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记者 厉晓杭 陈敏 孙佳丽
前年退休后,她重回宁波中医院治未病中心,继续坚持在中医领域深耕,这是周建扬对中医的坚守。
在周建扬眼中,中医有着独特的生命力。中医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敬中医,信中医,看中医是民族自信心的强烈体现。
她从医近四十年,师从于全国名老中医钟一棠先生,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她是全国首届百名杰出女中医,也是浙江省、宁波市名中医。“我住在医院旁边,工作六年后报考了浙江中医学院,成为了一名中医师。学中医是需要下苦功的,还要有定力。”她认为,随着时代发展,中医可拓展的领域也在不断增加。
周建扬在黔西南中医院帮扶门诊接诊
“以前我主要从事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研究,近年来,我开始关注治未病领域。现在大健康产业迅速发展,这个领域中医大有可为!”周建扬说。
中医治未病理念源远流长,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独具影响的理论之一。“未雨绸缪”,“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凡事预防在先,是中国人谨遵的古训。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形成,正是根植于中国文化的“肥沃土壤”。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从正反两方面强调了治未病的重要性。
世界卫生组织进行的全球调查显示:目前,全世界疾病人群占有20%,亚健康人群占75%,健康人群仅为5%。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大家把生命健康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今年夏天,武汉就掀起了冬病夏治的热潮。现在大家对中医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了。”周建扬说,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亚健康群体越来越多,有的病人时常感到烦闷头疼,但去医院检查又没什么病。在中医学上,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干预和预防,将潜在的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使机体恢复健康,让中医为更广阔的人群服务,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周建扬参会交流
当前,我国的中医药发展面临着人才缺乏、中药产业集中度低等问题。关于对中医的传承和发展,她说,古人强调的大医需要与时俱进,掌握与诊断及治疗疾病相关的各种方法。一方面,要把老祖宗一些好的东西,好好地延续下去。另一方面,中医要不断学习不同医学体系的知识。一个好中医,不仅要精通中医望、问、闻、切,也要熟悉现代生命科学和医学的知识体系和治疗理念。“中西医要博采众长、共同发展。在临床上,要通过不同的手段去明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来为患者解除病痛。”
中医要传承,人才梯队建设也必不可少。周建扬说,在基层,尤其在农村,中医药人才匮乏,有的地方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培养中医人才,一是靠引进,二是靠培养,但最重要的是要留得住人才。这就需要地方政府不断搭好平台,出台好的政策,培养和留住医学人才。
因为家庭的长期熏陶,周建扬的女儿也做了一名中医医生。她感慨:“这让我很骄傲,也很欣慰!学中医苦,学中医难,但贵在坚守,我们要一代一代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