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锻造引才留才用才“硬核力” 宁波倾力打造“一城三地”
2022-05-09 07:48:34 稿源: 中国宁波网  

  宁波人才日吉祥物阿谷、小雨在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打卡”

  记者黄合通讯员勇祖轩

  本版图片由市委人才办提供

  编者按: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战略支点城市,奋力打造高水平人才首选地、创新策源地、产业集聚地——对于宁波来说,“一城三地”的定位是眼下和未来一段时间人才工作的“工程图”和“施工图”。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未来五年,实现市党代会确立的宏伟蓝图,推进“六大变革”、打造“六个之都”,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动力在创新、关键在人才。唯有抓住人才这个关键变量,不断锻造引才留才用才“硬核力”,才能从根本上为宁波争先进位聚力、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

  “五城协作迎八方英才”直播带岗

  尊才重才爱才打造高水平人才首选地

  谷雨,春天,阳光,奔跑,这些和青春有关的明晃晃的字眼,让人觉得心头一热。4月20日,“青春‘甬’不散,一起向未来”宁波云端人才日·毕业奋斗季的活动正式拉开序幕,连续4年与海内外人才相聚谷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彭佳学首次通过“云端”向全球人才发出“谷雨之约”,书记、市长首次联名为人才送上祝福卡,诚邀青年人才做宁波的城市“合伙人”。

  这一次,宁波人才日直接让青年人才当主角,推出“我们毕业啦”微视频征集、发布“我们如此热爱宁波”系列短视频,邀请青年人才代表讲述“谷雨时·我们说”、唱响《唱给未来的歌》,推出青春岗位礼包、成长加油包、青春毕业礼包等等,把人才日真正办成了人才的专属节日。

  这些年,伴随着一年一度的“谷雨之约”,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人才踏春而来,跨过山川大海,选择宁波作为“梦开始的地方”,逐梦甬城留下“最美青春记忆”,不断提升自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宁波和日本,相隔近2000公里。因为“谷雨之约”的羁绊,医学博士叶云燕通过一场网络面试切身体会到了“宁波速度”——面试官当场拍板,把她和爱人一对医学博士“打包引进”。

  “来到宁波,我再次感受到了‘宁波力度’,人才公寓、科研设备、项目启动金一应俱全,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叶云燕说,如今自己的临床工作能力提升迅速,特别是在眼眶疾病和泪道疾病诊疗方面有了长足进步。

  尊才重才爱才,是这座城市底子里的品格风骨。2019年1月到2021年12月,全市聚焦人才服务保障,安家补助、购房补贴、就业补助等政策受惠对象达7.7万人,实实在在、踏踏实实为海内外人才解决一些后顾之忧。

  尤其是这几年,宁波坚持党管人才的理念,不断完善与之配套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通过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抓方向抓战略抓引领、抓大事抓要事抓难事,从顶层设计的角度为打造高水平人才首选地谋篇布局。

  围绕“两张清单”,落实“八项重点”。构建人才规划体系、升级人才政策、打造数字化改革平台、激发头部企业引才主体作用、组建人才发展集团、建立新时代宁波工匠培育体系……新一轮“通则+专项+定制”人才政策完成制定,在政策点位上实现高端基础“梯队全覆盖”、引育用留“环节全覆盖”、就业创业“周期全覆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将理念化为行动,让目标口号变成落地生态,才能真正让人才的价值最大化。

  值得欣喜的是,2021年以来,宁波入选两院院士有效候选人1名,入选省“鲲鹏行动”计划3名;入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实现“零的突破”,入选新一批国家级人才培养工程、省特级专家、省领军团队和新增高技能人才数等指标均居全省第一位,入选国家和省级引才工程人数创历年新高;新增就业大学生21.6万人,同比增长30.7%;外国专家1人新获评中国政府友谊奖、12人新获评省西湖友谊奖,均领跑全省,宁波首次入围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十强城市”。

  浙江创新中心人才服务场景

  发挥平台效应重塑升级创新策源地

  春夏之交的甬城,和煦温暖,繁花盛开。在风景秀丽的甬江之畔,去年5月正式揭牌的甬江实验室孕育着勃勃生机。一批毕业于世界一流高校且拥有丰富研发经验的“80后”“90后”青年来甬全职加入实验室,为宁波的科创未来默默耕耘。

  作为我市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一项“科创工程”,甬江实验室计划到2030年人才规模要达到3000人,持续产出国际一流、代表国家实力的系统性重大创新成果,在多学科交叉前沿材料领域占据全球战略制高点。

