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记者 樊卓婧
今天,2023宁波网球公开赛迎来最后一战。
从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传递宁波站启动,到亚运沙滩排球比赛和帆船比赛象山开战;从女排奥运资格赛,到2023宁波网球公开赛。有人全心投入,有人全程关注。
接二连三的重磅赛事,让宁波一次次置身聚光灯下。如今,随着这三大重磅赛事的收官,也到了交流回味的时候。
聊起这些比赛,最先跳出脑海的画面是什么?最念念不忘的名字是什么?
总有一些故事能触动我们心底最敏感的弦,就像总有些情感会穿越时空、国界、文化、语言,让彼此心心相融。
也许将来,我们会淡忘金牌数量,记岔比分差距,但一定会清晰地回忆那些曾在心底留下印迹的人和事,那些蕴含着人类共同情感的难忘瞬间。
从出发到回家
一缕连接起千万人的乡愁
亚运帆船比赛结束后,中国香港代表队随团官员方可乔离开时意犹未尽。她说下次来,一定要到爷爷成长的地方去看看。
这位祖籍宁波的“小老乡”第一次来宁波,因为爷爷是宁波人,她接受采访时随口说了爷爷教的两句家乡话“阿拉宁波人”“吃饭”。
紧锣密鼓的赛事间,这个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插曲意外成为抖音热搜,30小时内合计斩获500多万点看量。
为什么两句脱口而出的方言,会触动那么多人?
往小了说,是血浓于水的乡愁。
宁波,是爷爷生前挂念的故乡,这里有家族的回忆、祖辈生活的痕迹,有心心念念的童年味道。方可乔说最想吃宁波的年糕,爷爷念叨过多次,她在家里也做过多次,“就是不知道正不正宗。”记者探访了她爷爷出生的村庄,还特意为她捎去年糕。视频里她像个孩子一样闻了又闻的欢喜表情,唤醒我们每个人心底的思念。
往大了说,是家国相连的历史。
方可乔从小就知道,宁波和香港一样,靠着海。海边成长起来的人,注定是要乘风破浪去闯的。很多年前,方可乔的爷爷和一代代走南闯北的宁波人一样,背井离乡,踏上去远方的船。
宁波是中国最早开埠的城市之一,三江口的声声船鸣,见证舟楫往来带动百业兴旺,也为这座城打下了开放的烙印。
时代的巨轮驶入新的海域,一代代人因势而变、开放包容和敢为人先,使宁波从一个商贸小城逐渐蜕变成现代化国际港城,成长为中国第六座“外贸万亿之城”,她站在这个古老国度的开放前沿,朝着东方,朝着大海眺望。
沿着祖辈、父辈的足迹,在开放的道路,我们前行。这一场亚运,我们点亮星空,看见前路,期待更多顶级赛事为这座城市带来新活力新机遇,并怀着满满热情,欢迎四海宾朋团聚。
每个人都在尽心尽力做好东道主,从大街小巷不断刷新的城市颜值,到志愿者无处不在的细致服务和温暖笑容,从亚运村衣食住行“武装到头发丝”的细节,再到全城上下此起彼伏的迎亚运活动,人人都在关注、在参与、在见证、在分享,都在情真意切地擦亮盛景,传递善意,传递温暖。
“交关赞”“好足嘞”“贼噶漂亮”,来自各地的运动员和随团人员,感受到宁波的热情和无微不致,他们开始用跑调的宁波话,为这座城市点赞。9月16日,开村以来,宁波亚运分村收到了175封手写的感谢信。人们用不同的语言,表达相同的意思:“我们在这里,有一个共同的家。”
家,是走遍千山万水后,魂牵梦绕要回来的地方;是经历过各自的沧桑坎坷后,最终团聚的地方。
开放的宁波,重情重义的宁波,欢迎每个人回家。
拼尽全力,终得梦圆
一份激励无数人的冠军成长录
汪顺又夺冠了,这位土生土长的宁波小伙,在亚运会游泳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中,刷新了亚洲记录。
他说,感谢家乡人民给我力量!接着在微博上感慨:29岁的年龄,只是一个数字。
现场有观众激动落泪,说喜欢他7年了,千里迢迢专门赶来看他,“他经常在逆境之中去克服自己的困难!”
