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外媒
【浙江日报】宁波:走实绿色发展的康庄大道
稿源: 浙江日报   2020-08-26 09:43:46报料热线:81850000

  当好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建设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

  宁波:走实绿色发展的康庄大道

  尤畅 应磊 翁云骞

  夏秋之交的港城宁波,绿意盎然,风景如画,处处都是绿色发展的脉动——穿行乡间,一个个美丽村落引来如织游客,俯瞰城镇,一条条江河重新焕发生机;田野上,现代农业唱响悠悠丰收曲,车间里,绿色制造正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激昂乐章。

  拥江入海,四明腹地。“五山一水四分田”的宁波,自古物阜民丰,底蕴深厚,生生不息。多年来,秉持独特资源禀赋,宁波锐意改革、持续开放,领风气之先,持续走在全省、全国前列。进入新世纪,发展瓶颈却倏忽而至:产能过剩、环境制约、传统工业经济亟待转型升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站在城市发展的新起点上,善思行远的宁波人,把目光对准了背后倚靠的这一片山河湖海——

  “五水共治”“五气共治”“三改一拆”“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美丽宁波升级版,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从城市到乡村,从顶层设计到全面部署,一场场有力度、有分量的“绿色”改革,一次次辐射广、时间久的“绿色”行动在四明大地铺展开来。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宁波明确将形成15项具有中国气派、浙江辨识度、宁波特质的重大标志性成果,其中一项就是要“建设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以改革为牵引,一条立足传统、面向未来,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绿色发展总体路径正在宁波形成。

  做好转化文章,推动乡村振兴。依托山、水、林、田、湖等特有“美丽资源”,宁波不断创新乡村治理,盘活农村闲置“资产”,资本“上山下乡”渠道打通了,绿水青山变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宁波的农业更绿,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全力打造“绿色GDP”。作为临港工业起家的制造业大市,宁波以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改造为主攻方向,不断增强传统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眼下,宁波还以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契机,加快布局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打造全绿色产业链,激发绿色发展新动能。

  守得“青山”,方得“金山”。蓝天保卫战、治水提升战、治土攻坚战……宁波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驰而不息打好环境治理组合拳,城乡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在去年发布的中国绿色城市指数前50名中,宁波名列第16位,在人均可支配收入超5万元城市中名列第5位。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对开。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建设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宁波已在路上。

  以“绿”为媒传统制造业春意盎然

  自钢材原料进入输送带那一刻,便开始了“自助变形”,经过滚齿、热处理、磨压、检测,再由智能小车运往另一个加工单元……在夏厦齿轮公司为新能源汽车变速箱量身打造的绿色制造智能车间里,该公司生产效率提升21%,生产周期缩短38.4%,人工成本下降89%。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大数据加持,这里生产出来的每一个齿轮都有自己的“记忆”,记录着产品的每一个纹理细节以及与其他产品的匹配性能。

  传统制造业是宁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2017年以来,宁波以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改造为主攻方向,不断增强传统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加快推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工作步伐,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加快转型升级的传统制造业正不断拉高层次,闯出新路,向高质量发展加速挺进。

  去年,宁波以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契机,以促进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为目的,以企业为建设主体,以标准为指引,以公开透明的第三方评价机制为手段,将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绿色设计产品作为建设主要内容,把绿色制造体系打造成为宁波市制造业绿色发展的示范标杆。

  “对传统制造业来说,绿色制造是发展趋势。”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有关负责人说,“宁波要加快节能降耗,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进工业结构调整,打造全绿色产业链,激发绿色发展新动能。”

  当前,宁波正以化工、汽车、新材料、纺织服装、建材、机械、家电、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行业为重点,聚焦“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按照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原则,结合行业特点,分类创建绿色工厂。

  绿色制造,技改先行,让“低能耗”成为企业新标尺。在康赛妮新纤维科技有限公司里,绿树成荫、泉水淙淙。通过新工艺的研发,康赛妮的染色助剂早已弃用了影响环境和健康的化学物质;借助新技术的应用,染1吨羊绒需要的工业用水锐减一半……去年下半年,康赛妮获评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与国家级绿色工厂,10款产品被认定为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成为宁波市唯一获得3项国家级绿色制造殊荣的企业。

