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四明人文
跟着电影去旅游 宁波风景名胜给影迷带来的美好记忆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 2025-03-24 10:05:01

  随着《哪吒之魔童闹海》等多部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热映,由国家电影局等主办的“跟着电影游中国”活动,日前也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波热潮,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客慕名而来,感受中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秀美山川的独特魅力。

  电影与旅游的关系历来密切,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人们提供精神上的愉悦与审美体验。比如人们到了罗马,都想随着《罗马假日》里奥黛丽·赫本和格利高里·派克的足迹走一走;《庐山恋》让一座山成为浪漫圣地;《卧虎藏龙》让安吉的竹海成为游客向往的目的地……还有诸如《神秘的大佛》《少林寺》《垂帘听政》《大红灯笼高高挂》等,都为推动当地的旅游业起了很大的作用。

溪口文昌阁

  宁波山水旖旎,风光秀丽,海岸线蜿蜒曲折,是电影导演喜爱的外景拍摄地。早在1933年9月,联华影片公司的名导蔡楚生到象山石浦拍摄了反映渔民生活的《渔光曲》;同年10月,艺华影业公司拍摄反映渔民反封建斗争的影片《中国海的怒潮》,到东钱湖陶公山取景。上世纪50年代,《芦笙恋歌》曾在余姚四明山拍摄;上世纪60年代在溪口至新昌公路上拍《奇袭》,在四明山拍《景颇姑娘》等。到了新世纪,随着象山影视城的建成,到宁波拍的影视剧更是不胜枚举。

  旅游业最重要的产品,是旅游者美好的记忆;而电影,正是能给旅游者带来美好记忆的中介。宁波的风景名胜又为影迷带来了哪些美好记忆呢?

  记忆之一

  追索历史遗踪

  电影中所描述的历史故事,镜头中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活动的地方,往往是旅游者怀恋、追索、前往的目标,上世纪80年代拍摄的《开国大典》,让宁波的溪口雪窦山景区名扬天下。在这之前,《风雨下钟山》中也有溪口的镜头,但只有武陵门、蒋母墓道等寥寥几个场景。

  《开国大典》由李前宽、肖桂云导演,古月、孙飞虎主演。1949年年初,在人民解放军节节胜利的大势下,蒋介石下野,隐退回到老家溪口,影片随着蒋介石的活动,不仅有武陵门下拍照、坐轿穿梭在竹海中登蒋母墓道的镜头,也有坐小船在剡溪中漂流,文昌阁、小洋房则以背景出现,还有在丰镐房对下属训话、在妙高台观景等,可谓是溪口雪窦山景区最全面的“广告宣传片”了。与孙子在妙高台亭子里走棋,心不在焉的老蒋竟将“老将”走到了九宫外,遭到孙子的嘲笑,这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

  《开国大典》公映后,溪口雪窦山景区的游客更是接踵而来,到了这里,游客就会体验一下蒋介石、宋美龄、蒋经国当年的处境和感受,以致乐此不疲。特别是妙高台的别墅和影片中蒋介石下棋的亭子,是游客的打卡胜地。

  电影中所表现的历史,当然是留存在观众的记忆库中的,而拍摄电影的历史,同样为影迷们所关注。90多年前,蔡楚生带领聂耳、王人美、韩兰根一班人到象山石浦港拍《渔光曲》,这在宁波文化史上,甚至浙江文化史上都是一件盛事。特别是人民音乐家聂耳的到来,给石浦渔港增添了无限的光彩。

象山石浦镇的游轮以“渔光曲号”命名

  因年代久远,大多数游客对电影《渔光曲》已无清楚的记忆,而到石浦寻觅文化名人足迹的人更多一些。所幸的是,石浦镇非常懂得利用《渔光曲》的资源,处处突出“渔光之城”的概念,不仅设有“渔文化展览馆”,还播放《渔光曲》视频片段等,海洋旅游船以“渔光曲号”命名,还修复了当年聂耳等下榻的金山、浦江旅社。旅游者伴着“渔光曲”的节拍,在石浦古城的角角落落漫步,是很惬意之事。