  大平台需要高定位,高定位需要深谋划。在2021年中国浙江·宁波人才科技周上,宁波主动放权、全面赋能,首次实行“两个直接”“三个自主”,即甬江实验室自主认定的人才直接享受市级人才政策、择优举荐的人才项目直接入选市级人才工程,以及职称自主评聘、项目自主管理、薪酬自主确定等突破性支持举措。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来栖。平台是吸附高层次人才、建设战略科技力量的关键载体。下大力气打造高能级人才发展平台,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让各类人才有更大的发展舞台,才能不断提升人才密度、创业热度、创新浓度。

  眼下,宁波正围绕打造三大科创高地、全球先进制造基地,对标国内顶尖、世界一流、高水平规划建设甬江科创区,以甬江实验室、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为龙头,面向全球大力招引集聚高能级创新机构,加快形成吸引人才、汇聚人才的强磁场;同时加快完善各类创新单元、创新主体间的协同机制,集成打造孵化空间、产业空间、生活空间、人文空间,形成良好的科创生态。

  此外,按照引领型、补空白、实体化的要求,继续引进集聚高能级科研院所,推动已有的71家产业技术研究院做大做强,更好发挥人才“蓄水池”、创新“发动机”的作用,聚焦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大力支持宁波大学、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甬江理工大学(暂名)建设,全面培育科创中坚力量,为宁波打造城市科创标杆赋能。

  “国家大量的科技创新要完成,需要更多年轻一代的担当,只有我们自己掌握了制高点,国家才会更有竞争力,更有话语权。”“80后”王立平是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的博士生导师,科研报国,一直是他和团队共同的理想。

  来甬工作多年,在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这个平台上,王立平快速成长,收获了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一系列荣誉,在特殊和极端环境下的材料损伤与防护的研究领域一路披荆斩棘,拿出了不少分量十足的成果。

  对于宁波的人才环境,王立平更是感慨万千。他说,在宁波,一个人才APP就能把出行、就医、孩子上学等后顾之忧全部搞定,“科研人员只管专注科研,这是很难得的科研环境”,自己将带领团队一起,沉下心来做科研,一起为国家卡脖子的关键技术共同努力,早日缩小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第一届宁波技能大赛金奖获得者代表

  以企业为主体全面夯实产业集聚地

  去年11月,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凭借“超高纯铝钛铜钽金属溅射靶材制备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也是我市首次。

  落地宁波以来,江丰电子始终重视科技创新工作。近三年,公司共投入研发资金达1.8亿元,2021年,江丰电子研发投入9826.1万元,同比增长33.1%,规模占营业收入的6.2%。截至去年底,公司及子公司共取得国内有效授权专利472项,包括发明专利273项,实用新型专利199项。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仍将瞄准国际先进技术,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不断抢占战略高技术制高点,突破一批硬核技术、硬核产品,实现在该领域的并跑到领跑,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保障提供更多高质量科技供给和强有力科技支撑。”江丰电子公司负责人、国家级人才姚力军说。

  企业是人才工作的主体。特别是制造业和民营企业集聚的宁波,点多面广的企业更是人才引育留用工作的落点和抓手。“十三五”期间,我市获得25项国家科技奖,80%都有企业参与;我市重点人才计划入选者,70%来自企业。

  近年来,宁波深化“大优强”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行动,重点引导企业加强企业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建设,支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借壳上市、设立海外研发基地等方式引进前沿科技和创新团队,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紧密融合,推动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引才与用才的主体。

  去年以来,宁波更是启动实施甬江人才工程,聚焦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基础件“三大科创高地”等建设,不拘一格评价人才、引进人才,共吸引2427个高端人才(团队)项目申报,同比增长26%,通过首次设立的青年专项及举荐制、认定制进入遴选程序的优秀人才达427人,实现更大力度、更广范围海纳全球英才。

  据统计,2021年,宁波新增18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累计达63家,稳居全国第一位,其中近1/3由省级以上人才创办。截至目前,宁波已建成省级以上博士后工作站297家,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1430名,绝大部分落地在企业。

  与“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同频共振,与国际顶尖大咖点对点交流合作,和团队一起在汽车智能座舱、智能驾驶、5G车联网等领域不断探索突破……去年,“90后”胡爽入选宁波市级重点人才工程,这一年,是他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到均胜集团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的第二个年头。

  不需要熬资历,不需要等机会,只要有才华有能力,就可以作为团队带头人和国际一流大咖团队、最前沿的领域大牛面对面对话。胡爽说,在宁波这座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在均胜这个国际化平台,自己可以充分发挥所学所长;来甬不过2年,就已授权3项发明专利,发表了1篇SCI论文。

  “当前的宁波,正在全力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这是一座城市的恢宏蓝图,更是我人生的锋芒所向。我相信,崇尚‘硬科技’的我,一定能够在宁波这座机遇之城,耕耘收获,更上层楼!”胡爽说。

  一座城市与人才总是相互成就的,有什么样的人才,城市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来吧,在宁波,逐梦圆梦;与宁波,共同成长!