  加码绿色制造,牢牢锁定了宁波制造的竞争优势。“我们采用全球领先的组装技术和媲美特斯拉工厂的焊接工艺,效率比传统方式提升3倍以上。”利维能储能是车用锂电池生产企业,公司投入4000万元建造的U形生产线,产品综合能耗只有行业水平的84.5%,因此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宁波神钻工具历时2年、投入近800万元研发的“冷打机”,将产品光洁度提升了20%,年节省钢铁原材料超过300吨。这些省下的真金白银成为“神钻”牢固的价格优势。

  在绿色制造的助推下,宁波传统制造业发展可谓“春意盎然”。镇海区摒弃“三高”发展模式,加快产业绿色改造升级步伐;海曙区大力发展绿色制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已连续9年下降;慈溪市在传统汽配行业引入绿色设计、绿色技改,既降低了汽配企业的能源成本,也有力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近三年,宁波全市累计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615家,整治提升“低散乱”企业(作坊)6072家,腾出用能空间超过70万吨标准煤;已有15家绿色工厂、50个绿色设计产品、4个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2家绿色供应链企业、2个绿色园区入选国家级绿色制造体系,入选数量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处于领先水平。

  今年5月,宁波市经信局发布“2020年全市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工作要点”,按照计划,宁波将在推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深化产业数字化转型、产业链协同创新的同时,推动传统制造业服务化、品质化、绿色化发展。力争全年重点传统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高7%,技术(研究)开发费用增长10%以上,新产品产值增长10%,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4%左右。

  产业逐“绿”盘活乡村“美丽资源”

  在象山莲花塘海水养殖基地,养殖户每天都进行例行的水质检测。很难想象,这里的养殖塘几乎闻不到异味,而且水体清澈干净。“秘密就在于文蛤,它可是养殖塘治污大功臣。”象山水产技术推广站负责人介绍,整个池塘就是一个循环生态系统,梭子蟹和基围虾的排泄物成为文蛤的食物,水质提升了,梭子蟹和基围虾的产量也会提高。依靠养殖结构调整,小小文蛤取得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局面。

  在养殖塘构建一个自我净化的生态系统,实现多营养级层次养殖的模式,这两年已被推广到象山全县海水养殖塘。象山水产技术推广站向每一户示范户发放了水质检测用品,还专门组织集中培训。养殖户形成共识:不达标的养殖尾水绝不直排海洋。象山县还委托第三方机构不定期检测,紧紧盯牢全县276个涉养入海闸门。海水养殖生态化,对大海、养殖户、消费者三方来说都是受益者。

  农业产业逐“绿”发展,宁波加快构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政策体系。这几年,宁波相继出台了《宁波市“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十三五”宁波市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规划》《宁波市现代渔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宁波市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方案(2018~2022)》以及《宁波市农业绿色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各区县(市)也相继出台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养殖污染长效监管、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以及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现代渔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等办法措施。

  通过长期实践农牧结合、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立体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和技术,宁波创建了“主体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县域大循环”的宁海模式,象山县大塘港种植、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立体循环和鄞州区沼液收集配送三大生态农业循环模式。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把绿水青山底色擦得更靓丽的同时,宁波还涌现出不少现代农业样板。在慈溪,一片盐碱荒滩变为希望田野,从无名之地变为现代农业发展样板。慈溪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在规模化种养基础上,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成功入选2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名单。

  颠覆传统农业观感的现代化种养项目在慈溪市现代农业产业园遍地开花。产业园集聚了正大集团、海通食品集团、浙江恒海集团等42家农业龙头企业,入驻100万羽蛋鸡养殖、年产5600吨白玉菇工厂化种植、年产2400吨鳗鱼工厂化养殖等多个重大产业化项目,形成了“一核两带四区多园”产业发展布局。其中,4万亩单季稻种植区是浙江省最大规模商业化盐碱地水稻生产基地,连片避雨葡萄栽培是浙江省最大的葡萄种植基地,5.5万亩出口蔬菜基地还成为全国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

  农业更绿,农村更美,农民更富。依托农村山、水、林、田、湖等特有的“美丽资源”,宁波盘活农村闲置民房、集体用房以及空置厂房等沉睡的“资产”,着力打造乡村旅游、健康养生、文化创意、农业体验等新业态,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让绿水青山变成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和乡村跨越赶超的“大引擎”。