  记忆之二

  重温审美感受

  一部优秀的影片,往往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审美记忆,凡提起一部影片,片中的一个角色,一个场景,一句台词,影迷们都会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难忘的战斗》在鄞江镇光溪桥留下很多镜头 (翻拍自2015年出版的《宁波古桥名桥图志》)

  1976年春天开始公映的《难忘的战斗》影响巨大,能与之媲美的是早两年的《闪闪的红星》,如今55岁以上的影迷肯定有记忆。此片虽不可避免地留下了时代的烙印,但情节曲折、气势宏大、制作精良,由擅长拍战争片的大导演汤晓丹执导,他曾执导《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红日》《南昌起义》等观众非常熟悉的电影。

  《难忘的战斗》可谓群星闪耀,达式常、陈烨、白穆、陈述、程之、焦晃等主演。当时主持上影厂业务的徐桑楚系鄞江镇人(现属海曙区),他建议到他家乡来选景,汤晓丹考察后感到很满意,就在鄞江镇拍下了粮食市场、街上集市、溪边、桥下等多个镜头,差不多占全片外景的70%,影片开头解放军进城的镜头,则是在市区西门口拍的。

鄞江镇它山堰

  影片上映后,宁波还流传了多句顺口溜:“难忘战斗,呒告话头,秤锤敲头,纱布包头”,还有“难忘战斗,鄞江桥头,地主老头,秤柱敲头”,一直流行至今,可见其影响之大。当年拍摄的地方,不少保留至今,如鄞江镇地标性建筑光溪桥(旧名许家桥),影片结尾处太平集民众举火把游行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鄞江镇无疑是有不少旅游资源的地方,仅仅一个可与都江堰媲美的它山堰水利工程,就足以吸引游人。笔者去过它山堰多次,总的感觉是旅游开发有待加强,电影元素更是等待挖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拍过几部名片的湖州德清县新市镇,在街头桥边矗立了“《林家铺子》拍摄处”“《蚕花姑娘》拍摄处”的路牌,常常引得老影迷驻足。鄞江镇若加强它山堰周围的旅游设施建设,像石浦打“《渔光曲》牌”一样,打起“《难忘的战斗》牌”,一定能像石浦、新市一样吸引更多的游客,特别会让一批老影迷来重温青年时代的审美记忆。

  2008年,祖籍宁波的周星驰执导并编剧的科幻喜剧片《长江七号》上映。宁波是该片的外景拍摄地,影迷在片中看到了庆安会馆、东门口、老外滩、万里学院、东钱湖、慈城等,而宁波小女孩徐娇成为万千人中的幸运儿,剪短头发变成了周星驰在《长江七号》中的儿子小狄。

  2012年,陈凯歌执导的《搜索》公映,笔者以为是宁波城市景观与电影拍摄完美结合的影片。此片的女主人公(高圆圆饰)得了绝症,在公交车上没有让座而遭到了网暴,最后酿成了一出悲剧,其中的患癌症、遭情变、公交让座、网络暴力、职场拼争等,都是城市白领可能遇到的事。

《搜索》中的高圆圆 (图源中国电影资料馆)

  此片称得上大腕云集,高圆圆、赵又廷、姚晨、王珞丹、王学圻、陈红等主演,影片外景几乎全部在宁波拍摄,如宁波博物馆、杭州湾跨海大桥、灵桥等多次在片中出现,姚晨和陈红在月湖美宴餐厅拍了喝酒的镜头。男女主人公赵又廷、高圆圆面临生生死死,在绝望中寻觅希望,到杭州湾湿地公园观日出那一场戏,芦花开,秋水白,芦苇低语,秋风轻抚,一切似乎都有了情调,有了灵性,有了韵致,每一道风景,都充满了诗情,却掩盖不住悲秋的凄凉,极富感染力。

  在拍摄过程中,高圆圆与赵又廷因戏生情,结为良缘,也成了影迷津津乐道之事。现在杭州湾湿地公园保留了拍摄《搜索》的场地,还将高圆圆与赵又廷定情处,定名为“爱情屋”,让影迷和旅游者纷至沓来。在这样的场景里,还会让游客想起自己的爱情经历,触景生情,成为一段美好的审美记忆。

