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谭盾:万物皆可入乐
2024-06-08 17:08: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中国宁波网记者 廖惠兰 孔锡成

  人物名片

  谭盾,国际知名作曲家、指挥家,现任纽约巴德音乐学院院长、中国国家交响乐团荣誉艺术指导。

  他的艺术和音乐对世界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并赢得了当今世界最具影响的艺术大奖,其中包括威尼斯双年展艺术终身成就金狮奖、格莱美奖、奥斯卡奖、德国巴赫奖、法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俄国的肖斯塔科维奇大奖、美国格文美尔大奖、第50届伊斯坦布尔国际音乐节终身成就奖。

谭盾。

  

  听到宁波的声音

  记者:本场“河流与大海”交响音乐会在宁波和上海联动上演,能否跟我们分享一下音乐会的整体构思?您认为东西方文化中对“水”的理解有何不同,本次演出的作品是如何融合这些不同的文化表达?

  谭盾:这次音乐会的主题是围绕“水”展开。一方面,既然来到宁波,我就一定要听到宁波的声音,由宁波交响乐团奏出这座城市的精神和这里人民的生活面貌。

  另一方面,水是大自然赋予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小时候我和外婆一起长大,常听着浏阳河畔的堂客们洗衣、洗菜和拨水的声音,这次来到宁波交响乐团彩排,窗内是乐团成员们年轻有活力的演奏声,窗外是宁波的三江在此汇流,我就想通过音乐,来表达水的各种形态,展现水作为生命之歌的壮丽与多彩。

  中国有两个外滩,一个在上海,另一个在宁波。水作为一种无法被切断的物质,从宁波的老外滩流淌到上海的新外滩,见证了中国近代史几百年的历史文明。宁波与上海同为“水边之城”,两地的文化具有共通性。每三个上海人中就有一个是宁波人,两地又可谓一衣带水、一脉相承,这场音乐会也是两座城市的文化交流。

  在东方文化中,水往往被赋予了更多哲学和象征意义,比如老子的“上善若水”,强调了水的包容、流动和变化无常的特性。而在西方文化中,水更多被看作是生命力和情感的表现,如布里顿对大海的描绘,展现了水的宽广和深邃。尽管东西方文化对水的理解存在差异,但水作为生命之源的共通性,其实都是人类生命的一种驱动力。

  这场音乐会就像是从河流到大海的旅程,寓意着人类声音的河流、人类文明的传承,从不同的年代一直到我们的脚下,然后要继续流淌下去。音乐会开场从斯美塔纳的《沃尔塔瓦河》引领观众进入水的世界到最后布里顿的《四首大海的间奏曲》,这头尾的呼应,仿佛是河与大海的呼唤。

  

  与宁波的传统文化“对话”

  记者:这是您第二次来宁波,想请您分享一下您眼中的宁波?文化艺术普及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如何更好地传承地域特色文化?

  谭盾:我非常高兴再次来到宁波,上一次因为时间匆忙,没有深入体验这座城市。这一次,我重点关注宁波的传统文化为什么可以保护得这么好,同时城市又那么现代和漂亮。所以我去感受宁波的生活节奏,观察这座城市的文化肌理,希望与宁波的传统文化来一场“对话”。

  这几天,我在老外滩、南塘老街、鼓楼等宁波文化街区漫步,强烈地感受到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在这里融合得恰到好处。

  我对宁波的第一印象是绿化特别好,城市开放、现代,住上几天后,又领略到了这座城市的深厚文化底蕴。

宁波老外滩。

  在我看来,宁波已经具备了音乐之城的特质。在我居住的附近,经常能看到公园里有市民自弹自唱,大楼里也会传出优美的音乐,这里的人发自内心喜欢音乐,音乐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宁波在文化艺术普及方面做得很好,这里有高雅的文化氛围,体现在文化教育、家庭文化传承以及传统文化保护等多个方面,这些恰恰是打造音乐之城必不可少的环节。特别是宁波还拥有一支自己的交响乐团,他们的专业水准、表现技巧和艺术修养都非常高,假以时日,他们定会成为中国乃至国际上非常优秀的一支乐团。

  “哎格伦登哟!”我听过宁波的马灯调,是一种很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小调,它与我们宁波的文化活动、民俗风情、人民的性格是息息相关的,这些地域文化符号是文艺创作的重要源泉,宁波可以通过提炼本地传统文化,将其与现代元素、技术手段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时代特征、年轻人喜欢的音乐作品。

音乐活动在老外滩频频上演。

  

  万物皆可入乐

  记者:您除了从看得见的河流寻找创作灵感之外,也从历史的长河、声音的长河、文化的长河中不断创作出新作品,在您的音乐世界里,水、纸、土、石头都是乐器,您是如何巧妙地将有形的万物融入并表现在无形的音乐中的,同时您的很多作品深深地扎根于传统却又极具创新,从这个角度跟我们年轻的音乐人分享一下音乐创作方法?

