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香港人、宁波人这些普通人的故事我们讲给大家听
2022-07-02 06:40:00 稿源: 宁波晚报  

  1997年,香港回归。象山青年章罗勇借驻港部队征兵的机会走出海岛,去另一座海岛“见世面”。

  当章罗勇在位于深圳的营区苦苦操练时,宁海娃娃陈丁帅呱呱坠地。

  当陈丁帅为了阅兵而勤加训练时,那个和一位明星同名同姓的香港青年吴镇宇决定“北上”安家、创业,和宁波这座城市同磨炼、共进步。

  香港青年莫静山,以年轻一代特有的激情和浪漫表达对宁波这座城市的爱……

  在香港回归25周年的重要时刻,我们想把这些普通人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他们的选择、他们的领悟、他们的坚定、他们的憧憬……不只属于他们,也属于时代洪流中的我们。

  “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在中英防务交接仪式上,解放军指挥官谭善爱喊出的那句话,令人热血沸腾,也深深印在一批又一批驻港部队官兵的脑海中。而驻港部队官兵中,同样有着我们宁波人的名字。

  人物名片

  姓名:章罗勇

  工作:象山县鹤浦镇高坎头村党支部书记

  人生经历:既是驻港部队一员,也是驻澳部队一员

  章罗勇:普通战士也是国家形象的一扇窗

  6月29日中午,象山县鹤浦镇高坎头村。坐在家中的阳台上,迎着扑面而来的海风,章罗勇翻开因为年代久远而泛黄的相册,相册中有他和谭善爱的合影,他们都曾在驻港部队服役,也都曾在驻澳部队服役。

  章罗勇的思绪一下被拉回到25年前。通过层层选拔,章罗勇于1997年12月入伍,在深圳完成为期一年的训练后,于1998年12月进港,1999年3月出港。

  “在香港的近4个月,一直待在营区,除了完成日常的科目操练,还要学英语、粤语。”他回忆,身边的战友,就算休假,也是直接从营区回内地,不在香港停留。

  这段近乎严苛的经历,让他真正意识到身为一名驻港部队战士肩上的重担:即便是一名普通战士,也是国家形象的“一扇窗”。

  虽然入伍时“错过”了香港回归的重要时刻,但在1999年3月出港后,章罗勇被调整编入驻澳部队,成为第一批驻澳部队中的一员。

章罗勇在驻港部队时留影。

  1999年12月20日,他随部队进驻澳门,“当时我们就站在卡车上进入澳门,激动肯定是激动的,但更多的是紧张,担心自己站不稳。”

  2000年12月,章罗勇光荣退役;2013年,他被选为高坎头村党支部书记。

  高坎头村规模不大,村民多以养殖梭子蟹、蛏子,种植枇杷、桔子为生。“我们村里年轻人还多的,养殖、种植的收入还可以。”他说。

  时隔25年,从远离家乡去“见世面”到“待在家里就能赚钱”,或许是最令人可喜的变化。(记者石承承 通讯员吴冰琪)

  人物名片

  姓名:陈丁帅

  工作:宁海县黄坛镇综合执法队队员

  人生经历:亲身经历香港回归20周年驻港部队阅兵

  陈丁帅:“形象重于生命”的信念深深印在心里

  “感觉很光荣!”陈丁帅说。在驻港部队两年的历练,“形象重于生命”的信念已经深深扎进这个出生在1997年的小伙子心里,让他变得更稳重、踏实。

  陈丁帅是2016年9月应征入伍的。当时他已经是一名大一新生。“到部队去磨炼一下”是家里人一直以来对他的期许,也是他自己的一个心愿。

  在深圳完成为期半年的新兵训练后,他于2017年2月进港,直到2018年退役离港。两年军旅生涯的“高光时刻”,莫过于2017年香港回归20周年驻港部队阅兵。

  “我们从3月就开始操练,包括站军姿、摆头、握枪、喊口号等等。像站军姿,每次一练就是三、四个小时,每个细节都要反复打磨,力求做到完美。”