  宁波还把城郊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作为城乡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城市核心区周边5个区部署建设“城郊十园”,总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总投资80亿元,通过城乡形态重塑、产业重构、要素重组,建设一批“借农业资源、营城乡绿肺、拓休闲空间”的城乡融合发展示范载体。在江北,“达人村”田园综合体已经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该项目通过5个村整村土地流转,在甬江北郊整理出3000多亩连片土地,打造以乡村夜游、庙会赶集、民俗演艺、特色美食、田园艺术、农事体验等为主要业态的田园综合体。都市近郊田园完美转身,乡村闲置资源成功盘活,转化为农民手中的现实收入。

  治理周全打通资本“上山下乡”渠道

  基层治理现代化,才能保障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行稳致远。宁波通过统筹县乡、编制、条块等资源,着力构建起一套具有宁波特色的基层治理体制,探索出一系列乡村治理有效路径。

  宁波各级各部门积极探索创新,“村民说事”、农村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成为基层治理全国样板,乡村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建设开创全国领先的试点经验。这些来自基层的鲜活经验经过总结、归纳,已成为宁波推进乡村有效治理的“利器”,并不断在制度架构和运行模式上走向完善。

  与此同时,宁波不断加强乡村基层治理顶层设计。宁波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列入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的9大行动之一,将农村“领头雁”工程、“村民说事”制度、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列入25个重点项目。

  一系列制度配套相关工程落地实施,为宁波发展“美丽经济”创造了条件。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为总抓手,全力整治农村环境,深入实施“五水共治”“四边三化”“三改一拆”“两路两侧”以及农村环境卫生集中大整治等专项行动,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生态建设水平也得到极大提升。在此基础上,宁波各地依托资源禀赋,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美丽经济”蓬勃兴起。

  周全的农村基层治理制度,不仅推动农村基层治理走向现代化,也打通了工商资本“上山下乡”的渠道。奉化栖霞坑村位于溪口镇西部四明山区的河谷地带,2016年栖霞坑村引入建设资金1600余万元,其中包括民间资本约600万元,对栖霞坑村的道路、河道、沿街立面、重要节点、综合管线、民宿基地等进行改造提升,农业产业、体育产业、文化产业和养生产业得到蓬勃发展。

  工商资本“上山下乡”,带动人力、财力、物力以及先进技术、管理理念等进入农业农村,这既是绿水青山转换成为金山银山的重要推手,也成为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路径。宁波建立“村企结对”制度,实现村企结对全覆盖,工商企业为美丽乡村建设筹资累计超过10亿元。

  宁海南岭村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华丽转身,背后正是工商资本的推动。“因为规范化的村级权力运作,我们选择到南岭村投资。”在村里开办民宿的创业者说。这几年,南岭村做好“茶香、花乡、民宿、民俗”4篇文章,全力打造精品民宿集群,涌现出“南山驿”“楠山南”“花源里”“桑里云烟”等各具特色的中高端民宿。该村尤其注重吸引能人志士回村创业,成功争取宁海青年企业家协会、宁波百亿房产、宁波轿辰集团等社会资本投资开办民宿。

  织密大网铺就城市发展绿底色

  如何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守得“金山”不负“青山”?

  制定全市首个环境保护计划;出台全市首部涉及环境保护内容的地方性法规,象山港生态环境保护拉开序幕;颁布全省首部环境污染防治综合性地方性法规和大气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重拳治理环境污染……一个个全国、全省、全市“首创”,成为宁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有力保障。

  在宁波9784平方公里市域范围内,一条看不见、摸不着的红线决定着未来“山、水、城”的生态发展格局。按照优先保护、重点管控、一般管控的顺序,宁波陆域划定253个综合管控单元,实行差别化的区域管理和负面清单管理;全市约9.9万家固定污染源登记在案,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重新划定53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张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大网已织就。

  禁燃区面积扩容至1200平方公里、提前完成20多万辆黄标车整治、清理整顿3022家涉气“散乱污”企业、每平方公里月均城市降尘保持在5吨以下……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三江六岸,一场场“蓝天保卫战”打响。