  谭盾:首先,创作要根基于传承。我们已经有那么多优秀的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它们历经几百年的传承依然能触动人心,为什么我们还要继续创作呢?

  因为古典音乐不仅是过去的,未来它也会继续向前发展,现在来到了我们的时代,我们更要抓住时代赋予的机会,把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东方的哲学融入到古典音乐的这条长河里去。

  我们创作音乐,是为了表达自我,形成自己的风格,创作出能被人记住的原创作品。在音乐的创作过程中,我们也要思考创新的根源在哪里,你就会发现,无论是从创造的角度看传统,还是从传统的角度看创造,传统文化的保留和传承,都是至关重要的。

指挥中的谭盾。

  其次,创作想象力来源于当下生活。作为音乐人,我们可以去创作视频、电影以及背景音乐,这是一个非常过瘾的过程。当我们的艺术创作更加多元化的时候,对音乐人的创作要求也更加高。

  因此,我经常鼓励年轻人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灵感,无论是水、纸、土还是石头,都可以成为创作的元素。通过改变水的置放装置、控制水流速度等手段,让水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通过摩擦、摇摆、震动、撕碎、拍打、弄皱纸张,也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意境。关注好日常,你就可以挖掘到很大的创作空间,特别是当下生活反馈给我们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创作素材。

  

  向年轻人的音乐审美发起挑战

  记者:从您为电影《卧虎藏龙》创作的配乐,到为《王者荣耀》创作的交响乐作品《敦煌五乐神》,您一直在探索与民族文化、与时代最佳的交流方式。在您看来,这么多年的全球行走中,最好的文化传播方式是什么?

  谭盾:对我而言,音乐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音乐是一种心灵的语言,它不受语言和文化背景的限制,能够跨越国界和文化的隔阂,是世界通用的“语言”。

  音乐有着跨越时空的力量。当我看到敦煌壁画中记载的4000多件乐器、3000多名乐伎以及500多个古乐队时,我被深深地感动了。古人没有录音机和手机,但他们把乐器和故事都画在了敦煌壁画里,告诉我们这些乐器不能在我们手上断代,这也是我创作《敦煌五乐神》的缘由。

  音乐本身就是时代的符号。无论是与现代游戏,还是与多媒体手段相结合,创作都具有时代特征。我的《武侠三部曲》是按照“电影乐剧”的方式去呈现舞台,《五蕴天地》则是一部元宇宙交响乐,它们对我来说是一种音乐形态的全新思维方式……这些作品都与当下世界潮流紧密联系。

  不断挑战年轻人的音乐审美。在《敦煌五乐神》中的奚琴、尺八、筚篥、芦笙、琵琶的元素和赵云、关羽、张飞、黄忠、马超相对应,它将古老的敦煌文化与年轻人喜爱的游戏主题相结合,挑战年轻人的审美,并不是一件易事,让年轻人认可你的音乐,通过多样化的音乐表现方式,特别是通过电影音乐、游戏音乐来接触经典音乐、传统文化,那就成功了。

  

  民族乐器的现代表达

  记者:上一次您在悉尼大剧院将唢呐带到了世界舞台,这一次宁波交响乐团欧洲巡演,琵琶也将亮相。音乐的表现手段在您这似乎不设限,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如何滋养和启发您的呢?民族音乐如何走得更远?

  谭盾: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琵琶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其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悉尼大剧院观众当时的热烈反馈就印证了这一点。

  西方音乐更多从和弦、和声的物理结构衍生出旋律、节奏,而东方音乐则更加有机、生活化和哲理化,它与大自然紧密相连。通过音乐来与万物交流、通过音乐来领悟大自然的声音,从而达到精神的升华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过程。

谭盾与宁波交响乐团。

  民乐的未来大有可为。中国的传统民族乐器都很具感召力,能够唤起人与大自然、与世界的共鸣。在创作中,我们不仅要发扬传统乐器的精髓,更要勇于突破,敢于尝试新的表达方式。同时要更灵敏地捕捉世界潮流,让我们的音乐与时俱进,与世界对话。

  所以这一次宁波交响乐团的欧洲巡演,能够选用我的《琵琶协奏曲》作为演出曲目,我感到特别荣幸,也很欣慰。通过这首曲子,我们可以向世界分享,我们到底从哪里来,我们将要去到哪里,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分享我们的文化故事。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4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谭盾:万物皆可入乐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4-06-08 17:08:00

