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特别推荐
国务院参事室赴各地调研 住房改革可能有新走向
稿源: 南方网  | 2007-04-10 12:06:32

  “双轨制”:住房改革方向再对焦

  住房改革可能有新的走向。

  国务院参事室最近组成调研组奔赴全国各地,就房地产问题展开调研,并提出房地产改革建议。

  这项调研成果将向总理汇报,为下一步的房地产政策提供参考。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任玉岭牵头组织此事。

  自2006年以来,随着“房价高、住房难”成社会舆论的焦点,住房改革“失败论”也在抬头,这使得决策层重新考虑房改的总体思路,并陆续启动一系列相关的论证和调研工作。

  国务院参事室组织的此次调研近日已经开始着手。4月3日,建设部部长汪光焘专程应邀到国务院参事室,就我国居民住房和房地产业发展情况向全体国务院参事作了报告。

  “房价越来越高,与住房过分强调市场化,忽视社会保障功能有关。”4月6日,任玉岭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说。

  任玉岭主张,政府应为占居民人口70%-80%的工薪阶层提供经济适用房,少数高收入家庭可以购买商品房。应当将70%的土地供应给经济适用房,其中的30%用作建廉租房,对商品房的管理则可以完全放开。

  重点调研低价房

  据悉,此次国务院参事室组织的房地产调研将历时半年左右。调研组选择了4-5个省份作为调研点,将重点调研低价房的供应问题。

  “比如烟台的旧社区改造,不需要拆迁,所需成本很小;辽宁的棚户区改造,原住户只需要花很少的钱就可以住进去。这些都是值得总结的经验。”任玉岭说。

  此外,四川和浙江温州的一些房改措施也值得研究。比如温州的经济适用房,采取委托建设的方式,开发成本很低。另外,深圳建写字楼的同时,在一个地方建小户型公寓楼,既方便了员工,也有助于缓解交通堵塞。这些都是调研组感兴趣的个案。

  除了国内调研,国务院参事房地产调研组还将去韩国、新加坡等国家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这些国家在人多地少条件下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经验。

  “新加坡实行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经济适用房大规模(组屋)建设制度,目前80%的新加坡人都住进了组屋,使得新加坡住房私有率超过60%以上。”一位参加调研的国务院参事表示,“新加坡的组屋经验也将成为我们考察的重点。”

  调研组着力调研低价房,是有原因的。任玉岭认为,因为目前的房价已经远远超过居民的承受能力。而实际的住房建设的成本非常低。据他本人2004-2006年在四川一些城市和温州的调研,这些地方建房的成本只有600元/平方米,而市场提供的房屋价格少则每平方米几千元,多则上万元。

  与此同时,各地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仍然占到很小的比重。如按照北京“十一五”规划,5年内北京提供的保障性住房只占到整个住房比例的1/4。而此前,北京市的一项调研显示,大部分家庭无力购买商品房。

  “参考世界年收入与房价比为1∶3-1∶5的水平,中国可以考虑1∶6的水平定位。”任玉岭提出他的设想,“按照家庭年收入乘6,大于当地平均房价乘100(平方米)的,可以购买商品房。小于和等于当地平均房价的,购买经济适用房。家庭年收入乘20,还不能买100平方米住房的,可以享受廉租房。”

  根据这一计算,任玉岭认为,占居民总数70%-80%的工薪阶层都应享受经济适用房,这当中享受廉租房比例约为20%。政府可以通过土地的供应量对三类住房进行控制,30%划给商品房,70%划给经济适用房,此中的30%建80平方米以下小户型,用作廉租房。对于商品房的管理则可以完全放开。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编辑:胡晓云】