  去年6月,由张嘉佳担任编剧并执导,彭昱畅、周也领衔主演的电影《云边有个小卖部》在全国上映,因为影片的大部分场景取自奉化区大堰镇和溪口镇,西畈村的油菜花田迎来了一批批前来打卡的游客,田园风光让人陶醉。

  记忆之三

  寻觅名胜美景

  当然,跟着电影去旅游,不只是追索历史遗踪、重温审美感受,很大程度上是对风景名胜的记忆。人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风景区的信息,然后从电影中看到了实景,激发了观众到风景名胜区一睹芳容的冲动。

《理发师》的男女主角陈坤和曾黎 (图源中国电影资料馆)

  进入新世纪后,首先引起人们注意的在宁波拍外景的是《理发师》,影片由画家、导演、视觉艺术家陈逸飞编导,60%以上的外景在宁海前童古镇拍摄。2013年“中国古镇(一)”邮票发行,共8枚,前童古镇名列第一,可见其分量之重。雕梁画栋,粉墙黛瓦,流水幽碧,那份宁静与淳朴仿佛时光驻足。

  陈逸飞的《理发师》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期间,陈坤饰演的上海理发师用理发刀刺死了一名日本军官,为此逃离上海到乡间小镇避难,投奔师伯,与老理发师的独生女(曾黎饰)一见钟情,于是就生发出一场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情绝唱,故事从抗战初期一直写到上世纪50年代初期,犹如展开了一幅历史长卷,有很多令人感动又发人深思的篇章。

  那么,这个小镇应该选择在哪里拍摄呢?

  陈逸飞以周庄双桥为背景创作的油画《故乡的回忆》,让周庄名扬天下,成为中国古镇中数一数二的旅游点,他对于电影的画面感当然会更加重视。据说为寻找外景地跑破了几个汽车轮胎,当他到了前童时,看到错落有致的明清古建筑群、狭窄巷子中原汁原味的鹅卵石路、波光粼粼的灵动溪水,喜出望外。沿街墙上的窗子比人高,陈逸飞甚至还攀上去看墙外小巷的实景,很快就拍案而定:“这就是我心目中主人公避难的小镇!”

  如果说《搜索》充分展示了时尚都市的一面,那么《理发师》中前童古镇的800年历史文化遗迹就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可惜《理发师》尚未完全拍完,陈逸飞因病离开前童回上海治疗,未几不幸离世,影片的后期工作由他的好友、香港名导吴思远完成。

前童古镇上了中国邮政发行的特种邮票

  陈逸飞的愿景是像谢晋的《芙蓉镇》一样,通过一部电影打响一个古镇,但因早逝未能如愿,这实在令人遗憾。但前童古镇处处留下了陈逸飞和陈坤、曾黎的足迹,《理发师》放映后,前童旅游迎来了一个高潮,走在巷子里,似乎总能看到曾黎骑着自行车迎风而来的身影,当年的理发室、杂货店还留着踪迹,更为可贵的是有一家“逸飞影院”,永远只放《理发师》一部电影,就这点而论,完全可以与庐山上只放《庐山恋》的影院媲美。

  2005年,象山影视城建成,宁波有了第一个影视基地,这个新崛起的旅游点,成了影迷寻觅记忆的好去处。影视城有春秋战国城、唐城、宋城、民国城、现代城等多个景区,在此拍摄的电视剧称得上是名声大噪,如《神雕侠侣》《天龙八部》《琅琊榜》《芈月传》等。

  就电影而论,春秋战国城就是专门为陈凯歌的《赵氏孤儿》(葛优、王学忻、张丰毅、黄晓明主演)建造的,成了影迷和游客神往之地。在这里你就能看到《赵氏孤儿》里惊心动魄的一幕:屠岸贾为陷害赵盾一家,在赵盾敬酒时让一种特殊有毒的小飞虫在晋王脖子上叮了一口,晋王喝酒时暴毙,屠岸贾以此陷害赵盾一家,由此构建了中国古典四大悲剧之一的故事骨架。看到那金碧辉煌的高大建筑,又时不时感受到宫廷里的冷酷,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气。而刘亦菲、江一燕、邓萃雯主演的《四大名捕》中的怡春院,张柏芝、小沈阳主演的《河东狮吼》(第二部)中的卧龙草庐,也都是在影视城拍摄的,给游客带来不尽的回忆。

