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河南郑州举行的“第十届中华家谱展评大会”上,海曙区章水镇蜜岩村88岁老人应义植编修的《显爵蜜岩应氏宗谱》荣获最佳编修一等奖。
应义植虽值耄耋之年,但仍精神矍铄,谈起应氏源流如数家珍。34年的军旅生涯锻造了他坚韧不拔的品格,退休后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家乡蜜岩古村和应氏文化的研究。
“我从2012年开始在全国各地搜集资料,2016年正式启动宗谱编修工作。”应义植说,“蜜岩文化底蕴深厚,但我退休返乡后发现部分历史文化在村民的口口相传中出现偏差,这促使我萌生了严谨考证、系统修谱的念头。”
据了解,蜜岩村是浙东地区应氏宗族的主要发源地,目前该村近八成村民姓应。据宗谱记载,应氏最早源自河南汝南,而蜜岩应氏一脉最早可追溯至唐代明州刺史应彪。唐长庆年间(约公元823年),应彪在奉化江上建造了首座跨江浮桥(即灵桥前身),其十世孙应高于南宋时期迁居蜜岩,至今已有近900年历史。
“一个有密度的灵魂,要守先人之德泽,传贤圣之谏书。”应义植告诉记者,这句话也是他的“座右铭”。
为厘清应氏家族千年脉络,他的足迹遍及山西、河南等省,以及浙江省内永康、义乌等地。在乡野村陌间,他走访当地村民、查阅古籍、拍摄实物,10年间搜集300余份珍贵资料,踏访8个省份,多次参与专题座谈。
然而,寻谱之路也充满艰辛。为了寻找一本1936年版的《鄞县应氏宗谱》,他两次奔赴慈溪,第一次遭遇骗局空手而归,但仍无怨无悔。第二次在相关部门协助下,他终于见到了那本珍贵的宗谱。因未能购得原本,他耐心地将每一页泛黄的宗谱拍摄下来,制成影印本珍藏。
“蜜岩村的首部应氏宗谱诞生于1249年,后续历经多次续修,我此次是第15次编修。”应义植说。为使家乡文脉更好传承,他还与妻子共同出资30万余元,在村中设计建成文化展示平台“腾芳阁”,系统陈列蜜岩历史、家训、名人等珍贵资料。
如今,应义植已自费编著《蜜岩千古情》等8部乡土书籍,出版数万册并免费赠阅。“只要身体还允许,我就要把蜜岩的历史故事继续讲下去。”应义植说。
宁波日报 甬派客户端 记者沈天舟 通讯员何欣怡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