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本土水产养殖跨域协作做强“蓝色粮仓”
2021-01-20 06:46:32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优化后的青蟹蟹苗在水稻田安家长大。(资料图片)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加快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宁波是渔业大市。绵延的海岸线和滩涂,丰饶的东海渔场不仅带来品类丰富的鱼虾蟹贝海产品,也为海水产品养殖提供优质的种质资源。在渔业科技部门持续多年的科研攻关下,近年来,我市在海水鱼、蟹贝的苗种改良、繁育和新品推广上取得了多项瞩目的成果。

  苗种好,鱼虾蟹才养得好。养殖水产是渔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也是食品消费中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现在,宁波有了好几样拿得出手的优质水产苗种。我们要推进科企融合,把好的苗种资源转化为商品资源,走出宁波,走向全国各地,带动水产养殖全链式发展,让‘蓝色粮仓’更充盈。”市渔业科技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南进!“甬字号”大黄鱼“游”到福建

  1月4日,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科创基地里一片忙碌,技术人员从室内养鱼池里捞起一条条半米来长的大黄鱼种鱼进行打针催产。两天后,种鱼开始产卵。工作人员用细网收集了10多公斤鱼卵,充氧打包,运往福建宁德的合作基地进行人工孵化。“这是我们培育的‘甬岱1号’大黄鱼首次到福建孵化,越冬育苗,以便延长生产周期。”研究院沈伟良博士欣喜地说。

  大黄鱼作为我国特有的海产经济鱼类,有“国鱼”之称。由于滥捕和海洋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到2000年,浙江海区的海捕大黄鱼年产量不足百吨,岱衢族大黄鱼资源濒临绝种。

  依靠人工养殖技术,帮本土大黄鱼保种繁衍。2007年、2008年,我市海洋渔业部门耗资百万元,在岱衢洋共采捕了200多条纯正野生大黄鱼,经驯化保活,开启了宁波的大黄鱼产业之路。

  在之后的10多年里,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联合宁波大学等单位,开展了繁育、选育和生物学研究等一系列科研项目,培育出优质的岱衢族大黄鱼。去年9月,国家农业农村部颁发水产新品种审定证书,将之命名为“甬岱1号”大黄鱼。

  从子一代的岱衢族大黄鱼到第六代的“甬岱1号”大黄鱼,本土养殖产品不断优化,不仅保持了体黄瘦长的特征,且肉质呈瓣状,味道鲜美,“与野生鱼外形上是‘双胞胎’,味道几乎一样。”沈伟良介绍。

  好苗种养出高品质鱼,带来高收益。五六年前,宁波本土养殖企业推出的岱衢族大黄鱼就极受市场欢迎,价格每公斤百元左右,是宁德大黄鱼的数倍,随之而来的是众多外地养殖企业开始争购宁波培育的大黄鱼鱼苗。

  这几年,宁波大黄鱼苗种产业发展迅猛,达到年产1亿尾。“多年来我们育苗强,但大黄鱼养殖产业弱,年产量仅3000多吨,而福建大黄鱼年产量突破20万吨。这主要是宁波缺乏好的养殖海域,特别是深水网箱养殖,一直难以发展。”市大黄鱼科研团队负责人吴雄飞说。

  做强做大黄鱼产业,就得想办法打破海域条件限制,宁波养殖企业探索跨域养殖。早在2018年,象山港湾水产苗种公司就与宁德方面合作,在福建当地孵化鱼苗,就地养殖、就地销售。公司总经理徐万土说,上个月,公司将100多公斤“甬岱1号”大黄鱼鱼卵运到福建孵化、育苗,估计能育1亿尾,比在宁波提前2个多月,到今年4月鱼苗能长到5厘米,一半在当地销售,一半拿回宁波继续养。这样,鱼儿的生长周期更长,养得更好。“福建有成熟的育苗养殖团队,技术上有保障,而且不用烧锅炉,成本也降低了。”徐万土说。“从长远看,本土大黄鱼养殖往南边是大趋势,苗种供应量上去了,也有利于‘甬岱1号’大黄鱼走出本土,把商品鱼养殖市场做大。”

人工繁育的罗氏沼虾种虾。

  北上!宁波青蟹走进华北盐碱地

  最近,位于宁海一市镇的宁波华大海昌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正实施一项新的计划:在山东烟台租1000亩滩涂和“水汪子”,饲养宁海青蟹。

  宁海青蟹千里迢迢,跑去烟台养殖,能养活么?“放心,没问题的。”公司总经理邱时会告诉记者,去年他们在烟台做了试验,拿了2000只青蟹苗,实行蟹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没想到成活率达70%,三个多月养到只重三四百克,品质很不错,当地很多老百姓头一次见青蟹,感觉很稀奇。“今年我们决定扩大养殖面积,以每只60元价格回购,帮助当地农户增收。”邱时会说。

