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推送
【大时代】上海青浦:依水塑城展江南水乡新韵 数智引领绘上海活力之门
2022-09-30 20:22:24 稿源: 央广网  

  编者按:“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呼唤大胸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胸怀“国之大者”,踔厉奋发,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在中华大地不断涌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为立体展现各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央广网特别策划推出《大时代》系列主题报道,邀您和我们一起走进城市深处,感受十年巨变,看各地不负伟大时代、筑梦追梦绘就的壮美画卷。

  央广网上海9月29日消息 “进博会马上要开始了,我今年又报名了志愿者,进博会的宾客来自世界各地,我们都感到很高兴。”距离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还有不到40天,连续四年参加进博会志愿服务工作的沈丽华又忙活了起来。

  沈丽华居住的小区,距离进博会举办场馆仅一路之隔。五年来,她不仅是进博会的“有力后盾”,还成了进博会参展商品的“忠实粉丝”。在上海青浦,许多人像沈丽华一样,是青浦巨变路上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五次到上海考察,为上海改革发展把舵领航。2018年考察上海时,总书记对上海提出殷切希望:“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难啃的骨头,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的作用,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青浦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央广网发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供图)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牢记殷殷嘱托,上海青浦敢闯敢试,不断探路。在全力承载、服务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同时,青浦依托区位优势,厚植绿色生态底色,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五个新城建设等战略机遇,将重大战略的叠加效应不断转化为青浦改革发展的核心优势。

  青浦,这个被誉为“上海之源”的江南水乡,正蝶变为“上海之门、国际枢纽”。

  蓝绿辉映 水城叠合“最江南”

  水,在青浦空间格局上占据了重要位置。这里城水相依、蓝绿辉映,初识青浦,不妨先翻开一篇关于“水”的故事。

  金秋时节,前往青浦区金泽镇岑卜村的知名乡村咖啡馆,或临河而坐,望着桨板爱好者们在河道中缓缓划过;或立于桥头,观赏鳞次栉比的房屋间透露出的漫天晚霞,细语漫谈声伴随着咖啡香气缓缓飘散……生活在市中心的市民常常在周末来到这里,寻找生活的惬意,感受这份得天独厚的水乡景致与风情。

  乡村咖啡馆的主理人瑶瑶告诉记者,两年前来到岑卜村成为“新村民”,正是因为看中了青浦的“水”。“水赋予了这个村子一种氛围,能让我们平和、安静下来,周末过来这边,也是给自己放松的空间。”

  市民游客在乡村咖啡馆的露台邻河而坐(央广网记者 韩晓余 摄)

  岑卜村沿河树木葱郁、河流水质清澈,被桨板爱好者们誉为“魔都亚马逊”。然而,岑卜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蔡新环却清楚记得,自己2006年刚到此地就职时,河道水流并不畅通。

  “我刚来的时候,村里的天然湖泊小葑漾基本上看不到水,因为这边以前是种菱角的,水草多、淤泥多。所以我来到村里的第一个星期就和水务部门商量借船,弄来了三台水挖机,逐步清理水草。”蔡新环回忆道,“从那时起,感觉我们的水流越来越畅通,水系环境越来越好,大约在2011年,越来越多外来‘新村民’开始来到岑卜村。”

  如今,包括小葑漾在内的七处天然湖泊宛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点缀在金泽,串联形成了一条天然美丽的“蓝色珠链”。

  青浦环城水系的标志性景观建筑水城门连接漕河两岸(央广网记者 韩晓余 摄)

  “蓝色珠链”的水系串联亦是青浦全区蓝绿交织的缩影。2020年,青浦史上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环城水系公园全线贯通。它由淀浦河、油墩港、上达河和西大盈港4条全长约21公里的骨干河道组成,串联起3000亩滨水开放空间,滨水绿道绵延43公里,点缀着35处休闲运动健身场地、18座码头。