  这些天在院线上映的《想飞的女孩》(刘浩存、文淇主演),观众不仅能看到象山石浦老街、东旦沙滩,还有象山影视城的襄阳城街道、古战场、民国城一大会址、建邺大街等,这些取景地不仅为影片增添了独特的地域风情,也成为影迷争相打卡的网红景点。

象山影视城春秋战国城(吴宙洋 供图)

  宁波的旅游景区与电影结缘,有了一个个的故事,笔者认为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是有几部电影的影响力未达到预期目标,《理发师》《赵氏孤儿》《搜索》等拍得很成功,但票房还不够好,比不上那些家喻户晓的旅游名“片”。又如电影里的“美景、美食”往往成为旅游者向往、追逐的对象,但从宁波拍成的电影看,“美食”这一条似乎还没有成功的例子。

  其实,美食是旅游的重要一翼,若电影中的美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那么就会受到游客追捧。影迷们到了罗马,哪一位不像奥黛丽·赫本一样,坐在西班牙广场的台阶上,吃一个多色冰激凌呢?到了湘西的芙蓉镇,谁都会去光顾“刘晓庆米豆腐店”品尝一番。所以,如果在《开国大典》中,让蒋家人吃一次奉化芋艿头或溪口千层饼;让陈坤和曾黎在热恋中不忘吃一次“前童三宝”——豆腐、香干、油豆腐;让高圆圆和赵又廷在芦苇荡看日出时尝一点酸酸甜甜的慈溪杨梅,岂不是拓展了“看电影品美食”消费新场景?

  竹潜民 文/摄

【编辑:陈晓怡】

跟着电影去旅游 宁波风景名胜给影迷带来的美好记忆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2025-03-24 10:05:01

  随着《哪吒之魔童闹海》等多部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热映,由国家电影局等主办的“跟着电影游中国”活动,日前也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波热潮,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客慕名而来,感受中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秀美山川的独特魅力。

  电影与旅游的关系历来密切,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人们提供精神上的愉悦与审美体验。比如人们到了罗马,都想随着《罗马假日》里奥黛丽·赫本和格利高里·派克的足迹走一走;《庐山恋》让一座山成为浪漫圣地;《卧虎藏龙》让安吉的竹海成为游客向往的目的地……还有诸如《神秘的大佛》《少林寺》《垂帘听政》《大红灯笼高高挂》等,都为推动当地的旅游业起了很大的作用。

溪口文昌阁

  宁波山水旖旎,风光秀丽,海岸线蜿蜒曲折,是电影导演喜爱的外景拍摄地。早在1933年9月,联华影片公司的名导蔡楚生到象山石浦拍摄了反映渔民生活的《渔光曲》;同年10月,艺华影业公司拍摄反映渔民反封建斗争的影片《中国海的怒潮》,到东钱湖陶公山取景。上世纪50年代,《芦笙恋歌》曾在余姚四明山拍摄;上世纪60年代在溪口至新昌公路上拍《奇袭》,在四明山拍《景颇姑娘》等。到了新世纪,随着象山影视城的建成,到宁波拍的影视剧更是不胜枚举。

  旅游业最重要的产品,是旅游者美好的记忆;而电影,正是能给旅游者带来美好记忆的中介。宁波的风景名胜又为影迷带来了哪些美好记忆呢?

