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体育
中国帆船协会主席张小冬:亲眼见证亚帆中心在象山拔地而起
稿源: 潮新闻   2023-09-24 19:29:00
【专题】杭州第19届亚运会

  杭州亚运会帆船赛事正酣。这几天,一旦有空,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主席张小冬就会搭乘橡皮艇出海,近距离观察运动员比赛情况。

  在宁波象山,张小冬还有另外一重身份:亚帆中心运行团队常务副指挥长。九月初,她就来到了象山,和团队一起协调亚运会期间各项工作,确保帆船项目圆满举行。

  帆船项目是杭州亚运会唯一一个海上项目,将产生14枚金牌,共有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129名运动员参赛。其中,中国帆船帆板队将参加男子水翼帆板、女子水翼帆板、男子水翼风筝板、女子水翼风筝板等10个项目角逐。

  象山亚帆中心是一半在陆地、一半在海上的场馆。“可以说,亚帆中心是世界顶级的帆船场馆。”张小冬到过世界各地不少的帆船场馆,对象山亚帆中心赞不绝口。

  这次帆船比赛,有四块比赛区域,呈现不规则四边形,范围很大,而且海上运动不确定性大,选手只能依靠视觉来判断方向和时间。“比赛场地很大,投入的技术力量、保障力量也很大,所以要协调方方面面的事情。”张小冬表示,这项比赛,光技术官员就有200多人,“好在,赛事组织专业化水平高,运行井然有序。”

  顶级比赛,运动员的体验感十分关键。张小冬时不时向运动员了解这方面的感受。“帆船是一项挑战未知的运动,不少运动员反映象山这片海域风向变化大,对操纵提出了更高要求,比赛的精彩程度就更高。”

  从无到有,象山这片海域迎来帆船运动,张小冬是见证者,更是亲历者。2017年,当象山成为杭州亚运会确定的第一个杭州赛区外比赛场。从此,张小冬与象山开启了一段特殊的帆船缘分。“当年,我第一次来到象山松兰山,这里很多地方都没有通路,可以说,我亲眼见证了亚帆中心在这条海岸线拔地而起。”如今,坐在亚帆中心顶楼,透过玻璃远远望向海面点点风帆,她感慨不已。

  亚帆中心从选址,到规划,再到建设和最后的运营使用,张小冬都给出了不少专业意见。“我也很惦记着亚帆中心的建设,过去几年,每年都会来象山一两次。”

  其实,当张小冬第一次站在松兰山海岸线,看到眼前略显混黄的海水,她的心中还略有犹疑。“以前比赛场地都是蓝天碧水,几乎很少见到这样的比赛水域。”张小冬回忆。

  但是,象山松兰山的自然禀赋打消了她的疑虑。经过考察,他们发现:松兰山海域一年四季有风,水深适度,水域面积开阔,而且海岸线十分优美,特别适合开展帆船比赛。

  因为热爱帆船运动,张小冬从赛场上最亮眼的明星,成功转型到赛事背后的组织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普及赛事。作为中国最早一批专业帆船运动员,她经历了这项运动发展的全过程。“1984年,我第一次去澳大利亚珀斯参加比赛,外国人看到我们都很震惊,不敢相信中国人也来参加这项运动。”张小冬还记得当时澳大利亚报纸大篇幅地报道中国队,觉得挺惊奇。

  在中国帆船运动历史上,张小冬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84年,她创历史斩获中国帆板第一个世界冠军时的振奋场景;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她为中国帆船帆板队夺得历史上首枚奥运奖牌,实现亚洲帆板奥运奖牌“零的突破”。

  退役后,张小冬一直为中国帆船帆板发展倾注全力。在张小冬看来,作为一项舶来运动,曾经的帆船运动在被贴上“贵族”标签,普通人知之甚少。如何破解“小众圈层”成了帆船运动中国化的最大难题。“其实,我想告诉大家,普通人也可以玩帆船。”张小冬说,帆船运动的成本可高可低,入门的小船成本很低,很多孩子接触帆船以后,就开始爱上这项运动。

  张小冬表示,过去在国内帆船运动主要以竞技体育为主,大部分人很难接触到,参与面都很窄,“很多地方没有俱乐部,也没有可以落地的培训点,这也让这个项目推广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这几年,我们在大力推广青少年培训和大众参与到帆船运动,让更多的青少年和普通家庭能够参与这项运动。”在张小冬看来,青少年群体不单只是带动俱乐部发展的重要力量,还可以通过他们让更多的家庭接触到帆船项目。

  亚帆中心已从蓝图变成现实,亚运会帆船比赛有序开展,今后,如何把亚帆中心作为推广帆船赛事的一个重要阵地,张小冬也有不少思考。在她眼里,亚帆中心位于中国海岸线中段,区位优势明显,建设标准高,极具发展潜力。如今,高质量的硬件设施已经建立,张小冬认为象山完全有条件成为长三角海洋运动中心,她建议引进帆船俱乐部和帆船培训中心,“吸引更多的省队和国家队到这里训练,最关键要打造赛事,常态化开展活动。”

