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文娱
明清宁波城何以成为“文献之邦”?
2021-07-27 10:02:19 稿源: 中国宁波网  

1900年前后的大卿桥

    

  所谓“文献之邦”,从字面上讲,“文”指文章典籍、图书文物资料;“献”,贤也,指学识渊博的文人贤士。“文”与“献”自古相辅相成。明代,宁波城里出现科第禄位之名门望族,“一家三尚书一门十进士”,说的正是镜川杨氏家族。而天一阁藏书万卷,对明清时期的文献流传有着重大意义。天一阁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对外开放,直至著名学者黄宗羲作为第一个外人登楼阅读。黄宗羲于甬上证人书院开设讲经会,推许优秀弟子,浙东学派蜚声遐迩……

  让我们跟随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历史学系教授钱茂伟的讲述,穿越回明清时代的宁波城,了解宁波是如何在历史发展中成为“文献之邦”的。

  郊区士绅是如何入城定居的?

  明清时,宁波城里的老百姓是如何生活的?现在所知不详,但有一点可以肯定,20世纪以后,人们更喜欢住在城市里,因为各方面设施逐渐完善,但在这之前,城市不是理想的居住地。

  明清时,一些人渐渐往城里迁移,一是做官的,二是做生意的。钱茂伟教授以镜川杨氏为考察对象,介绍这个家族是如何入城定居的。

  杨氏家族,原居于现在海曙区的东杨村和西杨村,从元代起,这个家族慢慢发展起来,鼎盛时“一家三尚书”,分别是杨守陈、杨守阯、杨守随。

  杨氏迁居城内的落脚地有四处:

  一是府学边。明弘治元年(1488年),杨守陈长子杨茂元在宁波城内府学右边(今宁波图书馆旧馆东侧),建构了镜川书屋,准备给杨守陈退休以后居住。这是杨氏最早在宁波城内建造的居处。过了六年,宁波知府李行深慕杨守陈的德行理学,借镜川书屋场地,立文懿公祠,鼓励杨守陈的学生们在此聚讲。文懿公祠后改称为“镜川书院”。

  二是日湖边。“天封一塔为文笔,日月双湖抵砚池”,可见这个地方文风很盛。弘治六年(1493年),三兄弟分家。分家以后,杨守阯子孙们到城内建立新的住所,在日湖东的采莲桥建立了大冢宰第,立兄弟尚书坊。

  到晚清时,这个家族又出了一个商人杨文林,在日湖畔重新建造碧川祠堂一所,设义务学校一所。

  三是月湖边。杨守随官至工部尚书,他在月湖西青石桥建第,人称“康简公第”。西杨的另一支杨美益,官至太仆寺少卿。因发迹,杨美益从西杨迁居城内桂芳桥(今宁波开明街桂芳巷),人称冏卿宅,有永庆堂、日涉所。后因做官,在平桥前立柱史坊,在桂芳桥立大文宗坊。

  四是东门口。明清时读书人如果考不上科举,有两条路,一是经商,二是做师爷。杨德化补为秀才以后,就理性地放弃了科举之路,走上师爷之路,直到晚年赚到钱才回家乡。杨德化卒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而东门口的杨德化宅是在其死后一年完成的。

  总之,镜川杨氏在宁波城里至少有四支,所选居住地都是很好的位置。

  天一阁是如何进入学人视野的?

  范钦建造天一阁后,并未完全封闭书阁,偶尔也邀请友人来阁中赏玩。范钦去世后,天一阁长期没有对外开放,范氏一族为保护七万多卷藏书,建立了严格的族规和藏书制度。

  直到在范钦后人范光燮的破例帮助下,著名学者黄宗羲作为第一个外人,登楼阅读藏书。此后,全祖望、阮元等也得以登阁,天一阁从全封闭进入到有限开放时期。

  如果就此以为能登临天一阁的都是大人物,那就错了。道光十年(1830年),冯登府到宁波任府学教授一职,府学在今中山广场附近,与天一阁相距不远。冯登府是嘉兴人,他登天一阁不下五六次,一次是陪人参观,两次是赠藏书,一次是取兵书,还有几次是为了找《闽志》。他还留下一篇文章叫《天一阁书藏记》。

