作优秀新闻作品的宝地。

  祝愿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员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大展身手,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新闻思想,牢记总书记对浙江、宁波的新嘱托,讲好宁波故事、浙江故事、中国故事,在宁波市委、市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下,发挥更加强大的思想引领力量,为现代化建设构建坚强的舆论支持。

  《宁波日报》伴我成长

  李如成(雅戈尔集团董事长)

  1958年,我从上海回宁波老家居住,那时还不满8岁。我家就住在海曙区段塘镇上,家的对面有一家理发店,有6把椅子,当时算是一家很大的理发店。为了不让等待理发的顾客感到寂寞,桌子上放了一张报纸,就是《宁波日报》的前身。当时我正好上小学,求知欲很强,每天晚饭后就去读报,在报纸里我学到了学校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一直到1966年7月去下乡插队,几乎从未间断过。

  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大潮激荡着祖国的大地,经过15年农村插队的知青生涯,我与几名知青伙伴一起创办了宁波青春服装厂,正好《宁波日报》也复刊,我们有缘在同一个年代起跑。

  当时的创业条件非常艰苦,没有厂房,我就租公社大会堂舞台下的地下室,没有设备就把家里结婚时的缝纫机往厂里扛,既无资金,又无技术支撑,1982年工厂面临倒闭的境地,连续3个月发不出工资。我偶然听说吉林省的辽源经编厂积压了大量的面料,正在寻求与南方的服装厂合作,就这样青春服装厂与辽源经编厂签订了3年合作协议,不仅解决了辽源经编厂的大量库存,也使青春服装厂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听到这一消息,《宁波日报》马上派当时的农村部主任叶雪炜老师到工厂采访,直至下班还意犹未尽,索性到我家继续促膝长谈,直到深夜……从此我与《宁波日报》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不仅和许多记者老师结下了深厚情谊,也认识了历任的总编和社长。

  在40年风雨兼程的创业征途中,无论是20世纪80年代雅戈尔与上海的横向联营、产品的创优创名牌、企业的管理升级,还是20世纪90年代中外合资、股份制改造、股票发行上市,《宁波日报》都率先进行报道。进入21世纪后,雅戈尔国际化运行,海内外收购兼并,《宁波日报》无时无刻不关注、关心雅戈尔的成长与发展。经大数据显示,从2000年至今,雅戈尔在《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及《东南商报》被报道、提及的次数有5921次,我个人被提及有370次之多,可以说,《宁波日报》伴着雅戈尔一路成长。40年来,《宁波日报》一直为宁波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大声呐喊!

  我对《宁波日报》的热爱,倒不全是日报经常报道雅戈尔的原因,而是因为在创业40年中,我经常外出,几乎有三分之一时间在外奔波,当时信息渠道有限,《宁波日报》经常报道国内大事、市里主要领导的重大活动,宣传介绍宁波古代近代的历史著名人物、杰出的甬商代表,还把四明的山山水水、乡村古貌、风土人物作了详情的介绍,使我们对宁波的文化更了解,增加了我们对家乡的热爱。

  雅戈尔经过40年的发展,正在面向未来谋划新的愿景。我们想用30年的时间,把雅戈尔建成一个融时尚、科技、文化、数智化一体的全新的雅戈尔。我们殷切希望,在今后发展的道路上,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宁波日报》能继续关注、关心雅戈尔的发展,我们携手合作,风雨兼程,踏浪前行,并衷心祝愿《宁波日报》复刊40周年生日快乐,取得更大的成就。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宁波日报复刊40周年座谈会发言采撷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6-03 07:02:07

  编者按

  昨日上午,市委召开宁波日报复刊40周年座谈会。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站在复刊40周年的新起点,总结地方党报守正创新砥砺奋进的新经验,着眼打造一流新型主流媒体的新目标,谋划“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新篇章,展现新时代市委机关报的新担当。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李丹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米博华分别致辞,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李浙闽汇报了宁波日报复刊40年发展情况,雅戈尔集团董事长李如成作为读者代表发言。宁波日报今日刊发座谈会发言采撷。

  记者张昊整理

  始终忠诚于党和人民 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李浙闽(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宁波日报社社长)