  宁海青蟹是宁波特产,之所以能走进山东,与青蟹苗种的规模化繁育技术得到突破有密切关系。

  野生青蟹,从江苏南部到两广地区沿海都有分布,但青蟹养殖中的苗种规模化繁育,长期以来是个难题。自2017年起,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与宁波华大海昌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尝试利用生态育苗技术手段破解蟹苗的生产性难题,经过3年的科技攻关,终于在去年获得突破。研究人员利用地方原种和从海南海区采捕的青蟹,结合投放藻类等生态育苗手段,突破水质、环境控制、全流程管理等多项技术难点,取得了成功。去年,华大海昌公司蟹苗繁育总数500万只以上。

  项目负责人、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研究员金中文介绍,该育苗新技术,在国内首次解决了青蟹人工规模化育苗的大问题,并建立了自己的方法,实现了一年多季繁育,还获得多项专利,华大海昌公司今年预计育苗数量可突破千万只大关。

  苗种供给不足的困局一旦被打破,为青蟹后续的扩繁、拓展养殖空间创造了条件。去年,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技术团队,把宁海的青蟹养到了黄河边的河南省延津县盐碱地里,获得了成功,首次实现了东海青蟹在内陆“安家”。

  “青蟹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想像的强。”金中文说,他们选择人工繁育的蟹苗,放到象山黄避岙水稻田里养殖,去年首次获得了成功。这种蟹苗经过人工“优化”繁育,在极低盐度的稻田水里也能良好生长,且产量还不错。

  来自东海之滨的青蟹能够到黄河边盐碱地、山东水塘里“安家”,或在没有“咸味”的稻田里落户生长,背后与青蟹苗种的改良、优化不无关系,这为扩大青蟹养殖空间,提升产能打开了新思路。“苗种供应‘瓶颈’的突破、养殖空间的拓展,为发展青蟹精养、提高青蟹产量奠定了基础。”金中文说,下一步,青蟹的研究还要在提升苗种抗病性等方面下功夫,不断优化性状,提升青蟹亩产量和养殖效益。

收集大黄鱼鱼卵

  打造全产业链,“好苗”育强养殖大产业

  这几年,除了大黄鱼、青蟹之外,我市在贝类、鲳鱼、虾等养殖水产品的新品培育、养殖、改良上,也有诸多亮点。

  去年,浙江万里学院林志华研究员团队研发的缢蛏“甬乐1号”通过国家农业农村部水产新品种认定,是我国育成的第一个抗逆(耐低盐)、高产新品种。该项研究以福建长乐野生缢蛏群体中的大个体为基础群,连续4代选育而成,前后历时8年。目前,缢蛏“甬乐1号”已经在江苏、浙江、福建等多地养殖,养殖面积12000多亩。

  发展现代水产养殖业,涉及优质苗种选育、成熟的人工养殖技术、配套饲料研发、养殖海域保护、基因研究和性状优化等一系列复杂环节,培育一个新品种,需耗时数年甚至十数年。在产业化的道路上,有了好苗种,只是起步,“要改变育苗强、养殖产业弱的局面,需要科研机构和企业携手,更好地引入社会资本,打造包括育苗、养殖、后续精加工等全产业链条。”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探索养殖规模化、延伸产业链上,企业方主动性更强。象山一桥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早在几年前就把本地大黄鱼养到了福建宁德。合作社负责人张进城说,去年12月初,他把30万条平均条重150克的大黄鱼运到福建过冬,在当地租了几百只网箱,到今年4月再拉回宁波三门湾的养殖基地,到年底时养到条重500克左右上市销售,而温州养殖户将他养的鱼买去后,放到深水网箱里养上一年,大黄鱼可长到1公斤以上,条形也更好,进入高端市场。“我管这种模式叫作‘接力养殖’,每人做自己擅长的一块。”张进城说,今后养殖水产的跨地域合作会成为常态。

  产学研一条龙,完善种业体系建设正日益为业界重视。去年10月底,浙江万里学院宁海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院项目在宁海县三门湾现代农业开发区开工,未来三五年将重点围绕缢蛏、大黄鱼、泥蚶、青蟹、南美白对虾等名优水产品,开展高产抗逆新品种培育、优质苗种规模化繁育、生态健康高效养殖、水产疫病防控、资源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应用,建成省部级渔业工程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和省级水产种业基地,为提升水产养殖质量提供技术支撑,推进渔区乡村振兴。记者余建文 图片均为余建文摄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0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本土水产养殖跨域协作做强“蓝色粮仓”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1-01-20 06:46:32