  中国宁波网记者 廖惠兰 孔锡成

  人物名片

  谭盾,国际知名作曲家、指挥家,现任纽约巴德音乐学院院长、中国国家交响乐团荣誉艺术指导。

  他的艺术和音乐对世界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并赢得了当今世界最具影响的艺术大奖,其中包括威尼斯双年展艺术终身成就金狮奖、格莱美奖、奥斯卡奖、德国巴赫奖、法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俄国的肖斯塔科维奇大奖、美国格文美尔大奖、第50届伊斯坦布尔国际音乐节终身成就奖。

谭盾。

  

  听到宁波的声音

  记者:本场“河流与大海”交响音乐会在宁波和上海联动上演,能否跟我们分享一下音乐会的整体构思?您认为东西方文化中对“水”的理解有何不同,本次演出的作品是如何融合这些不同的文化表达?

  谭盾:这次音乐会的主题是围绕“水”展开。一方面,既然来到宁波,我就一定要听到宁波的声音,由宁波交响乐团奏出这座城市的精神和这里人民的生活面貌。

  另一方面,水是大自然赋予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小时候我和外婆一起长大,常听着浏阳河畔的堂客们洗衣、洗菜和拨水的声音,这次来到宁波交响乐团彩排,窗内是乐团成员们年轻有活力的演奏声,窗外是宁波的三江在此汇流,我就想通过音乐,来表达水的各种形态,展现水作为生命之歌的壮丽与多彩。

  中国有两个外滩,一个在上海,另一个在宁波。水作为一种无法被切断的物质,从宁波的老外滩流淌到上海的新外滩,见证了中国近代史几百年的历史文明。宁波与上海同为“水边之城”,两地的文化具有共通性。每三个上海人中就有一个是宁波人,两地又可谓一衣带水、一脉相承,这场音乐会也是两座城市的文化交流。

  在东方文化中,水往往被赋予了更多哲学和象征意义,比如老子的“上善若水”,强调了水的包容、流动和变化无常的特性。而在西方文化中,水更多被看作是生命力和情感的表现,如布里顿对大海的描绘,展现了水的宽广和深邃。尽管东西方文化对水的理解存在差异,但水作为生命之源的共通性,其实都是人类生命的一种驱动力。

  这场音乐会就像是从河流到大海的旅程,寓意着人类声音的河流、人类文明的传承,从不同的年代一直到我们的脚下,然后要继续流淌下去。音乐会开场从斯美塔纳的《沃尔塔瓦河》引领观众进入水的世界到最后布里顿的《四首大海的间奏曲》,这头尾的呼应,仿佛是河与大海的呼唤。

  

  与宁波的传统文化“对话”

  记者:这是您第二次来宁波,想请您分享一下您眼中的宁波?文化艺术普及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如何更好地传承地域特色文化?

  谭盾:我非常高兴再次来到宁波,上一次因为时间匆忙,没有深入体验这座城市。这一次,我重点关注宁波的传统文化为什么可以保护得这么好,同时城市又那么现代和漂亮。所以我去感受宁波的生活节奏,观察这座城市的文化肌理,希望与宁波的传统文化来一场“对话”。

  这几天,我在老外滩、南塘老街、鼓楼等宁波文化街区漫步,强烈地感受到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在这里融合得恰到好处。

  我对宁波的第一印象是绿化特别好,城市开放、现代,住上几天后,又领略到了这座城市的深厚文化底蕴。

宁波老外滩。

  在我看来,宁波已经具备了音乐之城的特质。在我居住的附近,经常能看到公园里有市民自弹自唱,大楼里也会传出优美的音乐,这里的人发自内心喜欢音乐,音乐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宁波在文化艺术普及方面做得很好,这里有高雅的文化氛围,体现在文化教育、家庭文化传承以及传统文化保护等多个方面,这些恰恰是打造音乐之城必不可少的环节。特别是宁波还拥有一支自己的交响乐团,他们的专业水准、表现技巧和艺术修养都非常高,假以时日,他们定会成为中国乃至国际上非常优秀的一支乐团。

  “哎格伦登哟!”我听过宁波的马灯调,是一种很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小调,它与我们宁波的文化活动、民俗风情、人民的性格是息息相关的,这些地域文化符号是文艺创作的重要源泉,宁波可以通过提炼本地传统文化,将其与现代元素、技术手段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时代特征、年轻人喜欢的音乐作品。

音乐活动在老外滩频频上演。

  

  万物皆可入乐

  记者:您除了从看得见的河流寻找创作灵感之外,也从历史的长河、声音的长河、文化的长河中不断创作出新作品,在您的音乐世界里,水、纸、土、石头都是乐器,您是如何巧妙地将有形的万物融入并表现在无形的音乐中的,同时您的很多作品深深地扎根于传统却又极具创新,从这个角度跟我们年轻的音乐人分享一下音乐创作方法?