  《宁波日报》前身是《甬江日报》,创刊于1949年8月8日,后更名为《宁波报》,1961年停刊。1980年6月《宁波报》复刊,3年后更名为《宁波日报》。《宁波日报》复刊40年来,立足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始终与宁波市委同心同向,始终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见证宁波从商埠小城向国际港口名城的历史性跨越,书写四明大地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巨大变迁,讴歌甬城儿女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豪情壮志,描绘“六争攻坚、三年攀高”的成功实践,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谱写了一曲曲雄壮嘹亮的地方党报振兴发展之歌。

  40年来,《宁波日报》始终忠诚履行党委机关报的职责使命,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紧紧围绕中央决策、省委部署和市委中心工作,大力唱响主旋律,广泛传播正能量,为宁波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九大,从全国两会到省市两会……《宁波日报》记者始终在线;从泱泱东方大港到巍巍四明山麓,从三江口走向全国走向“一带一路”国家……《宁波日报》记者步履坚定;从台风肆虐的最前线到洪水滔滔的最深处,从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到复工复产的最前沿……《宁波日报》记者无畏奔赴。“蓝帽子”现象大讨论、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拥抱地铁时代、世界第一大港成长、改革开放40周年、“四知精神”、新中国成立70周年、总书记考察浙江、宁波等等,《宁波日报》将时代印迹一一化为铅字、传向远方;屠呦呦、徐亚芬、颜志定、张祖安、李如成、陈淑芳、周秀芳、胡朝霞、陈霞娜、竺士杰、顺其自然等等,《宁波日报》让时代典型一一跃然纸上、广为弘扬;“工地围而不建”“垃圾围城”“公共服务机构只开半扇门”等等,《宁波日报》让群众反映强烈问题一一曝光亮相并促成解决。牵头组建浙东新闻联盟、联手组建长三角新媒体联盟、深化与互联网巨头的合作,《宁波日报》在加强宁波对外宣传、扩大宁波网络正能量传播上始终不遗余力。

  40年来,我们始终坚定走在创新改革的康庄大道。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复刊,流淌着改革开放的血脉,一直以领跑的姿势不懈探索、创新、实践,始终在发展的进程中敢为人先。从四开黑白小报到对开彩色大报,《宁波日报》不仅仅限于版面数量的增加、印刷色彩的变化,而是更加注重内容、气质的提升。一轮轮的改(扩)版,尤其是2019年10月的改版,报纸向新闻版面“深度化”、各版头条“新闻化”、理论评论“锐度化”、重大报道“提要化”、整体布局“板块化”、内容呈现“可视化”方向发展,让主流媒体既有意义也有意思,既显权威又更好看,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更加紧密,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有效,新闻舆论的“四力”(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更加强大。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宁波日报》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率先开展媒体改革和融合发展,坚持导向为魂、一体为重、移动为先、内容为王、人才为基,打造提升宁波第一主流新媒体——甬派客户端、稳步发展唯一拥有互联网新闻资质的门户网站——中国宁波网,从而充分整合放大党媒的优势。40年来,报业集团从《宁波日报》一张报纸,到拥有《宁波晚报》《现代金报》《东南商报》及4份县市报等共8份报纸和《宁波通讯》等3份杂志,以及甬派、甬上等一批新媒体矩阵。集团还拥有宁波出版社、宁波新华书店、浙江明派文化传媒等国有文化传媒单位,全力服务“书香宁波”和文化大市建设。今年以来,遵循“应融尽融”“移动优先”“做优新闻”“做强服务”“放大特色”“积极稳妥”原则,持续深入改革完善报网端一体化的新闻生产运行体制和机制,进一步构建“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融媒体发展格局,不断提升党报、党网、党端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40年来,我们始终不懈追求卓尔不凡的新闻理想。广大新闻工作者秉持崇高的价值追求,以孜孜不倦的职业精神,做好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不断追求创优的广度、深度和高度,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宁波日报报业集团连续13年共获29项中国新闻奖,其间曾连续三年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共获得浙江省新闻奖一等奖128项。多位同志获得“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浙江飘萍奖”及“中国报业杰出报人奖”等荣誉称号。2019年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宁波日报》坚定不移实施精品报刊工程。自2003年中国报协设立“精品级报纸”以来,连续17年获全国报纸印刷质量最高奖——“精品级报纸奖”殊荣。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授予“全国百强报刊”,荣获“中国报业融合发展创新单位”和“改革开放40年·报业经营管理先进单位”等称号。