  记忆之一

  追索历史遗踪

  电影中所描述的历史故事,镜头中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活动的地方,往往是旅游者怀恋、追索、前往的目标,上世纪80年代拍摄的《开国大典》,让宁波的溪口雪窦山景区名扬天下。在这之前,《风雨下钟山》中也有溪口的镜头,但只有武陵门、蒋母墓道等寥寥几个场景。

  《开国大典》由李前宽、肖桂云导演,古月、孙飞虎主演。1949年年初,在人民解放军节节胜利的大势下,蒋介石下野,隐退回到老家溪口,影片随着蒋介石的活动,不仅有武陵门下拍照、坐轿穿梭在竹海中登蒋母墓道的镜头,也有坐小船在剡溪中漂流,文昌阁、小洋房则以背景出现,还有在丰镐房对下属训话、在妙高台观景等,可谓是溪口雪窦山景区最全面的“广告宣传片”了。与孙子在妙高台亭子里走棋,心不在焉的老蒋竟将“老将”走到了九宫外,遭到孙子的嘲笑,这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

  《开国大典》公映后,溪口雪窦山景区的游客更是接踵而来,到了这里,游客就会体验一下蒋介石、宋美龄、蒋经国当年的处境和感受,以致乐此不疲。特别是妙高台的别墅和影片中蒋介石下棋的亭子,是游客的打卡胜地。

  电影中所表现的历史,当然是留存在观众的记忆库中的,而拍摄电影的历史,同样为影迷们所关注。90多年前,蔡楚生带领聂耳、王人美、韩兰根一班人到象山石浦港拍《渔光曲》,这在宁波文化史上,甚至浙江文化史上都是一件盛事。特别是人民音乐家聂耳的到来,给石浦渔港增添了无限的光彩。

象山石浦镇的游轮以“渔光曲号”命名

  因年代久远,大多数游客对电影《渔光曲》已无清楚的记忆,而到石浦寻觅文化名人足迹的人更多一些。所幸的是,石浦镇非常懂得利用《渔光曲》的资源,处处突出“渔光之城”的概念,不仅设有“渔文化展览馆”,还播放《渔光曲》视频片段等,海洋旅游船以“渔光曲号”命名,还修复了当年聂耳等下榻的金山、浦江旅社。旅游者伴着“渔光曲”的节拍,在石浦古城的角角落落漫步,是很惬意之事。

  记忆之二

  重温审美感受

  一部优秀的影片,往往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审美记忆,凡提起一部影片,片中的一个角色,一个场景,一句台词,影迷们都会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难忘的战斗》在鄞江镇光溪桥留下很多镜头 (翻拍自2015年出版的《宁波古桥名桥图志》)

  1976年春天开始公映的《难忘的战斗》影响巨大,能与之媲美的是早两年的《闪闪的红星》,如今55岁以上的影迷肯定有记忆。此片虽不可避免地留下了时代的烙印,但情节曲折、气势宏大、制作精良,由擅长拍战争片的大导演汤晓丹执导,他曾执导《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红日》《南昌起义》等观众非常熟悉的电影。

  《难忘的战斗》可谓群星闪耀,达式常、陈烨、白穆、陈述、程之、焦晃等主演。当时主持上影厂业务的徐桑楚系鄞江镇人(现属海曙区),他建议到他家乡来选景,汤晓丹考察后感到很满意,就在鄞江镇拍下了粮食市场、街上集市、溪边、桥下等多个镜头,差不多占全片外景的70%,影片开头解放军进城的镜头,则是在市区西门口拍的。

鄞江镇它山堰

  影片上映后,宁波还流传了多句顺口溜:“难忘战斗,呒告话头,秤锤敲头,纱布包头”,还有“难忘战斗,鄞江桥头,地主老头,秤柱敲头”,一直流行至今,可见其影响之大。当年拍摄的地方,不少保留至今,如鄞江镇地标性建筑光溪桥(旧名许家桥),影片结尾处太平集民众举火把游行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鄞江镇无疑是有不少旅游资源的地方,仅仅一个可与都江堰媲美的它山堰水利工程,就足以吸引游人。笔者去过它山堰多次,总的感觉是旅游开发有待加强,电影元素更是等待挖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拍过几部名片的湖州德清县新市镇,在街头桥边矗立了“《林家铺子》拍摄处”“《蚕花姑娘》拍摄处”的路牌,常常引得老影迷驻足。鄞江镇若加强它山堰周围的旅游设施建设,像石浦打“《渔光曲》牌”一样,打起“《难忘的战斗》牌”,一定能像石浦、新市一样吸引更多的游客,特别会让一批老影迷来重温青年时代的审美记忆。