  因水而生、依水而建的青浦因地制宜,对其新城建设的规划是一份“波光粼粼”的城市图景:规划面积91.1平方公里、到2035年有80万常住人口,河道水系纵横如棋盘状,同时连接青西郊野公园等大型生态空间。青浦新城正以环城水系建设为先导,通过水城叠合的方式,系统重塑空间格局。

  漕港河和淀浦河交汇处,水城门2019年建成前后对比图(央广网发 青浦区新闻办供图)

  上海青浦新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规划建设部经理夏健介绍,“水城叠合”,指的是以水网作为组织青浦新城空间的重要纽带,有机叠合路网、绿网、公共服务等要素,注重依水塑城。“‘十四五’期间,青浦新城的每个区域都以水为媒,打造人水相亲、绿水相融的江南水乡风貌。”

  蜿蜒灵动的水在青浦新城的空间格局中“穿针引线”,打造好风景的同时,也引来了创新经济。2020年9月,华为最大的研发基地——青浦研发中心项目在青浦金泽镇正式开工。

  “我们小餐馆门前的这条道路会改造,到时候会添加指示牌,放心吧不会难找的。”“相信这里生活配套会更加完善,以后更多人气肯定对我们都有好处。”……聆听金泽镇村民们茶余饭后的闲谈,话题往往会聊起研发中心的建设进度,他们不仅牵挂着村容村貌怎样改变,也关心着如何更好共享水乡新韵带来的新红利。

  两翼齐飞 “上海之源”蝶变“国际枢纽”

  从505户全部自住,到仅剩8户没有对外出租;从“难免有些杂乱”到“蛮漂亮、很智慧”,沈丽华居住的动迁安置房小区西郊家园近年来实现了“华丽转身”。

  “居民们都很‘臭美’,不但看到的世界更大了,钱包也随之鼓起来了。”亲历西郊家园历来变化的徐泾镇卫家角第三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王佩香指着街对面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这座酷似“四叶草”式建筑解释道,进博会落地“四叶草”后,这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形似“四叶草”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央广网发 青浦区新闻办供图)

  “我们的垃圾分类工作都是居民自发管理的,他们自己有了这个意识和要求,小区怎么不越来越美呢?”让王佩香更惊喜的是,因为自家与“四叶草”成了“邻居”,居民们纷纷对标“大都市”,自发改善起了小区环境。

  事实上,在进博会影响下迎来“华丽转身”的远不止西郊家园。“近水楼台先得月”,自2018年第一届进博会落地青浦,青浦便充分发挥主场优势,连续四年签下进博会上海交易团首单,累计签约金额达15.3亿元。

  近年来,青浦充分承接进博会的巨大溢出带动效应,大力发展会展产业。目前,区内已集聚会展行业龙头企业与机构179家。

  “下一步,青浦区将加快推动会展经济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发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高质量打造上海国际会展之都重要承载区。”青浦区委副书记、区长杨小菁说道。

  2021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上升成为国家战略,青浦又一次迎来国家战略的布局落子。仅仅一年,上海虹桥商务区青浦片区便实现税收100.7亿元、同比增长47.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7.8亿元、同比增长22.1%。

  有趣的是,从高空鸟瞰,青浦不仅产业经济正“展翅高飞”,其区域也形似一只展翅的蝴蝶。在蝴蝶东侧一翼,进博会和商务区熠熠生辉;而在西侧一翼,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也积厚成势、引人刮目相看。

  青浦区域形状似一只展翅的蝴蝶(央广网见习记者 严晓瑜 制作)

  “我以往都是走S26沪常高速,今年2月崧泽高架开通后,我的通勤路线有了新选择。”住在江苏昆山、工作于上海青浦的韩捷每天开车往返苏沪两城,她告诉记者,从走高速到走高架,距离变化虽然不大,但每天能省下30元左右的过路费。