  钱茂伟说:“之前,黄宗羲写过《天一阁藏书记》,全祖望也写过。从某个方面讲,冯登府的这篇文章更重要,因为黄宗羲的文章仅仅是从古今藏书角度来介绍天一阁,全祖望的文章也是从历史角度来写天一阁的由来,但冯登府第一次为天一阁立下规条。”

  有几则规条很有意思:阁中书不外出,其借观借钞仍听之。阁书不用布套及锦包角,所以防蠹也。所藏之书只取装订整洁,无事餙观。所藏书无论已刻未刻及古今人所著,要以自信可传及海内稀见者为贵。自后所藏之书得百卷以上,即于书目中补刊,注明所自。

  《天一阁书藏记》后半部分就重在“立规条”,分别在送交、编号、卷目、借钞、修饰、目的、收藏几个方面提出了要求。

  因为是私宅,所以雍正年间的宁波府地图上未见天一阁。1857年,外国人开始在地图中标注天一阁,因为他们要从天一阁借阅浙江地方志中的地图,为进攻浙江各府做准备。“主谋夷目系罗布坦,最为狡诈,每日将宁郡范氏天一阁图书及浙江各府县志罗列界画”。1842年2月至1843年7月,英国人美魏茶几次往返于舟山、宁波。在美魏茶1853年手绘的一张宁波城郊地图上,就标注了天一阁的位置,不过他将天一阁标为图书馆。

  1939年至1941年,日本学者常盘大定与关野贞编撰的《中国文化史迹》陆续出版,在第四辑发表了几张宁波照片,其中就有天一阁。这恐怕是我们现在所见由外国人拍摄的天一阁最早旧影了。

  黄宗羲是如何在城内传播学术的?

  黄宗羲起初随其师刘宗周在绍兴的书院讲学,后因师兄弟之间宗旨不一致,离开绍兴来到宁波。

  清康熙七年(1668年),黄宗羲创甬上证人书院,书院前身为万斯大等26人于前一年创建的甬上“讲经会”。会讲地点不定,包括城内广济桥高氏祠、延庆寺、城西万氏白云庄、黄过堂(张氏宗祠)、陈夔献家等处。

  “甬上证人书院既有私塾的特征,又有现代学校的雏形,甚至还有一些大学论坛的感觉。所有学生,无论年龄大小,都可以一起听课,一起就某个问题进行讨论。”钱茂伟介绍。

  黄宗羲在宁波前前后后有七八年时间,甬上证人书院听讲者有100多人,万氏、陈氏、张氏、董氏、郑氏、李氏弟子参与活动。弟子中,被黄宗羲推许者有18人,他们或长于经学,或长于史学,或长于文学,杰出者如万斯选、万斯大、万斯同、董允瑫、董允璘、万言、陈夔献、陈锡嘏、李邺嗣、郑梁等。

  自此浙东学派闻名遐迩,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四明谈助》是如何开创宁波人文地理的?

  清道光年间,宁波城里咸塘街有个叫徐兆昺的读书人,既不志在当官,也不志在经商,只爱担风袖月、走遍宁波,来个“深度游”。他把四明山水基本走遍,写了一部地理奇书,叫《四明谈助》。

  “从《四明谈助》可以了解当时宁波的状况。徐兆昺是一位杰出的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书中选录的古迹,现在80%以上得到了保护。如今,地方文化工作者翻阅《四明谈助》,都会有相见恨晚之感。”钱茂伟介绍。《四明谈助》是人文地理的理想载体,史地结合,也是一大创举。城市按方位,一一介绍过来。可以让现在的人了解到,某路某街某巷原来承载着那么多的文化底蕴。

  “我一直有一个设想,可以将《四明谈助》改编成《宁波人文记忆》。此书是1828年出版的,距今已近200年。如果用今天读者可以理解的语言重新写作,配以地图、照片,同时补写1828年后面历史中发生的事,相信这部书一定会受欢迎。”钱茂伟说。

  中国宁波网 顾玮 吴央央

  (讲演内容来自天一阁书院·国学堂,有删节。)

