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推送
家与国,双向奔赴
2022-10-01 12:42:57 稿源: 浙江宣传  

  今天是10月1日,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第73个国庆节。

  国家的生日,人民的节日。每逢这个时候,炽热而深沉的家国情怀,总会回荡在中华文明历史的深处,激荡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里,显得尤为浓烈。

  就在昨天,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3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安门城楼上发出时代最强音: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的中国人民万岁!

  今天,不妨让我们循着总书记的话语,一起聊聊我们的家与国,谈一谈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2022年9月25日,“祝福祖国”巨型花果篮亮相天安门广场。图源:新华社

  

  习近平总书记说:“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中国人重视家、忠于国,家国情怀自古便扎根在我们内心深处。

  什么是“家”?

  《说文解字》里讲,“家,居也。从宀,豭省声”。一个“宀”字,原意指房屋;一个“豕”字,指的是猪,组合在一起就很形象,有间房子遮风蔽雨,屋下还养头猪,既有了容身之所,也有了家业支撑,随之也就有了温暖、有了依恋、有了幸福。

  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和万事兴。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

  再来看“国”。

  繁体字的“國”,外头一个“囗”,象征由国界标注的疆土;里头有“口”、有“戈”,寓意百姓生生不息,军队保家卫国。大“囗”里头装着小“口”,大家里面安着小家,一个字,便诠释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道理。

  “中国人历来抱有家国情怀,崇尚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信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和衷共济、风雨同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己而家,由家而国,这是中国人的精神谱系。

  家国一体,爱家与爱国是统一的。

  “小家”紧系“大家” ,作为领导干部,习近平同志每当有时间,总会陪母亲一起吃饭,常因工作而无法与家人团聚。

  有部名为《忠贞——习仲勋的夫人齐心》的纪录片,曾记下这样一个瞬间:2001年春节,习近平同志没能与父母团聚。电话中,当母亲齐心得知儿子是因为工作无法回家时,反而感到欣慰和高兴,并对他说:“只要你把工作做好了,就是对爸爸妈妈最大的孝心,这就是对家庭负责,也对你自己负责,这都一致的。”

  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无论是《礼记》的“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还是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皆是如此。从这一点看,中华民族的家国观,可以说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精华所在、精魂所系。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山河无恙,烟火寻常,可是你如愿的眺望。”

  “山河”与“烟火”,共同构成了家国交融的唯美意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

  2020年大年三十,在万家团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夜不能寐。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铿锵之声。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从武汉保卫战,到常态化疫情防控,再到迎战德尔塔、奥密克戎……对于疫情防控,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变的是不同阶段的具体防控策略,不变的是心系家国的初心与恒心:事关亿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就没有商量的余地,就没有懈怠的理由。

  2020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图源:新华社

  在彪炳史册的脱贫攻坚战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是亿万家庭的日常冷暖。

  “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生活在扶贫标准线以下”“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

  从塞北高原到乌蒙山区,从秦岭腹地到湘西大山,从南疆绿洲到林海雪原……习近平总书记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考察调研了20多个贫困村。民亦劳止,汔可小康”。2021年,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我国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总书记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时时想到国家,处处想到人民,这是人民领袖始终如一的政治品格。

  

  在《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总序》中,习近平同志这样论述浙江的文化传统,包括爱国主义精神:

  “从大禹的因势利导、敬业治水,到勾践的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从钱氏的保境安民、纳土归宋,到胡则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从岳飞、于谦的精忠报国、清白一生,到方孝孺、张苍水的刚正不阿、以身殉国;从沈括的博学多识、精研深究,到竺可桢的科学救国、求是一生……都展示了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凝聚了浙江人民求真务实的创造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浙江优秀历史文化的鲜明底色。

  近代以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之江大地涌现出无数仁人志士,续写着浙江人民心系国家、尽忠报国的文化传统。

  秋瑾曾写下“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恃铁血主义报祖国”,最终为推翻数千年封建统治以身许国。

  鲁迅弃医从文,为的是以笔做投枪,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他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钱学森克服重重阻力从美国回到祖国,为中国航天和导弹事业的奠基鞠躬尽瘁。他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

  不同人有各自热爱祖国的表达方式和现实路径,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所有中华儿女共同的价值追求——

  每一个中国人都翘首以盼,都怀有无比坚定的历史自信,每个人都是参与者、亲历者、奋斗者。跑好我们手中这一棒,就是对伟大祖国、伟大民族最好的奉献与祝福。

编辑: 应波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家与国,双向奔赴

稿源: 浙江宣传 2022-10-01 12:42:57

  今天是10月1日,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第73个国庆节。

  国家的生日,人民的节日。每逢这个时候,炽热而深沉的家国情怀,总会回荡在中华文明历史的深处,激荡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里,显得尤为浓烈。

  就在昨天,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3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安门城楼上发出时代最强音: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的中国人民万岁!