  在青浦,像韩捷这样跨城通勤的大有人在,他们都相信,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各类交通设施将越来越完善,跨城通勤将越来越频密。诚然如此,东起上海虹桥,南至浙江嘉兴,西至苏州吴江的沪苏嘉城际铁路已于2022年7月开工建设,“轨道上的长三角”正在纵深推进。

  横卧元荡湖之上的元荡桥,连接青浦金泽和苏州吴江两地(央广网发 青浦区新闻办供图)

  日益便捷的交通带来的不仅是人才和商业往来,更有深层次协同发展。不久前,沪苏浙两省一市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支持青浦、吴江、嘉善以“一区多园”模式建设跨省域高新技术开发区,并将联合申报创建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等。

  从一条高架路,到“轨道上的长三角”,再到“一区多园”,青浦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赋能下,正不断向长三角的地理中心、战略重心乃至功能核心迈进。

  近悦远来 长三角数字干线打造万亿级数字经济带

  一间十平方米左右的“云诊室”,一块小小的屏幕,不出村,青浦老百姓就能看上市区三甲医院的大专家。

  “以前,去趟市区的医院,地铁加上公交换乘得一个多小时。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和专家‘面对面’,太方便了!”家住青浦朱家角镇的市民徐先生感慨道。

  远程问诊、在线处方、“云”上配药……借助“数字”赋能,两年多来,位于青浦的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让老百姓期盼已久的“看病不出村,居家可配药”的愿望得以实现。

  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加速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央广网记者 韩晓余 摄)

  “如今,‘云诊室’已经开进了赵巷镇中步村、金泽镇莲湖村、白鹤镇胜新村等11家村卫生室。不久的将来,遍布青浦全区中心村的‘云诊室’将超过70个。”青浦区卫健委副主任沈利群表示。

  “数字化”带来的想象空间远不止此。因为看到了上海数字基础设施完备,回国创业4年后,从事软件研发的青年企业家胡柏选择“孔雀东南飞”,2019年他带领团队从外地来到上海“安家”。

  经过一番考察,青浦,这座数字之城,让离开上海13年的胡柏有了“回家”的感觉。“这里有我熟悉的环境和很多同道的朋友,相信未来借助长三角数字干线的溢出效应,我们在这里会得到更大发展。”胡柏说。

  胡柏提到的“长三角数字干线”是青浦以数字经济为本源,依托G50沪渝高速主干廊道与沿线城市形成紧密合作,协同打造一流新型基础设施的数字创新发展带。在建设步骤上,以两年为一个建设周期,到2027年产业规模达到万亿级。

  长三角数字干线串起沿线数字创新主体(央广网发 青浦区新闻办供图)

  “全国平均每10件快递中,有7件是由总部设在华新的快递企业发出。”提起青浦的华新镇,“物流”是这里最亮眼的标签。在华新镇内注册的快递物流与供应链企业有300多家,其中就包括圆通、韵达、极兔等企业的全国总部。

  乘着长三角数字干线的东风,一场“数字风暴”也在这里兴起。

  在圆通速递总部“物流信息互通共享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快件物流资源共享平台上,实时显示着圆通等多家快递企业的到件量、派件量、签收量等信息。

  “通过打造数字化平台,让不同的快递企业在末端能够共享诸如乡村驿站等服务网点,来提升效率,提升消费者的体验。”圆通速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相峰介绍,实验室围绕“互联网+数字技术”进行针对性创新,提升物流行业运行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水平。

  借助数字化技术,物流企业可以实时追踪快递进程(央广网发 王娟 摄)

  “种数字化的种子、结高质量的果子。”青浦区委书记徐建表示,长三角是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前沿阵地,要通过长三角数字干线建设,推进数字新基建、数字新应用、数字新治理改革创新。

  蓝绿辉映、人水相亲、战略叠加、两翼齐飞、近悦远来、数字引领……关键词描绘下的青浦正将战略优势化为发展胜势,把现代化枢纽门户的美好愿景变为生动图景。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大时代】上海青浦:依水塑城展江南水乡新韵 数智引领绘上海活力之门