  2008年,祖籍宁波的周星驰执导并编剧的科幻喜剧片《长江七号》上映。宁波是该片的外景拍摄地,影迷在片中看到了庆安会馆、东门口、老外滩、万里学院、东钱湖、慈城等,而宁波小女孩徐娇成为万千人中的幸运儿,剪短头发变成了周星驰在《长江七号》中的儿子小狄。

  2012年,陈凯歌执导的《搜索》公映,笔者以为是宁波城市景观与电影拍摄完美结合的影片。此片的女主人公(高圆圆饰)得了绝症,在公交车上没有让座而遭到了网暴,最后酿成了一出悲剧,其中的患癌症、遭情变、公交让座、网络暴力、职场拼争等,都是城市白领可能遇到的事。

《搜索》中的高圆圆 (图源中国电影资料馆)

  此片称得上大腕云集,高圆圆、赵又廷、姚晨、王珞丹、王学圻、陈红等主演,影片外景几乎全部在宁波拍摄,如宁波博物馆、杭州湾跨海大桥、灵桥等多次在片中出现,姚晨和陈红在月湖美宴餐厅拍了喝酒的镜头。男女主人公赵又廷、高圆圆面临生生死死,在绝望中寻觅希望,到杭州湾湿地公园观日出那一场戏,芦花开,秋水白,芦苇低语,秋风轻抚,一切似乎都有了情调,有了灵性,有了韵致,每一道风景,都充满了诗情,却掩盖不住悲秋的凄凉,极富感染力。

  在拍摄过程中,高圆圆与赵又廷因戏生情,结为良缘,也成了影迷津津乐道之事。现在杭州湾湿地公园保留了拍摄《搜索》的场地,还将高圆圆与赵又廷定情处,定名为“爱情屋”,让影迷和旅游者纷至沓来。在这样的场景里,还会让游客想起自己的爱情经历,触景生情,成为一段美好的审美记忆。

  去年6月,由张嘉佳担任编剧并执导,彭昱畅、周也领衔主演的电影《云边有个小卖部》在全国上映,因为影片的大部分场景取自奉化区大堰镇和溪口镇,西畈村的油菜花田迎来了一批批前来打卡的游客,田园风光让人陶醉。

  记忆之三

  寻觅名胜美景

  当然,跟着电影去旅游,不只是追索历史遗踪、重温审美感受,很大程度上是对风景名胜的记忆。人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风景区的信息,然后从电影中看到了实景,激发了观众到风景名胜区一睹芳容的冲动。

《理发师》的男女主角陈坤和曾黎 (图源中国电影资料馆)

  进入新世纪后,首先引起人们注意的在宁波拍外景的是《理发师》,影片由画家、导演、视觉艺术家陈逸飞编导,60%以上的外景在宁海前童古镇拍摄。2013年“中国古镇(一)”邮票发行,共8枚,前童古镇名列第一,可见其分量之重。雕梁画栋,粉墙黛瓦,流水幽碧,那份宁静与淳朴仿佛时光驻足。

  陈逸飞的《理发师》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期间,陈坤饰演的上海理发师用理发刀刺死了一名日本军官,为此逃离上海到乡间小镇避难,投奔师伯,与老理发师的独生女(曾黎饰)一见钟情,于是就生发出一场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情绝唱,故事从抗战初期一直写到上世纪50年代初期,犹如展开了一幅历史长卷,有很多令人感动又发人深思的篇章。

  那么,这个小镇应该选择在哪里拍摄呢?

  陈逸飞以周庄双桥为背景创作的油画《故乡的回忆》,让周庄名扬天下,成为中国古镇中数一数二的旅游点,他对于电影的画面感当然会更加重视。据说为寻找外景地跑破了几个汽车轮胎,当他到了前童时,看到错落有致的明清古建筑群、狭窄巷子中原汁原味的鹅卵石路、波光粼粼的灵动溪水,喜出望外。沿街墙上的窗子比人高,陈逸飞甚至还攀上去看墙外小巷的实景,很快就拍案而定:“这就是我心目中主人公避难的小镇!”