优化后的青蟹蟹苗在水稻田安家长大。(资料图片)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加快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宁波是渔业大市。绵延的海岸线和滩涂,丰饶的东海渔场不仅带来品类丰富的鱼虾蟹贝海产品,也为海水产品养殖提供优质的种质资源。在渔业科技部门持续多年的科研攻关下,近年来,我市在海水鱼、蟹贝的苗种改良、繁育和新品推广上取得了多项瞩目的成果。

  苗种好,鱼虾蟹才养得好。养殖水产是渔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也是食品消费中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现在,宁波有了好几样拿得出手的优质水产苗种。我们要推进科企融合,把好的苗种资源转化为商品资源,走出宁波,走向全国各地,带动水产养殖全链式发展,让‘蓝色粮仓’更充盈。”市渔业科技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南进!“甬字号”大黄鱼“游”到福建

  1月4日,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科创基地里一片忙碌,技术人员从室内养鱼池里捞起一条条半米来长的大黄鱼种鱼进行打针催产。两天后,种鱼开始产卵。工作人员用细网收集了10多公斤鱼卵,充氧打包,运往福建宁德的合作基地进行人工孵化。“这是我们培育的‘甬岱1号’大黄鱼首次到福建孵化,越冬育苗,以便延长生产周期。”研究院沈伟良博士欣喜地说。

  大黄鱼作为我国特有的海产经济鱼类,有“国鱼”之称。由于滥捕和海洋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到2000年,浙江海区的海捕大黄鱼年产量不足百吨,岱衢族大黄鱼资源濒临绝种。

  依靠人工养殖技术,帮本土大黄鱼保种繁衍。2007年、2008年,我市海洋渔业部门耗资百万元,在岱衢洋共采捕了200多条纯正野生大黄鱼,经驯化保活,开启了宁波的大黄鱼产业之路。

  在之后的10多年里,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联合宁波大学等单位,开展了繁育、选育和生物学研究等一系列科研项目,培育出优质的岱衢族大黄鱼。去年9月,国家农业农村部颁发水产新品种审定证书,将之命名为“甬岱1号”大黄鱼。

  从子一代的岱衢族大黄鱼到第六代的“甬岱1号”大黄鱼,本土养殖产品不断优化,不仅保持了体黄瘦长的特征,且肉质呈瓣状,味道鲜美,“与野生鱼外形上是‘双胞胎’,味道几乎一样。”沈伟良介绍。

  好苗种养出高品质鱼,带来高收益。五六年前,宁波本土养殖企业推出的岱衢族大黄鱼就极受市场欢迎,价格每公斤百元左右,是宁德大黄鱼的数倍,随之而来的是众多外地养殖企业开始争购宁波培育的大黄鱼鱼苗。

  这几年,宁波大黄鱼苗种产业发展迅猛,达到年产1亿尾。“多年来我们育苗强,但大黄鱼养殖产业弱,年产量仅3000多吨,而福建大黄鱼年产量突破20万吨。这主要是宁波缺乏好的养殖海域,特别是深水网箱养殖,一直难以发展。”市大黄鱼科研团队负责人吴雄飞说。

  做强做大黄鱼产业,就得想办法打破海域条件限制,宁波养殖企业探索跨域养殖。早在2018年,象山港湾水产苗种公司就与宁德方面合作,在福建当地孵化鱼苗,就地养殖、就地销售。公司总经理徐万土说,上个月,公司将100多公斤“甬岱1号”大黄鱼鱼卵运到福建孵化、育苗,估计能育1亿尾,比在宁波提前2个多月,到今年4月鱼苗能长到5厘米,一半在当地销售,一半拿回宁波继续养。这样,鱼儿的生长周期更长,养得更好。“福建有成熟的育苗养殖团队,技术上有保障,而且不用烧锅炉,成本也降低了。”徐万土说。“从长远看,本土大黄鱼养殖往南边是大趋势,苗种供应量上去了,也有利于‘甬岱1号’大黄鱼走出本土,把商品鱼养殖市场做大。”

人工繁育的罗氏沼虾种虾。

  北上!宁波青蟹走进华北盐碱地

  最近,位于宁海一市镇的宁波华大海昌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正实施一项新的计划:在山东烟台租1000亩滩涂和“水汪子”,饲养宁海青蟹。

  宁海青蟹千里迢迢,跑去烟台养殖,能养活么?“放心,没问题的。”公司总经理邱时会告诉记者,去年他们在烟台做了试验,拿了2000只青蟹苗,实行蟹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没想到成活率达70%,三个多月养到只重三四百克,品质很不错,当地很多老百姓头一次见青蟹,感觉很稀奇。“今年我们决定扩大养殖面积,以每只60元价格回购,帮助当地农户增收。”邱时会说。