稿源: 央广网 2022-09-30 20:22:24

  编者按:“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呼唤大胸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胸怀“国之大者”,踔厉奋发,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在中华大地不断涌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为立体展现各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央广网特别策划推出《大时代》系列主题报道,邀您和我们一起走进城市深处,感受十年巨变,看各地不负伟大时代、筑梦追梦绘就的壮美画卷。

  央广网上海9月29日消息 “进博会马上要开始了,我今年又报名了志愿者,进博会的宾客来自世界各地,我们都感到很高兴。”距离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还有不到40天,连续四年参加进博会志愿服务工作的沈丽华又忙活了起来。

  沈丽华居住的小区,距离进博会举办场馆仅一路之隔。五年来,她不仅是进博会的“有力后盾”,还成了进博会参展商品的“忠实粉丝”。在上海青浦,许多人像沈丽华一样,是青浦巨变路上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五次到上海考察,为上海改革发展把舵领航。2018年考察上海时,总书记对上海提出殷切希望:“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难啃的骨头,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的作用,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青浦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央广网发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供图)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牢记殷殷嘱托,上海青浦敢闯敢试,不断探路。在全力承载、服务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同时,青浦依托区位优势,厚植绿色生态底色,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五个新城建设等战略机遇,将重大战略的叠加效应不断转化为青浦改革发展的核心优势。

  青浦,这个被誉为“上海之源”的江南水乡,正蝶变为“上海之门、国际枢纽”。

  蓝绿辉映 水城叠合“最江南”

  水,在青浦空间格局上占据了重要位置。这里城水相依、蓝绿辉映,初识青浦,不妨先翻开一篇关于“水”的故事。

  金秋时节,前往青浦区金泽镇岑卜村的知名乡村咖啡馆,或临河而坐,望着桨板爱好者们在河道中缓缓划过;或立于桥头,观赏鳞次栉比的房屋间透露出的漫天晚霞,细语漫谈声伴随着咖啡香气缓缓飘散……生活在市中心的市民常常在周末来到这里,寻找生活的惬意,感受这份得天独厚的水乡景致与风情。

  乡村咖啡馆的主理人瑶瑶告诉记者,两年前来到岑卜村成为“新村民”,正是因为看中了青浦的“水”。“水赋予了这个村子一种氛围,能让我们平和、安静下来,周末过来这边,也是给自己放松的空间。”

  市民游客在乡村咖啡馆的露台邻河而坐(央广网记者 韩晓余 摄)

  岑卜村沿河树木葱郁、河流水质清澈,被桨板爱好者们誉为“魔都亚马逊”。然而,岑卜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蔡新环却清楚记得,自己2006年刚到此地就职时,河道水流并不畅通。

  “我刚来的时候,村里的天然湖泊小葑漾基本上看不到水,因为这边以前是种菱角的,水草多、淤泥多。所以我来到村里的第一个星期就和水务部门商量借船,弄来了三台水挖机,逐步清理水草。”蔡新环回忆道,“从那时起,感觉我们的水流越来越畅通,水系环境越来越好,大约在2011年,越来越多外来‘新村民’开始来到岑卜村。”

  如今,包括小葑漾在内的七处天然湖泊宛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点缀在金泽,串联形成了一条天然美丽的“蓝色珠链”。

  青浦环城水系的标志性景观建筑水城门连接漕河两岸(央广网记者 韩晓余 摄)

  “蓝色珠链”的水系串联亦是青浦全区蓝绿交织的缩影。2020年,青浦史上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环城水系公园全线贯通。它由淀浦河、油墩港、上达河和西大盈港4条全长约21公里的骨干河道组成,串联起3000亩滨水开放空间,滨水绿道绵延43公里,点缀着35处休闲运动健身场地、18座码头。