  2017年6月30日,激动人心的一刻到来。“平时在新闻里看到的国家领导人离我们大概只有三四十米的距离,内心很激动。”

陈丁帅在驻港部队时留影。

  在进港服役期间,陈丁帅印象最深的是军营开放日,“非常受香港市民欢迎,每次都能看到很多人挥着小红旗,兴高采烈来参观,对营地的一切充满好奇。”

  在一次次的沟通、交流中,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一点点加深。

  退役回家后,他在宁海县黄坛镇综合执法队工作,日常的工作内容包括综合执法、消防、民兵训练等。

  相比以前那个喜欢玩玩闹闹的“小孩子”,陈丁帅的母亲感受最深,从驻港部队回来以后,儿子长大了,也更加沉稳了。(记者石承承 通讯员王丹丹)

  人物名片

  姓名:莫静山

  工作:莫静山设计顾问(宁波)有限公司创始人

  人物经历:追随父亲脚步到宁波创业,目前已在甬城生活两年

  跟随父亲脚步来到这里

  “三江椅”是他写给宁波的“情书”

  宁波,对33岁的香港青年莫静山来说,是全新的人生又一站。

  尽管到这里不过两年,但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浑身是劲儿的职业感染力,让他看起来和这座城中的万千创业青年没什么两样。“我希望自己可以当一座桥,连起甬港两地的青年,让香港更多年轻人可以看见宁波,看到这里蓬勃的发展和美好的明天。”

  2020年3月,莫静山从日本东京大学毕业后,选择跟随父亲的脚步来到宁波,事业也在此“生根发芽”。

  踏上这片土地,他就感受到了那股澎湃的动力。“以前我常在暑假到内地走走看看,现在身处其中,就像能触摸到脉搏,不得不感叹发展速度实在太快了。”

  年轻的“北上”青年莫静山一直在思索,自己可以为这座城市奉献什么样的礼物。“宁波的三江口那么美,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每次看到三江口风景的时候,才最能感受到是在宁波。”

莫静山设计的作品“三江椅”(效果图)。受访者供图

  莫静山说,三江的交汇口周边时常闪烁着美丽的夜景,有如香港维多利亚港的缩影,看起来繁华又浪漫。从江到海,老一辈“宁波帮”从这里出去闯天下;如今,一代又一代年轻的“宁波帮”就像洄游的鱼,从四海回到故乡。

  能不能把三江口制作成为“宁波帮”的一个IP形象呢?这个大胆的灵感,鼓舞着他要为宁波和“宁波帮”们制作一个设计,以此表达他的尊敬与热爱。

  经过多番推演,莫静山选择了极具代表性的三江交汇的“Y”段,把这个独特Y字形状设计成了一张椅子,给它取名叫作“三江椅”。在它的形状基础上,可以延伸设计出诸如耳环吊坠、巧克力等文创产品,可能性无穷无尽。

  “这是一个从香港来到宁波寻找梦想的青年,送给宁波的‘情书’。”莫静山说,当人们坐在“三江椅”上欣赏三江口的风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宁波故事,每个人都会记念起当年“宁波帮”的那段故事,“我打算把它作为自己进军内地的第一个亮相作品,现在正进行最后的完善,期待在合适的时候正式发布。”(记者滕华通讯员柳翼)

  人物名片

  姓名:吴镇宇

  工作:宁波丹盈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人物经历:在甬已15年,奉化女婿

  从香港到宁波创业15载

  他收获了事业和爱情

  2007年7月1日,这是香港青年吴镇宇初次走进宁波的日子。

  “那一天刚好也是香港回归的纪念日,记忆特别深刻,以至于现在我的电脑密码都用上了这组数字。”高高瘦瘦的吴镇宇,一口“港普”,坐在宁波奉化的办公室里,饶有兴致地和记者聊起这些年在宁波创业、生活的故事。

