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记者陈敏 孙佳丽 厉晓杭
基于大健康理念注重预防为主,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实施医药卫生、体育健身、心理干预等综合治理,近年来,我国卫生健康工作重心由“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了“以健康为中心”。中医药作为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随之加快构建老百姓健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而推进宁波中医药现代化,加快建设“中医药强市”的根本目的和落脚点也应是为了让老百姓享受更好的中医药服务。
业内人士认为,宁波应该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以为老百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为目标,完善优化中医药服务体系,增强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和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健康和疾病防治问题。具体而言,要着力做到“三个好”:好环境,好中医,好药材。
好环境
——为老百姓提供更好健康服务的基础
构建老百姓健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首先要有一个好环境,包括中医药服务体系,良好的就医环境,完善的配套服务和规范的行医秩序。
在宁波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近些年,尤其是“十三五”以来,我市中医药事业取得快速发展。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市中医类医疗机构达360家,其中,中医医院26家、中西医结合医院2家,中医门诊部85家,中医类诊所247家。全市公立中医院有11家;二级以上公立综合专科医院均设立了中医科中药房,都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全市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均建有中医综合服务区,都能够提供6类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97.4%社区卫生服务站、81%村卫生室能够提供4类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一个以市中医院为龙头、区县市中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科为骨干,基层医疗机构为网底,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
但是,不可否认,我市中医药事业仍存在中医药资源供给不足、不平衡不充分,公立中医医院等级能力水平不够高等问题,同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有一定的差距。至2020年底,全市公立中医院床位数3472张,但是每千常住人口公立中医医院的床位数只有0.4张,与国家和省要求的0.55张还有差距。记者在调研中还了解到,受医改、医保、财政补偿等政策和成本增加等多种影响,2019年我市10家公立中医医院中,不少处于亏损状态,医院正常运行和建设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针对此,有多位业内人士建议,为打造一个中医药服务好环境,作为政府部门,应该统筹优化中西医资源配置,加大中医投入,公立中医院要推动中医药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同时要引导社会力量办中医医疗机构,以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供覆盖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尤其是要深入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依托医联体、医共体,推动中医基层化、基层中医化发展,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建设,加大中医人员配置,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开展中医药治未病和康复服务,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好环境还需要中医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不少中医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中医医疗机构,就医环境差、配套服务跟不上的情况比较普遍。如在市区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记者了解到,由于中医师拥有一手过硬的推拿、针灸技术,每天吸引了大量患者,只有几平米的逼仄操作间,候满了患者,几张操作床紧紧挨着,床与床之间只用一块简单的布帘相隔,根本没什么隐私可言。对此,有市民提出,医院能否多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改善服务设施,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改善老百姓的就医体验。
好环境还包括方便老百姓服用中药等配套服务方面。如改进中药的剂型,方便病人服用。有患者回忆说,在90年代以前,宁波很多大的中药店配有送药工,为患者代煎每一天的中药、并送上门,很是让人放心。现在医疗机构虽然也有代煎中药,但大都是一周的中药倒在一起,一次性煎好分装,这样对药效势必产生影响。患者建议:能不能改进中医药相关的配套服务,像过去一样,由药店药房开展或引进第三方机构专门从事煎药送药工作,为每一个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好环境自然还需要规范的行医秩序。近年来,社会上有人假借“中医药”的旗号行骗,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使得部分群众对中医药产生了质疑,破坏了中医药的发展环境。业内人士直言,为给老百姓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一定要加大整顿非法行医的力度,打击假冒中医的骗子,防止老百姓上当受骗。
好中医
——为老百姓提供更好健康服务的关键
为老百姓提供健康服务,助力健康宁波行动,最关键的是需要有一批好中医。
所谓好中医,包含了两个内涵,一个医术好;另一个是态度好,与患者沟通好。
从采访看,同全国很多城市一样,宁波中医药事业面临中医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中医人才缺乏的困境。据了解,宁波现共有注册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4628人,拥有市中青年以上名中医(药)师189人,其中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0名(包括省国医名师2名),省级名中医10人。好中医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老百姓看病的需要。
高层次中医人才缺乏,直接导致名中医“一号难求”。
星期四上午是全国名中医王晖在明贝堂坐诊的日子。早上6点半,明贝堂挂号室还未开门,可是等候挂号的患者已经排起了长队,7点多,挂号室开始挂号,终于排到了记者,“王晖老师的号早没了!”旁边一位大妈无奈地感叹道 : “在宁波市中医院挂不到王医生的号,以为这里可以空一点,没想到还是挂不上。要挂到名中医的号,实在太难了!”
