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四明人文
松兰山:一座嫁妆山的浪漫逆袭
稿源: 甬派  | 2025-08-22 15:29:30

  崔海波 文字/图片

松兰山.jpg

松兰山。

  前段时间,我和朋友们一起去象山县的松兰山游玩。出发之前我就开始琢磨这座山名的来历了,顾名思义,是不是山上遍植松树和兰花呢?

  《甬上风物·象山·丹东街道》里有一则民间故事《松兰山的来历》,说是很久以前,当地一个叫梅岙的小渔村里住着刘姓夫妇,靠打鱼为生。

  刘家有一个女儿,聪明乖巧,精通织网、纺纱等手艺。到了婚嫁年龄,来说媒的人络绎不绝,但是,没有一个让刘姑娘称心的。一天,刘老汉出海打鱼,遇到大风浪,船被打坏了,危急之时,一个打鱼的小伙子救了他,还把他送回了家。

  刘姑娘被小伙子的勇敢善良所感动,小伙子也被刘姑娘的美丽勤劳所吸引,于是,刘家就将女儿许配给了这位救命恩人,又把海边的一座山当作嫁妆送给了男方。

  从此,这座山便被称作“送男山”,后世根据谐音称其为“松兰山”。

  旧时,嫁妆是女方家庭财力的象征,也是女子在婆家地位的保障,老刘家把青山当嫁妆,够气派。

  作为一座山,松兰山实在是太低矮了,海拔不足百米,它像是陆地向海洋的自然过渡。1995年出版的《象山县地名志》“名山篇”里介绍了境内的蒙顶山等四座名山,松兰山不在列;“胜景篇”里介绍了丹山石屋等五处景点,也不见松兰山的记载。

松兰山风景区.jpg

松兰山风景区。

  松兰山确实没有吸睛的风景,但它与细腻的沙滩及烟波浩渺的大海绑定,再糅进一个美丽的故事,就有看头、有嚼头了,并因此构成了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松兰山顶是观赏大海的绝佳点位,现代人对老掉牙的民间故事不一定感兴趣,但还是会为“送男山”这个浪漫的名字驻足片刻。

  早在十多年前,松兰山海滨度假区就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了。第19届亚运会帆船帆板项目的竞赛场地及训练基地也设在这里,曾经寂寂无名的松兰山一时成了举世瞩目的焦点。

  有道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天的松兰山在象山县境内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山头中风头无两,无论是知名度还是美誉度都力压群山。

  我去的那天正值大暑时节,虽说是“大暑小暑,上蒸下煮”,但那天气温并不高,时阴时晴,零零星星还下点雨,很适合户外活动。

松兰山南沙滩.jpg

松兰山南沙滩。

  说实话,松兰山这片海水不是纯净的蔚蓝色,它泛着黄,看上去不适合游泳,尽管如此,还是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城里人。对宁波市民来说,这里是离家最近的海景之一。

  今年夏天,公路运输部门还适时开通了景区直达线路,吸引了不少市民在松兰山的浪花中追寻野趣。

  年轻人用滤镜拍出“梦幻般的海洋”,在朋友圈的九宫格里炫一把“三亚平替”;也有人在沙滩上支起帐篷,伴着涛声做一个蓝色的梦;带小孩的家长提一兜沙滩玩具,和孩子一起挖城堡、造水库,玩得不亦乐乎;我拎着鞋子赤脚在沙滩上走来走去,浪花卷来,正好为我做足部按摩,很是惬意。

惊涛拍岸.jpg

惊涛拍岸。

  海滩上有几个皮肤黝黑的工作人员,时刻盯着海面上的动静,个别胆子大的游客稍微往海水里走几米,他们马上高声过来劝阻。

  我问一位工作人员,“你知道松兰山的故事吗?”他说知道,说罢就兴致勃勃地讲了起来,与《甬上风物》里记录的基本相同,只不过最初的称呼是“送来山”。看来松兰山的故事在当地老少皆知,故事中蕴含的见义勇为、知恩图报等价值观从未过时,而嫁妆背后的家族尊严,如潮汐在每一个时代都激荡出新的回响。

  当年《象山县地名志》的编者或许想不到,这座貌不惊人的小山会因“低矮”而成就特色,半圆形的海滩因安全系数高而成为亲子戏水的优选。如果《象山县地名志》重修,松兰山应该能在“名山篇”或者“胜景篇”里占有一席之地吧。

【编辑:赖小惠】

松兰山:一座嫁妆山的浪漫逆袭

稿源: 甬派 2025-08-22 15:29:30

  崔海波 文字/图片

松兰山.jpg

松兰山。

  前段时间,我和朋友们一起去象山县的松兰山游玩。出发之前我就开始琢磨这座山名的来历了,顾名思义,是不是山上遍植松树和兰花呢?