  宁波人才之家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锻造引才留才用才“硬核力” 宁波倾力打造“一城三地”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2-05-09 07:48:34

  宁波人才日吉祥物阿谷、小雨在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打卡”

  记者黄合通讯员勇祖轩

  本版图片由市委人才办提供

  编者按: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战略支点城市,奋力打造高水平人才首选地、创新策源地、产业集聚地——对于宁波来说,“一城三地”的定位是眼下和未来一段时间人才工作的“工程图”和“施工图”。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未来五年,实现市党代会确立的宏伟蓝图,推进“六大变革”、打造“六个之都”,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动力在创新、关键在人才。唯有抓住人才这个关键变量,不断锻造引才留才用才“硬核力”,才能从根本上为宁波争先进位聚力、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

  “五城协作迎八方英才”直播带岗

  尊才重才爱才打造高水平人才首选地

  谷雨,春天,阳光,奔跑,这些和青春有关的明晃晃的字眼,让人觉得心头一热。4月20日,“青春‘甬’不散,一起向未来”宁波云端人才日·毕业奋斗季的活动正式拉开序幕,连续4年与海内外人才相聚谷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彭佳学首次通过“云端”向全球人才发出“谷雨之约”,书记、市长首次联名为人才送上祝福卡,诚邀青年人才做宁波的城市“合伙人”。

  这一次,宁波人才日直接让青年人才当主角,推出“我们毕业啦”微视频征集、发布“我们如此热爱宁波”系列短视频,邀请青年人才代表讲述“谷雨时·我们说”、唱响《唱给未来的歌》,推出青春岗位礼包、成长加油包、青春毕业礼包等等,把人才日真正办成了人才的专属节日。

  这些年,伴随着一年一度的“谷雨之约”,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人才踏春而来,跨过山川大海,选择宁波作为“梦开始的地方”,逐梦甬城留下“最美青春记忆”,不断提升自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宁波和日本,相隔近2000公里。因为“谷雨之约”的羁绊,医学博士叶云燕通过一场网络面试切身体会到了“宁波速度”——面试官当场拍板,把她和爱人一对医学博士“打包引进”。

  “来到宁波,我再次感受到了‘宁波力度’,人才公寓、科研设备、项目启动金一应俱全,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叶云燕说,如今自己的临床工作能力提升迅速,特别是在眼眶疾病和泪道疾病诊疗方面有了长足进步。

  尊才重才爱才,是这座城市底子里的品格风骨。2019年1月到2021年12月,全市聚焦人才服务保障,安家补助、购房补贴、就业补助等政策受惠对象达7.7万人,实实在在、踏踏实实为海内外人才解决一些后顾之忧。

  尤其是这几年,宁波坚持党管人才的理念,不断完善与之配套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通过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抓方向抓战略抓引领、抓大事抓要事抓难事,从顶层设计的角度为打造高水平人才首选地谋篇布局。

  围绕“两张清单”,落实“八项重点”。构建人才规划体系、升级人才政策、打造数字化改革平台、激发头部企业引才主体作用、组建人才发展集团、建立新时代宁波工匠培育体系……新一轮“通则+专项+定制”人才政策完成制定,在政策点位上实现高端基础“梯队全覆盖”、引育用留“环节全覆盖”、就业创业“周期全覆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将理念化为行动,让目标口号变成落地生态,才能真正让人才的价值最大化。

  值得欣喜的是,2021年以来,宁波入选两院院士有效候选人1名,入选省“鲲鹏行动”计划3名;入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实现“零的突破”,入选新一批国家级人才培养工程、省特级专家、省领军团队和新增高技能人才数等指标均居全省第一位,入选国家和省级引才工程人数创历年新高;新增就业大学生21.6万人,同比增长30.7%;外国专家1人新获评中国政府友谊奖、12人新获评省西湖友谊奖,均领跑全省,宁波首次入围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十强城市”。

  浙江创新中心人才服务场景

  发挥平台效应重塑升级创新策源地

  春夏之交的甬城,和煦温暖,繁花盛开。在风景秀丽的甬江之畔,去年5月正式揭牌的甬江实验室孕育着勃勃生机。一批毕业于世界一流高校且拥有丰富研发经验的“80后”“90后”青年来甬全职加入实验室,为宁波的科创未来默默耕耘。

  作为我市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一项“科创工程”,甬江实验室计划到2030年人才规模要达到3000人,持续产出国际一流、代表国家实力的系统性重大创新成果,在多学科交叉前沿材料领域占据全球战略制高点。

  大平台需要高定位,高定位需要深谋划。在2021年中国浙江·宁波人才科技周上,宁波主动放权、全面赋能,首次实行“两个直接”“三个自主”,即甬江实验室自主认定的人才直接享受市级人才政策、择优举荐的人才项目直接入选市级人才工程,以及职称自主评聘、项目自主管理、薪酬自主确定等突破性支持举措。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来栖。平台是吸附高层次人才、建设战略科技力量的关键载体。下大力气打造高能级人才发展平台,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让各类人才有更大的发展舞台,才能不断提升人才密度、创业热度、创新浓度。