从汪顺首次亮相国际大赛初露锋芒起,我们看着这个拼尽全力的大男孩一路成长:伦敦奥运会,因伤止步半决赛;仁川亚运会,因突然发烧状态欠佳;里约奥运会,只拿到铜牌;光州世锦赛,再次错失奖牌……一波三折的冠军之路让人百感交集。
但如果将时间拉长了看,一座冠军之城的成长之路,更让人感慨万千。
走出第一步的人,是汪顺的奉化老乡,被称为“中国奥运之父”的王正廷。
在一次次被拒绝、被嘲讽、被打击又一次次奋力争取之后,1936年和1948年,王正廷两次作为总领队,带领中国运动员前往德国和英国参加奥运会,结果都铩羽而归。他明知内忧外患、民生凋敝的孱弱国力之下,这条披荆斩棘的参赛之路注定是悲壮的殉道者之路,却依然坚持:哪怕体育无法改变现实的苦难,但起码,我们应该站起来,看看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1961年,王正廷带着遗憾在香港去世。他不会想到,一个甲子后,家乡宁波会在东京奥运会上收获“一城五金”,并因此成为“奥运冠军之城”,而其中一块金牌正是由他的老乡汪顺夺得。他更不会想到,越来越多顶级赛事,会成为他故乡的又一张新名片。
前人经历了天涯飘零的艰难,后人才得以见证着多难兴邦的传奇。
中间的漫长光阴,是一代代人的厚积薄发,拼尽全力。
万众瞩目的亚运会开幕式上,当汪顺举起宁波企业“方太”智造的火炬,和数字人火炬手一起,点亮装在宁波“大丰实业”智造的火炬塔里宁波研发机构自主开发的绿色甲醇燃料,奥运冠军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一起创造的“宁波时刻”惊艳全球。
只是鲜有人知背后艰难——
不管是曾在“黄金年纪”一次次与金牌擦肩而过的运动员,还是过去多年在多变局势下经历重重考验的企业,都很少讲那些“故事”:那些孤注一掷的决心、废寝忘食的投入、一波三折的崩溃、重压之下的焦虑、取舍两难的抉择、咬紧牙关的坚持……
他们不喜欢夸夸而谈,不习惯煽情讲述,偶有瞩目时刻,更多时间寂寞前行。一道道难关如层峦叠嶂,不过苦心孤诣一步步凿穿。
十年磨一剑,终成就盛世华章。
专注与韧性、硬核与灵气,是千百年来流淌在宁波人血液里的基因,也是冠军之城的深厚底蕴。
当世界冠军与“制造业单项冠军”同框之时,冠军的故事让我们每个普通人坚信,不管在哪条赛道上,沉下心去,拼尽全力,终将迎来绽放时刻。
同爱同在同分享
一条携手共进的未来之路
赛场上,很多外国运动员的故事,也在我们心里留下涟漪。
女子沙滩排球塔吉克斯坦选手扎米拉·巴达尔别科娃和阿妮萨·胡尔舍多多娃面临几乎必败的局面时,依然不放弃,一次、两次、三次……跌倒了重新爬起来,被扣杀后再一次坚定地迎难向上,赢得阵阵掌声;
48岁的乌兹别克斯坦体操老将丘索维金娜再一次留下执着身影,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为了挣钱给儿子看病,她转籍德国出战,而这一次,是为祖国,也为热爱;
不断传播的故事让我们更确定,体育之美不仅在于夺得金牌的那一刻,更在于那些蕴含着人类精神的不朽瞬间,在于每一段不悔的青春和不输的人生。
所以,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中所有参与者的自信乐观、不畏挑战、共迎美好,是国与国之间的欣赏互鉴、文明交流、携手共进,还有体育精神中蕴含着的全人类对于和平、发展、公平、平等的共同期盼。
所以,无论输赢,我们都真诚地为对手叫好,也由衷地为自己骄傲。
“同呼吸同感受同梦想,同爱同在同分享”的旋律在一场场赛事中深入人心,也指引我们更坚定地走向未来——
知道前路漫长,充满分歧和变局,所以要努力搭建桥梁传递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声音。这桥梁可以是体育,也可以是音乐、美食、亲情、乡愁……
知道最珍贵的东西,往往从艰难中得来。所以要正视苦难,让更多的拼搏被看见,被关注、被共情,在共鸣中探索共赢。
知道“大事”与“大势”由无数微小的力量组成,所以要重视个体的努力与奉献,让普通人有越来越多的机会闪闪发光。
在尊重差异和寻找共同价值的过程中,一点点接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
就像昨晚的中秋月光,那么毫无保留地荡漾在不同的人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