编辑: 王静秋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1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明清宁波城何以成为“文献之邦”?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1-07-27 10:02:19

1900年前后的大卿桥

    

  所谓“文献之邦”,从字面上讲,“文”指文章典籍、图书文物资料;“献”,贤也,指学识渊博的文人贤士。“文”与“献”自古相辅相成。明代,宁波城里出现科第禄位之名门望族,“一家三尚书一门十进士”,说的正是镜川杨氏家族。而天一阁藏书万卷,对明清时期的文献流传有着重大意义。天一阁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对外开放,直至著名学者黄宗羲作为第一个外人登楼阅读。黄宗羲于甬上证人书院开设讲经会,推许优秀弟子,浙东学派蜚声遐迩……

  让我们跟随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历史学系教授钱茂伟的讲述,穿越回明清时代的宁波城,了解宁波是如何在历史发展中成为“文献之邦”的。

  郊区士绅是如何入城定居的?

  明清时,宁波城里的老百姓是如何生活的?现在所知不详,但有一点可以肯定,20世纪以后,人们更喜欢住在城市里,因为各方面设施逐渐完善,但在这之前,城市不是理想的居住地。

  明清时,一些人渐渐往城里迁移,一是做官的,二是做生意的。钱茂伟教授以镜川杨氏为考察对象,介绍这个家族是如何入城定居的。

  杨氏家族,原居于现在海曙区的东杨村和西杨村,从元代起,这个家族慢慢发展起来,鼎盛时“一家三尚书”,分别是杨守陈、杨守阯、杨守随。

  杨氏迁居城内的落脚地有四处:

  一是府学边。明弘治元年(1488年),杨守陈长子杨茂元在宁波城内府学右边(今宁波图书馆旧馆东侧),建构了镜川书屋,准备给杨守陈退休以后居住。这是杨氏最早在宁波城内建造的居处。过了六年,宁波知府李行深慕杨守陈的德行理学,借镜川书屋场地,立文懿公祠,鼓励杨守陈的学生们在此聚讲。文懿公祠后改称为“镜川书院”。

  二是日湖边。“天封一塔为文笔,日月双湖抵砚池”,可见这个地方文风很盛。弘治六年(1493年),三兄弟分家。分家以后,杨守阯子孙们到城内建立新的住所,在日湖东的采莲桥建立了大冢宰第,立兄弟尚书坊。

  到晚清时,这个家族又出了一个商人杨文林,在日湖畔重新建造碧川祠堂一所,设义务学校一所。

  三是月湖边。杨守随官至工部尚书,他在月湖西青石桥建第,人称“康简公第”。西杨的另一支杨美益,官至太仆寺少卿。因发迹,杨美益从西杨迁居城内桂芳桥(今宁波开明街桂芳巷),人称冏卿宅,有永庆堂、日涉所。后因做官,在平桥前立柱史坊,在桂芳桥立大文宗坊。

  四是东门口。明清时读书人如果考不上科举,有两条路,一是经商,二是做师爷。杨德化补为秀才以后,就理性地放弃了科举之路,走上师爷之路,直到晚年赚到钱才回家乡。杨德化卒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而东门口的杨德化宅是在其死后一年完成的。

  总之,镜川杨氏在宁波城里至少有四支,所选居住地都是很好的位置。

  天一阁是如何进入学人视野的?

  范钦建造天一阁后,并未完全封闭书阁,偶尔也邀请友人来阁中赏玩。范钦去世后,天一阁长期没有对外开放,范氏一族为保护七万多卷藏书,建立了严格的族规和藏书制度。

  直到在范钦后人范光燮的破例帮助下,著名学者黄宗羲作为第一个外人,登楼阅读藏书。此后,全祖望、阮元等也得以登阁,天一阁从全封闭进入到有限开放时期。

  如果就此以为能登临天一阁的都是大人物,那就错了。道光十年(1830年),冯登府到宁波任府学教授一职,府学在今中山广场附近,与天一阁相距不远。冯登府是嘉兴人,他登天一阁不下五六次,一次是陪人参观,两次是赠藏书,一次是取兵书,还有几次是为了找《闽志》。他还留下一篇文章叫《天一阁书藏记》。

