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自贸区发展要紧扣“制度创新”“技术创新”
2021-02-23 07:08:05 稿源: 中国宁波网  

  【核心提示】

  作为一线开放大市和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开放与制造历来是宁波重要的城市名片。宁波自贸片区的落地,让两者的融合有了新的解法。去年9月24日,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正式揭牌,宁波进入“自贸时代”。但当前,全国范围内自由贸易区的数量不断增加,宁波片区要想在新时代肩负起开放新使命,仍需加大马力。

  【人物名片】

  吴杰 市人大代表,宁波中策动力机电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徐立勋市政协委员、华茂集团总裁

  横空出世的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将如何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吴杰代表建议,要抓住制度创新这个自贸区建设的题眼,立足市情,持续做好成熟制度经验复制推广。具体而言,应从科创平台搭建入手,在现有产业技术研究院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

  “着眼基础性、前沿性研究,面向产业化,谋划建设5-10家创新平台,包括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以及共性产业技术研究院,争取5-10年时间,着力打造全国一流的制造业创新高地。”吴杰代表指出,要加快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以企业共性产业研究院建设为抓手,产学研政深度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从企业主体的角度看,要鼓励企业增加发展信心,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吴杰代表认为,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依托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产业链建设,融通创新链,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同时,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从引育创新人才、建设创新主体、搭建创新平台、突破关键技术等方面入手,梳理确立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零部件研究,加强重点技术和产品创新生态体系建设,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的保障能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着力突破重点领域“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让一批“卡脖子”的领域实现自主可控,提升科创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

  自贸区宁波片区获批,进一步拓展宁波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也为宁波发展带来了重要战略机遇。

  对此,徐立勋委员深有感触:“从过往自贸区的实践上看,自贸区就是政策制度的先行先试,核心是制度创新,通过适当的体制机制和规则设计,为经济主体的贸易和投资活动提供便利条件,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技术创新。”

  在徐立勋委员看来,自贸区恰好给我们争当模范生提供了强有力的开放与创新抓手。根据《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我市将承担“一枢纽、三中心、一示范区”的战略功能定位,即建设链接内外、多式联运、辐射力强、成链集群的国际航运枢纽,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油气资源配置中心、国际供应链创新中心、全球新材料科创中心、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徐立勋委员认为,宁波具有国际大港和制造产业优势,应充分发挥政策、环境和区位红利,加快培育具有“宁波特色”的竞争合作新优势。“一枢纽、三中心、一示范区”的定位符合宁波发展方向,要在复制推广前期自贸区创新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对接国际先进规则,围绕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信息开放共享、人员进出便利化等方面,加快建立高水平的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体系。记者单玉紫枫 江北区委报道组张落雁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0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自贸区发展要紧扣“制度创新”“技术创新”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1-02-23 07:08:05

  【核心提示】

  作为一线开放大市和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开放与制造历来是宁波重要的城市名片。宁波自贸片区的落地,让两者的融合有了新的解法。去年9月24日,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正式揭牌,宁波进入“自贸时代”。但当前,全国范围内自由贸易区的数量不断增加,宁波片区要想在新时代肩负起开放新使命,仍需加大马力。

  【人物名片】

  吴杰 市人大代表,宁波中策动力机电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徐立勋市政协委员、华茂集团总裁

  横空出世的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将如何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吴杰代表建议,要抓住制度创新这个自贸区建设的题眼,立足市情,持续做好成熟制度经验复制推广。具体而言,应从科创平台搭建入手,在现有产业技术研究院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

  “着眼基础性、前沿性研究,面向产业化,谋划建设5-10家创新平台,包括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以及共性产业技术研究院,争取5-10年时间,着力打造全国一流的制造业创新高地。”吴杰代表指出,要加快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以企业共性产业研究院建设为抓手,产学研政深度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从企业主体的角度看,要鼓励企业增加发展信心,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吴杰代表认为,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依托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产业链建设,融通创新链,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同时,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从引育创新人才、建设创新主体、搭建创新平台、突破关键技术等方面入手,梳理确立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零部件研究,加强重点技术和产品创新生态体系建设,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的保障能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着力突破重点领域“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让一批“卡脖子”的领域实现自主可控,提升科创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

  自贸区宁波片区获批,进一步拓展宁波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也为宁波发展带来了重要战略机遇。

  对此,徐立勋委员深有感触:“从过往自贸区的实践上看,自贸区就是政策制度的先行先试,核心是制度创新,通过适当的体制机制和规则设计,为经济主体的贸易和投资活动提供便利条件,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技术创新。”

  在徐立勋委员看来,自贸区恰好给我们争当模范生提供了强有力的开放与创新抓手。根据《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我市将承担“一枢纽、三中心、一示范区”的战略功能定位,即建设链接内外、多式联运、辐射力强、成链集群的国际航运枢纽,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油气资源配置中心、国际供应链创新中心、全球新材料科创中心、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徐立勋委员认为,宁波具有国际大港和制造产业优势,应充分发挥政策、环境和区位红利,加快培育具有“宁波特色”的竞争合作新优势。“一枢纽、三中心、一示范区”的定位符合宁波发展方向,要在复制推广前期自贸区创新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对接国际先进规则,围绕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信息开放共享、人员进出便利化等方面,加快建立高水平的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体系。记者单玉紫枫 江北区委报道组张落雁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