  《宁波日报》复刊40年来取得的所有成绩,得益于党中央改革开放政策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得益于历届宁波市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及各部门领导、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得益于一代代宁波日报人的不懈努力;得益于广大读者的不离不弃。

  40年来千山万水脚下过,40年后跋山涉水不停步。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责任与担当。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我们始终坚信新闻的力量。不管形势如何变化,我们始终坚守舆论的高地。栉风沐雨守初心,砥砺奋进担使命,守正创新谋突破,做强日报主阵地、做优都市报品牌、做精图书出版、做宽图书发行、做优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集团综合实力,重中之重是把《宁波日报》打造成始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报纸,不断奏响推动社会进步的强音,为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打造一流新型主流媒体和文化传媒集团注入更加澎湃的引擎动力,为宁波奋发有为当好“重要窗口”建设模范生凝聚更加磅礴的精神力量。

  党报更应凝聚 人民力量共克时艰

  米博华(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宁波是一座文化历史底蕴深厚、发展充满活力的城市。我在《人民日报》工作时,曾4次到宁波采访,见证了宁波从一个海防前线的城市发展成为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城市群。今天的宁波,繁荣、发达、开放、包容,综合实力雄厚,各项事业发达,人民安居乐业,老百姓生活殷实,生活质量不输任何一个一线城市。近1.2万亿元经济体量,与宁波港、宁波帮、宁波景、宁波装,展示了蔚为壮观的产业集群。古代先贤王阳明、黄宗羲、全祖望、万斯同,以及以童第周、屠呦呦为代表的近120名院士的国家级人才群体星光闪烁,构成了宁波在中华大地史诗般创业的伟大叙事。浙商文化以及宁波快速崛起,不仅是中国崛起的缩影,是为人们提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实践的样本。

  《宁波日报》复刊,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而发展进步壮大,服从改革开放大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推出很多优秀新闻报道,从四开四版的报纸发展成为拥有报、杂志、网站、手机报、两微客户端,以及多种经营的媒体集团,同时还培养和涌现出很多优秀新闻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在媒体技术革命性变革和传播格局深刻变化的情势下,报业集团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实现了平稳转身、持续发展。所有这些,与历届宁波市委的领导、支持是分不开的,更与一代代报社同仁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千方百计、千山万水、千辛万苦,是浙江精神生动比喻,报社同仁正是以这种精神诠释了40年自强不息、开疆拓土的出色业绩。我祝愿并期待报业集团在未来发展中书写更新更美篇章。

  具有90年历史和传承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是中国新闻教育的始创者和奠基者,是新中国新闻干部和各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复旦新闻学院与《宁波日报》历来有紧密关系和多方面合作。特别是在新闻学院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宁波日报》曾经给予多方面帮助支持,新闻学院也为《宁波日报》输送了不少人才。我们更期待,在新媒体快速发展情势下,进一步深化我们之间务实合作。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发生在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大家感到揪心、担心、焦心。这使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底线思维的深刻含义和居安思危的严峻现实,也更加强烈意识到,以党报为核心的主流媒体对于国家团结稳定,凝聚起人民力量共克时艰的极端重要性。尽管形势瞬息万变,任务无比艰巨,但挑战和风险无法回避。我们应该无所畏惧地为国坚守、主动自觉地为民担当。

  作为一个党的新闻工作者,深感与祖国同行,与百姓同心,与中心工作同步,是党的新闻工作的根基。不论我们身处何方,不论哪种类型媒体,也不论在什么岗位上工作,这些是我们必须遵循的正确方向,是新闻工作者的人生坐标。与40年前相比,时代在变,形势在变,但热爱祖国深厚感情、精忠报国的赤子之心不能变。我和伟大祖国一刻也不能分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不能变,保持恒心定力,走自己的路,追求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实现民族复兴的坚定决心不能变,勠力同心,风雨兼程,艰苦奋斗,我们的日子会一天更比一天好。