  因水而生、依水而建的青浦因地制宜,对其新城建设的规划是一份“波光粼粼”的城市图景:规划面积91.1平方公里、到2035年有80万常住人口,河道水系纵横如棋盘状,同时连接青西郊野公园等大型生态空间。青浦新城正以环城水系建设为先导,通过水城叠合的方式,系统重塑空间格局。

  漕港河和淀浦河交汇处,水城门2019年建成前后对比图(央广网发 青浦区新闻办供图)

  上海青浦新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规划建设部经理夏健介绍,“水城叠合”,指的是以水网作为组织青浦新城空间的重要纽带,有机叠合路网、绿网、公共服务等要素,注重依水塑城。“‘十四五’期间,青浦新城的每个区域都以水为媒,打造人水相亲、绿水相融的江南水乡风貌。”

  蜿蜒灵动的水在青浦新城的空间格局中“穿针引线”,打造好风景的同时,也引来了创新经济。2020年9月,华为最大的研发基地——青浦研发中心项目在青浦金泽镇正式开工。

  “我们小餐馆门前的这条道路会改造,到时候会添加指示牌,放心吧不会难找的。”“相信这里生活配套会更加完善,以后更多人气肯定对我们都有好处。”……聆听金泽镇村民们茶余饭后的闲谈,话题往往会聊起研发中心的建设进度,他们不仅牵挂着村容村貌怎样改变,也关心着如何更好共享水乡新韵带来的新红利。

  两翼齐飞 “上海之源”蝶变“国际枢纽”

  从505户全部自住,到仅剩8户没有对外出租;从“难免有些杂乱”到“蛮漂亮、很智慧”,沈丽华居住的动迁安置房小区西郊家园近年来实现了“华丽转身”。

  “居民们都很‘臭美’,不但看到的世界更大了,钱包也随之鼓起来了。”亲历西郊家园历来变化的徐泾镇卫家角第三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王佩香指着街对面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这座酷似“四叶草”式建筑解释道,进博会落地“四叶草”后,这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形似“四叶草”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央广网发 青浦区新闻办供图)

  “我们的垃圾分类工作都是居民自发管理的,他们自己有了这个意识和要求,小区怎么不越来越美呢?”让王佩香更惊喜的是,因为自家与“四叶草”成了“邻居”,居民们纷纷对标“大都市”,自发改善起了小区环境。

  事实上,在进博会影响下迎来“华丽转身”的远不止西郊家园。“近水楼台先得月”,自2018年第一届进博会落地青浦,青浦便充分发挥主场优势,连续四年签下进博会上海交易团首单,累计签约金额达15.3亿元。

  近年来,青浦充分承接进博会的巨大溢出带动效应,大力发展会展产业。目前,区内已集聚会展行业龙头企业与机构179家。

  “下一步,青浦区将加快推动会展经济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发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高质量打造上海国际会展之都重要承载区。”青浦区委副书记、区长杨小菁说道。

  2021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上升成为国家战略,青浦又一次迎来国家战略的布局落子。仅仅一年,上海虹桥商务区青浦片区便实现税收100.7亿元、同比增长47.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7.8亿元、同比增长22.1%。

  有趣的是,从高空鸟瞰,青浦不仅产业经济正“展翅高飞”,其区域也形似一只展翅的蝴蝶。在蝴蝶东侧一翼,进博会和商务区熠熠生辉;而在西侧一翼,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也积厚成势、引人刮目相看。

  青浦区域形状似一只展翅的蝴蝶(央广网见习记者 严晓瑜 制作)

  “我以往都是走S26沪常高速,今年2月崧泽高架开通后,我的通勤路线有了新选择。”住在江苏昆山、工作于上海青浦的韩捷每天开车往返苏沪两城,她告诉记者,从走高速到走高架,距离变化虽然不大,但每天能省下30元左右的过路费。