  今天,不妨让我们循着总书记的话语,一起聊聊我们的家与国,谈一谈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2022年9月25日,“祝福祖国”巨型花果篮亮相天安门广场。图源:新华社

  

  习近平总书记说:“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中国人重视家、忠于国,家国情怀自古便扎根在我们内心深处。

  什么是“家”?

  《说文解字》里讲,“家,居也。从宀,豭省声”。一个“宀”字,原意指房屋;一个“豕”字,指的是猪,组合在一起就很形象,有间房子遮风蔽雨,屋下还养头猪,既有了容身之所,也有了家业支撑,随之也就有了温暖、有了依恋、有了幸福。

  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和万事兴。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

  再来看“国”。

  繁体字的“國”,外头一个“囗”,象征由国界标注的疆土;里头有“口”、有“戈”,寓意百姓生生不息,军队保家卫国。大“囗”里头装着小“口”,大家里面安着小家,一个字,便诠释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道理。

  “中国人历来抱有家国情怀,崇尚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信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和衷共济、风雨同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己而家,由家而国,这是中国人的精神谱系。

  家国一体,爱家与爱国是统一的。

  “小家”紧系“大家” ,作为领导干部,习近平同志每当有时间,总会陪母亲一起吃饭,常因工作而无法与家人团聚。

  有部名为《忠贞——习仲勋的夫人齐心》的纪录片,曾记下这样一个瞬间:2001年春节,习近平同志没能与父母团聚。电话中,当母亲齐心得知儿子是因为工作无法回家时,反而感到欣慰和高兴,并对他说:“只要你把工作做好了,就是对爸爸妈妈最大的孝心,这就是对家庭负责,也对你自己负责,这都一致的。”

  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无论是《礼记》的“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还是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皆是如此。从这一点看,中华民族的家国观,可以说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精华所在、精魂所系。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山河无恙,烟火寻常,可是你如愿的眺望。”

  “山河”与“烟火”,共同构成了家国交融的唯美意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

  2020年大年三十,在万家团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夜不能寐。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铿锵之声。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从武汉保卫战,到常态化疫情防控,再到迎战德尔塔、奥密克戎……对于疫情防控,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变的是不同阶段的具体防控策略,不变的是心系家国的初心与恒心:事关亿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就没有商量的余地,就没有懈怠的理由。

  2020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图源:新华社

  在彪炳史册的脱贫攻坚战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是亿万家庭的日常冷暖。

  “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生活在扶贫标准线以下”“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

  从塞北高原到乌蒙山区,从秦岭腹地到湘西大山,从南疆绿洲到林海雪原……习近平总书记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考察调研了20多个贫困村。民亦劳止,汔可小康”。2021年,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我国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总书记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时时想到国家,处处想到人民,这是人民领袖始终如一的政治品格。

  

  在《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总序》中,习近平同志这样论述浙江的文化传统,包括爱国主义精神:

  “从大禹的因势利导、敬业治水,到勾践的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从钱氏的保境安民、纳土归宋,到胡则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从岳飞、于谦的精忠报国、清白一生,到方孝孺、张苍水的刚正不阿、以身殉国;从沈括的博学多识、精研深究,到竺可桢的科学救国、求是一生……都展示了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凝聚了浙江人民求真务实的创造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浙江优秀历史文化的鲜明底色。

  近代以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之江大地涌现出无数仁人志士,续写着浙江人民心系国家、尽忠报国的文化传统。

  秋瑾曾写下“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恃铁血主义报祖国”,最终为推翻数千年封建统治以身许国。

  鲁迅弃医从文,为的是以笔做投枪,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他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钱学森克服重重阻力从美国回到祖国,为中国航天和导弹事业的奠基鞠躬尽瘁。他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

  不同人有各自热爱祖国的表达方式和现实路径,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所有中华儿女共同的价值追求——

  每一个中国人都翘首以盼,都怀有无比坚定的历史自信,每个人都是参与者、亲历者、奋斗者。跑好我们手中这一棒,就是对伟大祖国、伟大民族最好的奉献与祝福。

编辑: 应波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