  眼下,宁波正围绕打造三大科创高地、全球先进制造基地,对标国内顶尖、世界一流、高水平规划建设甬江科创区,以甬江实验室、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为龙头,面向全球大力招引集聚高能级创新机构,加快形成吸引人才、汇聚人才的强磁场;同时加快完善各类创新单元、创新主体间的协同机制,集成打造孵化空间、产业空间、生活空间、人文空间,形成良好的科创生态。

  此外,按照引领型、补空白、实体化的要求,继续引进集聚高能级科研院所,推动已有的71家产业技术研究院做大做强,更好发挥人才“蓄水池”、创新“发动机”的作用,聚焦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大力支持宁波大学、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甬江理工大学(暂名)建设,全面培育科创中坚力量,为宁波打造城市科创标杆赋能。

  “国家大量的科技创新要完成,需要更多年轻一代的担当,只有我们自己掌握了制高点,国家才会更有竞争力,更有话语权。”“80后”王立平是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的博士生导师,科研报国,一直是他和团队共同的理想。

  来甬工作多年,在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这个平台上,王立平快速成长,收获了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一系列荣誉,在特殊和极端环境下的材料损伤与防护的研究领域一路披荆斩棘,拿出了不少分量十足的成果。

  对于宁波的人才环境,王立平更是感慨万千。他说,在宁波,一个人才APP就能把出行、就医、孩子上学等后顾之忧全部搞定,“科研人员只管专注科研,这是很难得的科研环境”,自己将带领团队一起,沉下心来做科研,一起为国家卡脖子的关键技术共同努力,早日缩小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第一届宁波技能大赛金奖获得者代表

  以企业为主体全面夯实产业集聚地

  去年11月,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凭借“超高纯铝钛铜钽金属溅射靶材制备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也是我市首次。

  落地宁波以来,江丰电子始终重视科技创新工作。近三年,公司共投入研发资金达1.8亿元,2021年,江丰电子研发投入9826.1万元,同比增长33.1%,规模占营业收入的6.2%。截至去年底,公司及子公司共取得国内有效授权专利472项,包括发明专利273项,实用新型专利199项。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仍将瞄准国际先进技术,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不断抢占战略高技术制高点,突破一批硬核技术、硬核产品,实现在该领域的并跑到领跑,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保障提供更多高质量科技供给和强有力科技支撑。”江丰电子公司负责人、国家级人才姚力军说。

  企业是人才工作的主体。特别是制造业和民营企业集聚的宁波,点多面广的企业更是人才引育留用工作的落点和抓手。“十三五”期间,我市获得25项国家科技奖,80%都有企业参与;我市重点人才计划入选者,70%来自企业。

  近年来,宁波深化“大优强”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行动,重点引导企业加强企业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建设,支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借壳上市、设立海外研发基地等方式引进前沿科技和创新团队,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紧密融合,推动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引才与用才的主体。

  去年以来,宁波更是启动实施甬江人才工程,聚焦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基础件“三大科创高地”等建设,不拘一格评价人才、引进人才,共吸引2427个高端人才(团队)项目申报,同比增长26%,通过首次设立的青年专项及举荐制、认定制进入遴选程序的优秀人才达427人,实现更大力度、更广范围海纳全球英才。

  据统计,2021年,宁波新增18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累计达63家,稳居全国第一位,其中近1/3由省级以上人才创办。截至目前,宁波已建成省级以上博士后工作站297家,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1430名,绝大部分落地在企业。

  与“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同频共振,与国际顶尖大咖点对点交流合作,和团队一起在汽车智能座舱、智能驾驶、5G车联网等领域不断探索突破……去年,“90后”胡爽入选宁波市级重点人才工程,这一年,是他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到均胜集团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的第二个年头。

  不需要熬资历,不需要等机会,只要有才华有能力,就可以作为团队带头人和国际一流大咖团队、最前沿的领域大牛面对面对话。胡爽说,在宁波这座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在均胜这个国际化平台,自己可以充分发挥所学所长;来甬不过2年,就已授权3项发明专利,发表了1篇SCI论文。

  “当前的宁波,正在全力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这是一座城市的恢宏蓝图,更是我人生的锋芒所向。我相信,崇尚‘硬科技’的我,一定能够在宁波这座机遇之城,耕耘收获,更上层楼!”胡爽说。

  一座城市与人才总是相互成就的,有什么样的人才,城市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来吧,在宁波,逐梦圆梦;与宁波,共同成长!

  宁波人才之家

编辑: 杨丹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