  今年一季度,宁波市空气质量季度排名首次进入全国二十强。上半年,宁波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标天数比例)为90.1%,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水晶天”在微信朋友圈刷屏成为常态。

  因水而兴的宁波,在治水上也“下了盘大棋”。以“五水共治”为契机,宁波在全省率先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1500多家重污染企业开展环境整治,480条河道告别“黑臭”,1210个劣Ⅴ类小微水体全面消除,783家涉水企业和94个入河(海)排污口完成整治提升……

  据统计,自“污水零直排区”创建以来,至2019年底宁波累计安排项目3064个,累计投入400多亿元。今年计划镇海、北仑、奉化建成全域零直排并通过省级验收。

  控源、截污、生态提升、近岸海域整治……一系列治水举措,换来了“潮音时入耳,带水亦盈盈”的江南水乡美景——15年来,宁波市控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功能达标率稳步提高,至去年分别提高到83.8%和92.5%,提高了43.2个和53.4个百分点。

  2019年,宁波获得浙江“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优秀市“大禹鼎”,这是全省治水领域的最高荣誉。

  坚决制止和惩处环境违法行为。近年来,宁波持续开展“蓝天保卫”“护水斩污”“清废净土”等执法行动。去年全市累计查处各类突出环境违法行为1232起,办理按日计罚、查封扣押等五类案件336起,其中移送公安行政或刑事拘留的32件33人。今年疫情下,宁波坚持“严监管”与“真服务”相结合,创新监管服务举措,集中帮扶1200多家复工复产企业排查整治环境安全隐患。从精准治污到协同治污,宁波跨部门齐抓共管的生态环境治理新格局已全面形成。

  生态建设,离不开体制改革的持续推动。区域环评+环境标准、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制度、排污权有偿使用、绿色发展报告制度……近年来,针对生态环境建设的短板和痛点,宁波持续健全体制机制,一项项制度创新和“美丽改革”,铺就了城市发展的绿底色。宁波还不断创设平台,引领公众参与,构建完善了一套新型环境共同治理体系。“绿丝带”“绿手环”“绿手指”“蓝海豚”……一个个环保公益组织正成为公众参与美丽家园建设的重要载体。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浙江日报】宁波:走实绿色发展的康庄大道

稿源: 浙江日报 2020-08-26 09:43:46

  当好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建设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

  宁波:走实绿色发展的康庄大道

  尤畅 应磊 翁云骞

  夏秋之交的港城宁波,绿意盎然,风景如画,处处都是绿色发展的脉动——穿行乡间,一个个美丽村落引来如织游客,俯瞰城镇,一条条江河重新焕发生机;田野上,现代农业唱响悠悠丰收曲,车间里,绿色制造正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激昂乐章。

  拥江入海,四明腹地。“五山一水四分田”的宁波,自古物阜民丰,底蕴深厚,生生不息。多年来,秉持独特资源禀赋,宁波锐意改革、持续开放,领风气之先,持续走在全省、全国前列。进入新世纪,发展瓶颈却倏忽而至:产能过剩、环境制约、传统工业经济亟待转型升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站在城市发展的新起点上,善思行远的宁波人,把目光对准了背后倚靠的这一片山河湖海——

  “五水共治”“五气共治”“三改一拆”“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美丽宁波升级版,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从城市到乡村,从顶层设计到全面部署,一场场有力度、有分量的“绿色”改革,一次次辐射广、时间久的“绿色”行动在四明大地铺展开来。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宁波明确将形成15项具有中国气派、浙江辨识度、宁波特质的重大标志性成果,其中一项就是要“建设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以改革为牵引,一条立足传统、面向未来,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绿色发展总体路径正在宁波形成。

  做好转化文章,推动乡村振兴。依托山、水、林、田、湖等特有“美丽资源”,宁波不断创新乡村治理,盘活农村闲置“资产”,资本“上山下乡”渠道打通了,绿水青山变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宁波的农业更绿,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全力打造“绿色GDP”。作为临港工业起家的制造业大市,宁波以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改造为主攻方向,不断增强传统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眼下,宁波还以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契机,加快布局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打造全绿色产业链,激发绿色发展新动能。