  结缘宁波,始于一场美丽的相逢。学业结束,吴镇宇果断决定追随妻子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短暂的休憩后,同年8月1日,他正式入职了妻子家的时装企业,负责欧美市场的拓展。

  “要在宁波长久扎根的想法,也是经过一番权衡比较的。”在吴镇宇看来,有的城市虽然都市气氛浓郁,但交通太堵;有的城市商贸环境薄弱,产业链不完善。“宁波是刚刚好的城市,创业有热土有平台,生活安家也适宜,能很好地两相兼顾。”

  15年间,宁波的发展,实在叫这个香港来的年轻人惊叹。他记得刚来的时候,鄞州万达周边还有不少的农田;如今,宁波的天际线不断刷新,城市越来越美,国际范儿越来越强。当年自己公司招聘技术员,开出的岗位月薪是800元起,还很多人排队;但现在,同一个岗位是4800元起,想招到合适的人还并不容易。

服装都是“反季”活儿,盛夏时节,吴镇宇的工厂正在赶制冬装。记者杨辉/摄

  后疫情时代,海外市场订单不稳定,海外客户采购条件受限,工厂交易额出现很大波动。面对电商行业的创新裂变时代,去年6月,吴镇宇所在的丹盈科技联手奉化区的另5家企业成立了宁波奉裳科技有限公司,做起了跨境电商。

  “这是当下最热的风口,就算是香港也比不过宁波。”吴镇宇说,宁波奉化是“中国服装红帮之乡”,这里有优质的设计、生产、运营、物流、海外仓等全链条服务企业,能有效地帮助到更多本地服装企业“抱团出海”,同时也能将更多海外品牌引入中国落地。

  “感谢宁波,我很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吴镇宇说,来到这里,他不仅收获了幸福美满的家庭,事业还驶上了数字经济“快车道”。“衷心为祖国的发展骄傲,为香港的明天祝福!希望越来越多的香港朋友能来宁波走走看看,相信你们也会爱上它。”(记者滕华 通讯员柳翼)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香港人、宁波人这些普通人的故事我们讲给大家听

稿源: 宁波晚报 2022-07-02 06:40:00

  1997年,香港回归。象山青年章罗勇借驻港部队征兵的机会走出海岛,去另一座海岛“见世面”。

  当章罗勇在位于深圳的营区苦苦操练时,宁海娃娃陈丁帅呱呱坠地。

  当陈丁帅为了阅兵而勤加训练时,那个和一位明星同名同姓的香港青年吴镇宇决定“北上”安家、创业,和宁波这座城市同磨炼、共进步。

  香港青年莫静山,以年轻一代特有的激情和浪漫表达对宁波这座城市的爱……

  在香港回归25周年的重要时刻,我们想把这些普通人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他们的选择、他们的领悟、他们的坚定、他们的憧憬……不只属于他们,也属于时代洪流中的我们。

  “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在中英防务交接仪式上,解放军指挥官谭善爱喊出的那句话,令人热血沸腾,也深深印在一批又一批驻港部队官兵的脑海中。而驻港部队官兵中,同样有着我们宁波人的名字。

  人物名片

  姓名:章罗勇

  工作:象山县鹤浦镇高坎头村党支部书记

  人生经历:既是驻港部队一员,也是驻澳部队一员

  章罗勇:普通战士也是国家形象的一扇窗

  6月29日中午,象山县鹤浦镇高坎头村。坐在家中的阳台上,迎着扑面而来的海风,章罗勇翻开因为年代久远而泛黄的相册,相册中有他和谭善爱的合影,他们都曾在驻港部队服役,也都曾在驻澳部队服役。

