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制作:记者 刘波
中国宁波网记者林伟 通讯员杨驭心
9月12日举行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传递宁波站活动,牵动了宁波人的心,也勾起了不少市民的亚运回忆。
“1989年,我们5名个体户为北京亚运会捐款500元。到现在,我还留着北京亚组委寄来的信封、收据和荣誉证书。”9月13日,家住海曙区集士港镇明馨社区的吴全伟,给宁波晚报87777777新闻热线打来电话。记者立即赶去集士港吴全伟的家。
当年还被省里媒体报道
吴全伟今年66岁。在他家里,当年同时捐款的另外一位个体户——57岁的吕慧飞刚好也在。见到记者后,吴全伟从里屋拿出一个文件袋,从里面掏出了一个信封、一张收据和一张照片。
“我在9月12日收看了亚运火炬传递的直播,170名火炬手一个不落地看完,心情非常激动。”吴全伟说,看完火炬传递,他就想起了北京亚运会。“我马上到保险箱去翻找,真的找到了当年北京亚组委寄来的信封和收据原件,以及荣誉证明书的照片。”当年的荣誉证明书已经遗失,好在吴全伟当时用相机拍了下来。
收据的纸张很薄,早就皱巴巴了,看上去也有点脏。上面写着: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统一银线收据;今收到浙江省鄞县(现改名为鄞州区,同时集士港镇也已隶属于海曙区)集士港镇个体团支部(吴全伟)交来为亚运会捐款人民币伍佰元。落款时间是1989年4月21日。
荣誉证明书上则写着:您(们)对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的筹办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之心,您(们)的举动为发展我国体育运动,增进亚洲人民及运动员间的友谊作出贡献,深表谢意。落款是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基金会。
吴全伟还拿出了一本杂志,上面粘贴着一张张剪报,一眼就能看出很有年代感。他抽出其中一张剪报,上面的标题是:北京亚运会资金短缺,五个体户尽微薄之力,报道的就是吴全伟和其他4名个体户一起捐款的故事。根据旁边用圆珠笔添加的注解,可以知道这张剪报来自1989年5月22日的《钱江晚报》。
他是集士港镇的首批个体户
“我以前是个体户,家里有一个保险箱,贵重的东西都放在保险箱里。也幸亏这个保险箱,才能保存下这几份珍贵的资料。”吴全伟说,1979年,他在集士港镇的菜场里开了一家钟表修理店,成了改革开放后集士港镇的第一批个体户之一。
“父亲是上海亨得利钟表店的学徒出身,我从小跟着父亲也学会了。”因为吴全伟技艺精湛、价格公道,钟表修理的生意非常好,每天都有很多人来保养钻石、上海等品牌手表。那时候,普通工人工资一个月才二三十元,而吴全伟每个月却有两三百元的收入。
1987年,集士港镇成立了个体团支部,吴全伟成为了团支部书记。成立第二年,他就和吕慧飞带着团员个体户一起去献血。同年,吴全伟了解到镇里正在修建的望童公路资金紧张的消息后,立即和吕慧飞每人捐助了100元。
“我喜欢写写文章,从1982年开始就成为了很多家媒体的通讯员,所以也非常关注国内外新闻。”1989年,他从报刊和广播中获悉北京亚运会工程建设经费遇到困难。“北京亚运会毕竟是中国第一次承办综合性国际大型运动会,对于刚刚步入发展快车道的国家来说,资金短缺成了不可避免的问题。”
这个消息让吴全伟心里很不安,他就找来了吕慧飞和另外3名同为团员的小伙伴,提出要为亚运会捐款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支持。最后,他们凑了500元寄往北京亚运会基金会。“别小看当时的500元,如果按照工资来算的话,相当于现在几万元呢。改革开放政策让我们个体户先富起来了,我们理所当然要为国家分忧。”
2003年,受到寻呼机和电子手表冲击,钟表修理生意一落千丈,吴全伟就到梁祝公园担任了总经理助理、办公室主任等职,直到退休。当年一起捐款的4名小伙伴,其中一人已经过世,一人的身体也不太好,还有一人和吕慧飞一样仍然坚持工作。
她连续十四年资助贫困学子
“我在生活和工作中深受父亲和吴大哥的影响。吴大哥当年以个体户的身份加入中国共产党,我也在他的介绍下入党。”吕慧飞说,她也在两人的影响下,经常做慈善公益帮助他人。
吕慧飞十五六岁时,就开始开店卖副食品,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她家就已经是万元户。“1986年,我和吴大哥都买了集士港镇菜场边的房子,每套1万多元。”吕慧飞家分三次付清。因为当时人民币的最大面值是10元,其中一次5000元就装了整整一个大袋子,里面有十元、五元,甚至还有一元的。
虽然她赚钱的时候像拼命三娘一样,经常起早贪黑,但做慈善公益的时候慷慨大方。1998年长江水灾,吕慧飞和吴全伟各自捐了700元。
1999年,她得知集士港镇湖山村有一户家庭很困难,父母是残疾人,儿子连上学的钱都没有。她就主动上门,每年资助2000元,从小学3年级开始一直到大学毕业。“孩子也很争气,考上了复旦大学。”后来,那个孩子结婚、生孩子都记着她,每次见到她都很感恩。
“父亲告诉我,积财给儿孙,不如积德给儿孙。”直到现在,吕慧飞仍然是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