  钱茂伟说:“之前,黄宗羲写过《天一阁藏书记》,全祖望也写过。从某个方面讲,冯登府的这篇文章更重要,因为黄宗羲的文章仅仅是从古今藏书角度来介绍天一阁,全祖望的文章也是从历史角度来写天一阁的由来,但冯登府第一次为天一阁立下规条。”

  有几则规条很有意思:阁中书不外出,其借观借钞仍听之。阁书不用布套及锦包角,所以防蠹也。所藏之书只取装订整洁,无事餙观。所藏书无论已刻未刻及古今人所著,要以自信可传及海内稀见者为贵。自后所藏之书得百卷以上,即于书目中补刊,注明所自。

  《天一阁书藏记》后半部分就重在“立规条”,分别在送交、编号、卷目、借钞、修饰、目的、收藏几个方面提出了要求。

  因为是私宅,所以雍正年间的宁波府地图上未见天一阁。1857年,外国人开始在地图中标注天一阁,因为他们要从天一阁借阅浙江地方志中的地图,为进攻浙江各府做准备。“主谋夷目系罗布坦,最为狡诈,每日将宁郡范氏天一阁图书及浙江各府县志罗列界画”。1842年2月至1843年7月,英国人美魏茶几次往返于舟山、宁波。在美魏茶1853年手绘的一张宁波城郊地图上,就标注了天一阁的位置,不过他将天一阁标为图书馆。

  1939年至1941年,日本学者常盘大定与关野贞编撰的《中国文化史迹》陆续出版,在第四辑发表了几张宁波照片,其中就有天一阁。这恐怕是我们现在所见由外国人拍摄的天一阁最早旧影了。

  黄宗羲是如何在城内传播学术的?

  黄宗羲起初随其师刘宗周在绍兴的书院讲学,后因师兄弟之间宗旨不一致,离开绍兴来到宁波。

  清康熙七年(1668年),黄宗羲创甬上证人书院,书院前身为万斯大等26人于前一年创建的甬上“讲经会”。会讲地点不定,包括城内广济桥高氏祠、延庆寺、城西万氏白云庄、黄过堂(张氏宗祠)、陈夔献家等处。

  “甬上证人书院既有私塾的特征,又有现代学校的雏形,甚至还有一些大学论坛的感觉。所有学生,无论年龄大小,都可以一起听课,一起就某个问题进行讨论。”钱茂伟介绍。

  黄宗羲在宁波前前后后有七八年时间,甬上证人书院听讲者有100多人,万氏、陈氏、张氏、董氏、郑氏、李氏弟子参与活动。弟子中,被黄宗羲推许者有18人,他们或长于经学,或长于史学,或长于文学,杰出者如万斯选、万斯大、万斯同、董允瑫、董允璘、万言、陈夔献、陈锡嘏、李邺嗣、郑梁等。

  自此浙东学派闻名遐迩,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四明谈助》是如何开创宁波人文地理的?

  清道光年间,宁波城里咸塘街有个叫徐兆昺的读书人,既不志在当官,也不志在经商,只爱担风袖月、走遍宁波,来个“深度游”。他把四明山水基本走遍,写了一部地理奇书,叫《四明谈助》。

  “从《四明谈助》可以了解当时宁波的状况。徐兆昺是一位杰出的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书中选录的古迹,现在80%以上得到了保护。如今,地方文化工作者翻阅《四明谈助》,都会有相见恨晚之感。”钱茂伟介绍。《四明谈助》是人文地理的理想载体,史地结合,也是一大创举。城市按方位,一一介绍过来。可以让现在的人了解到,某路某街某巷原来承载着那么多的文化底蕴。

  “我一直有一个设想,可以将《四明谈助》改编成《宁波人文记忆》。此书是1828年出版的,距今已近200年。如果用今天读者可以理解的语言重新写作,配以地图、照片,同时补写1828年后面历史中发生的事,相信这部书一定会受欢迎。”钱茂伟说。

  中国宁波网 顾玮 吴央央

  (讲演内容来自天一阁书院·国学堂,有删节。)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王静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