在宁波,名中医挂号难,这一现象由来已久。一段时间,还因此产生了高价转卖号子的“黄牛”。为整治“黄牛”现象,早在2011年,宁波市中医院就推出实名挂号制。
名中医资源稀缺,供求矛盾突出。像宁波市中医院王晖、董幼祺、卓立甬、崔云等声誉高的名医,日均门诊量惊人,工作相当忙碌。很多专家早上7时不到就开始工作,下午1时左右才能停诊吃午饭。因为病人实在太多,有些医生在门诊过程中,几乎很少喝水,为的是控制上厕所的次数。
采访中,有关人士认为,看名中医挂号难现象,根本原因在于优质医疗资源短缺,中医药人才不足。而且这些名中医,绝大多数集中于市区各家医院,各区县(市)的患者想要看名中医,不得不大老远地赶到市区医院,自己不方便不说,还进一步加剧了市区患者看名中医难的状况。
如何改变老百姓看中医“一号难求”的现状?业内人士认为,关键是要加快提高现有中医从业者的水平,培养更多的年轻“名中医”。而要达到这一目标,一方面,建议政府部门制定相应政策、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中医药从业人员条件、待遇、发展空间等,吸引优秀人才选择学习和从事中医药专业;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师承模式,进一步扩大“名师带徒”,提高现有中医从业者的水平。
其次,要加强基层高素质中医人才的培养。基层高素质中医人才紧缺,这是全国的普遍现象。为了推进中医事业更好发展,宁波应该率先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更多的中医人才到基层去工作,并能使他们安心留在街道和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服务站,有关部门要在职称评聘、业务培训、福利待遇等方面与市、区一级的医院一视同仁,并更多地向基层中医倾斜。
而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好医生不仅仅限于医术好,还应该表现为态度好,与患者沟通好。
宁波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卓立甬就认为,一位好的中医师,必须是拥有高智商、高情商、高技商,在百姓中有稳定持久的信用度,并愿意从事中医药行业的人才。
“高智商、高情商比较容易理解,高技商则意味着要有真本事,能掌握好中医看病的技术。一个成熟的中医师,要利用好中医药这种中国特色医疗手段治病救人,还需要向病人传达健康的理念和情绪,与病人搭建起良好的医患关系。这样的人,才能传承和发展好中医药事业,更好地为百姓服务。”卓立甬在接受采访时说。
对此,宁波国家高新区梅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朱奇雄深有体会。他说,作为一名社区中医师,最好的医德不外乎一切以病人为中心,这是我们更好服务群众的基础和重中之重。为更好地服务患者,朱奇雄专门设了一个与病人联系的手机号码,无论是病情反复还是药效反馈,病人都可以24小时随时拨打这个号码。这一习惯,他已经坚持了10多年,因此深受居民信任。
好药材
——为老百姓提供更好健康服务的保障
“药材好,效才好”。要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就要确保他们能够吃上放心药、好药。在中药当中,尤其以作为汤药药材的中药饮片使用量最大。
经过持续多年有效的专项整治,我市中药饮片质量稳步提升。但同时应该看到,宁波市场上的中药饮片以外地输入为主,随着中药饮片消费量的持续扩大,监管难度随之增大,市场上中药材及中药饮片掺劣掺杂,有害元素污染,以及有效成份不达标等问题仍有存在,老百姓用药隐患不容小觑。
要让老百姓吃上放心中药,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质量把关是关键。我市一些上规模、上水平的饮片生产企业都做得比较好。如宁波明贝中药业有限公司,有着40多年的历史,记者在该公司采访时了解到,为严把药材源头关,公司特别聘请了146名药材质量指导采购员,在全国各省、自治区中药材原产地布局布点,严控药材产地地道、严控药材生长年限及采收季节得时令,确保药材纯真优质。与此同时,该公司还建有一支由10余名从业20年以上的资深专业中药师组成性状鉴别验收组,每天对购入的原药材和炮制好的中药饮片严格性状鉴别验收,确保基源、性状、颜色、气味等纯真优质;严格质量理化全检,专设2000多平方米的中药质量检验中心,由22名专业检验人员,严格按照中国药典和炮制规范标准对每批次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进行50多个指标的理化检测,进行真伪、成分含量、真菌霉毒素、禁用农药、二氧化硫残留量、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内源毒性成分等检测,确保安全有效。每年仅中药的冷藏储存所需电费一项,该公司就耗用250余万元。但有业内人士坦言,对一般的小规模企业来说,很难做到这一程度。
为确保宁波老百姓能够更加放心服用中药,采访中,业内人士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在中药饮片生产环节严把关。要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中国药典》等组织生产;中药饮片必须自制生产,杜绝对外采购饮片后分包装的违法行为。要建立真实完善的生产记录台账,实行质量可追溯制度。严格执行对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全检及完整的检验记录,并逐批留样,把好入库、出库检验质量关;加强中药材和饮片在库冷藏保管与养护,确保在库药材和饮片的质量稳定。监管部门加强质量标准执行细则的解读和培训,严格落实质量考核责任追溯制。
二是在采购、监督环节严把关。行业协会要发挥同业管理作用,积极引导中药饮片使用单位如各大药店,医院药房等以质量为标准,采购有资质、上规模、质量把控好的中药饮片企业生产的产品,针对宁波市场以外地饮片供应为主的情况,市里要鼓励更多的外地生产饮片到本市生产,这样便于监管部门可随时现场监督。市、区(县市)药品管理部门进一步加大抽验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对往年中药饮片抽检中不合格的地区、企业和品种进行重点跟踪抽验。同时对医院采购使用中药饮片,建立质量考核责任追溯制。
三是在执法环节严把惩戒关。建议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和曝光力度。对监督抽验不合格的,必须依法处理;对问题突出的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加大处罚力度;对违法违规企业,严格执行列入企业黑名单、降低信用等级、向社会公布监管信息、实行GMP和GSP飞行检查,直至吊销GMP、GSP证书和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等措施,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