  章罗勇的思绪一下被拉回到25年前。通过层层选拔,章罗勇于1997年12月入伍,在深圳完成为期一年的训练后,于1998年12月进港,1999年3月出港。

  “在香港的近4个月,一直待在营区,除了完成日常的科目操练,还要学英语、粤语。”他回忆,身边的战友,就算休假,也是直接从营区回内地,不在香港停留。

  这段近乎严苛的经历,让他真正意识到身为一名驻港部队战士肩上的重担:即便是一名普通战士,也是国家形象的“一扇窗”。

  虽然入伍时“错过”了香港回归的重要时刻,但在1999年3月出港后,章罗勇被调整编入驻澳部队,成为第一批驻澳部队中的一员。

章罗勇在驻港部队时留影。

  1999年12月20日,他随部队进驻澳门,“当时我们就站在卡车上进入澳门,激动肯定是激动的,但更多的是紧张,担心自己站不稳。”

  2000年12月,章罗勇光荣退役;2013年,他被选为高坎头村党支部书记。

  高坎头村规模不大,村民多以养殖梭子蟹、蛏子,种植枇杷、桔子为生。“我们村里年轻人还多的,养殖、种植的收入还可以。”他说。

  时隔25年,从远离家乡去“见世面”到“待在家里就能赚钱”,或许是最令人可喜的变化。(记者石承承 通讯员吴冰琪)

  人物名片

  姓名:陈丁帅

  工作:宁海县黄坛镇综合执法队队员

  人生经历:亲身经历香港回归20周年驻港部队阅兵

  陈丁帅:“形象重于生命”的信念深深印在心里

  “感觉很光荣!”陈丁帅说。在驻港部队两年的历练,“形象重于生命”的信念已经深深扎进这个出生在1997年的小伙子心里,让他变得更稳重、踏实。

  陈丁帅是2016年9月应征入伍的。当时他已经是一名大一新生。“到部队去磨炼一下”是家里人一直以来对他的期许,也是他自己的一个心愿。

  在深圳完成为期半年的新兵训练后,他于2017年2月进港,直到2018年退役离港。两年军旅生涯的“高光时刻”,莫过于2017年香港回归20周年驻港部队阅兵。

  “我们从3月就开始操练,包括站军姿、摆头、握枪、喊口号等等。像站军姿,每次一练就是三、四个小时,每个细节都要反复打磨,力求做到完美。”

  2017年6月30日,激动人心的一刻到来。“平时在新闻里看到的国家领导人离我们大概只有三四十米的距离,内心很激动。”

陈丁帅在驻港部队时留影。

  在进港服役期间,陈丁帅印象最深的是军营开放日,“非常受香港市民欢迎,每次都能看到很多人挥着小红旗,兴高采烈来参观,对营地的一切充满好奇。”

  在一次次的沟通、交流中,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一点点加深。

  退役回家后,他在宁海县黄坛镇综合执法队工作,日常的工作内容包括综合执法、消防、民兵训练等。

  相比以前那个喜欢玩玩闹闹的“小孩子”,陈丁帅的母亲感受最深,从驻港部队回来以后,儿子长大了,也更加沉稳了。(记者石承承 通讯员王丹丹)

  人物名片

  姓名:莫静山

  工作:莫静山设计顾问(宁波)有限公司创始人

  人物经历:追随父亲脚步到宁波创业,目前已在甬城生活两年

  跟随父亲脚步来到这里

  “三江椅”是他写给宁波的“情书”

  宁波,对33岁的香港青年莫静山来说,是全新的人生又一站。

  尽管到这里不过两年,但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浑身是劲儿的职业感染力,让他看起来和这座城中的万千创业青年没什么两样。“我希望自己可以当一座桥,连起甬港两地的青年,让香港更多年轻人可以看见宁波,看到这里蓬勃的发展和美好的明天。”

  2020年3月,莫静山从日本东京大学毕业后,选择跟随父亲的脚步来到宁波,事业也在此“生根发芽”。

  踏上这片土地,他就感受到了那股澎湃的动力。“以前我常在暑假到内地走走看看,现在身处其中,就像能触摸到脉搏,不得不感叹发展速度实在太快了。”

  年轻的“北上”青年莫静山一直在思索,自己可以为这座城市奉献什么样的礼物。“宁波的三江口那么美,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每次看到三江口风景的时候,才最能感受到是在宁波。”