中国帆船协会主席张小冬:亲眼见证亚帆中心在象山拔地而起
稿源: 潮新闻       2023-09-24 19:29:00

  杭州亚运会帆船赛事正酣。这几天,一旦有空,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主席张小冬就会搭乘橡皮艇出海,近距离观察运动员比赛情况。

  在宁波象山,张小冬还有另外一重身份:亚帆中心运行团队常务副指挥长。九月初,她就来到了象山,和团队一起协调亚运会期间各项工作,确保帆船项目圆满举行。

  帆船项目是杭州亚运会唯一一个海上项目,将产生14枚金牌,共有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129名运动员参赛。其中,中国帆船帆板队将参加男子水翼帆板、女子水翼帆板、男子水翼风筝板、女子水翼风筝板等10个项目角逐。

  象山亚帆中心是一半在陆地、一半在海上的场馆。“可以说,亚帆中心是世界顶级的帆船场馆。”张小冬到过世界各地不少的帆船场馆,对象山亚帆中心赞不绝口。

  这次帆船比赛,有四块比赛区域,呈现不规则四边形,范围很大,而且海上运动不确定性大,选手只能依靠视觉来判断方向和时间。“比赛场地很大,投入的技术力量、保障力量也很大,所以要协调方方面面的事情。”张小冬表示,这项比赛,光技术官员就有200多人,“好在,赛事组织专业化水平高,运行井然有序。”

  顶级比赛,运动员的体验感十分关键。张小冬时不时向运动员了解这方面的感受。“帆船是一项挑战未知的运动,不少运动员反映象山这片海域风向变化大,对操纵提出了更高要求,比赛的精彩程度就更高。”

  从无到有,象山这片海域迎来帆船运动,张小冬是见证者,更是亲历者。2017年,当象山成为杭州亚运会确定的第一个杭州赛区外比赛场。从此,张小冬与象山开启了一段特殊的帆船缘分。“当年,我第一次来到象山松兰山,这里很多地方都没有通路,可以说,我亲眼见证了亚帆中心在这条海岸线拔地而起。”如今,坐在亚帆中心顶楼,透过玻璃远远望向海面点点风帆,她感慨不已。

  亚帆中心从选址,到规划,再到建设和最后的运营使用,张小冬都给出了不少专业意见。“我也很惦记着亚帆中心的建设,过去几年,每年都会来象山一两次。”

  其实,当张小冬第一次站在松兰山海岸线,看到眼前略显混黄的海水,她的心中还略有犹疑。“以前比赛场地都是蓝天碧水,几乎很少见到这样的比赛水域。”张小冬回忆。

  但是,象山松兰山的自然禀赋打消了她的疑虑。经过考察,他们发现:松兰山海域一年四季有风,水深适度,水域面积开阔,而且海岸线十分优美,特别适合开展帆船比赛。

  因为热爱帆船运动,张小冬从赛场上最亮眼的明星,成功转型到赛事背后的组织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普及赛事。作为中国最早一批专业帆船运动员,她经历了这项运动发展的全过程。“1984年,我第一次去澳大利亚珀斯参加比赛,外国人看到我们都很震惊,不敢相信中国人也来参加这项运动。”张小冬还记得当时澳大利亚报纸大篇幅地报道中国队,觉得挺惊奇。

  在中国帆船运动历史上,张小冬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84年,她创历史斩获中国帆板第一个世界冠军时的振奋场景;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她为中国帆船帆板队夺得历史上首枚奥运奖牌,实现亚洲帆板奥运奖牌“零的突破”。

  退役后,张小冬一直为中国帆船帆板发展倾注全力。在张小冬看来,作为一项舶来运动,曾经的帆船运动在被贴上“贵族”标签,普通人知之甚少。如何破解“小众圈层”成了帆船运动中国化的最大难题。“其实,我想告诉大家,普通人也可以玩帆船。”张小冬说,帆船运动的成本可高可低,入门的小船成本很低,很多孩子接触帆船以后,就开始爱上这项运动。

  张小冬表示,过去在国内帆船运动主要以竞技体育为主,大部分人很难接触到,参与面都很窄,“很多地方没有俱乐部,也没有可以落地的培训点,这也让这个项目推广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这几年,我们在大力推广青少年培训和大众参与到帆船运动,让更多的青少年和普通家庭能够参与这项运动。”在张小冬看来,青少年群体不单只是带动俱乐部发展的重要力量,还可以通过他们让更多的家庭接触到帆船项目。

  亚帆中心已从蓝图变成现实,亚运会帆船比赛有序开展,今后,如何把亚帆中心作为推广帆船赛事的一个重要阵地,张小冬也有不少思考。在她眼里,亚帆中心位于中国海岸线中段,区位优势明显,建设标准高,极具发展潜力。如今,高质量的硬件设施已经建立,张小冬认为象山完全有条件成为长三角海洋运动中心,她建议引进帆船俱乐部和帆船培训中心,“吸引更多的省队和国家队到这里训练,最关键要打造赛事,常态化开展活动。”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1-2019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