  牢记总书记的新嘱托 讲好宁波故事浙江故事

  李丹(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

  党的新闻事业是极端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窗口。一个城市的新闻事业发展水平,折射出这个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文化繁荣和区域治理的水平。这个城市的新闻舆论影响力也是整个城市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不仅需要现代化的产业、现代化的院校,还必须拥有现代化的新闻事业。

  《宁波日报》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应运而生。40年来,在宁波市委、市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下,《宁波日报》新闻工作者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为宁波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鼓与呼,为宁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倾情服务,佳作迭出,事业壮大,人才成长,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新闻界的一支有生力量。

  《宁波日报》和宁报集团广大从业人员忠诚党的新闻事业,自觉传播党的主张,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守望公平正义,传承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守正创新,砥砺前行。

  在浙江、宁波投身新闻事业是幸运的,这里有“三个地”的独特优势,有丰富的新闻资源,有深厚的人文滋养,是创作优秀新闻作品的宝地。

  祝愿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员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大展身手,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新闻思想,牢记总书记对浙江、宁波的新嘱托,讲好宁波故事、浙江故事、中国故事,在宁波市委、市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下,发挥更加强大的思想引领力量,为现代化建设构建坚强的舆论支持。

  《宁波日报》伴我成长

  李如成(雅戈尔集团董事长)

  1958年,我从上海回宁波老家居住,那时还不满8岁。我家就住在海曙区段塘镇上,家的对面有一家理发店,有6把椅子,当时算是一家很大的理发店。为了不让等待理发的顾客感到寂寞,桌子上放了一张报纸,就是《宁波日报》的前身。当时我正好上小学,求知欲很强,每天晚饭后就去读报,在报纸里我学到了学校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一直到1966年7月去下乡插队,几乎从未间断过。

  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大潮激荡着祖国的大地,经过15年农村插队的知青生涯,我与几名知青伙伴一起创办了宁波青春服装厂,正好《宁波日报》也复刊,我们有缘在同一个年代起跑。

  当时的创业条件非常艰苦,没有厂房,我就租公社大会堂舞台下的地下室,没有设备就把家里结婚时的缝纫机往厂里扛,既无资金,又无技术支撑,1982年工厂面临倒闭的境地,连续3个月发不出工资。我偶然听说吉林省的辽源经编厂积压了大量的面料,正在寻求与南方的服装厂合作,就这样青春服装厂与辽源经编厂签订了3年合作协议,不仅解决了辽源经编厂的大量库存,也使青春服装厂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听到这一消息,《宁波日报》马上派当时的农村部主任叶雪炜老师到工厂采访,直至下班还意犹未尽,索性到我家继续促膝长谈,直到深夜……从此我与《宁波日报》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不仅和许多记者老师结下了深厚情谊,也认识了历任的总编和社长。

  在40年风雨兼程的创业征途中,无论是20世纪80年代雅戈尔与上海的横向联营、产品的创优创名牌、企业的管理升级,还是20世纪90年代中外合资、股份制改造、股票发行上市,《宁波日报》都率先进行报道。进入21世纪后,雅戈尔国际化运行,海内外收购兼并,《宁波日报》无时无刻不关注、关心雅戈尔的成长与发展。经大数据显示,从2000年至今,雅戈尔在《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及《东南商报》被报道、提及的次数有5921次,我个人被提及有370次之多,可以说,《宁波日报》伴着雅戈尔一路成长。40年来,《宁波日报》一直为宁波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大声呐喊!

  我对《宁波日报》的热爱,倒不全是日报经常报道雅戈尔的原因,而是因为在创业40年中,我经常外出,几乎有三分之一时间在外奔波,当时信息渠道有限,《宁波日报》经常报道国内大事、市里主要领导的重大活动,宣传介绍宁波古代近代的历史著名人物、杰出的甬商代表,还把四明的山山水水、乡村古貌、风土人物作了详情的介绍,使我们对宁波的文化更了解,增加了我们对家乡的热爱。

  雅戈尔经过40年的发展,正在面向未来谋划新的愿景。我们想用30年的时间,把雅戈尔建成一个融时尚、科技、文化、数智化一体的全新的雅戈尔。我们殷切希望,在今后发展的道路上,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宁波日报》能继续关注、关心雅戈尔的发展,我们携手合作,风雨兼程,踏浪前行,并衷心祝愿《宁波日报》复刊40周年生日快乐,取得更大的成就。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