  守得“青山”,方得“金山”。蓝天保卫战、治水提升战、治土攻坚战……宁波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驰而不息打好环境治理组合拳,城乡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在去年发布的中国绿色城市指数前50名中,宁波名列第16位,在人均可支配收入超5万元城市中名列第5位。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对开。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建设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宁波已在路上。

  以“绿”为媒传统制造业春意盎然

  自钢材原料进入输送带那一刻,便开始了“自助变形”,经过滚齿、热处理、磨压、检测,再由智能小车运往另一个加工单元……在夏厦齿轮公司为新能源汽车变速箱量身打造的绿色制造智能车间里,该公司生产效率提升21%,生产周期缩短38.4%,人工成本下降89%。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大数据加持,这里生产出来的每一个齿轮都有自己的“记忆”,记录着产品的每一个纹理细节以及与其他产品的匹配性能。

  传统制造业是宁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2017年以来,宁波以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改造为主攻方向,不断增强传统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加快推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工作步伐,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加快转型升级的传统制造业正不断拉高层次,闯出新路,向高质量发展加速挺进。

  去年,宁波以建设“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契机,以促进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为目的,以企业为建设主体,以标准为指引,以公开透明的第三方评价机制为手段,将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绿色设计产品作为建设主要内容,把绿色制造体系打造成为宁波市制造业绿色发展的示范标杆。

  “对传统制造业来说,绿色制造是发展趋势。”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有关负责人说,“宁波要加快节能降耗,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进工业结构调整,打造全绿色产业链,激发绿色发展新动能。”

  当前,宁波正以化工、汽车、新材料、纺织服装、建材、机械、家电、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行业为重点,聚焦“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按照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原则,结合行业特点,分类创建绿色工厂。

  绿色制造,技改先行,让“低能耗”成为企业新标尺。在康赛妮新纤维科技有限公司里,绿树成荫、泉水淙淙。通过新工艺的研发,康赛妮的染色助剂早已弃用了影响环境和健康的化学物质;借助新技术的应用,染1吨羊绒需要的工业用水锐减一半……去年下半年,康赛妮获评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与国家级绿色工厂,10款产品被认定为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成为宁波市唯一获得3项国家级绿色制造殊荣的企业。

  加码绿色制造,牢牢锁定了宁波制造的竞争优势。“我们采用全球领先的组装技术和媲美特斯拉工厂的焊接工艺,效率比传统方式提升3倍以上。”利维能储能是车用锂电池生产企业,公司投入4000万元建造的U形生产线,产品综合能耗只有行业水平的84.5%,因此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宁波神钻工具历时2年、投入近800万元研发的“冷打机”,将产品光洁度提升了20%,年节省钢铁原材料超过300吨。这些省下的真金白银成为“神钻”牢固的价格优势。

  在绿色制造的助推下,宁波传统制造业发展可谓“春意盎然”。镇海区摒弃“三高”发展模式,加快产业绿色改造升级步伐;海曙区大力发展绿色制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已连续9年下降;慈溪市在传统汽配行业引入绿色设计、绿色技改,既降低了汽配企业的能源成本,也有力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近三年,宁波全市累计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615家,整治提升“低散乱”企业(作坊)6072家,腾出用能空间超过70万吨标准煤;已有15家绿色工厂、50个绿色设计产品、4个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2家绿色供应链企业、2个绿色园区入选国家级绿色制造体系,入选数量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处于领先水平。

  今年5月,宁波市经信局发布“2020年全市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工作要点”,按照计划,宁波将在推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深化产业数字化转型、产业链协同创新的同时,推动传统制造业服务化、品质化、绿色化发展。力争全年重点传统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高7%,技术(研究)开发费用增长10%以上,新产品产值增长10%,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4%左右。

  产业逐“绿”盘活乡村“美丽资源”

  在象山莲花塘海水养殖基地,养殖户每天都进行例行的水质检测。很难想象,这里的养殖塘几乎闻不到异味,而且水体清澈干净。“秘密就在于文蛤,它可是养殖塘治污大功臣。”象山水产技术推广站负责人介绍,整个池塘就是一个循环生态系统,梭子蟹和基围虾的排泄物成为文蛤的食物,水质提升了,梭子蟹和基围虾的产量也会提高。依靠养殖结构调整,小小文蛤取得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局面。