莫静山设计的作品“三江椅”(效果图)。受访者供图

  莫静山说,三江的交汇口周边时常闪烁着美丽的夜景,有如香港维多利亚港的缩影,看起来繁华又浪漫。从江到海,老一辈“宁波帮”从这里出去闯天下;如今,一代又一代年轻的“宁波帮”就像洄游的鱼,从四海回到故乡。

  能不能把三江口制作成为“宁波帮”的一个IP形象呢?这个大胆的灵感,鼓舞着他要为宁波和“宁波帮”们制作一个设计,以此表达他的尊敬与热爱。

  经过多番推演,莫静山选择了极具代表性的三江交汇的“Y”段,把这个独特Y字形状设计成了一张椅子,给它取名叫作“三江椅”。在它的形状基础上,可以延伸设计出诸如耳环吊坠、巧克力等文创产品,可能性无穷无尽。

  “这是一个从香港来到宁波寻找梦想的青年,送给宁波的‘情书’。”莫静山说,当人们坐在“三江椅”上欣赏三江口的风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宁波故事,每个人都会记念起当年“宁波帮”的那段故事,“我打算把它作为自己进军内地的第一个亮相作品,现在正进行最后的完善,期待在合适的时候正式发布。”(记者滕华通讯员柳翼)

  人物名片

  姓名:吴镇宇

  工作:宁波丹盈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人物经历:在甬已15年,奉化女婿

  从香港到宁波创业15载

  他收获了事业和爱情

  2007年7月1日,这是香港青年吴镇宇初次走进宁波的日子。

  “那一天刚好也是香港回归的纪念日,记忆特别深刻,以至于现在我的电脑密码都用上了这组数字。”高高瘦瘦的吴镇宇,一口“港普”,坐在宁波奉化的办公室里,饶有兴致地和记者聊起这些年在宁波创业、生活的故事。

  结缘宁波,始于一场美丽的相逢。学业结束,吴镇宇果断决定追随妻子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短暂的休憩后,同年8月1日,他正式入职了妻子家的时装企业,负责欧美市场的拓展。

  “要在宁波长久扎根的想法,也是经过一番权衡比较的。”在吴镇宇看来,有的城市虽然都市气氛浓郁,但交通太堵;有的城市商贸环境薄弱,产业链不完善。“宁波是刚刚好的城市,创业有热土有平台,生活安家也适宜,能很好地两相兼顾。”

  15年间,宁波的发展,实在叫这个香港来的年轻人惊叹。他记得刚来的时候,鄞州万达周边还有不少的农田;如今,宁波的天际线不断刷新,城市越来越美,国际范儿越来越强。当年自己公司招聘技术员,开出的岗位月薪是800元起,还很多人排队;但现在,同一个岗位是4800元起,想招到合适的人还并不容易。

服装都是“反季”活儿,盛夏时节,吴镇宇的工厂正在赶制冬装。记者杨辉/摄

  后疫情时代,海外市场订单不稳定,海外客户采购条件受限,工厂交易额出现很大波动。面对电商行业的创新裂变时代,去年6月,吴镇宇所在的丹盈科技联手奉化区的另5家企业成立了宁波奉裳科技有限公司,做起了跨境电商。

  “这是当下最热的风口,就算是香港也比不过宁波。”吴镇宇说,宁波奉化是“中国服装红帮之乡”,这里有优质的设计、生产、运营、物流、海外仓等全链条服务企业,能有效地帮助到更多本地服装企业“抱团出海”,同时也能将更多海外品牌引入中国落地。

  “感谢宁波,我很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吴镇宇说,来到这里,他不仅收获了幸福美满的家庭,事业还驶上了数字经济“快车道”。“衷心为祖国的发展骄傲,为香港的明天祝福!希望越来越多的香港朋友能来宁波走走看看,相信你们也会爱上它。”(记者滕华 通讯员柳翼)

编辑: 陈捷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