  在青浦,像韩捷这样跨城通勤的大有人在,他们都相信,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各类交通设施将越来越完善,跨城通勤将越来越频密。诚然如此,东起上海虹桥,南至浙江嘉兴,西至苏州吴江的沪苏嘉城际铁路已于2022年7月开工建设,“轨道上的长三角”正在纵深推进。

  横卧元荡湖之上的元荡桥,连接青浦金泽和苏州吴江两地(央广网发 青浦区新闻办供图)

  日益便捷的交通带来的不仅是人才和商业往来,更有深层次协同发展。不久前,沪苏浙两省一市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支持青浦、吴江、嘉善以“一区多园”模式建设跨省域高新技术开发区,并将联合申报创建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等。

  从一条高架路,到“轨道上的长三角”,再到“一区多园”,青浦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赋能下,正不断向长三角的地理中心、战略重心乃至功能核心迈进。

  近悦远来 长三角数字干线打造万亿级数字经济带

  一间十平方米左右的“云诊室”,一块小小的屏幕,不出村,青浦老百姓就能看上市区三甲医院的大专家。

  “以前,去趟市区的医院,地铁加上公交换乘得一个多小时。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和专家‘面对面’,太方便了!”家住青浦朱家角镇的市民徐先生感慨道。

  远程问诊、在线处方、“云”上配药……借助“数字”赋能,两年多来,位于青浦的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让老百姓期盼已久的“看病不出村,居家可配药”的愿望得以实现。

  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加速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央广网记者 韩晓余 摄)

  “如今,‘云诊室’已经开进了赵巷镇中步村、金泽镇莲湖村、白鹤镇胜新村等11家村卫生室。不久的将来,遍布青浦全区中心村的‘云诊室’将超过70个。”青浦区卫健委副主任沈利群表示。

  “数字化”带来的想象空间远不止此。因为看到了上海数字基础设施完备,回国创业4年后,从事软件研发的青年企业家胡柏选择“孔雀东南飞”,2019年他带领团队从外地来到上海“安家”。

  经过一番考察,青浦,这座数字之城,让离开上海13年的胡柏有了“回家”的感觉。“这里有我熟悉的环境和很多同道的朋友,相信未来借助长三角数字干线的溢出效应,我们在这里会得到更大发展。”胡柏说。

  胡柏提到的“长三角数字干线”是青浦以数字经济为本源,依托G50沪渝高速主干廊道与沿线城市形成紧密合作,协同打造一流新型基础设施的数字创新发展带。在建设步骤上,以两年为一个建设周期,到2027年产业规模达到万亿级。

  长三角数字干线串起沿线数字创新主体(央广网发 青浦区新闻办供图)

  “全国平均每10件快递中,有7件是由总部设在华新的快递企业发出。”提起青浦的华新镇,“物流”是这里最亮眼的标签。在华新镇内注册的快递物流与供应链企业有300多家,其中就包括圆通、韵达、极兔等企业的全国总部。

  乘着长三角数字干线的东风,一场“数字风暴”也在这里兴起。

  在圆通速递总部“物流信息互通共享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快件物流资源共享平台上,实时显示着圆通等多家快递企业的到件量、派件量、签收量等信息。

  “通过打造数字化平台,让不同的快递企业在末端能够共享诸如乡村驿站等服务网点,来提升效率,提升消费者的体验。”圆通速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相峰介绍,实验室围绕“互联网+数字技术”进行针对性创新,提升物流行业运行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水平。

  借助数字化技术,物流企业可以实时追踪快递进程(央广网发 王娟 摄)

  “种数字化的种子、结高质量的果子。”青浦区委书记徐建表示,长三角是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前沿阵地,要通过长三角数字干线建设,推进数字新基建、数字新应用、数字新治理改革创新。

  蓝绿辉映、人水相亲、战略叠加、两翼齐飞、近悦远来、数字引领……关键词描绘下的青浦正将战略优势化为发展胜势,把现代化枢纽门户的美好愿景变为生动图景。

编辑: 陈晓怡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