  在养殖塘构建一个自我净化的生态系统,实现多营养级层次养殖的模式,这两年已被推广到象山全县海水养殖塘。象山水产技术推广站向每一户示范户发放了水质检测用品,还专门组织集中培训。养殖户形成共识:不达标的养殖尾水绝不直排海洋。象山县还委托第三方机构不定期检测,紧紧盯牢全县276个涉养入海闸门。海水养殖生态化,对大海、养殖户、消费者三方来说都是受益者。

  农业产业逐“绿”发展,宁波加快构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政策体系。这几年,宁波相继出台了《宁波市“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十三五”宁波市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规划》《宁波市现代渔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宁波市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方案(2018~2022)》以及《宁波市农业绿色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各区县(市)也相继出台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养殖污染长效监管、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以及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现代渔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等办法措施。

  通过长期实践农牧结合、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立体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和技术,宁波创建了“主体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县域大循环”的宁海模式,象山县大塘港种植、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立体循环和鄞州区沼液收集配送三大生态农业循环模式。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把绿水青山底色擦得更靓丽的同时,宁波还涌现出不少现代农业样板。在慈溪,一片盐碱荒滩变为希望田野,从无名之地变为现代农业发展样板。慈溪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在规模化种养基础上,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成功入选2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名单。

  颠覆传统农业观感的现代化种养项目在慈溪市现代农业产业园遍地开花。产业园集聚了正大集团、海通食品集团、浙江恒海集团等42家农业龙头企业,入驻100万羽蛋鸡养殖、年产5600吨白玉菇工厂化种植、年产2400吨鳗鱼工厂化养殖等多个重大产业化项目,形成了“一核两带四区多园”产业发展布局。其中,4万亩单季稻种植区是浙江省最大规模商业化盐碱地水稻生产基地,连片避雨葡萄栽培是浙江省最大的葡萄种植基地,5.5万亩出口蔬菜基地还成为全国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

  农业更绿,农村更美,农民更富。依托农村山、水、林、田、湖等特有的“美丽资源”,宁波盘活农村闲置民房、集体用房以及空置厂房等沉睡的“资产”,着力打造乡村旅游、健康养生、文化创意、农业体验等新业态,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让绿水青山变成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和乡村跨越赶超的“大引擎”。

  宁波还把城郊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作为城乡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城市核心区周边5个区部署建设“城郊十园”,总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总投资80亿元,通过城乡形态重塑、产业重构、要素重组,建设一批“借农业资源、营城乡绿肺、拓休闲空间”的城乡融合发展示范载体。在江北,“达人村”田园综合体已经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该项目通过5个村整村土地流转,在甬江北郊整理出3000多亩连片土地,打造以乡村夜游、庙会赶集、民俗演艺、特色美食、田园艺术、农事体验等为主要业态的田园综合体。都市近郊田园完美转身,乡村闲置资源成功盘活,转化为农民手中的现实收入。

  治理周全打通资本“上山下乡”渠道

  基层治理现代化,才能保障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行稳致远。宁波通过统筹县乡、编制、条块等资源,着力构建起一套具有宁波特色的基层治理体制,探索出一系列乡村治理有效路径。

  宁波各级各部门积极探索创新,“村民说事”、农村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成为基层治理全国样板,乡村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建设开创全国领先的试点经验。这些来自基层的鲜活经验经过总结、归纳,已成为宁波推进乡村有效治理的“利器”,并不断在制度架构和运行模式上走向完善。

  与此同时,宁波不断加强乡村基层治理顶层设计。宁波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列入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的9大行动之一,将农村“领头雁”工程、“村民说事”制度、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列入25个重点项目。

  一系列制度配套相关工程落地实施,为宁波发展“美丽经济”创造了条件。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为总抓手,全力整治农村环境,深入实施“五水共治”“四边三化”“三改一拆”“两路两侧”以及农村环境卫生集中大整治等专项行动,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生态建设水平也得到极大提升。在此基础上,宁波各地依托资源禀赋,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美丽经济”蓬勃兴起。

  周全的农村基层治理制度,不仅推动农村基层治理走向现代化,也打通了工商资本“上山下乡”的渠道。奉化栖霞坑村位于溪口镇西部四明山区的河谷地带,2016年栖霞坑村引入建设资金1600余万元,其中包括民间资本约600万元,对栖霞坑村的道路、河道、沿街立面、重要节点、综合管线、民宿基地等进行改造提升,农业产业、体育产业、文化产业和养生产业得到蓬勃发展。