  宁海青蟹是宁波特产,之所以能走进山东,与青蟹苗种的规模化繁育技术得到突破有密切关系。

  野生青蟹,从江苏南部到两广地区沿海都有分布,但青蟹养殖中的苗种规模化繁育,长期以来是个难题。自2017年起,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与宁波华大海昌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尝试利用生态育苗技术手段破解蟹苗的生产性难题,经过3年的科技攻关,终于在去年获得突破。研究人员利用地方原种和从海南海区采捕的青蟹,结合投放藻类等生态育苗手段,突破水质、环境控制、全流程管理等多项技术难点,取得了成功。去年,华大海昌公司蟹苗繁育总数500万只以上。

  项目负责人、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研究员金中文介绍,该育苗新技术,在国内首次解决了青蟹人工规模化育苗的大问题,并建立了自己的方法,实现了一年多季繁育,还获得多项专利,华大海昌公司今年预计育苗数量可突破千万只大关。

  苗种供给不足的困局一旦被打破,为青蟹后续的扩繁、拓展养殖空间创造了条件。去年,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技术团队,把宁海的青蟹养到了黄河边的河南省延津县盐碱地里,获得了成功,首次实现了东海青蟹在内陆“安家”。

  “青蟹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想像的强。”金中文说,他们选择人工繁育的蟹苗,放到象山黄避岙水稻田里养殖,去年首次获得了成功。这种蟹苗经过人工“优化”繁育,在极低盐度的稻田水里也能良好生长,且产量还不错。

  来自东海之滨的青蟹能够到黄河边盐碱地、山东水塘里“安家”,或在没有“咸味”的稻田里落户生长,背后与青蟹苗种的改良、优化不无关系,这为扩大青蟹养殖空间,提升产能打开了新思路。“苗种供应‘瓶颈’的突破、养殖空间的拓展,为发展青蟹精养、提高青蟹产量奠定了基础。”金中文说,下一步,青蟹的研究还要在提升苗种抗病性等方面下功夫,不断优化性状,提升青蟹亩产量和养殖效益。

收集大黄鱼鱼卵

  打造全产业链,“好苗”育强养殖大产业

  这几年,除了大黄鱼、青蟹之外,我市在贝类、鲳鱼、虾等养殖水产品的新品培育、养殖、改良上,也有诸多亮点。

  去年,浙江万里学院林志华研究员团队研发的缢蛏“甬乐1号”通过国家农业农村部水产新品种认定,是我国育成的第一个抗逆(耐低盐)、高产新品种。该项研究以福建长乐野生缢蛏群体中的大个体为基础群,连续4代选育而成,前后历时8年。目前,缢蛏“甬乐1号”已经在江苏、浙江、福建等多地养殖,养殖面积12000多亩。

  发展现代水产养殖业,涉及优质苗种选育、成熟的人工养殖技术、配套饲料研发、养殖海域保护、基因研究和性状优化等一系列复杂环节,培育一个新品种,需耗时数年甚至十数年。在产业化的道路上,有了好苗种,只是起步,“要改变育苗强、养殖产业弱的局面,需要科研机构和企业携手,更好地引入社会资本,打造包括育苗、养殖、后续精加工等全产业链条。”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探索养殖规模化、延伸产业链上,企业方主动性更强。象山一桥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早在几年前就把本地大黄鱼养到了福建宁德。合作社负责人张进城说,去年12月初,他把30万条平均条重150克的大黄鱼运到福建过冬,在当地租了几百只网箱,到今年4月再拉回宁波三门湾的养殖基地,到年底时养到条重500克左右上市销售,而温州养殖户将他养的鱼买去后,放到深水网箱里养上一年,大黄鱼可长到1公斤以上,条形也更好,进入高端市场。“我管这种模式叫作‘接力养殖’,每人做自己擅长的一块。”张进城说,今后养殖水产的跨地域合作会成为常态。

  产学研一条龙,完善种业体系建设正日益为业界重视。去年10月底,浙江万里学院宁海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院项目在宁海县三门湾现代农业开发区开工,未来三五年将重点围绕缢蛏、大黄鱼、泥蚶、青蟹、南美白对虾等名优水产品,开展高产抗逆新品种培育、优质苗种规模化繁育、生态健康高效养殖、水产疫病防控、资源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应用,建成省部级渔业工程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和省级水产种业基地,为提升水产养殖质量提供技术支撑,推进渔区乡村振兴。记者余建文 图片均为余建文摄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