  如果说《搜索》充分展示了时尚都市的一面,那么《理发师》中前童古镇的800年历史文化遗迹就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可惜《理发师》尚未完全拍完,陈逸飞因病离开前童回上海治疗,未几不幸离世,影片的后期工作由他的好友、香港名导吴思远完成。

前童古镇上了中国邮政发行的特种邮票

  陈逸飞的愿景是像谢晋的《芙蓉镇》一样,通过一部电影打响一个古镇,但因早逝未能如愿,这实在令人遗憾。但前童古镇处处留下了陈逸飞和陈坤、曾黎的足迹,《理发师》放映后,前童旅游迎来了一个高潮,走在巷子里,似乎总能看到曾黎骑着自行车迎风而来的身影,当年的理发室、杂货店还留着踪迹,更为可贵的是有一家“逸飞影院”,永远只放《理发师》一部电影,就这点而论,完全可以与庐山上只放《庐山恋》的影院媲美。

  2005年,象山影视城建成,宁波有了第一个影视基地,这个新崛起的旅游点,成了影迷寻觅记忆的好去处。影视城有春秋战国城、唐城、宋城、民国城、现代城等多个景区,在此拍摄的电视剧称得上是名声大噪,如《神雕侠侣》《天龙八部》《琅琊榜》《芈月传》等。

  就电影而论,春秋战国城就是专门为陈凯歌的《赵氏孤儿》(葛优、王学忻、张丰毅、黄晓明主演)建造的,成了影迷和游客神往之地。在这里你就能看到《赵氏孤儿》里惊心动魄的一幕:屠岸贾为陷害赵盾一家,在赵盾敬酒时让一种特殊有毒的小飞虫在晋王脖子上叮了一口,晋王喝酒时暴毙,屠岸贾以此陷害赵盾一家,由此构建了中国古典四大悲剧之一的故事骨架。看到那金碧辉煌的高大建筑,又时不时感受到宫廷里的冷酷,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气。而刘亦菲、江一燕、邓萃雯主演的《四大名捕》中的怡春院,张柏芝、小沈阳主演的《河东狮吼》(第二部)中的卧龙草庐,也都是在影视城拍摄的,给游客带来不尽的回忆。

  这些天在院线上映的《想飞的女孩》(刘浩存、文淇主演),观众不仅能看到象山石浦老街、东旦沙滩,还有象山影视城的襄阳城街道、古战场、民国城一大会址、建邺大街等,这些取景地不仅为影片增添了独特的地域风情,也成为影迷争相打卡的网红景点。

象山影视城春秋战国城(吴宙洋 供图)

  宁波的旅游景区与电影结缘,有了一个个的故事,笔者认为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是有几部电影的影响力未达到预期目标,《理发师》《赵氏孤儿》《搜索》等拍得很成功,但票房还不够好,比不上那些家喻户晓的旅游名“片”。又如电影里的“美景、美食”往往成为旅游者向往、追逐的对象,但从宁波拍成的电影看,“美食”这一条似乎还没有成功的例子。

  其实,美食是旅游的重要一翼,若电影中的美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那么就会受到游客追捧。影迷们到了罗马,哪一位不像奥黛丽·赫本一样,坐在西班牙广场的台阶上,吃一个多色冰激凌呢?到了湘西的芙蓉镇,谁都会去光顾“刘晓庆米豆腐店”品尝一番。所以,如果在《开国大典》中,让蒋家人吃一次奉化芋艿头或溪口千层饼;让陈坤和曾黎在热恋中不忘吃一次“前童三宝”——豆腐、香干、油豆腐;让高圆圆和赵又廷在芦苇荡看日出时尝一点酸酸甜甜的慈溪杨梅,岂不是拓展了“看电影品美食”消费新场景?

  竹潜民 文/摄

编辑: 陈晓怡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