  谭盾:首先,创作要根基于传承。我们已经有那么多优秀的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它们历经几百年的传承依然能触动人心,为什么我们还要继续创作呢?

  因为古典音乐不仅是过去的,未来它也会继续向前发展,现在来到了我们的时代,我们更要抓住时代赋予的机会,把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东方的哲学融入到古典音乐的这条长河里去。

  我们创作音乐,是为了表达自我,形成自己的风格,创作出能被人记住的原创作品。在音乐的创作过程中,我们也要思考创新的根源在哪里,你就会发现,无论是从创造的角度看传统,还是从传统的角度看创造,传统文化的保留和传承,都是至关重要的。

指挥中的谭盾。

  其次,创作想象力来源于当下生活。作为音乐人,我们可以去创作视频、电影以及背景音乐,这是一个非常过瘾的过程。当我们的艺术创作更加多元化的时候,对音乐人的创作要求也更加高。

  因此,我经常鼓励年轻人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灵感,无论是水、纸、土还是石头,都可以成为创作的元素。通过改变水的置放装置、控制水流速度等手段,让水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通过摩擦、摇摆、震动、撕碎、拍打、弄皱纸张,也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意境。关注好日常,你就可以挖掘到很大的创作空间,特别是当下生活反馈给我们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创作素材。

  

  向年轻人的音乐审美发起挑战

  记者:从您为电影《卧虎藏龙》创作的配乐,到为《王者荣耀》创作的交响乐作品《敦煌五乐神》,您一直在探索与民族文化、与时代最佳的交流方式。在您看来,这么多年的全球行走中,最好的文化传播方式是什么?

  谭盾:对我而言,音乐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音乐是一种心灵的语言,它不受语言和文化背景的限制,能够跨越国界和文化的隔阂,是世界通用的“语言”。

  音乐有着跨越时空的力量。当我看到敦煌壁画中记载的4000多件乐器、3000多名乐伎以及500多个古乐队时,我被深深地感动了。古人没有录音机和手机,但他们把乐器和故事都画在了敦煌壁画里,告诉我们这些乐器不能在我们手上断代,这也是我创作《敦煌五乐神》的缘由。

  音乐本身就是时代的符号。无论是与现代游戏,还是与多媒体手段相结合,创作都具有时代特征。我的《武侠三部曲》是按照“电影乐剧”的方式去呈现舞台,《五蕴天地》则是一部元宇宙交响乐,它们对我来说是一种音乐形态的全新思维方式……这些作品都与当下世界潮流紧密联系。

  不断挑战年轻人的音乐审美。在《敦煌五乐神》中的奚琴、尺八、筚篥、芦笙、琵琶的元素和赵云、关羽、张飞、黄忠、马超相对应,它将古老的敦煌文化与年轻人喜爱的游戏主题相结合,挑战年轻人的审美,并不是一件易事,让年轻人认可你的音乐,通过多样化的音乐表现方式,特别是通过电影音乐、游戏音乐来接触经典音乐、传统文化,那就成功了。

  

  民族乐器的现代表达

  记者:上一次您在悉尼大剧院将唢呐带到了世界舞台,这一次宁波交响乐团欧洲巡演,琵琶也将亮相。音乐的表现手段在您这似乎不设限,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如何滋养和启发您的呢?民族音乐如何走得更远?

  谭盾: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琵琶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其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悉尼大剧院观众当时的热烈反馈就印证了这一点。

  西方音乐更多从和弦、和声的物理结构衍生出旋律、节奏,而东方音乐则更加有机、生活化和哲理化,它与大自然紧密相连。通过音乐来与万物交流、通过音乐来领悟大自然的声音,从而达到精神的升华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过程。

谭盾与宁波交响乐团。

  民乐的未来大有可为。中国的传统民族乐器都很具感召力,能够唤起人与大自然、与世界的共鸣。在创作中,我们不仅要发扬传统乐器的精髓,更要勇于突破,敢于尝试新的表达方式。同时要更灵敏地捕捉世界潮流,让我们的音乐与时俱进,与世界对话。

  所以这一次宁波交响乐团的欧洲巡演,能够选用我的《琵琶协奏曲》作为演出曲目,我感到特别荣幸,也很欣慰。通过这首曲子,我们可以向世界分享,我们到底从哪里来,我们将要去到哪里,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分享我们的文化故事。

编辑: 陈晓怡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