  《甬上风物·象山·丹东街道》里有一则民间故事《松兰山的来历》,说是很久以前,当地一个叫梅岙的小渔村里住着刘姓夫妇,靠打鱼为生。

  刘家有一个女儿,聪明乖巧,精通织网、纺纱等手艺。到了婚嫁年龄,来说媒的人络绎不绝,但是,没有一个让刘姑娘称心的。一天,刘老汉出海打鱼,遇到大风浪,船被打坏了,危急之时,一个打鱼的小伙子救了他,还把他送回了家。

  刘姑娘被小伙子的勇敢善良所感动,小伙子也被刘姑娘的美丽勤劳所吸引,于是,刘家就将女儿许配给了这位救命恩人,又把海边的一座山当作嫁妆送给了男方。

  从此,这座山便被称作“送男山”,后世根据谐音称其为“松兰山”。

  旧时,嫁妆是女方家庭财力的象征,也是女子在婆家地位的保障,老刘家把青山当嫁妆,够气派。

  作为一座山,松兰山实在是太低矮了,海拔不足百米,它像是陆地向海洋的自然过渡。1995年出版的《象山县地名志》“名山篇”里介绍了境内的蒙顶山等四座名山,松兰山不在列;“胜景篇”里介绍了丹山石屋等五处景点,也不见松兰山的记载。

松兰山风景区.jpg

松兰山风景区。

  松兰山确实没有吸睛的风景,但它与细腻的沙滩及烟波浩渺的大海绑定,再糅进一个美丽的故事,就有看头、有嚼头了,并因此构成了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松兰山顶是观赏大海的绝佳点位,现代人对老掉牙的民间故事不一定感兴趣,但还是会为“送男山”这个浪漫的名字驻足片刻。

  早在十多年前,松兰山海滨度假区就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了。第19届亚运会帆船帆板项目的竞赛场地及训练基地也设在这里,曾经寂寂无名的松兰山一时成了举世瞩目的焦点。

  有道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天的松兰山在象山县境内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山头中风头无两,无论是知名度还是美誉度都力压群山。

  我去的那天正值大暑时节,虽说是“大暑小暑,上蒸下煮”,但那天气温并不高,时阴时晴,零零星星还下点雨,很适合户外活动。

松兰山南沙滩.jpg

松兰山南沙滩。

  说实话,松兰山这片海水不是纯净的蔚蓝色,它泛着黄,看上去不适合游泳,尽管如此,还是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城里人。对宁波市民来说,这里是离家最近的海景之一。

  今年夏天,公路运输部门还适时开通了景区直达线路,吸引了不少市民在松兰山的浪花中追寻野趣。

  年轻人用滤镜拍出“梦幻般的海洋”,在朋友圈的九宫格里炫一把“三亚平替”;也有人在沙滩上支起帐篷,伴着涛声做一个蓝色的梦;带小孩的家长提一兜沙滩玩具,和孩子一起挖城堡、造水库,玩得不亦乐乎;我拎着鞋子赤脚在沙滩上走来走去,浪花卷来,正好为我做足部按摩,很是惬意。

惊涛拍岸.jpg

惊涛拍岸。

  海滩上有几个皮肤黝黑的工作人员,时刻盯着海面上的动静,个别胆子大的游客稍微往海水里走几米,他们马上高声过来劝阻。

  我问一位工作人员,“你知道松兰山的故事吗?”他说知道,说罢就兴致勃勃地讲了起来,与《甬上风物》里记录的基本相同,只不过最初的称呼是“送来山”。看来松兰山的故事在当地老少皆知,故事中蕴含的见义勇为、知恩图报等价值观从未过时,而嫁妆背后的家族尊严,如潮汐在每一个时代都激荡出新的回响。

  当年《象山县地名志》的编者或许想不到,这座貌不惊人的小山会因“低矮”而成就特色,半圆形的海滩因安全系数高而成为亲子戏水的优选。如果《象山县地名志》重修,松兰山应该能在“名山篇”或者“胜景篇”里占有一席之地吧。

编辑: 赖小惠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