  工商资本“上山下乡”,带动人力、财力、物力以及先进技术、管理理念等进入农业农村,这既是绿水青山转换成为金山银山的重要推手,也成为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路径。宁波建立“村企结对”制度,实现村企结对全覆盖,工商企业为美丽乡村建设筹资累计超过10亿元。

  宁海南岭村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华丽转身,背后正是工商资本的推动。“因为规范化的村级权力运作,我们选择到南岭村投资。”在村里开办民宿的创业者说。这几年,南岭村做好“茶香、花乡、民宿、民俗”4篇文章,全力打造精品民宿集群,涌现出“南山驿”“楠山南”“花源里”“桑里云烟”等各具特色的中高端民宿。该村尤其注重吸引能人志士回村创业,成功争取宁海青年企业家协会、宁波百亿房产、宁波轿辰集团等社会资本投资开办民宿。

  织密大网铺就城市发展绿底色

  如何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守得“金山”不负“青山”?

  制定全市首个环境保护计划;出台全市首部涉及环境保护内容的地方性法规,象山港生态环境保护拉开序幕;颁布全省首部环境污染防治综合性地方性法规和大气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重拳治理环境污染……一个个全国、全省、全市“首创”,成为宁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有力保障。

  在宁波9784平方公里市域范围内,一条看不见、摸不着的红线决定着未来“山、水、城”的生态发展格局。按照优先保护、重点管控、一般管控的顺序,宁波陆域划定253个综合管控单元,实行差别化的区域管理和负面清单管理;全市约9.9万家固定污染源登记在案,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重新划定53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张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大网已织就。

  禁燃区面积扩容至1200平方公里、提前完成20多万辆黄标车整治、清理整顿3022家涉气“散乱污”企业、每平方公里月均城市降尘保持在5吨以下……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三江六岸,一场场“蓝天保卫战”打响。

  今年一季度,宁波市空气质量季度排名首次进入全国二十强。上半年,宁波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标天数比例)为90.1%,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水晶天”在微信朋友圈刷屏成为常态。

  因水而兴的宁波,在治水上也“下了盘大棋”。以“五水共治”为契机,宁波在全省率先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1500多家重污染企业开展环境整治,480条河道告别“黑臭”,1210个劣Ⅴ类小微水体全面消除,783家涉水企业和94个入河(海)排污口完成整治提升……

  据统计,自“污水零直排区”创建以来,至2019年底宁波累计安排项目3064个,累计投入400多亿元。今年计划镇海、北仑、奉化建成全域零直排并通过省级验收。

  控源、截污、生态提升、近岸海域整治……一系列治水举措,换来了“潮音时入耳,带水亦盈盈”的江南水乡美景——15年来,宁波市控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功能达标率稳步提高,至去年分别提高到83.8%和92.5%,提高了43.2个和53.4个百分点。

  2019年,宁波获得浙江“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优秀市“大禹鼎”,这是全省治水领域的最高荣誉。

  坚决制止和惩处环境违法行为。近年来,宁波持续开展“蓝天保卫”“护水斩污”“清废净土”等执法行动。去年全市累计查处各类突出环境违法行为1232起,办理按日计罚、查封扣押等五类案件336起,其中移送公安行政或刑事拘留的32件33人。今年疫情下,宁波坚持“严监管”与“真服务”相结合,创新监管服务举措,集中帮扶1200多家复工复产企业排查整治环境安全隐患。从精准治污到协同治污,宁波跨部门齐抓共管的生态环境治理新格局已全面形成。

  生态建设,离不开体制改革的持续推动。区域环评+环境标准、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制度、排污权有偿使用、绿色发展报告制度……近年来,针对生态环境建设的短板和痛点,宁波持续健全体制机制,一项项制度创新和“美丽改革”,铺就了城市发展的绿底色。宁波还不断创设平台,引领公众参与,构建完善了一套新型环境共同治理体系。“绿丝带”“绿手环”“绿手指”“蓝海豚”……一个个环保公益组织正成为公众参与美丽家园建设的重要载体。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