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近期,代下单消费模式在网络上快速兴起。所谓“代下单”,是指顾客挑好商品,线上联系中间商下单购买,购买成功后顾客再领取使用。通过代下单的方式,消费者可以获得快餐、咖啡、电影票等日常消费优惠。而中间商日常搜罗消费者未加留意的优惠渠道,或利用掌握的商品服务的内部价和优惠,以低于官方价、高于优惠价的价格售出,赚取差价。
代下单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有的消费者通过代下单实现了“该省省该花花”,但也有人遭遇了诈骗。近日,杭州市民杜先生花7.99元购买了一张价值15元的品牌茶饮优惠券,打开链接领取后,不但没有领到优惠券,反而因绑定了银行卡、信用卡,被免密支付扣费1万余元。此外,还有人代下单买机票,到了机场却发现没有航班及座位信息;代下单订酒店,到了酒店后却发现没有预订无法入住……种种离谱、糟心的经历让消费者不仅没有获得相应商品或服务,还可能承担经济损失,直呼代下单如同“开盲盒”。
代下单服务暗藏一定的消费风险,容易引发纠纷。一些优惠权益本应仅限于特定客户,以此进行牟利属于违约,若金额较大还可能涉嫌非法经营。在代下单过程中,往往需要消费者提供姓名、电话、身份证号、地址等信息,这也给个人信息安全埋下隐患。如果出现商品质量等纠纷,消费者只能通过代下单方维权,导致维权难。建议消费者慎重使用代下单服务,不要过分贪图便宜,以免遭受损失。(来源:工人日报)
编辑: 赖小惠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